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等候一个人,从初秋等到深秋,依旧不见其影时,可以说“守到清秋还寂寞,叶丹苔碧闭门时”。
“叶丹苔碧闭门时”和“阶下青苔与红树”比较相似,默默的等一个人的诗句,都是李商隐写孤独的佳句。可能受“雨中寥落月中愁”的影响,总觉李商隐笔下的青苔、红叶,都蒙上了一层灰色调,而显得暗淡、萧索。但即便如此,也遮掩不了诗句本身的美感。
来看李商隐的《到秋》:
到 秋
扇风淅沥簟流离。
万里南云滞所思。
守到清秋还寂寞。
叶丹苔碧闭门时。
诗词赏析
关于”等待“的诗句: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 出自:《暮秋独游曲江》唐代: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释义:荷叶初生时,春恨已生。荷叶枯时,秋恨又成。 深深。
题曰“到秋”,读起来有点怪怪的,意思是秋天到了吗?秋到,不过是普通的物侯更迭,而言“到秋”则掺入了人情。联系下文推测,“到秋”应是“守到清秋”的省语。守到清秋,强调的不是“清秋”这个时间结点,而指从长夏、夏乃至春,这一漫长的过程;也隐含人物满怀期待-失望-怨嗟的心理变化历程。
等待一个人的古诗词: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2、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3、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
三句一转,说“守到清秋还寂寞”,言自己守着这个约定,日复一日地等,一夜又一夜地盼,依旧没盼来友人,到深秋时还是寂寞的一人。如前所说,“守到清秋”的“到”字,还隐含了清秋以前的等待,不言愁而愁已见。“还”字,则表明这般的“寂寞”,他不止一次地尝到,当寂寞一次次地叠加,最后很可能会转化成怨嗟……
“叶丹苔碧闭门时”是对“清秋”的补充,而“闭门”的举动,一则突出无人来访的失望心理,二则将上句的“寂寞”写足。
暗示等待一个人的诗句如下:1、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翻译: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2、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翻译。
最后再对比《端居》中的“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在写“愁”上,似乎“守到清秋还寂寞,叶丹苔碧闭门时”更高一着。亲爱的诗友,你怎么看?
1、我们都知道等待的滋味不好受,等待时思念就像毛衣上的毛球球,怎么摘也摘不掉,也像静电那样,随时随地会刺痛我的心。 2、多少次繁花似锦,又多少次落英缤纷;多少次枝繁叶茂,又多少次黄叶飘零;多少次春雨潇潇,又多少次冬雪飘飘;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