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丝竹之乱耳下一句,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下一句

在这个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正渐渐迷失在物质享受的诱惑之中,距古人先贤之遗风已渐行渐远。不过,每于夜深人静之时,远离城市喧嚣之后,细细品读《陋室铭》,不仅顿觉神清气爽,且所有的功利之心、物欲

在这个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正渐渐迷失在物质享受的诱惑之中,距古人先贤之遗风已渐行渐远。不过,每于夜深人静之时,远离城市喧嚣之后,细细品读《陋室铭》,不仅顿觉神清气爽,且所有的功利之心、物欲之念皆会归于平静。因此,也常常感叹于此文主人的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

《陋室铭》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意思:没有嘈杂的奏乐声使我的耳朵紊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体劳累。

《陋室铭》作者简介: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显出陋室生活之安适。一个超然物外、体静心闲的高人雅士形象呼之欲出。这句话出自《陋室铭》,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作者写室中之人心闲体静,衬托他的勤于修德。

无丝竹之乱耳下一句

刘禹锡(公元772年—公元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下一句,据说是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刘禹锡在文化气氛浓厚的大唐王朝时期被誉为“诗豪”,其诗文精品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作。

启功亲传弟子李传波书法《陋室铭》【作品来源:易从网】

国宾礼书法家观山行书书法《陋室铭》【作品来源:易从网】

于国光新品隶书书法《陋室铭》【作品来源:易从网】

【陋室铭】创作背景: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因参与政治革新得罪当朝权贵,被贬为安微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通判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和州知县见刘禹锡是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埋怨,撰写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辨。这个举动气坏了知县,又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由三间改为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安心住下,读书作文。知县见他还是悠然自得,将其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为斗室,于是愤然写下了这篇超凡脱俗的旷世名作《陋室铭》。

国家一级书法师李文志行书书法《陋室铭》【作品来源:易从网】

《陋室铭》简析:

全文8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开篇16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表面看来,“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金经”、“素琴”,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几方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金、素”三字内涵之丰富,也是与陋无缘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也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我们说这不但不过分,更突出了陋室主人“安贫乐道”之心,所以说“何陋之有”。

田英章亲传弟子孔德文楷书书法作品《陋室铭》【作品来源:易从网】

《陋室铭》鉴赏:

《陋室铭》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文章整体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它单纯、简练、清新像一首精粹的诗,充满了哲理和情韵。《陋室铭》虽不足百字,篇幅极短,但格局甚大。陋室以矮山、浅水相衬,与诸葛庐、子云亭并提,居住其中,有古之贤人、今之鸿儒相伴,真是陋室不“陋”。全文想象广阔,蕴意深厚,有咫尺藏万里之势。

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出自由唐代诗人刘禹锡著作的《陋室铭》,其下一句是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意思是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从这篇文章,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给人更多的感觉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可以说这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佳作,所以能传诵不衰,脍炙人口。

观山中堂书法《陋室铭》(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作品来源:易从网】

一直以来,刘禹锡“身居陋室,仍不改其高洁”之风范一直为后世所景仰。而以《陋室铭》为题材的书法作品更是被后人广泛用于家居装饰,以显示居住环境的高雅及格调(如下图)。

无丝竹之乱耳下一句

观山《陋室铭》客厅效果图展示(实拍)

【总结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意思是: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2、全诗译文如下: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

上一篇 2023年05月21 11:32
下一篇 2023年06月01 08:28

相关推荐

  • 惠泽了知诗句2017,了知全年一惠泽了知

    客从唐代: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韩碑唐代:李商隐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淮西有贼五

    2023年04月12 277
  • 忽复乘舟梦日边的上一句,忽复乘舟梦日边典故

    译典2021.7.26第463期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停杯投箸不能食,

    2023年05月01 273
  • 诗佛是谁,诗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坛上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豪巨匠,有人因诗成魔,有人因诗成仙,有人因诗成佛,有人因诗成圣。盘点文学史上获得“诗圣”“诗仙”“诗佛”“诗鬼”“诗魔”雅号的大诗人。诗狂--贺知章被称

    2023年04月24 240
  • 最有名的牡丹诗句,赞美牡丹的佳句

    最美人间四月天,又到了牡丹花开的时节。牡丹色泽艳丽,赞美牡丹的佳句,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今天诗词君和大家一起最美的诗词里,赏尽“

    2023年05月24 251
  • 关于花的诗句,关于花的古诗词100首

    桃花桃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和题材,在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桃花是春日之花,早春时节含苞待放,阳春三月,花叶同展,关于花的古诗词100首,姿色娇媚。在古诗词里,桃花作为春天最显著的物候,常代指春天

    2023年05月10 269
  • 相逢何必曾相识上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相见不如怀念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名句的诞生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2023年04月18 243
  • 形容朋友之间疏远的诗句,表达朋友之间的情谊的诗句

    生活篇日常【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出自晋代陶渊明《庚岁戍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意思是:人生最终要归依的道理就是要有衣穿、要有饭吃。【衣食者民之本】出自汉代桓宽《盐铁论•力耕》。意思是:吃饭、穿衣是百

    2023年05月29 294
  • 形容人伤心绝望的诗句,描写伤心绝望的诗句

    1、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2、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周邦彦《蝶恋花·早行》3、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4、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

    2023年04月24 271
  • 岁寒下一句是什么,岁寒的含义

    1月20日前后为大寒,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不寒,人马不安。”“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大寒不翻风,冷到五月中。”人们希望大寒时冻得“透透的”,如果该冷时没冷,

    2023年05月23 256
  • 元曲得胜乐夏,得胜乐夏

    《得胜乐·夏》【元】白朴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双调·得胜乐·夏白朴系列:元曲精选-经典元曲三百首双调·得胜乐·夏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扬下1,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2。

    2023年04月13 229
  • 诗人爱国之情的诗句,爱祖国的古诗10首

    中国人一直有家国的观念。爱家、爱国。心存家国,立身立德。99句爱国诗词。哪一句打动你了?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023年06月05 244
  • 玉门关的诗句,玉门关的诗句古诗大全

    一、《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

    2023年05月10 27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