“仲冬景气肃,碧草犹萋萋。”12月7日11时46分将迎来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季节开始。
节气之名,直言气候变化。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古诗,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古人把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鹖鴠是寒号鸟,因感到冬寒至极,不再出声鸣叫;二候虎始交,大雪时节阴气最盛,却盛极将衰,老虎因感到微弱的阳气开始有求偶行为;三候荔挺出,荔即马兰草,因为感受到阳气萌动而开始抽出新芽。
关于节气的古诗 1、《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 江南到了清明时节的时候,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都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什么地方可以买酒浇愁,。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对于田间的庄稼来说,雪能够补充土壤墒情,未融化的积雪,又如同棉被,保护着地面温度不因冬季的严寒而降得太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七绝·苏醒》五。
仲冬之月天寒地冻,入目一片萧索。但此时亦是阳气萌动的开始,春天就在不远处,万物正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