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析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哪一句是借喻?哪一句是借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比喻和借代吧。
二、比喻和借代
★比喻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意思是: 沙鸥在水面时飞时停,美丽的鱼儿在水里游动着。“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古诗作品《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①明喻的形式为:甲(本体)如(比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如:他的头发像一把草。
“头发”是本体,“像”是比喻词,“草”是喻体。
②暗喻的形式为:甲是(比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是、化作)乙。
如:他飞快地爬上了树,简直是一只猴子。
“他”是本体,“是”是比喻词,“猴子”是喻体。
③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借指本体。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
“燕雀”是喻体,本体和比喻词没有出现。
比喻的作用: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锦鳞游泳的意思,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借代
原文: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作用:
①使事物的特征鲜明,形象突出;
②语言更精炼别致且富于变化,表达更生动;
③表意委婉含蓄,能引发联想。
类型:
①用事物特征代替本体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绿”,指叶;“红”指花。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
②用部分代替整体
如: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鳞”代指鱼。
1、运用了对偶以及比喻的修辞手法。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翻译: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落下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的芷草和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绿。。
③用具体代替抽象
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丝竹”是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代指音乐。
④用材料代替本体
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又又》
“青铜”代指镜子。
⑤用工具代替本体
如: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踏莎行》
“尺素”,汉代用素绢写信,通常为一尺,称为“尺素”,后来代指书信。
⑥用外在形象代替本体
如: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红巾翠袖”代指女子。
三、借喻和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白话文: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
本体都不出现,借喻只出现喻体,借代只出现借体。
★不同点
①借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是相似的关系。
借代中的本体和借体是相关的关系。
②借喻可以还原成明喻,借代不能还原成明喻。
※※※只要记得上面这句话,就能区别借喻和借代。
比如
借喻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可以还原成:
目光短浅的人像燕雀一样,志向远大的人像鸿鹄一样。
借代句“锦鳞游泳”就不能说成:美丽的鱼像鱼鳞一样。
大家懂了吗?有问题可以留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