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有没有小令这个词的意思,元曲的小令和散曲区别

第六讲(二年级)“散曲、散曲中的小令、寻常小令”祝贺大家升级进入二年级!我们曲课已经进行了五讲,这五讲均为曲的基础知识,朋友们了解了元曲的基本概念,对元曲的分类及特质进行探讨,了解词与曲的异同及曲的对

第六讲(二年级) “散曲、散曲中的小令、寻常小令”

祝贺大家升级进入二年级!我们曲课已经进行了五讲,这五讲均为曲的基础知识,朋友们了解了元曲的基本概念,对元曲的分类及特质进行探讨,了解词与曲的异同及曲的对仗宫调和曲牌。从这讲起,我们正式进入散曲的学习,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简单复习下前五讲的学习的内容,请朋友们回答几个问题

1、什么是曲?曲是盛行于哪个朝代的一种文艺形式?

2、元曲产生分几个时期?

3,元曲的小令和散曲区别,我们探讨了元曲的体式上的特点,了解了词曲的关系与区别,从内容看有那些特点?在形式上有何不同?在语言风格上的同异?

元曲有没有小令这个词的意思

4、元曲是我国格律诗和词的继承和新发展,是汉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新结晶。元曲有几大特点?分别都是什么?

6、元人把曲亦叫词,中原音韵韵书主要表述了周氏的曲学理论主张。“十法”都是什么?

7、关于曲调、曲牌,我们了解了宫调,什么是宫调?北散曲经常使用的宫调主要有几个?宫商角徵羽与变徵变宫七个调式与十二律吕相配可得多少个调式?常用的五宫四调习惯上称为几宫?南曲习惯上称为“九宫十三调”,比北曲多出来的一调,是什么调? 元人燕南芝庵《唱论》谈的宫调分于六宫十一调,那么共称多少宫调?

8、曲牌来源,但据专家考证,归纳起来为几种渠道?都是什么?

9、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那么元曲韵律对平仄的要求如何?主要表现在韵脚最明显的是哪几个声调?第一讲我们介绍过,在格律上,词的格律要求严格,而散曲呢比较自由些,所说的自由些表现在哪几个声调的运用?元曲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曲的律句,与词的律句有区别吗?

10、关于对仗,我们介绍了10种对仗方式,都是什么?

下面我们进行新课题。“散曲、散曲中的小令、寻常小令”

一、散曲

1、什么是散曲?

散曲元代称为“乐府”,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散曲之名最早见之于文献,是明初朱有敦[dūn]的《诚斋乐府》又名《诚斋杂剧》、《明周宪王乐府三种》,是第一部中国戏曲别集。,不过该书所说的散曲专指小令,尚不包括套数。明代中叶以后,散曲的范围逐渐扩大,把套数也包括了进来。至20世纪初,吴梅、任讷[nè]等曲学家的一系列论著问世以后,散曲作为包容小令和套数的完整的文体概念,最终被确定了下来。什么是散曲:散曲是一种诗歌体裁;是一种另类格律诗;是一种不带科白的曲,(科,动作;白,道白),不用舞台来表演故事,只是用来清唱,有人也称之为“清曲”。

2、散曲的产生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散曲的兴起和词的衰退几乎是同时的。散曲之所以称为“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如果作家纯以曲体抒情,与科白情节无关的话,就是“散”。他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文体。 其特性有三点;一是他在语言方面,即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会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二是在艺术表现方面,它比近体诗和词更多的采用了“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 三是散曲的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压,句中还可以衬字。这个我们在以后的课程中将交流到。

小令有四种,分别是寻常小令、摘调小令、带过曲还有集曲。其中寻常小令指的是单阕之曲,比如黄钟节节高、贺圣朝;摘调小令指的是从套曲中摘出之曲调,所摘之调必定是套中精粹的一类小令;带过曲指的是作者填完一调后,继续拈。

3、散曲的分类

(1)散曲是属于广义的诗歌,它有三种基本类型:小令与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

元曲就是曲子,分散曲和戏曲两种。散曲又分套曲与小令两种。元曲与宋词不同,很多元曲可以根据需要加衬词,甚至加句子。所以没有谱子时拿着不同作者的同一名称的小令便会发现字数参差不齐,句子多少不一。不过有些衬字是极。

1)小令:小令即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2)套曲: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杂剧中只有套数,没有小令。散曲里有小令,也有套数。它们的关系如下图:

4、散曲的特点:

(1)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2)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

(3)各自曲牌在字数、句数、平仄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我们前面的交流中,大家知道了每首元曲的前面都冠有类别名、宫调名、曲牌名和曲题名。接下来我们就从小令学起。

二、小令

1、什么是小令?

所谓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我们在这里所指的寻常小令,具体指单阕之曲,为曲中至简者。如黄钟节节高、贺圣朝等。《黄钟·节节高·题洞庭鹿》元卢挚。雨睛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一]。三生梦[二],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2、小令的形式

小令分为寻常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和集曲四种形式。

(1)寻常小令: 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征。与诗一首、词一阕相当。文人的小令多半较典雅,民间的小令语言俚俗。小令以描写为主,比起唐、宋诗词通俗生动,确有一番独特风格与精神。

(2)重头小令: 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则是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说到重头小令我们有必要说下重头小令的形式。

1.同调重头小令

同调重头小令,是指同一曲调的重头小令。包括“同调同韵重头小令”、“同调异韵重头小令”、“同调异、同韵部穿插式重头小令”,应为重头小令基本是同调的,所以将“同调”两字省略。其中包括三字形式:

一是同韵重头小令 同韵的重头小令,就是在同一曲牌的几支曲子都用一个韵部。

二是异韵重头小令。异韵的重头小令,就是在同一曲牌的几支小令曲子是采用不同韵部。

三是异、同韵部穿插式重头小令 异、同韵部穿插式重头小令,就是在同一曲牌的几支曲子中,有些后边曲子某支曲子与前边的某支曲子韵部相同,有的曲子之间韵部各不相同。这样组合起来的重头小令。

如关汉卿的重头小令《仙吕·一半儿·题情》第一和第四就是相同韵部家麻韵。而第二和第三支与各支都是不相同的韵部。关汉卿 〔元代〕【仙吕】

一半儿_题情(四首

一、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二、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三、银台灯灭篆烟残,独入罗帏淹泪眼。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

四、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的人来憔悴煞;说来的话先瞒过咱,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大家看看第一和第四就是相同韵部家麻韵。而第二和第三支与各支都是不相同的韵部。 以上介绍的都是用同一曲调的重头小令。是普遍应用的体式。下面顺带说一下一般不常用的特殊的重头小令。

2.异调重头小令

异调重头小令,也叫“异调间列体”重头【任中敏语】,是指在散曲中,有一种用不同的几个曲调相间而列的偶见的重头小令。 如元代王晔[yè 读业]、朱凯合写《双渐小卿问答》16首,用[庆东原][折桂令][殿前欢][水仙子]四个曲调错综排列。有学者如任中敏认为这是重头小令的变体,并称之“异调间列体”重头。

元代王晔【双调】庆东原_风月所举问风月所举问汝阳记黄肇退状于飞燕,并蒂莲,有心也待成姻眷。吃不过双生强口luán脔,当不过冯魁斗谝,甘不过苏氏胡扇。且交割丽春园,免打入悲田院。折桂令·问苏卿。俏排场战曾经,自古惺惺,爱惜惺。燕友莺朋,花阴柳影,海誓山盟。哪一个坚心志诚?哪一个薄幸杂情?则问苏卿,是爱冯魁,是爱双生?答平生恨落风尘,虚度年华,减尽精神。月枕云窗,锦衾绣褥,柳户花门。一个将百十引江茶问肯,一个将数十联诗句求亲。心事纷纭:待嫁了茶商,怕误了诗人。殿前欢再问小苏卿:言词道不得实诚,江茶诗句相兼并。那件著情,休胡芦提二四应,相傒幸。端的接谁红定?休教勘问,便索招承。答、满怀冤,被冯魁掩扑了丽春园,江茶万引谁情愿?听妾明言。多情小解元,休埋怨。俺违不过亲娘面。一时间不是,误走上茶船。水仙子驳明明的退佃丽春园,暗暗的开除了双解元。惨可可说下神仙愿,却原来都是骗。再谁听甜句儿留连。同他行坐,和他过遣,怎做的误走上茶船?招 书生俊俏却无钱,茶客村虔倒有缘。孔方兄教得俺心窑变,胡芦提过遣,如今是走上茶船?拜辞了呆黄肇,上复那双解元,休怪俺不赴临川。折桂令·问冯魁、冯魁嗏你自寻思:这样娇姿。效了琴瑟,不用红娘;则留红定,便系红丝。最你呵有甚风流浪子,怎消得多情俊俏媃儿?供吐对实同,说了缘由,辨个妍媸。水仙子 答黄金铸就劈闲刀,茶引糊成刬怪锹。庐山凤髓三千号,陪酥油尽力搅。双通叔你自才学,我揣与娘通行钞。掂了咱传世宝,看谁能够凤友鸾交。折桂令问双渐小苏卿窑变了心肠,改抹了姻缘,倒换排场。强拆鸳鸯,轻分莺燕,失配鸾凰。实丕丕兜笼富商,虚飘飘蹬脱了才郎。你试思量,不害相思,也受凄凉。水仙子 答;阳台云雨暂教晴,金斗风波且慢行。小苏卿是接了冯魁定,俏书生便噤声。没来由闲战闲争,非干是咱薄幸。既然是他浅情,我著甚干害心疼。折桂令·问黄肇丽春园黄肇姨夫,人道你聪明.我道你胡突。苏氏掂俫,双生搠淹,你到地妆孤。怕不你身上知心可腹,争知他恨前似水如鱼。休强支吾,这样恩情,便好开除?水仙子·容风流双渐惯轮铡,澜浪苏卿能跳塔。小机关背地里商量下,把俺做皮灯笼看待咱,从来道水性难拿。从他赸过,由他演撒,终只是个路柳墙花。折桂令·问苏妈妈苏婆婆常只是熬煎,临逼得孩儿,一谜地胡扇。使会虚脾,著些甜唾,引起顽涎。用力的从教气喘。著昏的一任头旋。只为贪钱,将个婵娟,卖上茶船。水仙子·答有钱问甚纸糊锹,没钞由他古锭刀。是谁俊俏谁村拗,俺老人家下性索。冯员外将响钞递著,双生咷休干闹。黄肇嗏且莫焦,价高的俺便成交。议拟双生好去觅前程,黄肇休来恋寡情,冯魁统镘刚婚聘。老虔婆指证的明,小苏卿既已招承。风月所成文案,莺花寨拟罪名,而春园依例施行。对这个“异调间列体”,究竟是不是重头,学术界还是有争议的。之所以用这个曲调就是让大家了解,曲的体式也是多样化的,关键让大家理解曲的用词的雅俗。所以一般说来,重头小令是指同调的重头小令。这样组合起来的重头小令。此等小令应该是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单独成韵,最多可以达百支。张可久有四首《中吕·卖花声》、《四时乐兴》分咏春夏秋冬四时景色。

元曲有没有小令这个词的意思

(3)带过曲

见于北曲,即连用两首或三首(一般不超过三首)宫调相同旋律恰能衔接的曲调,合成一首新曲。常用“带”“带过”“兼”等字将几个曲牌连在一起。

如《雁儿落带得胜令》。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张养浩 〔元代〕

1、盛行时代不一样。小令盛行于五代时期,是词中的前辈,最早的小令可追溯到隋炀帝时代。而元曲顾名思义,盛行于元代。2、种类形式不一样。小令是一种词调体式,是慢词的一种。元曲因文艺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杂剧和散曲,。

【雁儿落】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得胜令]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双调带过曲,由《雁儿落》和《得胜令》两个小令曲牌组成。

(4)集曲

又名犯调,见于南曲。 集曲是摘取各调的零句而合成的一个新调,是截取若干曲牌中之某几乐句,集成新的曲牌。它不同于幺篇、重头、带过曲、套曲以完整曲牌进行组合,而仅选其曲句平仄句式,曲文自拟。集曲集句数量,并无限定,可据需要,可长可短,少则两曲片断,多则可数十曲片断合成。用韵则限定为必一韵到底。一般是用于南曲中。因集曲一般用于南曲中。所以也有人与上面的见解不同,认为,集曲是一个曲学名词、是指南曲中的一种曲调。南仙吕《醉罗歌》就属于集曲,是摘取《醉扶归》《皂罗袍》《排歌》三调合句而成。这些以后我们将一一交流。

3、曲牌小令与词小令的联系和区别

曲是一种艺术形式、词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他们的共同点:短小。不同点:词的小令,是指体制短小的词;而曲的小令,往往指的是与相对成套曲的区别而言的。曲的小令,还有个与词的许多小令不同的是,每首曲的小令是一韵到底而不换韵。可以说,散曲小令是对词类小令的改进。曲小令除了我们在前面的讲述中已经提过曲的韵脚较密,几乎每一句都可用韵,但平、上、去声可通押,不像诗词那样严格。此外,曲在句式定格外可加衬字,用语更加口语化外,还有这样几点不同的。

三、寻常小令的特点

寻常小令指单支小曲。这是元曲中最简单但也是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一种形式。

特点

1)小令每支独立,一韵到底(也有少数不是句句押韵的),相当于诗的一首、词的一阕。

3)哪些曲牌可以用为小令:

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收北曲曲牌有581个,南曲则有1513个。这里面并非每一个曲牌都可用为小令,如《滚绣球》、《倘秀才》之类是限用于杂剧和套数的。普通常见的元人小令只有下列这些曲子: 正宫:醉太平、叨叨令、塞鸿秋、小梁州、六么遍、鹦鹉曲。 其中最常见的是:醉太平、叨叨令。 仙吕:寄生草、醉中天、一半儿、游四门、后庭花、青哥儿、四季花、锦橙梅、三番玉楼人、太常引。 其中最常见的有:寄生草、醉中天、一半儿。 中吕:朝天子(谒[yè]金门)、红绣鞋、山坡羊、迎仙客、喜春来(阳春曲)、卖花声(升平乐)、上小楼、满庭芳、乔提蛇、鹊打兔、醉春风、尧民歌、快活三、摊破喜春来、齐天乐带过红衫儿。 其中最常见的是:朝天子(谒[yè]金门)、红绣鞋、山坡羊、迎仙客、喜春来(阳春曲)、卖花声(升平乐)。 南吕:四块玉、阅金经(金字经)、干荷叶、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玉娇枝。 其中最常见的是:四块玉、阅金经(金字经)、干荷叶、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 双调:沉醉东风、清江引、庆东原、拔不断、寿阳春(落梅风)、折桂令(蟾宫曲)、殿前欢、水仙子、雁儿落带得胜令、百字折桂令、新时令、秋江送、十棒鼓、袄神急、楚天遥、播海令、青玉案、殿前喜、华严赞、山丹花、鱼游春水、大德歌、大德乐、碧玉箫、驻马听、骤雨打新荷、步步娇、太平令、梅花酒、小将军、阿纳忽、捣练子、春闺怨、快活年,皀[bī]旗儿、枳[zhǐ]郎儿、庆宣和、风入松。 其中最常见的是:沉醉东风、清江引、庆东原、拔不断、寿阳春(落梅风)、折桂令(蟾宫曲)、殿前欢、水仙子、雁儿落带得胜令。 越调:天净沙、小桃红、凭阑人、寨[zhài]儿令(柳营曲)、黄蔷薇带庆元贞、糖多令、小络丝娘。 其中最常见的是:天净沙、小桃红、凭阑人、寨[zhài]儿令(柳营曲)。 商调:梧叶儿(知秋令)、百字知秋令、望远行、玉抱肚、秦楼月(忆秦娥)、满堂红、商调水仙子、芭蕉延寿、蝶恋花。 其中最常见:梧叶儿(知秋令)。 黄钟:人月圆、刮地风、昼夜乐。

四、学习小令曲牌

今天我们学习新曲牌《双调·清江引》 [双调] 清江引·秋怀 (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 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未用韵) 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我们以张可久这首曲为例来分析。

《清江引》又称《江儿水》,总共5句,句式为七五五五七。他这首作品押四仄韵:一、二、四、五押韵。这首曲写出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秋风中接到家信,远自万里之外寄来,谆谆“问我归期未”,这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两个方面表现了“我”与“家”的暌隔。而诗人未对来信的殷望作任何正面的答复,仅是铺排了自己所处客乡的秋景。“红叶天”、“黄花地”红叶黄花勾勒了清秋的轮廓,色彩鲜明,但却有一种苍凉冷颓的情韵。但却有一种苍凉冷颓的情韵。尤其是作者在这一背景中添现了“雁”、“人”的活动主角,且雁啼于天,人醉于地,便使这种苍凉冷颓发挥到了极致。“雁啼”最牵愁惹恨,“人醉”则是为了忘忧,而“芭蕉雨声秋梦里”,秋雨的萧疏冷酷,使得乡梦也为之惊醒。这三句景句无不暗寓着人物的客乡况味和主观感受,代表着诗人的“秋怀”。深沉的乡思与有家难归的羁愁。曲者物象选取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平平仄平平去上(韵), 仄仄平平去(韵)。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去(韵)。 [平][平]仄平平去上(韵)。 同时大家看看这首曲子中,是不是有一合璧对?请大家找出来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我们再看一首:乔吉的《清江引·有感》 相思瘦因人间阻, 只隔墙儿住。 笔尖和露珠,(用韵了) 花瓣题诗句, 倩衔泥燕(儿)将过去。 大家看看这一首,除了一二四五用仄韵外,第三句仍用韵了。所以说,《清江引》这个曲牌还可以句句押韵。

小结:

1、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2、散曲其特性有三:口语化及部分音节散漫化;“赋”的方式铺陈叙述;可以平仄通压,句中还可以衬字。

3、散曲有三种基本类型:小令、套数、带过曲。

4、散曲的特点:类别名、宫调名、曲牌名和曲题名。

5、小令分为寻常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和集曲四种形式。寻常小令的特点。

6、《双调·清江引》句式为七五五五七,第三句有押韵,也有不押韵者。

选几首小令请大家阅读;

张可久的[双调] 清江引 春思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元曲有没有小令这个词的意思

[双调] 清江引 贯云石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①? 昨日玉堂臣②,今日遭残祸, 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③。

[注释] ①参(cān)破:佛家语,其意即看破、看透。 ②玉堂:汉代宫殿的名称,此处指翰林院。 ③“争如”句:“争”同“怎”。这句的意思是说避开了仕途险恶处,回到了安全之地。

[双调]清江引 任昱[yù]

《 双调·清江引》梦回昼长帘半卷元·钱霖

梦回昼长帘半卷,门掩荼蘼院。 蛛丝挂柳绵,燕嘴粘花片,啼莺一声春去远。

贯云石《双调·清江引·惜别》

玉人泣别声渐杳,无语伤怀抱。 寂寞武陵源,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 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 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

《清江引》这支曲的布局写法,要查看多首例子,自己思考按照例词了解“布局写法”。双调体会宫调风格内容。

作业: 写一首《双调·清江引》题目自拟,运用合璧对。

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名称来源于唐代的行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小令最基本的特征,本来属于民间小调,在元时时期,宋词逐渐趋于凋零,很多文人希望从民间小调中寻求突破,所以,一般文人创作的小令。

参照曲谱:张可久的《双调·清江引·秋怀》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曲谱: 平平仄平平去上(韵), 仄仄平平去(韵)。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去(韵)。 [平][平]仄平平去上(韵)。

注:第三分句亦可协押同部平韵。

上一篇 2023年04月11 18:29
下一篇 2023年05月19 11:16

相关推荐

  • 形容气势磅礴的诗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诗词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老将行(节选)【唐】王维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

    2023年06月05 229
  • 思家的诗句,十句思念家乡的诗句

    想家是一种什么感受?李益说: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维说: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想家是永恒的主题,当我们从家乡走向远方时,思乡的种子就在这一刻种

    2023年04月22 297
  • 元曲作者相关资料,元曲作者

    元曲作者,元曲四大家指元代的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或王实甫)。关汉卿的《窦娥冤》为古代悲剧的杰作;白朴的《梧桐雨》与马致远的《汉宫秋》为当时历史剧的双璧;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为爱情剧中的

    2023年04月17 245
  • 描写秋天的古诗元曲,描写冬天的元曲

    在诗词中,四季皆美。春天有“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景,夏天是“听取蛙声一片”的畅快。秋天是“枫叶红于二月花”静美,冬天是“飞雪迎春到”的欣喜。《向上吧诗词》冠军杨强老师,教你学写格律诗。一朵落花,催人泪

    2023年04月21 213
  • 三缄其口下一句,三缄其口上一句

    我也许不得不习惯三缄其口,把往事和痛苦压缩打包抽干氧气,叠成灰蒙的薄页像记忆里不敢抽空的刀一刀两断只是负气豪言断不了的是窗外沉溺的暮色晨曦,微风,鸟叫,还有茉莉香那些影光错落的斑驳和节气里的飘摇深夜孤

    2023年05月01 250
  • 李字开头的诗句,李字藏头诗唯美

    郁李花开,繁花满树,云蒸霞蔚。郁李花又名夫移、寿李、雀梅、薁李,春季时与叶同放。清《花镜》中记载:“树高不过五、六尺,枝叶似李而小,李字藏头诗唯美,实若樱桃而赤。单叶者子多,千叶者如纸剪簇成,色最娇艳

    2023年05月04 210
  • 元曲杂剧四大悲剧pdf,元曲四大悲剧四大喜剧

    元曲四大悲剧四大喜剧,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一课璀璨的明珠,其中最为出彩的要算是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的小说了,其中元代杂剧“四大悲剧”也是杰出代表。《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白朴著,

    2023年04月14 297
  • 属于元曲的戏剧有哪些,著名的元曲有哪些

    元曲四大悲剧指的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一、《窦娥冤》《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2023年04月12 263
  • 乌鸦笑猪黑下一句,乌鸦笑猪黑怎么怼回去

    民勤人说话,有个特点,就是语言简练而且风趣幽默。他们或是总结生产生活经验,或是讲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或是对人对事对物进行评价,或是调侃,或是讽刺,或是笑骂,好多话似乎都是随口一说,听上去也觉得土得掉

    2023年05月30 219
  • 诗魔是谁,死得最惨的诗人

    白居易的长安生活与诗歌创作演讲人:魏景波演讲地点: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演讲时间:二〇二二年九月唐代诗人灿若群星,就知名度与影响力而言,大诗人白居易堪与李杜鼎足而三。他一生“历官二十任,食禄四十年”,是中

    2023年06月06 274
  • 喜欢的诗句,表达爱意的古诗

    中国古代诗词名句精选一、天地山水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欧阳修《玉楼春》2.喜欢一个女孩子用哪些古代诗句可以表达山有木兮木有枝,心

    2023年05月14 282
  • 关于济南的诗句,描写济南的千古名句

    一、大明湖中的楹联1.铁公祠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刘凤诰题大明湖小沧浪亭此乃济南第一名联,一般公认为是描写老济南景色的绝对。清嘉庆九年(1804年)夏,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字金门)

    2023年04月22 29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