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二年级三讲)“衬字、小令的写作技巧、《仙吕·后庭花》”
今天我们探讨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继续交流衬字;
二是介绍小令的写作技巧。
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我们复习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衬字,介绍了曲牌山坡羊。大家知道曲与词最明显的区别也是曲的一个特点就是衬字,。关于衬字就是在曲律规定必需的字之外,增加的字,也有称为垫字的。衬字的特点它使曲文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有更大的灵活性,行文造字更为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小令所用的衬字较少,套曲则比较多。在曲谱中,衬字往往用小字书写,以区别于正字。衬字一般不占用乐曲的节拍、音调,往往是唱时快速而有节奏地一口带过。尤其北曲就是如此。衬字的作用补充正字语意的缺漏,使之内容更加完整充实,语言更加周密丰富或生动,或者使字句与音乐旋律更加贴合。衬字用得恰当,可使句法灵活多样,能增强曲文的口语化和形象化。衬字的应用:句中的什么位置加衬字我们介绍了三种情况;
一是加于句首。
元曲精选作者:横芜山 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
二是加于句中。
三是加于句末(一般情况下,衬字是不能加于句末的,只在特定情况下才加于句末)
介绍学习小令曲牌《山坡羊》山坡羊曲牌名,北曲南曲中均有此曲牌,是同名曲牌。北曲中吕宫、南曲商调,我们举例说明,了解了北曲,南曲的区别。主要介绍了北曲,以元·张养浩的《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为曲例。山坡羊曲的格律比较严谨,特别体现在去声字的运用。请朋友们回答一下,此曲牌的去声韵,分别运用在哪几句的句角。此曲中有伞面对,请朋友指出哪几句为伞面对。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下面我们交流今天的学习内容;
一、加衬字的多少:
上节课讲过:关于曲牌的衬字,每句可加衬字多少,无明确规定。通常小令衬字少,套曲衬字多,剧曲则更多,与词牌名相同的曲子,衬字往往较少,甚至不衬字。有些专为小令的曲子,如:《干荷叶》、《金字经》之类,是不衬字的;还有《鹧鸪天》、《秦楼月》、《粉蝶儿》、《太常引》也很少衬字。
那么衬字究竟可以衬多少呢? 由衬一字到衬二三十字的都有,但以三四字最常见。(注意:衬字均不拘平仄。)
1、衬一字:
如: 王实甫《西厢记·贺圣朝》
少甚宰相人家,招媚娇姿。 其间或有个人儿似尔, 那里取那样温柔,这般才思。 (想)莺莺意儿,(怎)不教人梦想眠思。 想、怎二字,就是衬一字的。
又如: 赵孟頫[fǔ]【仙吕】后庭花·清溪一叶舟
(秋水粼粼古岸苍)刘秉忠 干荷叶(干荷叶)干荷叶(南高峰)杜仁杰 耍孩子(套数)风调雨顺民安乐 王和卿 一半儿(鸦翎般水鬓似刀裁)醉中天(挣破庄周梦)拔不断(胜神鳌)盍西村 小桃红(万家灯火闹春桥)小桃红。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 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白朴的杂剧·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第四折中的一段,【东原乐】这厮是哄人机见,他说来的不通,越教人添沉重。(他)一片胡言都是空,无些儿效功,他正是说真方把咱做弄。(他)一片胡言都是空。他字为衬字。
2、衬二字:
如: 贾仲明《金童玉女》杂剧
又如:(则被)这一片野云留住。(王实甫的《丽春堂·东原乐》)
又如:(则)今番(不)和你调喉舌。(花李郎《勘[kān]吉平·圣药王》)
3、衬三字:
4、衬四字:
5、衬五字:
马致远的杂居 江州司马青衫泪第四折【红芍药】(那厮每贩的是)紫草红花,蜜蜡香茶。宜舞东风斗虾蟆,巾帻是青纱。听不得蛮声气死势煞,无过在客船上随波上下。(那厮分不的)两部鸣蛙,所事村沙。(那厮分不的)均为衬字。
6、衬六字:
7、衬七字:
8、衬八字:
9、衬九字:
10、衬十字: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nèn]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zhuó]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这里面的:“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恁[nèn]子弟每谁教你他锄不断、斫[zhuó]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均为衬字。大家读起来感觉到了吧,衬字越多,音节就越急促,这样有助于增强感情抒发的力度。
二、小令的写作
1、元曲小令写作的特点:
大家几乎都学过填词,其实词和曲无论从结构、句式、语言乃至意境,都如出一辙,这也说明词和曲最早是非常相似的东西。
(1)都具有韵律美、音乐美。
(2)都可用于抒情、述事等思想内容的表达。
(3)都有境界之说。
(4)创作上都要符合格律。
2、合格小令的几条标准:
(1)对仗工整且曲味浓。
(2)要符合格律和音韵的要求。
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
(3)作品要求取材真实,用语明白,真情感人。
(4)作品应该是亦庄亦谐[xié],俗中带雅,顺畅流亮,朗朗上口。 散曲的语言要求: 通俗流畅,朗朗上口,浅里含深,俗中带雅,亦庄亦谐[xié],雅俗共赏,诙[huī]谐[xié]泼辣,酣畅淋漓。
简单的方法是,懂得文言文的翻译 ,这是最重要的 掌握了 翻译后, 就很好记得了 哪一些散文什么的 就只有多读的份了 语文就是,善于积累的,掌握重点就好办了
3、写作程序:
有人说,作文程序三部曲是:一构思,二行文,三修改。其实作元曲亦是如此。
三、学习曲牌
《仙吕·后庭花》 曲牌名。七句,句式为五五五五三四五,押五平韵,一二句对仗。
例: 【仙吕】后庭花_吕止庵 (元)
功名览镜看,悲歌把剑弹。 心事鱼缘木,前程羝[dī]触藩。 世途艰。一声长叹,满天星斗寒。
本曲为七句,句式为五五五五三四五,五平韵,一二句对仗 曲谱: 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去平(韵)。 平仄平平去,平平上去平(韵)。 仄平平(韵)。平平平去,平平平仄平(韵)。
分析下词义;小令的主人公应是一位老者。在满天星光的夜晚,老者拿镜自照,朱颜 已老,而功名未就,报国无门。宝剑空弹而悲歌伤怀。想到自己理想难以 实现,前途又进退两难,此情此遇,令老者长叹欷歔不已,满天的星斗都为 之寒心。
曲中一连用了四个典故,使小令显得典雅而凝重。“功名览镜看”化 用杜甫“勋业频看镜”(《江上》)的诗意,抒发身已衰老而功业未就的悲 哀。“悲歌把剑弹”,暗用冯谖弹铗的故事。冯谖xuān客于孟尝君,没有得到应 有的待遇,于是倚柱而弹其铗,jiá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 齐策四》),用以表达仕途不得意的牢骚之感。“心事鱼缘木”,出自《孟 子·梁惠王上》:梁惠王缺乏自知之明,妄想“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 四夷”,孟子批评他说:“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这里是 写由于官场黑暗,济世之才无法入仕的境遇及失望。“前程羝触藩”化用 《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意思是说羝羊角触在篱笆上,进退不 得。这里写出了知识分子既无法实现济世救民,又无法忘却国家世事的 悲哀。
元曲骂人又酣畅又痛快又不带一个脏字,如元人张鸣善的《水仙子》: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刚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有时想想现在一些。
于是这一切都化作一声长叹。这不仅是作者一生的悲哀,也是封建 社会许多志士仁人的共同悲哀。 前面我们举过一个例子: 赵孟頫[fǔ]【仙吕】后庭花·清溪一叶舟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 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这首曲作者以白描手法描绘水乡一个偶然小景,清雅疏淡,别有神韵,犹如一幅随意点染的水墨画。请大家先读一下这首曲,大家看看这首曲,整体是否皆为写景,无一句写情吧?可是我们读后,却让人心生意绪,有出尘之感。我们再来看:吕止庵·仙吕·后庭花·冷泉亭 湖山汲[jí]水重,楼台烟树中。 人醉苏堤月,风传贾寺钟。 冷泉东,行人频问,飞来何处峰? 苍猿攀树啼,残花扑马飞。 越女随舟唱,山僧逐渡归。 冷泉西,雄楼杰观,钟声出翠微。 渔榔[láng]响碧潭,王孙徙翠岚。 玉勒黄金镫[dèng],红缨白面骖[cān]。 冷泉南,踏花归去,夕阳人半酣。 塔标南北峰,风闻远近钟。 佛国三天竺,禅关九里松。 冷泉中,水光山色,岩花颠倒红。 鸭头湖水明,蛾眉山岫[xiù]青。 罗绮香尘暗,池塘春草生。 冷泉亭,太平有象,时闻歌笑声。再看吕止庵·仙吕·后庭花·怀古 飘零岁月深,消磨意气沉。恩雨三天隔,愁霜两鬓侵。强登临,行藏不定,伤时《梁父吟》。孤身万里游,寸心千古愁,霜落吴江冷,云高楚甸秋。认归舟,风帆无数。斜阳独倚楼。儒冠两鬓皤,青衫老泪多。满酌贤人酒,相扶越女歌。且磋跎,万愁千恨,奈予沉醉何!芙蓉凝晓霜,木犀飘晚香。野水双鸥靓,西风一雁翔。立残阳,江山如画,倦游非故乡。故乡音信沉,故园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细沉吟,功名枉恁,断然归去心。功名览镜看,悲歌把剑弹。心事鱼缘木,前程羝触藩。世途艰,艰声长叹,满天星斗寒。长虹气未收,老天春又秋。逆旅新丰舍,羞登王粲楼。几多愁?白云飞尽,吴江日夜流。故园天一方,高城泪数行。芳草迷鹦鹉,晴川隔汉阳。暮山长,烟波江上,愁人几断肠。 现在提问下,以上曲的特点什么? 首两句对仗、没有衬字。 赵孟頫[fǔ]【仙吕】后庭花·清溪一叶舟与吕止庵·仙吕·后庭花·怀古不同之处是什么?
作业:
填一首《仙吕·后庭花》,题目自拟,注意对仗。
参照曲谱:吕止庵的《仙吕·后庭花》 曲谱:
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去平(韵)。 平仄平平去,平平上去平(韵)。 仄平平(韵)。平平平去,平平平仄平(韵)。
功名览镜看,悲歌把剑弹。 心事鱼缘木,前程羝[dī]触藩。 世途艰。一声长叹,满天星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