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
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
角声一动胡天晓。
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古墓群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里面有着500多座西晋至唐代中期的墓葬,发掘出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包括许多纸质的随葬品。由于当时纸张的造价较高,所以多进行重复利用,这些随葬品常以用过的档案、书信、账本等做成。今日有着重要考古价值的“吐鲁番文书”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此类纸制明器的拆解。其中,在一架纸棺上,发现一份写着“岑判官马柒匹共食青麦叁豆(斗)伍胜(升)付健儿陈金”的马料账单,时间大约是在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十月。这里的“岑判官”,据考证就是盛唐时期那位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搞笑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作者。
岑参出身名门,家族中曾出过三位宰相,但在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他的堂伯父因罪伏诛,亲族多被放逐。两年后岑参出生时,已经家道中落。他幼年便有建功立业、重振家族的志向,30岁进士及第,可惜一直官微职小、仕途不顺。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始,岑参出塞,陆续在安西、北庭幕府任职,从而拉开了他边塞诗创作的序幕。
忽如一夜春风来下一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全文]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
正因为岑参有着在西域多次往来的经历,他的送别之作在唐诗中别具一格。如果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高适《别董大》)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是送别诗中有代表性的两极,那么岑参无疑是倾向于高适的风格和情感的。对于岑参而言,“河西幕中多故人”(出自《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凉州就是他们的大本营,出塞西征应是一件寻常的事情,是投身报国、建立功业的大好契机,“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出自《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不也是自己的写照吗?
忽如一夜春风来的下一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如一夜春风来的下一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词名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名:岑参。别称:岑嘉州。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不详。出生时间:约开元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