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桥的诗句,关于桥的著名诗句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中国是桥的故乡。早先,山崖林立、水漫浅滩,无路可走,那时,老祖宗便开始建桥了。天人合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中国是桥的故乡。

早先,山崖林立、水漫浅滩,无路可走,那时,老祖宗便开始建桥了。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受儒道观念的影响,桥建筑与艺术、自然等相融合,既实用,又美观。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冷月如钩,天真已不留,断桥残雪,谁解抑郁愁。

历经千年的洗涤,桥已然有了灵魂,有了温度,温养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

在桥之上,承载过悲欢,离合,相遇,分别,爱,恨,数不清。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75、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舞曲歌辞·屈柘词》温庭筠76、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寄乐天》元稹77、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送冷朝阳还上元》韩翃。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少年听雨歌楼上,壮年听雨客舟中, 而今听雨僧庐下,悲欢离合总无情。

(以上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景点,都有桥与山水景象,摘自白玉《新锐诗三百》)。 7.描写桥的诗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横。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岁月无情,人生沧桑,满目的愁苦,除了桥,谁还承得下这份浓烈的沉重?

漫步桥身,静观桥下,流水不停,荡漾着向西涌去,誓不倒流。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正如民间故事中,许仙和白素贞的爱情,始于断桥上,葬在断桥旁。

一段桥,一段情,正因为有了他们的故事,断桥变得寂寞而缠绵。

再次相见,一个在左,一个在右,拾阶而上,眼眸交错时,一切,都值得。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

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惊艳时光。

描写桥的诗句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

桥上人来人去,走走停停,从古至今,都是悠闲的好去处。

或两人共行至桥中央,或一人在桥下,一人在桥上,即使碰不见晓风明月,心中也是和乐。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人生就是一座桥,我们从一头走到另一头。

从青丝走到华发,走过了许多故事,看见了数不清的风景,寄存过心底的思念,还和无数人擦肩而去。

途中免不了遗憾,但回首之际,那丝丝的遗憾,会成为最美的风景。

半烟半雨溪桥畔。

渔翁醉着无人唤。

疏懒意何长。

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

此意陶潜解。

问我去何之。

君行到自知。

——黄庭坚《菩萨蛮》

桥,它可以是实体,也可以在人们心里。

每个人与人之间,都有一座桥梁,当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就能走近对方。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桥,不是目的,相逢,才是目的。

59、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60、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61、还背垂虹秋去,四桥烟雨,一宵歌酒。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62、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杜甫《后。

忆昔午桥桥上饮。

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临江仙》

当我们走上一座桥,总是不忍走得太快,想再慢些,再慢些。

看亭台水榭,杨柳依依,一树红杏,一群野鸭,极目之处,尽是风华。

站在桥上看风景,仿佛岁月都变得温柔。

桃溪不作从容住。

日闭烟罗鸟径迷.(玄都观)徐氏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相和歌辞·相逢行)崔颢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

秋藉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候赤栏桥。

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

雁背夕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

描写桥的诗句

情似雨余黏地絮。

——周邦彦《玉楼春》

忆当初,你我在赤阑桥互相等候,如今,只留我一人桥边徘徊。

人生,好像随风飘入江天的白云,离别,好比雨后粘满地面的花絮。

这一世,我们从未停止过寻找,仿佛孩子们在寻找热闹。

有人说,桥,时而宛若卧龙,时而月下飞虹,一桥横亘,山水便有了情。

我愿,化身为桥,只为,等你从桥上过。

上一篇 2023年05月29 12:30
下一篇 2023年04月09 19:12

相关推荐

  • 最美的诗句,意境美到极致的古文

    诗词之美,不止在于语言,更在于那跃然于字里行间的那人生最细腻的情感,或喃喃自语,或娓娓道来。一首诗词,总有那么一处,触动人心;一首极美的诗词,总会有那么一处,让你我陶醉其中,久久无言。今天且随诗词君,

    2023年05月09 296
  • 仙境的诗句,人间仙境七绝诗

    大自然中不仅有四季不同的绚丽景象,而且各种景物也是变幻多姿,令人目不暇接、耳不暇听。可是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因为命运多舛、前路艰难,无缘在仕途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人间仙境七绝诗,于是便希望在梦境或仙界中缓解

    2023年04月16 210
  • 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描写大自然景色的诗句大全

    在诗词里,亲情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友情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爱情是“春天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亲情,友情,爱情,都可以在诗词中,找到最诗意的解读。想自己写一首极美的诗

    2023年04月13 252
  • 古诗草里面的近义词,雪梅古诗里面有哪些近义词

    一、我会写:昼zhòu(昼夜)(白昼)(不舍昼夜)耘yún(耕耘)(耘田)(春耕夏耘)桑sāng(桑树)(桑叶)(蚕桑)晓xiǎo(分晓)(晓得)(破晓)二、我会读:昼(zhòu)夜耕耘(yún)供(

    2023年04月10 287
  • 《蚕妇》全诗拼音,《蚕妇》古诗朗读

    五言绝句(一)形象本篇主要了解古诗歌对事物景色的描写手法,体悟形神兼备的趣味。1、咏鹅(唐朝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从儿童的视觉,用比喻手法写鹅的外形与动作。2、梅花(

    2023年05月29 298
  • 五十字的元曲,60字的元曲

    元朝元朝(中古蒙古语:ᠳᠠᠢᠦᠨᠦᠯᠦᠰ;现代蒙古语:ᠶᠤᠸᠠᠨᠦᠯᠦᠰ,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

    2023年04月17 261
  • 英文诗句唯美,《梦想》泰戈尔英文诗

    匠人手作·艺术字画·日用生活良品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莎士比亚(1564.4.23-1616.

    2023年05月04 307
  • 赞美夕阳晚霞的诗句,古人赞美晚霞的诗句

    夕阳美如画,清风醉晚霞,温婉拥雅韵,墨色度芳华。海天一色间,暮色浴群山,苍茫雾轻拂,碧蓝接天映。疏林斜晖,残照当楼,如血的残阳伴随着古人们走过了数千年,也在他们的诗词中流传了数千年。《登乐游原》【唐代

    2023年05月18 235
  • 三人行下一句,三人行下一句网络用语

    古语有云:“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言传身教的模范。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清焦秉贞孔子圣迹图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023年04月11 290
  • 元曲四大家中属于本色派的,元曲四大家中属于本色派的是哪位

    1206年,蒙古族孛儿只斤·铁木真建国。蒙古群臣为铁木真上尊号“成吉思汗”。【图片1:元太祖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

    2023年04月13 550
  • 关于枫叶的诗句古诗

    你是什么时候感觉到秋天来了呢?走过公园、走在路边,总有树叶飘荡而下,掉在地上,积成一片黄色的海洋。一阵风吹来,有点凉,拉了拉衣服,才恍然感觉,秋天真的来了。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还真是这么回事。落

    2023年04月18 220
  • 焉得虎子上一句是什么,近墨者黑上一句是什么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写道:“因此,就知识的总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来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近

    2023年05月15 29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