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大石调结音曲谱,元曲曲谱大全

第十讲;(二年级五讲)“幺篇、《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带幺篇今天我们探讨元曲的幺篇,介绍《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带幺篇。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元曲曲谱大全,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上节课交流了重头小令及带

第十讲;(二年级五讲)“幺篇、《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带幺篇

今天我们探讨元曲的幺篇,介绍《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带幺篇。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元曲曲谱大全,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上节课交流了重头小令及带过曲,介绍《南吕·干荷叶》《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什么是重头小令呢,所谓重头又叫“联章”,见于北曲,是指以同一宫调和曲牌,重复填写几遍或若干遍,即围绕某一主题撰写数支曲子。重头小令按其写作形式分类。

2)同调同韵重头小令:是指围绕某一主题,以同一宫调和曲牌,重复填写几遍或若干遍,且所用韵部属于一个韵部所撰写的数支曲子。

3)同调异、同韵部穿插式重头小令:就是在同一曲牌的几支曲子中,有些后边曲子某支曲子与前边的某支曲子韵部相同,有的曲子之间韵部各不相同,这样组合起来的重头小令。

4)异调重头小令:指在散曲中有一种组合,通过不同的几个曲调反复使用,以描写一个较复杂的主题,而且各有自已的分标题和各自成韵。重头小令就相当于一组散套,用来叙述一件事或描写某处风景,每一曲描写的都是总题目的一个部分,各曲之间相对独立,有自己的分标题,不管是否写出总、分标题,只要具备这种含义即是重头小令了。可以重复填写,可以填两首,也可以填上百首。但其内容上总要有些联系,这样的才是重头小令。

(1)在用韵上:带过曲必须是同一宫调,并且音韵衔接,同押一韵。

(2)在书写格式上:书写时曲牌一并写在前面,曲中两调中间空两格,或者分成两段,这与词之两片或三片的表示方法相同,或者两调干脆连在一起,构成一个新曲牌。

大石调·青杏子·离情(残月下西楼)(套数)

带过曲与重头小令的区别。

(1)相同点: 都由几个音韵相近、声调谐和的曲子组成,其形式相同,而且都不能任意组合。

(2)不同点: 一是带过曲是三个以下的单支曲子组合,组合后的带过曲已经变成了一个新曲;

重头小令则一是由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的数支小令联合而成。二是带过曲一般最多只有三支;

异调重头小令曲子数和重复次数无限制。其中,【北南吕·四块玉带过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有明·康海曲作,此体式由四只曲组成,突破了三只之限,这仅是特例 三是在用韵上,带过曲必须是同一宫调,并且音韵衔接,同押一韵;重头小令中的数支曲子,则可同押一韵,也可各押一韵。在这两者之中,带过曲指同一宫调中三个以下单支曲子的联合,它们所使用的韵脚是相同的;而重头小令则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此等小令应该是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单独成韵。

最后我们介绍了小令《干荷叶》带过曲《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这是上节课交流的内容。下面学习新课。先看一首张鸣善《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带过曲, 草堂中夏日偏宜,正流金烁石天气。素馨花一枝玉质,白莲藕样弯琼臂。 门外红尘衮衮飞,飞不到鱼鸟清溪。绿阴高柳听黄鹂,幽栖意,料俗客几人知? 【幺】 山林本是终焉计,用之行舍之藏兮。悼后世,追前辈,对五月五日,歌楚些吊湘累。 曲中的【幺】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就与大家交流这个问题——幺[yāo]篇

一、幺篇:

1、什么是幺篇?

当代•赵山林在《读曲常识》中,给“幺[yāo]篇”下的定义是:“戏曲、散曲术语,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后面各曲不再标出曲牌名,而是写作‘幺篇’或简作‘幺’”。幺篇,是指北曲中的一种表达形式,在散曲小令写作中,连续使用同一个宫调,同一个曲牌写作时,第二支曲子可以不再标出曲调和曲牌,只需加一【幺】字或加一【么篇】字样便可。

如: 白贲[bēn] 【正宫】黑漆弩 (鹦鹉曲) 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 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 [幺] 觉来时满眼青山暮,抖擞绿蓑归去。 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大石调·青杏子·骋怀 作者:钟嗣成 花月酒家楼,可追欢亦可悲秋[一]。悲欢聚散为常事,明眸皓齿,歌莺燕舞,各逞温柔。[幺篇]人俊惜风流,欠前生酒病花愁。尚还不彻相思债,携云挈雨,批风切月[二],到处绸缪。[。

再如:(张小山)《人月圆》又名《青衫泪》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松风十里云门路, 破帽醉骑驴。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小桥流水, 残梅剩雪, 清似西湖。 [幺篇]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 而今杖履, 清霞洞府。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白发樵夫, 香炉峰下, 吾爱吾庐。

2、带幺篇小令:

大部分曲牌有无幺篇均可,少数曲牌的幺篇就不可或缺,这是谱式规定的。带幺篇的小令很多,但并非所有的小令都可带【幺篇】;某个曲牌是否可以连用“幺篇”,与其“幺篇”的基本定式,是元人早已确定下来的。我们在创作曲子时,不能随意把曲牌加上“幺篇”,而造成画蛇添足。现列出可带【幺篇】的小令曲谱: 【黄钟•昼夜乐】有幺篇换头,须连用 【黄钟·人月圆】有幺篇换头,须连用 【正宫·小梁州】有幺篇换头,与始调不同 【正宫•白鹤子】有幺篇,须连用 【正宫•黑漆弩】有幺篇换头,须连用 【仙吕·六幺遍】有幺篇,用否均可 【仙吕·太常引】有幺篇换头,须连用 【大石调·念奴娇】有幺篇换头 【小石调·青杏儿】有幺篇,同始调 【商调·秦楼月】有幺篇换头 【双调·驻马听】有幺篇同始调 【双调·骤雨打新荷】有幺篇换头,须连用 以上皆是常用带【幺篇】的小令。

3、幺篇与词、重头小令

(1)“幺篇”与词之下片的关系:

有人认为:北曲中的“幺篇”来源于词的下片。曲本来就源于词,那么“幺篇”源于词的下片则顺理成章了。凡曲牌与词牌相同的,应是直接延用下片为“幺篇”;凡曲牌与词牌不同的或名同实不同的,“幺篇”应是参照词的下片形式而形成的。古人词曲多不细分,但也说明了“幺篇”与词之下片的关系,那时候如果作者创作了一支小令,感到意犹未尽,可以用同样的曲牌再写一篇,称之为“幺篇”(“幺”或写作“么”),这个“幺”字是“后”字的简笔,故幺篇即后一篇的意思。这是词的体式特点的遗留,不应看作小令曲的体式特征。不过,词的后片是固定的,么篇则可有可无。么篇可以换头,称为“么篇换头”,字数有时还可以增减。

8、 新水令——驻马听——雁儿落——得胜令——折桂令——馀音9、 新水令——驻马听——乔牌儿——雁儿落——得胜令——甜水令——折桂令——馀音10、新水令——驻马听——乔牌儿——沉醉东风——甜水令——折桂令——馀音11、 新水令。

(2)“幺篇”与同调重头小令的关系:

初看同调重头小令与幺篇很相似,都是同一曲谱重复使用,但它们却有本质之别,同调重头小令虽为同一个主题服务,却各有分工,各自叙述一个分标题,而且有些各自成韵,彼此无关。而元曲幺篇与原曲组成一个较大些的新曲谱,其韵要求一韵到底。么篇与重头不同。后者可以重复多遍,么篇则只重复一次。我们前面学过的:重头用于小令,即是重复前曲,类诗词之联章。是以相同曲牌,围绕某一主题填写数支曲子,或曰一组曲子,通常为三支(或曰不低于二支),亦可多至数十支上百支,可每首一题,也可整组一题,可每首一韵,也可整组同韵。

例如:元·关汉卿《【仙吕·一半儿】题情》

而“幺篇”与之不同,“幺篇”与始调是一体的,不能独立成篇;用韵也须与始调一致,所连用的次数也是一定的,一般为一次。“重头”仅限用于小令,而“幺篇”既可用于小令,也可用于套数。【这个以后在学习套数中会遇到】

4、小令曲的幺篇的体式:

“幺篇”应与始调曲牌视为一个整体,与曲牌一样包括了字数、句式、韵脚、平仄等格律形式。

元曲大石调结音曲谱

(1)用韵上:幺篇必须与前曲同韵。

(2)“幺篇”按其形式,可分为同始调、换头、不同始调等类。

1)幺篇重头: 重头的曲调与前调完全一致,相当于同宫、同调、同韵的重头小令。

如: 元•赵秉文《【小石调•青杏儿】无题》 风雨替花愁,风雨过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 今朝花谢,明朝花谢,白了人头。 【幺篇】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 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大家看看,是不是重头的曲调与前调用韵、字数、格律完全一致?当然,如添加了衬字,则衬字不计算在内,只论正字。

2)幺篇换头:

“幺篇”换头,也是延承诗词的换头而来,换头的前一二句有所变化。如: 元•冯子振《【正宫·鹦鹉曲】农夫渴雨》 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恼杀农父。 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 【幺篇】 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 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 这首:其特点是字句与始调相比,有了增损变化,且增损变化一般在前两句。

再看: 元·张可久《【仙吕·太常引】姑苏台赏雪》 断塘流水洗凝脂,早起索吟诗。 何处觅西施,垂杨柳萧萧鬓丝。 【幺篇】 银匙薄井,粉香梅圃,万瓦玉参差。 一曲乐天词,富贵似吴王在时。

再如: 张可久《黄钟·人月圆》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 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 【幺篇】 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 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这首是否只是前两句有了变化,而后面的没有变动?

再如: 宋·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幺篇】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zhuó]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这首,原来起始是两句,而么篇将其变为三句,其他仍没有变。

3)与始调不同的幺篇:

“幺篇”与曲牌一样包括了字数、句式、韵脚、平仄等格律形式。

如: 张鸣善《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草堂中夏日偏宜,正流金烁石天气。素馨花一枝玉质,白莲藕样弯琼臂。 门外红尘衮衮飞,飞不到鱼鸟清溪。绿阴高柳听黄鹂,幽栖意,料俗客几人知? 【幺】 山林本是终焉计,用之行舍之藏兮。悼后世,追前辈,对五月五日,歌楚些吊湘累。 小梁州有幺篇,且与始调不同,这就有固定的格律了。

二、学习小令:《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并有么篇。

1、脱布衫

张鸣善《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之脱布衫

草堂中夏日偏宜,正流金烁石天气。 素馨花一枝玉质,白莲藕样弯琼臂。

共四句,其句式为:七七七七,四个七字句。我们再看一下曲谱:

×××、×仄平平(平韵)。

×××、×仄平平(平韵)。

×××、平平厶(宜用去声)上(仄韵,可平)。

×××、仄平平去(仄韵)。

我们看盍[hé]西村【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 春宴 柳花风微荡香埃,梨花雪乱点苍苔。 锦绣云红窗缥缈,麝[shè]兰烟翠帘叆[ài]叇[dài]。 【小梁州】 珠箔银屏次第开,十二瑶阶。 蔷薇洞侧牡丹台,神仙界,何必到天台。 【幺】 金笼鹦鹉舌头快,向人前说的明白。 翠槛边,雕栏外,金沟一派,只许燕莺来。

我们再看盍[hé]西村【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之脱布衫

柳花风微荡香埃,梨花雪乱点苍苔。 锦绣云红窗缥缈,麝[shè]兰烟翠帘叆[ài]叇[dài]。

这首是不是第一二句对仗,三四句对仗,所以我们在审这个曲牌时,心中就有底了,第一二句宜对仗,三四句可对仗。

2、小梁州 《小梁州》为曲牌名。

如:盍[hé]西村【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 春宴 【小梁州】 珠箔银屏次第开,十二瑶阶。 蔷薇洞侧牡丹台,神仙界,何必到天台。

这首曲共五句,句式为:七四七三五。每句入韵,且平仄混押。

如: 汤式【小梁州】

秋风江上棹孤航,烟水茫茫。 白云西去雁南翔。推蓬望,清思满沧浪。

我们再来看看曲谱: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韵),平仄平平(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平韵)。平平去(仄韵),平仄仄平平(平韵)。

3、[幺篇] 盍[hé]西村【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 春宴 柳花风微荡香埃,梨花雪乱点苍苔。 锦绣云红窗缥缈,麝[shè]兰烟翠帘叆[ài]叇[dài]。 【小梁州】 珠箔银屏次第开,十二瑶阶。 蔷薇洞侧牡丹台,神仙界,何必到天台。 【幺】 金笼鹦鹉舌头快,向人前说的明白。 翠槛边,雕栏外,金沟一派,只许燕莺来。

大家注意:这个【幺】是《小梁州》带的,而不是《脱布衫》带的。 金笼鹦鹉舌头快,向人前说的明白。 翠槛边,雕栏外,金沟一派,只许燕莺来。 共六句,句式为:七七三三四五。仅《小梁州》才能带,《脱布衫》不能带么篇。我们再来看看曲谱,小梁州[么篇] 【么】 【平】平【仄】仄平平去(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去(韵),[仄]平【平】上(韵),[仄]仄仄平平(韵)。 押五平仄韵,也可句句入韵。

下面再看,如:(作者: 汤舜民) 【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 四景为储公子赋凤阳人 春 问春来何处忘机?小奚奴相趁相随。傍柳行乌纱翠湿,踏花去马蹄香细。 翠幄银屏锦绣围,莫放春归。人生七十古来稀,便做道一百岁,能几度醉如泥! 【幺】 韶华迅速难拘系,杜鹃声只在楼西。北海樽,东山妓。春风天地,何日不寒夜。 夏 问夏来何处徜徉?闲遥遥傲煞羲皇。啜[chuò]口碗清冰蔗浆,卧藤簟翠裀[yīn]绡帐。 细柳垂丝过粉墙,满地清凉。金河流水玉莲香,微风荡,香满看书窗。 【幺】 《离骚》读罢空惆怅,叹独醒谁吊罗江?角黍盘,菖蒲酿。榴花亭上,来日庆端阳。 秋 问秋来何处盘游?醉乡中罗列珍羞。巨口鲈红姜素藕,团脐[qí]蟹锦橙黄柚。 丹桂开花满树头,金粟娇柔。玎[dīng]珰]dāng]帘幕不垂钩,天香透,无地不风流。 【幺】 亭台净扫无纤垢,胜当年庚亮南楼。传画烛,焚金兽。碧天如昼,今夜赏中秋。 冬 问冬来何处从容?千金裘五彩蒙茸。鱼游锦重衾密拥,驼绒毡软帘低控。 揽碎银河战玉龙。鳞甲琮[cóng]琮。楼台上下水晶宫,堪题咏,人在画图中。 【幺】 昏昏一枕梅花梦,觉来嘱咐山童:柏叶杯,椒花颂。管弦齐动,明日送残冬。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作业: 填一曲《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题目自拟,要求带幺篇。参照作品:张鸣善《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附《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带幺篇曲谱: 【脱布衫】 ×××、×仄平平(平韵),×××、×仄平平(平韵)。×××、平平厶(宜用去声)上(仄韵,可平),×××、仄平平去(仄韵)。 【小梁州】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平韵),平平去(仄韵),平仄仄平平(平韵)。 【么】 【平】平【仄】仄平平去(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平韵)。【仄】仄平,平平去(仄韵),[仄]平【平】上(仄韵),[仄]仄仄平平(平韵)。 例词: 【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张鸣善 草堂中夏日偏宜,正流金烁石天气。素馨花一枝玉质,白莲藕样弯琼臂。 门外红尘衮衮飞,飞不到鱼鸟清溪。绿阴高柳听黄鹂,幽栖意,料俗客几人知? 【幺】 山林本是终焉计,用之行舍之藏兮。悼后世,追前辈,对五月五日,歌楚些吊湘累。

课后补充:元曲谱及曲韵

一、本曲谱以元人北曲为限,分宫调排列。罕用曲牌不收或少收。

二、每一曲牌,只列正格或常用体式;不引曲文,只标字声和韵叶。每曲略加说明。

三、北曲常多用衬字。曲牌只就正字立说。

四、北曲入派三声,故只列平上去。上去为仄声。字声通用标“×”。

五、北曲平上可互用,句末叶韵字声上可用平者标“上(平)”,平可用上者标“平(上)”。

六、北曲去声特别重要,必用去声标“去”,宜用去声标“厶”。

八、韵位标“△”,可叶可不叶标“▲”,句中暗韵标“∧”。

九、标点符号分顿号“、”、逗号“,”、分号“;”、句号“。”四种。

上一篇 2023年05月23 05:33
下一篇 2023年06月04 00:07

相关推荐

  • 形容等人等的好苦诗句,形容等人等很久的诗句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一说朱淑真)〔宋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21.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

    2023年04月23 219
  • 落花诗句,含有落花的诗句古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过谷雨,走向了四月末。曾经花满枝头,百花争艳;现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从含苞待放到怒放枝头、成熟凋零,花朵总能带给我们无尽的美好。它的一生,甜如歌,美如画,陪伴我们

    2023年04月13 253
  • 元曲选》的编者,文选的编者是

    60后70后应该读的100本书《尚书》类型:哲学论著成书时间:春秋时期《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也是古代世界著名的历史典籍之一。​《周易》类型:哲学论著成书时间:西周7战国时期《周易》,是我国最古

    2023年04月10 224
  • 感恩节老师诗句

    二、用粉笔书写辉煌,用心血浇灌花朵。又是一年教师节,浓浓祝福送恩师。此生您的恩情难以忘记,唯有祝您身体健康,一生顺利。三、一颗丹心染粉笔,两袖清风立乾坤,三尺讲台扬激情,四季桃李开满门,五颜六色描蓝图

    2023年06月05 283
  • 爱情诗句要感动爱人的,最打动女人的一首诗

    在爱情里你最向往的是什么?是相濡以沫,还是惊心动魄。很多时候我们无从找到答案,只能在人海里奔走,得过且过。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流传千年的爱情典故。《凤求凰•其一》【西汉】司马相如(传)有一美人兮

    2023年06月01 209
  • 心愿的诗句,描写心愿的诗句

    前些日子,朋友圈被《后浪》的演讲刷屏了。以演员何冰为代表的中年一代,满怀希望地寄语青年人,但在视频无数次转发的背后,争议声此起彼伏。“奔腾吧,描写心愿的诗句,后浪”固然有力,可是其中对年轻人的定义是片

    2023年04月13 252
  • 三毛形容流浪的诗句,形容流浪的诗句

    文|饼子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早已命中注定。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当《橄榄树》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的时候,不禁让我想起了离世29载却仍旧活在人们心中的三毛。三毛是浪迹天

    2023年05月09 246
  • 飞入菜花无处寻上一句,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新绿一作:花落)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小孩子奔跑着追

    2023年05月04 243
  • 赞美鱼肉鲜美的诗句

    湖中风味鲥鱼长,有关描写鲥鱼的诗词,欣赏古人笔下的鲥鱼!早夏宋-陈造安石榴花猩血鲜,凉荷高叶碧田田。鲥鱼入市河豚罢,已破江南打麦天。谒金门-春事寂宋-卢炳春事寂。苦笋鲥鱼初食。风卷绣帘飞絮入。柳丝萦似

    2023年04月20 409
  • 描写秋雨的诗句,描写秋天的雨诗句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在李商隐看来,秋雨给他带来思念;在白居易看来,秋雨带来了安逸……一场秋雨,万种情思,浸润在雨水中,陶醉在岁月里,

    2023年05月13 250
  • 元曲整体格调是什么样的,元曲是什么

    秋天来了,元曲是什么,带着凉爽的秋风来到大地,往上看是碧云天,往下看是黄叶地,往远看是红枫林,往近看是白芦苇,丰富的色彩装饰了大自然。秋天好似一幅美丽的油画,看了使人爽心悦目。秋天在杜牧的眼里是:“停

    2023年04月13 300
  • 形容时间催人老的诗句,感叹人已老的诗句

    日月交替、岁月变迁,时光的流逝亘古不变;时间推着生活前进,也在推着我们前进。人间有多少芳华,就有多少遗憾,一个人在经历了许多事情后就会发现,青春真的是一个人拥有过的最美好的东西。1.时光只解催人老,不

    2023年06月05 24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