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失人和,滥招恶友。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成语】: 政通人和 【拼音】: zhèng tōng rén hé 【解释】: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2成语典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
这段话说的意思是:用人要宽厚而不可太过刻薄,用人太刻薄就会使想效力于你的人离你而去。交朋友不可太多太滥,交友太滥,则阿谀奉迎之徒就会设法接近你,最后坏你的事。
孔老夫子说:“苛政猛于虎”,说的是治国理政者要掌握老百姓的本性和心理需求,要体策民情民意,了解民风民俗,在制订治国政策法规时宽猛相济,宽严适度,这样,老百姓才能服从政令,国家才能治理得好。否则,政策法规过于苛严,让老百姓产生怨尤甚至抗拒,这种政策法规就可能成为苛政恶政。
上联:政通人和;下联:民富国强。
《汉书》东方朔传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从使用人才的角度说明,用人同样要刚柔并举,宽严有度,于人有益。这样做,天下的人才才会熙熙而来,为我所用。否则,为人太苛严,对事太苛责,人们就会敬而远之,最终使你成为孤家寡人,成不了事业。
历史上的商鞅变法可以说是一个政策苛政、用人恶政的先例。商鞅为秦孝公制定新法,以“城门立木”树信,用惩罚太子之师立威,大力推行新法,客观上确实为秦国的强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使秦国一跃而为“战国七雄”之首,但由于商鞅制定的法律过于严苛,对新法有腹诽就动辄脸上刺字、剁小脚趾头,甚至搞“十家连坐”,大肆杀罚,弄得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又因商鞅薄情寡恩,对官场中人过于刻薄,于朋友毫无信义,对黎民百姓滥使苛政,最后成为众矢之的,如丧家之犬,落个“五马分尸”的悲惨下场。从更广阔历史视界看,后来秦国虽然统一了中国,但由于秦始皇嬴政施政太苛严,陷民于水火之中,使其梦想传之万世的秦皇朝,短短几十年就止于二世之手。由此可见,苛政恶政致使国破家亡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政通人和万家康乐下联是春华秋实一片繁荣。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要字数。
交友要摈弃虚荣心,交往要舍弃功利性,人生得三五知己足矣,朋友做君子之交可也,一杯清茶,两盏淡酒,话题神游万象,氛围愉悦身心,不亦乐乎。
——我读《菜根谭》之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