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楚辞、乐府、绝句、律诗知多少?
诗歌作为一种抒情文学体裁,也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推陈出新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把诗歌的发展脉络大概列一下:
完整表述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元曲指的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元曲的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套数两种。明清小说是诞生在明清时期的小说的总称,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
古体诗:格律诗出现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像建安七子、三曹、陶渊明、写的都是古体诗,古体诗有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李太白最擅长的就是这种乐府诗,所以李白常常被称为集古之大成者;而杜甫把格律诗玩到极致,开一代诗风,万家尊杜;两个人一个承前,一个启后,一起登上诗的最高顶峰。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灿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有合起来的叫法吗?四大瑰宝?四大文化瑰宝?中国古代文学之四大瑰宝?呵呵,爱怎么叫怎么叫吧,地位就是那样的。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峰,雄浑飘逸的唐诗,精致婉约的宋词,活泼生动的元曲,无不为后人所向往和敬慕。1、唐诗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所以少年杜甫才会很有底气的说“诗是吾家事”。
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灿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三。
近体诗分两种:
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杜甫的《登高》便被誉为“七绝之冠”;
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另外再说一下在宋朝大成的词以及元朝形成的曲: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1、形成时代不同 唐诗自然是形成于唐代啦,而宋词是形成于宋代,而元曲无可厚非形成于元代。2、风格不同 唐诗讲究格律;主要包括平仄和韵。宋词,体式灵活,又称“长短句”。元曲继承了唐诗和元曲的主要特点,只是更加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