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诗加腰的腰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诗腰

愁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十年戎马暗南国,异域宾客老孤城。“腰”指的是诗句的中心字,让诗句更优美,更传神,这就是诗中的“腰”。《给诗加腰》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戎马暗南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腰”指的是诗句的中心字,让诗句更优美,更传神,这就是诗中的“腰”。《给诗加腰》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在一起讨论诗句时,苏小妹三人分别给诗句“清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疲病虎纵横。

暮归

给诗加腰的腰是什么意思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缺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鞞。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杜甫在夔州的时候,极其讲究诗律,写出了不少调高律细的诗篇,同时又想突破律的束缚,尝试一种新的诗体。有一天,什么叫做诗腰,他写了一篇非古非律,亦古亦律的七言诗:题目是《愁》,题下自己注道:“强戏为吴体。”接着,他又陆续写了十七八首这样的诗,于是唐诗中开始多了一种“吴体诗”。“强”是勉强,“戏为”是写着玩儿。可知是在无聊的时候,勉强做着玩的,它不是正式的律诗。

但是,什么叫作“吴体”呢?杜甫自己没有说明,大概当时是人人知道的,而后世却无人能解释。宋朝人改称“拗字诗”,或称“拗体”。清人桂馥说:“吴体即吴均体。”(见《札补》)吴均是梁朝诗人,他的五言诗已讲究平仄,但还不象唐代律诗那样讲究粘缀,所以他的诗还是古诗。吴均诗文,风格轻丽,当时有许多人摹仿他,称为吴均体。这个名词在文学史上代表的是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并不是指诗体。故桂馥的话,不能信从。否则,杜甫为什么不注明“吴均体”而要简称“吴体”呢?

从两汉到魏晋,我国的文化中心一向在中州,文化人的语言及吟诵诗文,都用中原音。吴越方言,被视为鄙野。吴越人到洛阳,被称为伧父。东晋以后,文化中心随政治而移到江南,吴越方言语音,成为北方来的士大夫争相学习的时髦语言。江南民间的歌谣也成为流行的吴声歌曲。从隋朝到唐初,政治和文化中心回到中州,吴语又恢复了它的乡土语言的地位。安禄山之乱,江南没有兵灾,中州人士过江避难者很多,吴语吴声又时髦起来。颜真卿、韦应物、白居易、元稹,都曾在吴越做官,同时吴越诗人如皎然,顾况、张志和、严维、戴叔伦、张籍等又以他们的吴语吴音影响了北方诗人。在中唐诗人的诗中,常常可以看到吴音、吴吟、吴歌.越吟、越调等词语。可以推测,用吴音吟诗,其音节腔调,一定不同于中州。杜甫大约得风气之先,首先依照吴吟作诗,成为这种拗体的七律。按中州音吟诵这些诗,平仄是拗的;但用吴音来吟诵,也许并不拗。因此,杜甫戏作十多首,命名为吴体,这个名词从此确定。直到晚唐,皮日休、陆龟蒙都作过吴体诗。

现在先把这两首诗的大意解释一下。第一首《愁》是看到眼前景物而抒写他的愁怀:江边的丛草每天在生长起来,都在唤起我的愁绪。巫峡中泠泠流水,也毫无人情,惹得不能开怀。白鹭在盘旋的水涡中洗浴,你们有些什么愉快的心情呢?一株孤独的树正在开花,也只有你自己高兴。这四句是描写一个心绪不好的人,看了一切景物,都烦恼得甚至发出咒诅。“世情”是唐宋人俗语,即“世故人情”。“非世情”或作“不世情”,即不通世故人情。在这句诗里,可以讲作“不讨好我”。“底”字也是唐宋俗语,用法同“何”字,是个疑问词,即现代语的“什么”。“分明”二字与杜甫在别处的用法有些不同,意义较为含胡。大约强调的是“自”字。现在释为“自己高兴”,还是揣测,恐怕似是而非。

下四句从写景转到抒情。十年来兵荒马乱,使南方成为黑暗的地区,我这个异乡来的旅客,衰老在夔州孤城中,很想回长安去,可不知渭水秦山,这一辈子还能再见不。因为人已老病,而路上仍然是豺虎纵横。

第二首《暮归》,篇法与前一首同。前四句写暮归的景色:白鹤都已栖止在被浓霜冻黄的绿梧桐上。城头已有打更击柝的声音,还有乌鸦的啼声。寄寓在此地的客人回进家门时,月光已亮了,不知谁家妇女还在捣洗白练,风传来悲悽的砧杵声。“黄”字是动词。“柝”,现代称为“梆子”。天色晚了,城上守卫兵要打梆子警夜。唐诗中写夜景,常有捣练、捣衣、砧杵之类的词语。大约当时民间妇女都在晚上洗衣服,木杵捶打衣服的声音,表现了民生困难,故诗人听了有悲哀之感。

下半首四句也同样转入抒情。要想渡桂水而南行,可没有船;要想北归长安,路上还多兵戎。都是去不得。年纪已经五十多岁,事事不称心,明天还只得拄着手杖出去看云。这最后一句是描写他旅居夔州时生活的寂寞无聊。只好每天拄杖看云。浦起龙说;“结语见去志。”(《读杜心解》)此评也不确。应该说第三联见去志,结句所表现的并不是去志,而是寂寞无聊。

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反之,在该用仄声字的地方,却用了平声字,使诗句读起来拗口,这便是拗字的意义。在上一篇里,我讲过,一首律诗的第一句第二字,决定了全诗的平仄粘缀格式,现在即以《愁》这首诗为例,第一句第二字“草”是仄声字,那么第四、六字必须是平、仄声字。我们依正体律诗的调声规律列为甲表。再按杜甫此诗的实际平仄列为乙表,就可以看出此诗的声调如何拗法:

甲乙

(句一)仄平仄仄仄平

(句二)平仄平仄平仄

(句三)平仄平平仄平

(句四)仄平仄仄仄平

(句五)仄平仄平仄平

(句六)平仄平仄仄平

(句七)平仄平仄平仄

(句八)仄平仄平仄平

乙表中与甲表不合的字,都是拗处。

一首诗中,偶尔有一、二处平仄不合律谓之失粘。失粘之病,有时是作者平时读字音不准,弄错了平仄。也有些是故意的,这就称为拗句。《愁》这首诗全是拗句,这就是吴体。这种拗法,只有在七言诗中出现,它们是律诗的形貌与古诗的声调的混血儿。

此外,还有一种拗句,在五、七言诗中部有。那是每句拗在倒数第三字,即五言诗的第三字,七言诗的第五字。例如,杜甫的《大云寺》诗句:

诗句的中心字,让诗句更优美,更传神.这就是诗中的“腰”.全诗的诗眼.

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珰。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这一联上句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字,现在用了仄声的“殿”字。使全句有三个连用的仄声字,声调便急促而僵硬。下句第三字本来必须用仄声字,现在却用了平声的“金”字。这是因为上句既拗了一字,此处不得不再拗一字,使这二句不会影响到下面一联的声调,避免一路拗下去。所以这个“金”字的用法是为了补救上句的“殿”字。这就称为“拗救”。

诗句的中心字,让诗句更优美,更传神。这就是诗中的"腰".苏小妹给诗"清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因此就变成了"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加的是"扶"和"失".

又如杜甫《咏怀古迹》之二: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金晖,这里指金色的日光.腰,这里指在诗句的中间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供你参考)

上句第五字必须用平声字,或第六字用平声字,声调方能谐和。现在连用三个仄声字,就成为拗句。人们也许会问,律诗的平仄既然一、三、五不拘,为什么五言诗的第三字和七言诗的第五字还要斤斤较量。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应当先请注意五言句的上二下三结构,七言诗的上四下三结构。上面二字或四字是一个音段,下面三字又是一个音段。前一个音段,五言诗止有二字,可以随意用平仄。七言诗则有四字,应当使第二字和第四字平仄粘缀。下一个音段,五言和七言都是三个字,只要不连用三个平声或仄声字就没错了。“一洒泪”三字皆仄声,此句的音调就显得僵硬。必须把“一”字改用平声,使其成为平仄仄的句格,才可与下句仄平平和谐。如果“一”字不能改,可以把“洒”字改用平声,成为仄平仄的句格,也可以补救。不过句子还是嫌硬。

诗有两个“腰”。在每一句中,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是一句的腰。腰的平仄失粘,就是犯了“蜂腰”之病。“蜂腰”是调声八病之一,以蜂腰来比喻一句诗中两个音段中间的细弱。在整首诗中,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第三及第五句,都是腰。这两处腰的平仄不合声律,就称为“折腰体”。这是诗的一种体式,不算诗病。

下巴)、颈联(脖子)、尾联(尾巴)。其中颈联相当于“腰”,起到一个意境与思想的转折作用,一般律诗,前两联写景,烘托气氛,颈联开始转到主观思想上,尾联点题或者用景物扩大意境。即为近体诗的起、承、转、合。

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

此诗第二句第二、四、六字是平仄平句格,第三句的第二、四、六字本来应当重复这一句格。可是现在却用了仄平仄,这就好比折了腰,使第四句的句格也不合律了。七言律诗的第三句应当和第二句平仄同,第五句应当和第四句平仄同,第七句应当和第六句平仄同。如果不是这样,也是折腰体了。折腰是律诗的变体,杜甫诗中折腰之例很多。但在七言律诗中,一般只许折腰一次。何义门以为崔峒此诗之所以称为折腰,“似指第四句第三字,非不用粘之谓。”按,此诗第四句第三字“南”,并无问题,不知何氏此言是什么意思。但他不知折腰是第三句的问题,却出人意外。

上一篇 2023年04月12 15:09
下一篇 2023年06月04 13:54

相关推荐

  • 夏诗句,带夏字的古诗词大全

    时光匆匆,来到了绿意葱茏的五月,春末夏初农历四月。最懂节气的古人把农历四月过的如痴如醉,古人把农历四月称为首夏或始夏,曹丕在《槐赋》中说:“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谢灵运也有诗说“首夏犹清和,

    2023年04月18 276
  • 元曲小唱三部曲,元曲小唱三首艺术歌曲

    ——兼论西洋美声唱法如何演绎中国作品音乐是人类抒发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之一,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语言”。作为音乐重要组成部分的声乐艺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往往有“先行后知”规律和特征,我国典籍对此多有论及

    2023年04月13 273
  • 百元曲面显示器2k144,曲面显示器和平面显示器买哪个好

    KOORUI科睿作为惠科旗下新兴的潮流品牌,在继承惠科二十年显示器技术优势的同时,主打高性价比显示器产品,为年轻群体提供了电竞显示器的多样化选择,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日常秒杀价不到千元的27E1QPlu

    2023年04月16 251
  • 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全诗,赞美鸳鸯恩爱诗句大全

    〖见字〗第413期男也好,女也好。我只知道我中意你。虽然我很喜欢她,但始终没有告诉她,因为我知道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

    2023年06月01 234
  • 关于羊的诗句,歌颂羊的诗词

    12生肖是我国传统中的12种动物,古诗词中也少不了它们的身影,一起来看看吧!鸡1、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2、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杜甫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狗1、柴门

    2023年05月11 232
  • 人生何处不相逢下一句,山一程,水一程,人生何处不相逢

    生活本身就使人困惑,但你要清楚的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处理好与人的关系,就三句话: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人生何处不相逢下一句:相逢何必曾相识】【人生何处不相逢上一句:一曲清歌满樽酒】【

    2023年04月19 214
  • 描写女人美丽的元曲,女人的美丽形象的句子

    元曲也风流看才子们的赠妓诗怎样描绘风尘女子的美艳与才情遇美【张鸣善】海棠娇,梨花嫩。春妆成美脸,玉捻就精神。关于元曲的诗词有1.《立斋挽诗》年代:宋作者:陆文圭少日增庭秀,暮年山泽胩。吟魂绕花竹,客咏

    2023年04月10 252
  • 赞美杨梅的诗句,杨梅诗句经典名句

    又至杨梅正红时!初夏正是杨梅渐成熟的季节,一颗颗饱满硕大的杨梅挂满枝头。杨梅,又名龙晴、朱红,因其形似水杨子、味道似梅子,因而取名杨梅。杨梅味佳,素有“初疑一颗值千金”的美誉。它的果实色泽鲜艳、汁液多

    2023年05月30 233
  • 亦余心之所善兮下一句,亦余心之所善虽九死而不悔

    句子素材:富有哲理的古文名句,又短又美,让作文余韵悠长学霸的摘抄本中,总有些唯美的古文句子是他们一直珍藏的秘密。比如苏轼的这句“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乍一看美得惊艳,然后细细

    2023年05月24 237
  • 青春诗句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林清玄说:青春不是玫瑰,青春是伏特加酒,看起来不怎么样,喝光的时候,才知道它的后劲满强。鲜花,向阳盛开,青春,向上生长。青春,是为理想奋斗的时光,所以,每一刻的青春都洋溢着努力的神采

    2023年06月04 304
  • 教师节的诗句大全,教师节的诗句古诗

    明天(9月10日)我们将迎来教师节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老师的辛苦付出我们感恩在心他们将大好年华付与三尺讲台手执三寸粉笔在一面黑板上书写大千世界教导莘莘学子,不为回报让我们用最美的诗句来赞美

    2023年05月26 253
  • 描写西施的诗句,描写西施的诗句秀色

    西施,词牌名,调见北宋柳永《乐章集》,注“仙吕调”。以其词《西施·柳街灯市好花多》为正体,双调七十一字,前段七句四平韵,后段七句三平韵。另有双调七十三字,前段七句四平韵,后段七句三平韵的变体。代表词作

    2023年04月10 25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