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字的前世今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春字飞花令100句,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
本义:四季的第一季。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说文》;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尔雅·释天》
引申义:含有希望、美好、朝气等之意。
二、10首古诗 飞花令“春”,让春天如此唯美浪漫
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邓石如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出自唐代孟郊的《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胡唐
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带春字的诗句如下: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赏析: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
“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势突兀。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各缀一“海”字,更显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作者跋此诗云:“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钱玷
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出自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全诗四句,这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
吴昌硕
带有春字的诗句如下:“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春心日月异,春情处处多。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春愁春自结,春结讵能申。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春人竟。
5.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出自五代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不待讲析,自然易晓。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其笔亦天然流丽,对春天的唯美感受。
吴大澄
6.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出自宋代秦观的《八六子·倚危亭》
吴让之
7.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出自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这是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环境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方平地。中唐李渤曾在此读书,养有一头白鹿为伴,因名“白鹿洞”。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含有春字的诗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2、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宋·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3、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
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出自唐代王维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这两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当仍能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把人们自然而然地带入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宋 · 王安石《元日》释义: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宋 。
树东原创于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