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的诗句,要有诚信的诗句

1.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

1.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行:行为。恒:恒心。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

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5.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6.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唐·韩愈《原道》

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7.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9.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5. 诚实守信的诗句要多的 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赤诚相待: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诚心实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诚心正意: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犬马。

10.至诚则金石为开。《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谓真诚最能感染人。

11.精诚所加,金石为亏。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 亏:亏蚀。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12.诚之所感,触处皆通。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实守信的诗句

诚:真诚。 感:感触。真诚能感动一切。

13.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1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1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16.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明·洪自诚《菜根谭》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17.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要有诚信的诗句,18.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

19.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清·顾图河《任运》

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

20.神莫神于至诚。宋·张商英《素书》

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

21.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通书》

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22.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

23.感人以诚不以伪。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伪:虚假。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

24.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

25.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

26.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27.至诚无息。《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28.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修学:研讨学问。杂:杂乱。为事:干事情。

29.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

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

东汉王充讲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的诗句。近代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 弘一大师说过:“内不欺已,外不欺人”。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曰:“诚,乃立于。

30.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

31.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清·杜文澜《古谣谚》

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

32.廉者憎贪,信者疾伪。《新唐书·陈子昂传》

33.天不容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

34.巧伪不如拙诚。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

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35.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

36.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汉·荀悦《申鉴·俗嫌》

不听动听的话语,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作虚伪的事。

37.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汉·王符《潜夫论·叙录》

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38.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

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语。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

39.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欧阳修《左氏辨》

容:仪表容貌。

4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和:和顺。 同:随声附和。君子和顺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顺。

41.一事真,百事真。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

一件事属实,其余的事也不会虚假。

42.一言不实,百事皆虚。清·邱心如《笔生花》第28回

只要一句话说得不真实,那么,说许多事情别人都认为是虚假的。

43.智者不愁,多为少忧。汉·乐府古辞《满歌行》

聪明、有才智的人,谋划周到,不用发愁,多做实事就少一点忧虑。

44.百种奸伪,不如一实。清·李光地《性理精义》

再狡诈、虚伪,也不如诚实。

45.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外表光鲜好看,也不如有实际内容的好。

46.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47.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宋·包拯《明刻本附录》

清心:摒除私心杂念。直道:率直地为人。无私和正直这是修养处世的根本。

48.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明·王文禄《海沂子·真才》

诚实守信的诗句

直:刚直,坦直。立地参天:脚踏实地而高入云霄。心地刚直:可以光明磊落地自立于世。

49.聪明正直者为神。唐·柳宗元《骂尸虫文》

谓聪明正直的人为最好。

5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周:道义上的结合。比:勾结。君子在道义上合群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能在道义上结合。

51.正身直行,众邪自息。《淮南子·缪称训》

为人纯正,行动坦直,所有的邪恶的行为就自然会止息。

52.厉鬼不能夺其正,利剑不能折其刚。明·谢榛《四溟诗话》

刚正耿直的品质不为邪恶威武所屈折。

53.日间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行为正直,心无愧惧。

54.立身制行,本诸一心,心正则为忠,为直,不正则为奸,为慝。清·赵尔巽《清史稿》

55.心正不怕影儿斜。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正:纯正,端正。思想纯正行为也就正派。

56.正不容邪,邪复妒正。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回

容:让,允许。复:再。妒:妒忌,忌恨。正直和奸邪互不相容。

57.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比喻人的根基牢固,为人正直,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58.心正何愁着鬼迷。明·周螺冠《锦笺记》第二十出

心地端正就不怕受鬼迷。

59.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直:正直,合理。宁可正当地去争取,也不可委曲地谋求。

60.好谀是人生大病。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喜欢奉承是人的一大弊病。

61.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公正无私,才能不怕人生道路的艰险。

62.正者吉之路,邪者凶之征。晋·傅玄《履铭》

品行端正使人吉祥,德行邪恶终归招致凶险。

63.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崔彦昭传》

标:标杆。心正必无恶行。

64.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宋·苏轼《私试策问》

身:自己。人:别人。

65.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五代·后周·冯道《偶作》

只要自己内心没有邪恶之念,就是在极险恶的环境中也能立身。

66.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为人宁愿正直地安贞守拙,也不可靠邪门歪道谋取赢余。

67.且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把善良美好之心,传留给后代继承。方寸:指心。

68.宁为直伐,不为曲全。明·王廷陈《矫志篇》

愿刚正不阿而遭杀戮,不卑躬曲节以求全。

69.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有修养有名望的人务求实际,而不图外表好看;致务于自身的修养锻炼,而不计较自身以外之物。

70.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邀名。汉·崔寔《政论》

不能违背人生准则以迎合时俗的好尚,不能以欺诈的行为以取得虚名

71.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为人纯正,可以安定天下。

72.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唐·孟郊《游终南山》

山中的隐士,自身纯正,虽然艰险,心中也感到坦然。

73.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唐·李白《古风三十二首》

难为桃李颜:很难具有桃红李白的鲜艳色彩。比喻为人孤傲正直,不愿以诌容媚色取悦权贵。

74.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不愿俯首低眉侍奉权贵而使自己曲心抑志,郁郁寡欢。

75.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唐·白居易《折剑头》

不要轻视那折断了的直剑,它比弯曲的全钩还要强硬!

76.用心莫如直。唐·李翱《答朱载言书》

为人应正直。

77.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唐·寒山《联句》

清:清澈。皎洁:明亮洁白。比喻内心至为澄明洁白。

78.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唐·元结《自箴》

汝若全德:你如果是道德完美。汝,你。必忠必直:一定是忠诚、耿直的人。全行:品行无瑕。必方必正:一定是正直的人。方:正直。

79.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比喻男子汉的志气要坚定正直,心怀坦荡无私,这样就懂得人生的真谛了。

80.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唐·孟郊《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

正路方登,直流才饮,喻为人应正直。

81.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唐·宋之问《题张老松树》

无寸枝:不分枝杈。孤直:孤高直挺。喻为人有如老松,孤高正直。

82.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宋·苏轼《老人行》

始终如一地保全自己的节操。

83.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唐·马总《意林》

以形正影不斜喻人品正直则言行不至偏颇。

84.守正直而佩仁义。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

85.《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

86.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宋·王安石《洪范传》

宜:应该,应当。

87.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宋·梅尧臣《古意》

光:光亮。刚:刚强。魄:月之光。比喻要保全坚贞刚直的气节。

88.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朋友》

89.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用源头和流水的关系,比喻要有正直的思想才能做正直的事。

5.诚实守信的古诗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诚是为人之本,信乃立身之道,诚信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诚信是一切成功和渴望成功的人们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诚信是文明社会的基石.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

90.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心地纯正,邪恶的人自然不能侵扰;行为端庄,凶恶之人怎能欺侮?

91.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明·洪自诚《菜根谭》

心地:心里。随在:处处。喻处处以正直平和之心对待别人,将会处处得到别人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

92.不愧于人,不畏于天。《诗经·小邪·何人欺》

对人问心无愧,对天不存畏惧。即立身处世正大光明。

93.人不可以无耻。《孟子·尽心上》

人不可没有羞辱之心。

94.欲人不闻,莫若不言;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想要人不知道,最好是自己不说,自己不做。

1、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2、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3、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4、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5、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 6、言必信,行必果。—。

95.磊磊落落向曙星。古乐府《两头纤纤》

胸怀坦荡可同闪亮的晨星相媲美。

96.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三国·魏·嵇康《卜疑集》

对己无所愧疚,对外不违时尚。

96.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五代·荆南·孙光宪《北梦琐言》

好事往往不为人所知道,而坏事却传播得非常迅速广远。

诚实守信的诗句

97.心不负人,面无惭色。宋·普济《五灯会元》第4卷

负:违背。惭:惭愧。不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就不会有惭愧之感。

98.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声音即使再小也不会听不到,行为即使再隐蔽也不会不表现出来。

99.持身如玉洁冰清,襟袍如光风霁月。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比喻人品高尚,胸怀广阔。玉洁冰清:宝玉般纯洁,冰雪般清白。光风霁月:霁(jì),雨雪停止。

100.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有道德的人时刻注意光明正大。

上一篇 2023年05月26 15:59
下一篇 2023年04月19 20:29

相关推荐

  • 元曲文化倒退,文化倒退

    写在前面:近期有小伙伴提意见,说我写女人写太多,他们对男人更感兴趣,希望我能写写范蠡啊,商鞅啊,李泌啊什么的。不是不可以写,而是社长对自己的写作内容有统一的规划和布局,想围绕某一脉络或主题,出系列文,

    2023年04月21 257
  •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上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吾上下求索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2300多年前,路漫漫其修远吾上下求索,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发出了著名的“天问”。屈原的一生,自觉追求真理、不懈追求理想。他的爱国精神、进取精神、探索精神,是

    2023年05月11 305
  • 夸女人漂亮的诗句,赞美女子美貌的诗

    赞美女子美貌的诗,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华坪女子高中誓词今天是3月8日,是属于所有女人的节日。诗词君想把这段话

    2023年06月03 230
  • 前无古人下一句,前无古人求下联

    所谓创造,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创造,这个世界就缺乏了向前发展的永动力。就像拉车的牛没了活力,行驶的汽车失去了动力,困顿的人生没有了勇气和方向。创造不仅彻底改变着整个世界,也照彻着人类的自身命运,

    2023年05月15 286
  • 唐诗宋词元曲表达什么,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什么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也,而后世莫能及焉者也。”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是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最为绚丽的华章,被奉为中华文化的传世经典而备受推

    2023年04月11 276
  • 元曲采茶歌曲谱举要,二胡采茶调简谱曲谱

    元曲以前是配乐演唱的歌词,曲调固定而歌词每每更替,因此要选择合适的乐曲来表现不同的意境,〔正宫〕〔商调〕〔越调〕〔中吕〕等其实指的就是那个曲在演唱时所适用的曲调。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原先

    2023年04月18 364
  • 菊花这首诗的意思,唐代元稹菊花的诗意

    人要去锻炼自己的人格、风骨。不要随风雨破落。失去自己的样子。——林清玄一场秋雨一场凉。在古人的诗句中,秋总是冷清的,萧瑟的。正如范仲淹所写: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秋的黯淡,是因为花的离场。姹

    2023年05月10 227
  • 生子当如孙仲谋下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下一句一个梗

    生子当如孙仲谋,前面还有一句,后人再续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读过中学语文的,大都知道这句话,主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有“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在历史上,

    2023年04月25 308
  • 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记忆。勤劳勇敢、祀祖敬长、和睦邻里、热爱生活……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深入到生活中,直到今天,

    2023年06月05 307
  • 苏州园林的诗句,赞美苏州园林的古诗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幅对联分别取自欧阳修《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的上句和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的下句组合而成的。沧浪亭不仅仅是

    2023年05月10 288
  • 关于白露节气的诗句,白露节气古诗100首

    白露为册,秋月为封,清霜作扉,翻动时满是瓜香果香,阵阵扑鼻。白露为乐,飒飒兮秋风,沥沥兮秋雨,淙淙兮秋波,声声入耳。白露为画,秋水与天共色,秋叶泫露如泣,伊人翩若惊鸿,步步皆景。9月7日17时53分,

    2023年05月23 241
  • 臀部过肩下一句是什么,使命在肩下一句是什么

    “一菲,你干嘛大老远的带着他们跑到这个穷乡僻壤里来,你要是喜欢的话,我可以带着你们一起去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啊。你放心,全部费用都算在我的身上。”司马南是学校里的体育老师,也是一个富二代,因为一次在酒吧里

    2023年05月24 25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