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元曲博物馆才知道:原来,与汉赋、唐诗、宋词并列的元曲,竟然离我们如此之近——正定,是元曲创作的发源地;位列“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就是在真定(今正定)成就了他的艺术生涯。为了推进元曲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提升正定文化特色品牌影响力,正定县整合开发文化资源,投资260万元建设了这座元曲博物馆,以此展现正定与元曲的渊源以及元曲的文化魅力。
正定元曲博物馆,以“曲韵天成、遗音流响——正定元曲文化陈列”为主题,共分为四个单元,总占地962平米。白朴蜡像、书房模拟造型及其代表作《墙头马上》等,都以直观的表现形式陈列于博物馆内。
建在“马家大院”古宅中的正定元曲博物馆。李立华摄
庭院深深深几许
坐落于正定县城中心地段的马家大院,是正定县城唯一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四合院式民居,建于清末民初,元曲博物馆就改建于马家大院。原本,马家大院是一座五进四合院,如今仅存中间三个院落。这个院落,建筑布局严谨,做工考究,系大院主人马兆霖当年请山西省五台县的工人设计施工建造,故结构、造型上具有山西民居的特点。
据《马氏族谱》记载,正定马氏乃三国名将马援之后裔,明代自山西洪洞县迁居真定府(今正定),世代以务农经商为业,到明末已是富甲一方的大户。马氏历代居住于正定城中心四牌坊一带,马兆霖系第十五代子孙,字徵三,因嗜好习武,人称“武秀才”。他继承父辈家产,先后购置了大量的土地和房屋,这些房屋都集中在正定城内最繁华的大十字街东、南两侧。1933年梁思成先生来正定考察古建筑时,对此也给予了关注。遗憾的是,马氏房产现存较完整者,仅有位于路北的这处“马家大院”,1982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进四合院,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灰瓦屋顶。院内,紫藤架、葡萄蔓、荷花缸、兰草池、石桌石凳……古色古香,幽静舒适,逸兴悠远。元曲博物馆建在古宅中,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人文气息,正定元曲博物馆介绍,更能彰显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马氏族谱》记载,正定马氏乃三国名将马援之后裔,明代自山西洪洞县迁居真定府(今正定),世代以务农经商为业,到明末已是富甲一方的大户。马氏历代居住于正定城中心四牌坊一带,马兆霖系第十五代子孙,字徵三,因嗜好习武,人称“武秀才”。他继承父辈家产,先后购置了大量的土地和房屋,这些房屋都集中在正定城内最繁华的大十字街东、南两侧。1933年梁思成先生来正定考察古建筑时,对此也给予了关注。遗憾的是,马氏房产现存较完整者,仅有位于路北的这处“马家大院”,1982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进四合院,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灰瓦屋顶。院内,紫藤架、葡萄蔓、荷花缸、兰草池、石桌石凳……古色古香,幽静舒适,逸兴悠远。元曲博物馆建在古宅中,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人文气息,更能彰显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包遵彭(1955年3月-1969年6月)王宇清(1969年6月-1973年7月)何浩天(1973年7月-1985年10月)李鼎元(1985年10月-1986年2月,代理)陈癸淼(1986年2月-1990年2月)陈康顺(1990年2月-1995年2月)黄光男(
展厅内悬挂的“曲牌”。李立华摄
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共有7位馆长,其中有4位姓李。他们分别是李新旭、李耀华、李海宁、李茜,其余三位分别是李丽章、贾静娴、贾芷林。李新旭是汉族,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多次学术职位,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李耀华是满族,。
独一无二的“元曲”专题博物馆
山西省博物馆管长是徐文达 曾任山西省运城地区文化局局长,山西省博物馆馆长、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书法家协会理事、副主席、第一副主席、山西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山西诗词学会顾问,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名誉教授。
院落之后的正房便是第一展厅。整个博物馆以“曲韵天成、遗音流响——正定元曲文化陈列”为主题,共分为四个单元五个展室,“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元曲的发展脉络、元杂剧的剧本形式、五宫四调与曲牌。
元曲有多少曲牌?抬望眼,看展厅上方林林总总的悬挂,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元曲有15宫447个曲牌名,每个曲牌名都有固定的平仄和韵律。据王国维统计,来源于唐宋词牌的大约有75种。但与诗词相比,曲更为直率明快,也更为尽情进兴,淋漓痛快。元曲语言,不但琅琅上口易于说唱,并带有口语化,看似直白浅显,却表意深邃。
博物馆内,还能见到许多老物件,比如堂鼓、唢呐、笙、中阮、板胡、京胡、琵琶等。还特辟一面脸谱墙,供游人趣味拍照。戏曲脸谱,既是一种审美,也有明忠奸别善恶的寄寓。每张脸谱面具背后,都有脸谱主人的名字,让游人在文化体验中获取戏曲知识。
正定是元杂剧的发祥地,也是元曲文化的繁盛之城。最早的元曲作家元好问在真定安家,并培养了真定的元曲作家群。正定县依托厚重的元曲文化,精心打造的这个“元曲”专题博物馆,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创,称得上古城正定一张风雅别致的名片。
二零零五年九月起,担任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从事书法创作研究近二十年,曾向著名书法家启功、朱乃正、张荣庆等先生学习书法,又因其在文化界多年,耳濡目染,以学养识见,以识见促书法,走出一条自我的书法道路。他的。
白朴在书房创作(蜡像)。李立华摄
墙头马上遥相顾
正定成就了白朴的元曲生涯,在元曲四大家中地位显赫。因此,元曲博物馆为他特辟一个独立展厅。书房内,手提羊毫的白朴,双眉微蹙,似在构思。他的神态超然淡远,有一种敢于担当的自信;他的气质虽清风傲骨,却又不乏平实。
企业回舒瀚-专业办理展会资质-办理高效-收费合理,展览馆一级资质,找上海舒瀚,专业服务团队,经验丰富,服务周到,欢迎来电咨询,精简业务流程,全程一站式服务,用心服务
白朴生于金末,长于乱世。蒙古军攻破汴京后,他北渡避难迁居真定,50岁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真定度过的,主要从事杂剧创作,也写过不少词、曲。白朴的杂剧,火爆了瓦市勾栏,铸就了元曲巅峰,形成了以白朴为代表的真定元杂剧作家群。在白朴和一批聚集在真定的杂剧作家的努力吟唱中,真定崛起为元初杂剧兴盛的中心之一。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