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怡然自乐的上一句,并怡然自乐前面一句是什么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注释】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年-396年)武陵:郡名,现在湖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注释】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年-396年)

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行:前行,走。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到,碰见。

夹岸:溪流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复:继续。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词类活用)

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桃林)夹着溪流两岸几百步长,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可爱,落花散乱繁多。捕鱼人很为这里的美景惊奇。又继续前行,想要走到桃林的尽头。

【点评】此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时间、经过和沿途所见的奇丽景色。语言准确精炼,优美动听,仅“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八个字,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桃花溪水行舟图’,富有诗的意境。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注释】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消失(词类活用)

得:发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似的。

舍:舍弃,丢弃,文中指离开。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仅。

复:又,再。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然,并怡然自乐前面一句是什么,……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平:平坦。

旷:开阔;宽阔。

俨(yǎn)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

之:这。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悉:全,都。

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并:都。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并怡然自乐的上一句

【译文】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打鱼人在这里看到一座山,山有个小洞口,仿佛有光亮透出来。(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注释】

从来:从……地方来。

具:全都。

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要(yāo):通“邀”,邀请。(通假字)

咸:副词,都,全。

问讯:打听消息。

妻子:(古今异义)古义:指妻子、儿女。“妻”“子”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的“妻子”今义:男子的配偶。

邑人:同县的人

绝境:(古今异义)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进退维谷的境地。 绝:绝处。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遂:于是。

间隔:隔断,隔绝。

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竟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在汉语的“无论”(古今异义)。

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叹惋:感叹,惋惜。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延至:邀请到。延,邀请。

不足:不值得。(古今异义)

为:介词,向、对。

【译文】(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点评】此段是全篇文章的中心。写渔人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以及和世外桃源的人接触交往的情况。刻画细腻、语近旨远。先写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精神面貌,——和平安宁,怡然自乐;然后再写他们和渔人的交往,风俗淳朴,平等相交。作者细致描绘了桃花源里的情况,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让人无限向往,增强了感染力。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既:已经。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词类活用)

及:到达。

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

诣(yì)太守:指拜见太守。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 向,先前。 志(名词),标记。(所+动词译为名词)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文言文《桃花源记》中的一句话,根据文言文内容查询,并怡然自乐的前一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出自东晋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是自得其乐的意思。

遂:终于。

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高尚:品德高尚。

规: 计划,打算。(词类活用)

果:实现。未果:没有实现。

寻:不久。

问津:问路,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津:本义渡口。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品行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欣然计划着前往。计划还没实现,不久便病死了。 以后,就再也没有去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点评】此段写渔人出山以后的事,说明了桃花源是一个虚无飘渺,在当时社会根本不可能找到的地方,更突出了世外桃源的神奇莫测。

归纳总结

【文章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

第一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及看到的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风尚。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段:写渔人访问桃花源,在桃花源做客及辞去的经过。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五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这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文章主题】

文章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寻: 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2.舍: 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离开。)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3.中: 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4.志: 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标记)

5.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éi,介词,对,向)

6.遂: 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7.闻: ①鸡犬相闻(听见) ②闻有此人(听说)

8.其: ①欲穷其林:这 ②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时是说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有来指小孩.整句的意思是:老人和小孩都过着和平安乐的生活。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

9. 之: 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音节助词,无意) ④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古今异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 古义: 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

2.阡陌交通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及邮电事业的总称。

3.无论魏晋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4.诣太守,说如此 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 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够。

6.芳草鲜美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 对……感到诧异

★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解释为:邀请。

★成语积累

1.世外桃源。 意思: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豁然开朗。意思: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而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后突然明白。

3.无人问津。意思:比喻没有人过问或尝试。

4.落英缤纷。意思: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5.怡然自得。意思: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6.黄发垂髫。意思: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7.鸡犬相闻。意思:指人烟稠密。

并怡然自乐的上一句

沙场点兵

★文言句式

1.省略句式:

(1)(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2)(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2.判断句式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翻译: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理解性默写

1.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

2.描写桃花源内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3.表现桃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

4.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句子是:(1) 。

(2) 。 5.能体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理想中的大同的句子是: 。

6.描写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的句子: 。

达标验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沿着 B.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志:做标记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诣:对、向 D.后遂无问津者 津:渡口

并怡然自乐上一句:黄发垂髫 出自《桃花源记》[作者] 陶渊明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并怡然自乐上一句:黄发垂髫 桃花源记_百度汉语 [作者] 陶渊明 [全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4.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2分)

发现桃花源→ → 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

5. “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2分)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D.处处志之 志:记住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土地平旷 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 D.来此绝境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9.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译文:

译文:

上一篇 2023年04月10 22:05
下一篇 2023年04月10 15:31

相关推荐

  • 三人行下一句,三人行下一句网络用语

    古语有云:“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言传身教的模范。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清焦秉贞孔子圣迹图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023年04月11 285
  • 牡丹花开红艳艳诗句,描写牡丹花开的诗句

    1.【七绝•梅花】正月梅花迎艳阳。凌霜傲雪吐芬芳。源源送进春风里。2.描写牡丹鲜艳的诗句刘禹锡《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李白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

    2023年04月18 300
  • 树的诗句,赞美树木的诗词

    在诗词中,树木是一种常见的意象。不同的树木,代表不同的情思,如柳树,喻意离情别意,松柏象征坚韧的品质……今天是植树节,诗词君和大家分享30首关于树的诗词一起来看看,在诗词中,树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吧!

    2023年05月25 278
  • 一句赞美梅花的诗句,古人对梅花的赞美诗句

    寒意渐深,公园里的腊梅树悄然绽放几朵,淡黄的花,幽远的香,给人们带来一片生机。腊梅迎寒而开,古人对梅花的赞美诗句,清人钱蘅生有诗赞曰:“晓风帘自卷,春信占梅先。腊蕊雪中破,清香小院前。”。暗香浮动月黄

    2023年05月26 263
  • 升米恩斗米仇下一句是什么,大恩之后必有大仇

    小的时候,经常听妈妈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那时候,对这句话颇为不屑。认为是大人的刻板印象,并不定很正确。可长大后,经历的事情多了,才明白:妈妈说的话,都非常用道理。儒风君总结了10句妈妈常说的名

    2023年04月11 222
  • 含荷的诗句,带荷字的诗句100首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整理了从唐朝开始,一直到现代,1000多年间。最经典最著名的关于【莲】的诗词,共计330首。我会分批次的给条友们推送

    2023年05月09 221
  • 元曲曲牌名曲题,元曲的曲牌名题目可以省略吗

    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原先诗词都是配乐吟唱的,都有相应的名字来命名。后来曲调失传或是别的什么事,就只用曲牌名来限定曲子的字数,格律,音韵等。曲,是韵文文学的一种,同词的体式相近,可以配乐歌唱

    2023年04月20 304
  • 现代诗读后感,现代诗读后感400字

    哲理,启迪着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至纯——首铭的诗歌《轻轻放下,别把美好践踏》读后感:《春暖花开,面向大海》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向大海,春暖

    2023年05月03 307
  • 关于描写花的诗句,赞美花好看的诗句

    春天是一个灿烂的季节,桃花、杏花、梨花争相开放,汇成一个花的世界。走出城市,走到郊外,走到大自然中,眼看着眼前红的、白的、紫的花,莫名心情就很好。也许,你还不能走到自然中,还好,我们有诗词。100句关

    2023年05月26 240
  • 元朝废除科举制元曲,元朝科举制被废除了吗

    元代,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执掌政权的朝代。这个朝代在历史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今天咱们不谈政治,只讲文化。元代很短,但文化的话题不少。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涌现了一种辉煌的文化。这迟到的文化,就是中国的戏

    2023年04月13 227
  • 元曲四大家论文结尾,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元代是我国戏曲繁荣兴盛的历史高峰时期。在阅读这段历史的时候,经常遇到元代戏曲“四大家”的说法。【图片:元曲四大家】这四个人是谁?第一个说法:关白马郑1、关,关汉卿。代表的戏曲作品:《窦娥冤》关汉卿,生

    2023年04月17 288
  • 有关秋天的诗句和段落,描写秋天丰收的句子和段落

    送走了白露,迎来了秋分。秋分,万物平静,秋色平分,一半温暖,描写秋天丰收的句子和段落,一半清凉。仲秋时节的人、事、物都不自觉放慢了步调,心境也愈发平和。天轻云淡,温风拂面,秋日宛若童话,让人心甘情愿沉

    2023年04月10 26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