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声咽危石下一句,泉声咽危石中的咽是什么意思

王维一生笃信佛教,常常寻访寺院,参禅拜佛,与高僧讨论佛理,泉声咽危石中的咽是什么意思,写过不少有关寺院的诗,其中《过香积寺》是最负盛名的一首。这是一首探访、记游的诗歌。另一句是:日色冷青松。这首诗的全

王维一生笃信佛教,常常寻访寺院,参禅拜佛,与高僧讨论佛理,泉声咽危石中的咽是什么意思,写过不少有关寺院的诗,其中《过香积寺》是最负盛名的一首。

这是一首探访、记游的诗歌。

另一句是:日色冷青松。这首诗的全文是: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译文如下:不知道香积寺是在什么地方,攀登好几里路却误入云拥群峰。这里古。

这首诗,除了王维一贯的“诗中有画”外,最突出一个特点是“藏”,精髓也是“深藏不露”。

泉声咽危石下一句

次联接着转入近景:“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参天大树,古木夹道,悄无人迹,忽然从大山深处传来袅袅钟声。这种幽静、冷清中的无路可循,忽闻钟声的惊喜悠长,由不知何处的迷茫到知道寺院所在方向的情绪转折,都隐藏在灵动的诗句中。

“甚是浅易,甚是深处”(《唐贤三昧集笺注》)。所以,清代赵殿成夸赞说“四句一气盘旋,灭尽针线之迹;非自盛唐,未易多靓”(《王右丞集笺注》)。

颈联开始特写,“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山泉水在乱石中穿流,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日光透过茂密的松树照射,使青松显得高大冷俊。形容泉水山间流动,山石的阻拦和泉水的突破,用一个“咽”字,神采飞扬;描写松树茂密挺拔,偏用一个“冷”字,色彩中有了温度。

这一联,历来被诗家作为写景的经典,也被作为凝练诗眼的样板。赵殿成点评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王右丞集笺注》)。

读到这里,读者急切盼望着找到香积寺,看看真面貌。

可是王维最后一联,却是这样收束总结:“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薄暮时分,在潭水边安静地打坐参禅,祛除心中一切妄想邪念。

对于最后一联的评价,历来论者都拿佛家语敷衍,似乎艺术上“乏善可陈”。

其实最后一联,大有深意,很值得玩味。

泉声咽危石”的下一句是:日色冷青松。“泉声咽危石”出自唐代王维的《过香积寺》全诗如下: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前六句诗一路曲折,一路风景,一路探寻,一直渴望。常人都以为后面会大写特写香积寺的雄姿曼妙,王维却恰恰不著一字。反而直接描画了一幅水边打坐、安心参禅的图景。

这种出人所料的写法,正表达了诗的独特立意和巧妙构思,也体现王维的摒弃世俗物象,潜心沉静修佛的佛家本色。

最后一联,才是这首诗“深藏不露”的高妙之处,也是全诗的制高点。

有和尚参禅打坐,就是到了香积寺,就是实现了到访香积寺的目的。句句都在写香积寺,而句句都不见香积寺,寺在象外,意在笔端,佛在心中。噫吁嚱,妙哉!

《唐诗摘抄》说这首诗“幽中见奇,老中见秀,章法、句法、字法皆极浑浑,五律无上神品。”

深得这首诗精髓的是宋徽宗,据说他曾经依据王维这首诗,拟题《深山藏古寺》,用来招考画院学生。许多考生画的都是山峰曲折处露一个寺院的挑檐或者攒尖,宋徽宗都摇头叹息。最后一个考生,只寥寥数笔勾出山形连绵,山脚下、泉水边、几个和尚,有的正在汲水,有的已经挑水沿着山路前行。宋徽宗这才满意地说:“这才是藏字之妙啊”。

这首诗不仅常常出现在中国许多唐诗选本、少儿读物中,日本人的小学课本里也有。

可见王维这首诗的艺术奥妙和影响深远。

泉声咽危石的下一句诗句是日色冷青松。原文: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翻译:不知道香积寺在什么地方,攀登好几里误入云拥群峰。古木参天却没。

行文至此,想起我曾经因了王维这首诗,急吼吼地去了一趟西安郊外的香积寺,疑疑惑惑地去过汝州的风穴寺。

去香积寺,那是一个初秋的上午,一路驱车前行,一路吟诵王维的诗句,梦想诗中的景象。可是眼前的一切与王维的诗半点也不像:没有数里云峰,不见古木参天,更无山泉呜咽。一马平川的地貌,笔直的高速公路,远远就可望见香积寺,山门、大殿、佛塔,一览无余。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白话译文:不知道香积寺在什么地方,攀登好几里误入云拥群峰。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山中泉水撞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寒冷。黄昏。

香积寺的建筑格局倒是很唐代、很佛系,碑刻上的介绍也正重提到王维的《过香积寺》写的就是本刹。寺内矗立着许多日本佛教界人士的题刻。

泉声咽危石下一句

但游览完香积寺,反而使我怀疑王维是否真的写的就是眼前这个香积寺。

1、“泉声咽危石”的下一句是:日色冷青松。2、“泉声咽危石”出自唐代王维的《过香积寺》,全诗如下: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八十年代,我曾经在一个春天去过风穴寺,那里倒真是曲径盘绕、云雾笼盖,那寺庙还真的深藏不露,接近王维诗中景象。

也许,王维写的香积寺,不是眼前的香积寺,也不是那个风穴寺,而是他心目中的香积寺,是他艺术世界中的香积寺。

写的究竟是哪里的寺,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写得好,写的妙,传诵千古,才是根本。

寺庙,可以藏之深山,也可以处于闹市,可以曲径通幽,也可以一览无余。

泉声咽危石下一句

但艺术创作,尤其是诗歌绘画,藏而不露,才是高手。一览无余,便会兴味索然。

上一篇 2023年05月01 05:36
下一篇 2023年05月18 16:16

相关推荐

  • 杨万里写荷花的诗句,李清照写荷花的诗

    炎炎夏日,顶着烈日开放。除了向日葵,就是荷花了。在太阳下,她开得如此艳丽。给夏天带来一抹清新的色彩。《诗经·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诗经》中已有荷花出现。那

    2023年04月12 269
  • 激励人拼搏奋斗的诗句,千古绝句最美励志古诗文

    当我们失落时,不如读一读励志的诗词,从诗词中汲取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一首一个名句,失落了就读一读,总有一首能点燃你的斗志。《龟虽寿》三国·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023年05月10 252
  • 日出东方下一句是什么,描述早晨旭日东升的诗句

    描述早晨旭日东升的诗句,1、连夜甜蜜美梦,赶走疲惫忙碌。醒来打开手机,问候抢先登陆。朝阳每天依旧,牵挂日久[困]弥新。不论何时何地,祝福永远相随。2、用阳光照耀你,用香花温馨你,用好运装点你,用微笑美

    2023年05月08 274
  • 相爱的人很默契的诗句,相爱的人会很默契

    “心有灵犀一点通中灵犀”这句形容情侣之间默契的诗句,出自唐朝的诗人李商隐的《无题》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心有灵犀一点通中灵犀

    2023年04月25 271
  • 马的诗句,关于写马的古诗

    先秦(4)汉(2)唐(8)宋(1)近代(1)关于写马的古诗,李白(3)岑参(1)杜甫(1)李贺(1)李益(1)刘彻(2)张炎(1)万楚(1)王鹏运(1)诗经(4)[先秦]诗经《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

    2023年04月26 228
  • 买了否愣下一句,愣了一下和楞了一下

    我国的第一艘私人航母,竟然是个新疆小伙买的!他,从辍学创业,到用400元赚到1200亿,三十而已时,不仅买了航空母舰,还被称为天下第一庄,他始终是最勇猛的赌徒。但凡拿我们的生命去赌的,一定是最精彩的!

    2023年04月23 213
  • 送给朋友的诗句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2023年04月23 285
  • 描述环境优美的诗句,形容环境干净优美的诗句

    1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宋代〕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2赠荷花李商隐〔唐

    2023年05月09 308
  • 带有日字的诗句,带有日字的诗句,日表示太阳

    今天是三月初三,上巳节。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带有日字的诗句包括:1、唐代崔颢《黄鹤楼

    2023年06月01 270
  • 沧州市东光县元曲小镇,沧州东光元曲小镇

    近日,河北新闻网网友通过《阳光理政》平台反映“河北沧州东光县元曲小镇5号楼迟迟不交房”的问题。河北沧州东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过《阳光理政》平台做出回复表示,5号楼开发商已申请竣工验收,沧州东光元曲小

    2023年04月13 263
  • 素年锦时下一句是什么,素年锦时全诗

    文/许再晶虽然到了年关,所谓新年的印象,却像是遥远的依稀的梦境了,设若要我写点什么,想必是没有多少话语要讲的。想起新年,有那么一丝丝温馨的,还得是记忆中的热闹情景,也许是因为那时自己正当童真,是一个没

    2023年05月15 296
  • 团结诗句,齐心协力共创辉煌的诗句

    微美芒市—芒市最具影响力的公众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合交融。追秦皇汉武,团结稍逊;唐宋明清,进步难同。及至当今,环顾世界,种族纷争各不容。看中国,民族大家庭,手足与共。五十六个民族,携手共创盛世繁荣

    2023年05月09 30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