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冬盼雪至,雪霁暖阳。无论是北方分明十足的冬,还是南国温婉含蓄的冬,如果少了雪的渲染和丰盈,便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冬,也缺了些冬的诗意韵味和情趣格调,更减少了景致的风姿物语和神奇魅力。
在这盼雪的冬日里,我翻看手中的元曲,被三首描写大雪的曲子所感染,真是绝美至极。第一首马致远的《寿阳曲-江天暮雪》:“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衰归去”
在这盼雪的冬日里,我翻看手中的元曲,被三首描写大雪的曲子所感染,真是绝美至极。第一首马致远的《寿阳曲-江天暮雪》:“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衰归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小令以“天将暮”起笔,点明时间,为整个画面铺垫了一层幽探的色彩,奠定了全曲的基调。借雪之“乱舞”传达风声和风势,凌虚造景,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 曲江永日无人到,独绕寒池又独归。 5.描写雪的整首古诗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
第二首乔吉的《水仙子-咏雪》:“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捱。面瓮儿里袁安舍,盐堆儿里党尉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曲子开头写大雪如冰冷无香的柳絮扑向大地,又如冻成片的梨花。接着用“大灰泥漫了三千界”,进一层烘托飞雪之大。从扑面飞来的柳絮,到“漫了三千界”的“大灰”泥“,由远及近,凡高到低,尽情描摹,面对如此大雪和酷寒天气,那些喜欢踏雪赏梅的文人也怯寒止步。此曲多用俗语,生动形象,把用典与俗语巧妙地融合于一起,别具艺术魅力。
1、采薇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
第三首薛昂夫的《蟾宫曲·雪》:“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这首小令主要运用了比喻、用典、反问等手法。开篇用三个妙喻领起,把漫天飞舞的大雪,比作是仙女洒下的晶莹洁白的美玉,又似点点扬花,片片鹅毛,飘逸灵动,无限妩媚,写得美艳奇绝;再用“访戴归来”,“寻梅懒去”与雪相关的典故,让人感动,使雪境更具魅力;以反问作结,引发读者的思考耐人寻味。
《蟾宫曲·雪》 元·薛昂夫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 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 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 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在这首元曲中,作者形容雪晶莹洁白,雪片大如鹅毛,突出雪的。
这时,白日里贮满尘嚣和繁华的大街上,复归于原始的寂静,偶尔有几个辨不清面目的夜行人,仿佛从一幅巨大的版画上踽踽走过,身后拖着一串串的脚印,不一会儿,那些脚印便被雪花轻轻地覆盖了。
各位友友,您知道元曲四大家吗?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分享呵!
以文养心,以诗明志。谢谢您的阅读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