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故事读后感题目,元曲的曲牌名和题目

灵魂深处的精神宝藏——我的阅读史最后八个字,鞭辟入里,精警异常,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马致远(约1251—1321)元曲四大家之一,大都人。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

灵魂深处的精神宝藏

——我的阅读史

最后八个字,鞭辟入里,精警异常,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马致远(约1251—1321)元曲四大家之一,大都人。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死后。

孙中山先生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可见人与书的关系,就犹如船舶与河流,只有波澜汹涌的大江大河,才能载着你的灵魂之舟和理想之轮,驶向你渴望中的远方。

开启阅读之门

从小到大,我读过或者翻过的书可能还不算少,但很多都早已沉淀在记忆深处,随着年龄增长刻骨铭心的也越来越有限。回想童年时期,常常伴随我的就是母亲订阅的那些零零散散的的各种报刊、各类写人状物的作文书,那时记忆最深的就是《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365夜故事》、《伊索寓言》、《中国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常常会在梦里遇到在风吹如白雪的芦苇丛中,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白天鹅;遇到有人说谎后长出了匹诺曹的长鼻子;遇到有人吹响桑树叶后真的听到了了不得的秘密;遇到小人鱼在眺望金殿堂时刚好王子恢复了记忆......童话里善良一定会得到回报,邪恶一定会得到惩罚,每天晚上我都在甜蜜幸福的童话结局中入睡,元曲的曲牌名和题目,仿佛是真正住在了象牙塔里。一次无意中翻到了儿时最喜欢的《安徒生童话》,里面夹了一张全家的合照,虽然时过境迁,但在这张照片的背后,有我童年生活美好的记忆,有那些陪伴我的各种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我想那时我就已手握着一把打开未来世界的钥匙,探索着未知的奥秘了吧。

阅读之旅

初中,我们搬了新家,和奶奶分开了。父亲工作很忙,晚上他回来我睡了,早晨他睡着我去上学了,而高中英语老师的母亲呢,似乎也只能顾得上自己的学生,顿时仿佛一下子世界都冷清起来了,整个青春期我都孤独而忧郁,就像徐志摩说的:“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这般的轮回。”独处的世界越来越多,那几年最多的就是独自坐在二楼的窗台旁,一边听着mp3中的歌曲,一边随手捧起一本书。读的大多也是当时老师推荐的名著,比如《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弗游记》、《爱的教育》、《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名人传》、《骆驼祥子》、《繁星春水》、《海底两万里》、《红楼梦》、《居里夫人传》、《汤姆叔叔的小屋》等等。

当时最喜欢读的就是《鲁滨逊漂流记》,那时,我常常渴望也能有一场一个人的探险,可以远离这困住我的一方桎梏,远离这种无处不在的孤独和冷清。读到鲁滨逊多次放弃舒适稳定的种植园主生活出海远游,又能有机会独自一人成为一座岛的王时,我钦羡不已;读到他徒手起家,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洞穴、造围墙、种植作物、驯服野山羊,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我明白了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不劳而获只能坐着等死。我还喜欢读《骆驼祥子》,我感动而又怜悯的看着祥子的梦想一次次破灭,看着烈日下、雨雪中,祥子在老北京的天桥、街道、小巷中汗流浃背,马不停蹄。我第一次从字里行间读到了人生的苦涩和命运的残酷,兵匪、杨先生、刘四爷、孙侦探、洋大夫们让祥子一次次地从希望到绝望再到希望再到绝望,浮浮沉沉,漂泊无依,人间如地狱。

记得当时,父亲曾送给我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掩卷细思,钢铁是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在看到保尔在烈土墓前凭吊战友感慨不已时,我的心像是被蚂蚁啃食一般。我仿佛亲眼见证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到一个满腔热火的青年再到身残志坚的作者的蜕变过程。一刹那,凤凰欲火重生,蚕蛹破茧成蝶……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在脑海里不断地回放,哦,钢铁原来就是在烈火焚烧中炼成,英雄在磨难中造就!也就在那时似乎有些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人生在世,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事事如意。那么,面对挫折,你是继续奋斗还是就此放弃?你是迎接挑战还是望而却步?你是满怀信心还是心灰意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许就是父亲想告诉我的人生选择题的答案吧。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此剧现存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今名家杂剧》本、《元曲选》壬集本、《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的故事。

少年时期,我已经明白了书中有我的另一个世界。在我心界彷徨、桀骜不驯、踌躇满志的整个青春期里,这些书给了我无尽的温柔。

高中,学业越发紧张起来,能静下来读书的时间很少,这段时间读的最多的是各种短篇小说,还有各种期刊,《意林》、《格言》、《读者》和《散文诗》几乎是期期都读。此外,《唐诗·宋词·元曲》也是我的案头常驻读物。相比情节丰富、字数可观的小说,短小精致的诗词更适合间歇小读,且读诗足以怡情,其怡情也。是儿时的那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还是现在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是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都包含了多少壮志难酬的情怀无奈,也只能用笔用泪用血来写下这千古名句。是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还是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都是怀才不遇,又满怀豪情的壮词。这一切,却全是诗词的魅力,知我的年少时光。

大学,我选择了师范,选择了中文系。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记得曾挑灯夜战中读完《穆斯林的葬礼》,想想韩新月的一生是那样短暂,可得到了父亲终其一生也得不到的百人送葬和真主的宽恕;得到了韩太太一生也不可获取的知识与梦想;得到了哥哥内心渴望却从不嫉妒的父爱;更得到了母亲飞蛾扑火却永远也得不到的爱情......或许这些“得到”,是她付出了生命短暂的代价,可她那悲惨得让人心疼。记得还曾偏爱唯美纯真的作品,比如曹文轩的《草房子》、《青铜葵花》,沈从文的《边城》,汪曾祺的《受戒》、《人间草木》等,这些文字就像一杯冬天的一杯咖啡,耐人寻味。我想文学就应该给人美的享受,用纯美的文字来治愈读者,正如古埃及国王拉美西斯二世的皇家图书馆入口处挂着的图书馆格言“治愈灵魂的地方”。生活已经很复杂了,文学应该是一片净土。

直至今日,当我成为老师,成为母亲,我依然以书为伴。工作了十余载,这期间读书读的最多的是和教育有关系的著作,以及和孩子们共读的童书。其中《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全书》、尼采的《教育何为》、薛瑞萍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李希贵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等,这些教育著作都为我的教育之路指点了迷津。李希贵老师曾说:“我真正的学习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顺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教育是与读书连在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民族素质的提高,乃至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都离不开书。一个人在他相应的年龄阶段,如果没有读过适合他的书,那将是终生无法弥补的缺撼。”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份精神宝藏,那就是喜欢读书的精神。”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读书亦然。”生活就是这样,来来往往,去去留留。所以突然要整理整理自己的阅读史,还颇费了几番功夫来拨开脑子里的桩桩琐碎,溯流而上才寻出这么一段阅读史。

朱永新和新教育人的阅读观——阅读推广实践创新,我们一直在行动

郝晓东:阅读史就是我的生命成长史

元曲故事读后感题目

毛虫与蝴蝶工作室该公众号用于分享毛虫与蝴蝶工作室课程研发、打造完美教室、专业阅读发展等内容。9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生命成长中的真诚伴侣

《庆东原·忘忧草》系叹世之作。叹世是中国古代文人长写不疲的题目。尤其是南宋词,许多篇章包容有山川之叹、家国之叹、身世之叹。元曲家继承了这一题目。但元代知识分子的叹世,自有与其前辈十分不同的特点。这首小令正。

——我的阅读史

小时候就觉得听故事很有意思,后来长大一点觉得自己读故事更有意思,想看多久就看多久,想在哪里停下,就在哪里停下。后来当了语文老师后,发现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必须让孩子读书。回首这么多年,书一直伴着自己成长。细细的梳理了一下自己的阅读史,发现不同时期,看的书真不同。

一、听故事的日子

从我记事起爷爷奶奶就病着,所以爸爸妈妈农忙时,我和哥哥就和爷爷奶奶一起在家里。那时候大概三四岁的样子,在家无聊,最常做的事就是缠着爷爷奶奶给我们讲故事。

奶奶最擅长讲的都是一些鬼怪故事,现在还保留在我记忆中的也有很多。如《狐狸精儿精儿》《七个瓶瓶》《白蛇》《牛郎织女》,依稀还能记得奶奶那有点沙哑的声音讲到“用草绳绳掉还是用铁绳绳掉……”现在想来还在为三个姑娘捏把汗。听着那样的故事,无论白天还是黑夜身上总是起鸡皮疙瘩。

爷爷年轻的时候是红军通讯员,所以爷爷最爱讲的故事就是关于打仗的故事。爷爷经常说他的战友们,以致后来长大后,去烈士塔扫墓时,烈士塔上好几个人的名字,我都在爷爷的故事中听过。这就是我最早的启门阅读。

二、炮纸阅读

大概是七八岁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过年了。过年干的最投入的一件事就是捡炮仗。大年初一四五点的时候就起床了,穿上崭新的新衣服,挨家挨户的房前屋后转,捡满了身上所有的衣兜,赶紧回家卸货,然后继续行动。如此往返,比大街上的环卫工人清理的还干净。

于是大年初一这一天的重要任务就是扒炮仗。扒炮仗最幸福的事就是能扒出带图画的纸,虽然只有那么几页,大多都不连贯,但我依然能看的津津有味。把这些带有图案的纸压平整了,就是这一年的收获。时而翻开看看,太多的意犹未尽,全靠自己猜想,有时候就是几个字,自己就能天马行空的编出一个惊天的故事来。

三、阅读历程

八九岁的时候终于上小学了,终于见到了书---语文书,如获至宝,书上的每一篇课文我都会被,就是现在好多课文也能背的朗朗上口。

大约是二年级的时候,村里小学来了一个年轻的郝老师。郝老师和城里的“小红帆”书店老板认识吧,(那时候猜的)给我们学校捐了好多书,哥哥总是去书店借书,我也有机会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到了书。

只要有机会就把哥哥的书拿来读,如痴如醉。白天读书,夜里想书,梦里梦书。后来才知道这种书有个统一的名字叫“武侠小说”。

四年级的时候,我由村里小学转到了镇上。镇上小学,在白老师的办公室有个图书柜,那里有好多好多的书,大约记得是每个周五都可以去老师那里借书。最喜欢看的现在想来就是童话故事,现在能想起来的只有这几本了:《蓝色童话》《绿色童话》《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是这些美丽的童话,把我从女侠的世界中拉了回来。开始幻想另一个世界,生命中出现了另一个词“王子”。

五年级,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无意中在邻居家发现了几本厚厚的书,借来读读。厚厚的三本《薛刚反唐》,我三天三夜就读完了。后来陆续又去他们家借阅了《杨门女将》《方腊反》等。现在还记得薛刚的丑儿子---薛奎,黑的出奇,丑的让人心痛。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历史题材类的小说,穿过书的缝隙知道了一点过去的秘密。

王老师第一次给我借的一本书是《红楼梦》,那是我第一次完完整整的读完了一个故事,不再是语文书中的节选。虽然林黛玉和贾宝玉无结而终的爱情让人揪心,但王熙凤的死,贾宝玉的出家,更让人心碎。这是我真正意义上看到的第一个悲剧。再后来王老师还给我借过好多好多的书,外国名著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启的。每个假期,背着王老师的书回家,徜徉在书海中,沉浸在故事里。现在,只要想到这些中外名著,王老师和蔼的影子,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是她真正意义上开启了我的文学梦。

后来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为了当好妈妈,为了解决教子中的那多困惑,开始阅读育儿书。从胎教开始,一路走来努力读书,努力当个好妈妈。

这就是我的阅读史,从有什么读什么,到后来的想读什么就读什么,到如今的用什么读什么。

新教育实验的教师成长——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新教育实验的实现路径——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毛虫与蝴蝶工作室该公众号用于分享毛虫与蝴蝶工作室课程研发、打造完美教室、专业阅读发展等内容。9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人生路上的诗与远方

——我的阅读史

我小学前四年在甘肃陇东——庆阳度过,那里教育相对落后,说起阅读也是一片荒芜。书籍非常贫乏,看过一些小人书,《八仙过海》《哪吒闹海》《三毛流浪记》《刘胡兰》《鸡毛信》《小兵张嘎》……只有封面是彩页,里面都是黑白画面,大多是和同学、伙伴换着看,好多小人书看到最后,封面撕破了,书页卷皱了,可依然是我们的最爱,这仅有的精神食粮,为我的童年带来无限乐趣。爸爸所在单位长庆油田,周末有职工文化生活,会放一些电影,记忆较深的是《英雄儿女》《地道战》《闪闪的红星》……大多是一些革命战争影片,在我幼小的心灵根植热爱祖国,崇敬军人的情愫。受父母影响,尤其母亲喜好戏剧,那时经常跟妈妈看秦腔,什么《窦娥冤》《蝴蝶杯》《王宝钏和薛平贵》等戏曲,那时小,也不太明白戏剧中的爱恨情仇,再听妈妈讲其中的故事,很有意趣。

由于爸爸工作调动,五年级时,我们全家搬到了内蒙古鄂尔多斯,阅读环境依然改观不大,除了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所能读到的读物寥寥无几。87年,我上五年级,爸爸为我买了“一本课外书”——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这本灰色封皮的词典,已陪我走过近三十几年,今天依然放在我的书架上,虽然已有折损,沧桑发黄,可它依然是我的挚爱,每每用它,童年的学习时光就浮现眼前。这本词典根本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课外读物,而与我,却带领我走进一个与文字更亲近、更真切的美好时光。此时的我渴望更加广阔的阅读世界,爸爸深知我心,当时爸爸一人上班,经济收入微薄,还要供我们三个孩子读书,已是捉襟见肘。可他还是给我订购了《儿童文学》《故事会》杂志,我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获得了书本之外更广阔的天地。在爸爸的影响下,我的毛笔字写得不错,为进一步培养书法兴趣,爸爸为我订阅了软笔字帖,在不断的练习中,小学时期便打下了良好的书法功底,直到今天,我还酷爱书法,只要有时间就练习,虽说没有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却对自己的学生影响不小,他们也努力练字,期望像老师一样能写一笔好字。

高中毕业上了教育学院,学的是化学专业,依然非我所爱。当然,这时的学业负担不重,自由阅读的时间充裕了,这是我渴望已久的。这一时期重新阅读了《红楼梦》,摘抄了其中的优美诗词,还读了琼瑶系列小说,学校门口就有租书店,几天就读一本,一发不可收拾。中国作家的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骆驼祥子》《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围城》《家》《春》《秋》等,外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复活》《简爱》《巴黎圣母院》《飘》等。

《窦娥冤》关汉卿 《梧桐雨》白朴 《汉宫秋》马致远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曲四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阳春曲·题情 白朴。

参加工作后,我报了天津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函授学习,总算能如愿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听了教授们对中外文学系统全面的梳理讲授,我拓宽了阅读视野,读了经典名著《红与黑》《茶花女》《战争与和平》《小妇人》《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小王子》《老人与海》等,当时刚近学校,还属聘用,不是正式教师,边工作边上学,时间紧,压力大,读得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但那些书对我心灵的滋养,润物无声、美妙富足。两年半的学习,我顺利拿到了文凭,更令人欣喜的是那些丰盈我内心的读物,给了我从事小学语文教育足够的勇气和力量。

就在拿到函授本科毕业证的第二年,我终于正式考上了教师,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这时,我深感自己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要有一桶水,教师专业阅读便是源头活水。于是,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我依然坚持每天阅读,叶圣陶的《教师的教育生活》、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李镇西的《心灵写诗》、朱永新的《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已经读了不下三遍,读书笔记、读后感也写了不少。教学类的也在不断充实,窦桂梅、韩兴娥、薛法根、于永正、管建军……等名师的教育教学论著,从中获得教学新理念和新思路。除了读专业类书籍,我继续阅读文学类书籍,《樊登讲论语》,我阅读全册两本,并做了详实的读书笔记,从中领悟到人生哲学,心境开阔了许多。《诗经》、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张德芬的身心灵治愈系列、女性成长方面……读得范围广了也杂了,也收获不同领域的成长与蜕变。

当阅读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时,纸质书的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大量阅读需求,我于2020年成为樊登读书会员,开始了全新的听书之旅,我又购买了其中的“非凡精读馆”“李雷慢读”及“小萌读书”,进一步拓宽了阅读视野,弥补了时间紧,读不过来的弊端。每天下班路途中、周末节假日听书,让阅读变得更便捷,更灵动。

专业成长,每位老师都能走的捷径就是阅读——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阅读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路径,专业阅读造就幸福教师——教师专业阅读地图: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

带这届学生,我更感儿童阅读的深远意义,我不断充实阅读理论方面的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学原理》《朗读手册》《好童书好课堂》《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等,为我开展儿童阅读课程提供了理论支持。读好是教好的必要前提,教一二年级时我读了大量绘本及桥梁书,现在读中高年级的童书,只有大量阅读,才能为学生选出适合有益的童书。我将在儿童阅读路上,不断学习和探索,期待能在儿童阅读方面有所作为,为鄂尔多斯本地的孩子带去阅读的快乐,寻找和感受人生的诗与远方。

上一篇 2023年04月16 19:45
下一篇 2023年04月22 19:11

相关推荐

  • 关于放风筝的诗句古诗,放风筝诗句五言

    阳春三月,放风筝诗句五言,天上,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风筝在乘风飞翔;地上,人们牵着一根长长的线,仰着头,不停地奔跑。奔跑着,一定是要去追寻爱和自由。不信,来读读这些诗。或许,人生,心境,从此换了模样。

    2023年05月29 234
  • 很浪漫的诗句,浪漫的爱情诗句

    诗词里的浪漫,有多美?可爱的浪漫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洒脱的浪漫像“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闲适的浪漫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词句造出了意境,意境反映了不同氛围的浪漫,飘飘洒洒…

    2023年04月12 254
  • 不及汪伦送我情全诗,不及汪伦送我情全诗改变

    诗中的汪氏汪生是谁?宋代胡瑗在《石壁》诗序中记载,是汪伦。汪伦又是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对,就是那个汪伦。新华社资料图《过汪氏别业二首》李白一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叠岭碍河汉,连峰

    2023年04月23 271
  • 形容品味高的诗句,夸人有眼光有品味的诗句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活到老学到老是古人给我们的建议。今天让我们共赏最美的十首读书诗词,体验古人诗句里的醉人书香!《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释

    2023年05月31 283
  • 形容看开一切的诗句,看淡一切的洒脱诗句

    所有的情感,在唐诗中,都能找到共情。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欣喜。是“三春三月忆三巴”的思念。是“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深情。人间清醒看透一切的诗句如下:1、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任点滴到天明,再如英雄一朝拔剑

    2023年05月30 219
  • 梅花这首诗怎么写,梅花古诗竖着写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梅作为

    2023年05月14 256
  • 孝敬父母的诗句,有关孝敬父母的古诗

    感恩为善…...游子吟1、《蓼莪》——先秦佚名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译文: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看那

    2023年05月14 303
  • 前方高能下一句是什么,前方高能来袭什么意思

    今天,传说中的“5.20”表白节你们朋友圈开始了吗?单身狗随处都有可能遭受无数无情的暴击连呆宿舍玩个吃鸡都是情侣装的。你恐怕只能“落地成盒”。做个最光最亮的电灯泡:叒搞事情!今天微信红包上限调整到52

    2023年05月29 291
  • 出其不意的下一句,出其不意歇后语下一句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孙子兵法·计篇》意思是:对于贪利的敌人,要用小利引诱它;对于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乘机攻取它;对于力量充实的敌人,

    2023年05月04 217
  • 人生诗句经典大全,写尽人生的两句诗

    钱钟书说: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我们一切的情感,写尽人生的两句诗,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上的思乡病。想找一个人,一件事,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的世界有个安顿的归宿。对于

    2023年05月18 269
  • 葡萄美酒夜光杯下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搞笑对子

    唐玄宗时,有人专门收集西域乐舞,葡萄美酒夜光杯搞笑对子,偶得《凉州曲》献给唐玄宗,玄宗命教坊排练乐舞,并为乐曲填写新词,命名为《凉州词》。这个曲调受到盛唐很多诗人的喜爱,此后不断有诗人为它填写新词。因

    2023年05月23 213
  • 遥知兄弟登高处下一句,遥知兄弟登高处网络后面一句

    翻开中华经典古诗词,扑面而来的是馥郁的酒香,氤氲着酒意的诗人亦不在少数。于是人们说,酒,是流动的诗;诗,是诗意的酒。正所谓“宜言饮酒者莫如诗,遥知兄弟登高处网络后面一句,饮,诗人之通趣也。”喝酒喝到负

    2023年04月22 29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