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首诗,那阙词,那支曲,穿越千年,与我们心意相通。它从未消失,蛰伏在我们心中,等待着某一天某一个时刻被唤醒。
中国古典诗词名家叶嘉莹说:“我之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在这一份感发生命中,曾经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这是一种无用之美。然而,庄子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今天为大家推荐几本有关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小说的著作,让我们从这些作品中体悟古典之美、大用之道。
“易安而后见斯人”
被誉为“当代李清照”的沈祖棻女士,不仅是古典文学专家,更是当代著名女词人,以诗词成就享誉海内外,对于中国格律新诗的创建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影响。
“诗至唐人七绝,尽善尽美。”《唐人七绝诗浅释》以新颖别致的审美眼光和连类而及的评析方法,元曲代表作品,重新阐释唐人七绝名作,在学界享有盛誉。本书按年代排序,选择唐人七绝诗86首,兼及宋人、清人七绝160余首,将相类相近的绝句叠放在主题绝句之后讲解,连类而及,穿插赏析,逐幽探微,深入浅出。
“诗至唐人七绝,尽善尽美。”《唐人七绝诗浅释》以新颖别致的审美眼光和连类而及的评析方法,重新阐释唐人七绝名作,在学界享有盛誉。本书按年代排序,选择唐人七绝诗86首,兼及宋人、清人七绝160余首,将相类相近的绝句叠放在主题绝句之后讲解,连类而及,穿插赏析,逐幽探微,深入浅出。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品如下:1、关汉卿,代表作品:《窦娥冤》、《救风尘》。2、郑光祖:《迷青琐倩女离魂》、《虎牢关三战吕布》等。3、马致远:《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4、白朴:《天籁集》。关汉卿。
《宋词赏析》回归词学审美本质,分析词作的艺术技巧和传世价值,堪称宋词赏析的典范之作。本书以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 、姜夔、张炎等重要词人的佳作一一道来,对作品的字词运用、结构布局、艺术手法予以全面解说,从而使读者能真正读懂宋词之美,掌握诗词创作的要领。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
左手《红楼》,右手元曲
辽宁师大教授梁归智,左手《红楼》,右手元曲,游艺于古典文化之中。《浪子风流说元曲》,围观元代文人率性、任情的生活,《禅在红楼第几层》通俗又深刻地解读《红楼梦》与禅的关系。
“元代文人活得苦恼,也活得风流潇洒。”他们率性任情,放纵风流,多才多艺。他们穿梭在市场、乡场、官场,玩文学,玩文艺,玩人生。在独特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是浪子,是隐士,也是斗士。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白朴代表作《梧桐雨》,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近年来还有「元曲六大家」之说,指元曲四大家再加上王实甫和乔吉。
《红楼梦》诗与禅交锋,《红楼梦》里的禅充满着诗意,“充溢着生存境域的终极深意”。正如周汝昌序言中说:《红楼梦》的禅,不“玄虚”,不“神秘”;不是“俏皮话”,不是“机锋语”;有真,也有假。《禅在红楼第几层》为读者了解《红楼梦》的禅,为读者重新解读《红楼梦》打开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