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棉花下一句,四月的棉花下一句

一,捋禾尾子。四月的棉花下一句,稻子成熟,是先从禾穗尾开始变黄,慢慢的,从尾到头(蔸)才黄透,要经过十来天功夫。客家老人说,春荒一直缺粮,还有十天半月才可开镰,可是,买米冇钱,赊米不肯,借米冇路,等不

一,捋禾尾子。

四月的棉花下一句,稻子成熟,是先从禾穗尾开始变黄,慢慢的,从尾到头(蔸)才黄透,要经过十来天功夫。客家老人说,春荒一直缺粮,还有十天半月才可开镰,可是,买米冇钱,赊米不肯,借米冇路,等不及啦!就下田去捋半熟禾穗尾那十几颗似黄非黄、似熟半熟的稻谷,马上烘干(偷偷的,敢晒日头吗?)立即用砻推,全家吃上一餐饱饭。这是饥荒年成的无奈之举,保命之策啊!

二,挖脑屎吃。

普通话叫脑浆,学术书叫脑髓,北方佬叫脑子,涯们叫脑屎。

三,好过唔记日,度日如度年。

四两棉花———弹(谈)不上 四两棉花——免谈(弹)

真的,春风得意事事顺,不知不觉一天天吃吃喝喝,星期几尝且记不得,农历就更不要说了!

反之,有病缠身,巨债纠身,一时半刻都难过,端午中秋年三大节更是过年过节过难关呀!

四两棉花 —— 免谈(弹)其他关于棉花的歇后语:1、棒槌弹棉花——乱谈(弹)2、背着棉花过河——负担越来越重 3、冰雹砸了棉花棵子——尽光棍 4、耳朵里塞棉花——装样(羊)5、耳朵塞棉花——装聋作哑 。

人生不过百年,时日数量差不多,质量呀,天上地下!

四,四两棉花不曾弹。

四两棉花——访一访(纺一纺)原意是拿一点棉花来纺线,取其谐音,意思是“去打听打听”

纺线半斤棉,做衣二斤半,涯家棉花只有三、四两,衫衣做不成,纺线还差点,难搞哦!

自嘲,我能力小,本事差,自身难保哟!

五,熬出味道熬成膏。

四两棉花下一句

好汤要慢火,炖够时间出真味。

老虎膏、野猪膏、石羊膏,就要三天三夜,才熬出大补膏。

十年树成木,百年养育人。没有足够时间、从容步伐,嘛介也难成大气候。

四两棉花——免谈(弹)四两棉花———弹(谈)不上 希望能帮到你!

唯有坚守,坚持,慢火细炖,火候够足,人生方才成就。

上一篇 2023年05月24 01:43
下一篇 2023年05月01 19:13

相关推荐

  • 井底之蛙歇后语下一句,井底之蛙

    寒假时长一个月,在此期间孩子们除了完成暑假作业以外,读两本名家著作也是极好的,一方面能够提高孩子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寒假或暑假期间对下学年的课程进行预习一直以来备

    2023年04月21 299
  • 描写母爱的诗句古诗,关于母爱的古诗词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伟大的!在诗词里面,有很多写母亲相关的诗词,有写母亲思子之情的,有写游子思母之情的,有写慈母形象的,关于母爱的古诗词句,有写母亲艰辛为子的,有写怀念母亲的等等。下面我

    2023年05月09 242
  • 与苏州有关的诗句,描写苏州的唯美古诗

    描写苏州的唯美古诗,苏州自古繁华,而姑苏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诗意的存在。苏州是一座诗歌的城市,从古到今,有大量吟咏苏州的诗歌。下面整理了20句关于苏州的诗句。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2023年05月16 251
  • 表达对亲人思念的诗句,清明思念故人的句子经典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草长莺飞而故人不再。在这个慎终追远、怀念故人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阅读几首凄美的悼亡诗。体味诗人们在字里行间对爱人的追忆和思念。QING/MING潘岳悼亡犹费词

    2023年05月01 280
  • 乱花渐欲迷人眼下一句是什么,乱花渐欲迷人眼押韵下一句

    相对于南方早早绽放的“春韵”,滨海荣成的春天总有些羞涩,姗姗来迟。清明过后,荣成的春色愈浓。眼下,荣成街头、道路、公园、绿地、小区等各色鲜花逐渐吐艳,各类色彩映入眼帘,更有诗情画意在心头。“春色满城关

    2023年04月10 273
  • 秃子打伞下一句

    秃子争木梳--多余秃子照镜子--光对光秃子演戏--大家观光秃子头上盘辫子--白忙活;白忙一场秃子头上抹油--滑头滑脑秃子头上的虱子--藏不住;明摆着秃子头上插花--调(挑)皮秃子脑袋当玩具--耍滑头秃

    2023年04月22 264
  • 传承的诗句,描写薪火传承的诗词

    核心阅读诗言志的传统一以贯之,诗歌也由此得到升华,成为传达理想价值、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诗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宝贵资源。中国是诗的国度。

    2023年05月03 289
  • 清明的诗人是谁,古诗《清明》

    【文学争鸣】署名杜牧的《清明》,究竟属唐属宋,笔者2021年偶遇机缘参与讨论。迄今发表了两篇小文:《杜牧〈清明〉是宋诗吗》(《光明日报》2021年5月24日13版,以下简称《杜牧〈清明〉》)、《文献辨

    2023年04月24 254
  • 我与春风皆过客下一句,我与春风皆过客全诗原文

    我国的古诗词,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文学体系,在诗词的文坛上孕育出很多经典的名句和很多优秀的才子佳人,他们挥毫泼墨,或是诉说自己难以言表的心事,或是慷慨激昂谱写着锦绣华章,我们每次品读诗词,都会身临其境,

    2023年04月11 219
  • 肯将衰朽惜残年上一句,且将衰朽惜残年

    译典2021.8.16第477期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上一句是图“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这句诗出自唐朝韩愈的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创于贬谪潮州途中,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

    2023年05月24 240
  •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下一句是什么,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原诗

    书到用时方恨少字面意思是: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学的知识太少了。最后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书到用时方恨少”下一句诗词是“事非经过不知难”

    2023年05月14 264
  • 伤感宋词元曲,宋词元曲

    【元朝】(1271—1368年),又称大元,宋词元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

    2023年04月13 26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