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的古诗意思,浪淘沙的古诗意思全解

【青年学者论坛】刘禹锡《望洞庭》云:“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不仅被选入多种古典文学普及读物,而且多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

【青年学者论坛】

望洞庭的古诗意思

刘禹锡《望洞庭》云:“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不仅被选入多种古典文学普及读物,而且多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将此诗前移到三年级上册,表示其更当早点学习。瞿蜕园称“此诗颇为古今传颂”(《刘禹锡集笺证》),可知此言非虚。

刘禹锡《望洞庭》云:“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不仅被选入多种古典文学普及读物,而且多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将此诗前移到三年级上册,表示其更当早点学习。瞿蜕园称“此诗颇为古今传颂”(《刘禹锡集笺证》),可知此言非虚。

1、望洞庭的诗意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2、望洞庭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

望洞庭的古诗意思

望洞庭的古诗意思

笔者认为,此有两种可能:一是作者根本没有认真观察过洞庭湖的景观,像古籍中许多以“潇湘八景”之“洞庭秋月”为题的诗一样,像是在画卷上题诗,只是从概念出发,凭空虚构,因此这类诗中就出现了“玻瓈万顷清无滓,只有君山一点青”(元杨公远)、“望中青似粟,约莫是君山”(元程文海)、“光浮梦泽千潭碧,影谯君山一点青”(清聂铣敏《蓉峰诗话》卷四)、“几峰森列青崔嵬”(宋叶茵)、“一碧九万里”(宋刘克庄)、“扁舟泛碧波”(明黎扩)之类的诗句。二是版本有误,现通行的本子不是刘禹锡的原作。

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云:“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浮岷江,观洞庭。”可以肯定,诗人确实于秋天到过洞庭湖。在作者的集子中有两首与洞庭秋景相关的诗,一是《望洞庭》,另一是《洞庭秋月行》。据卞孝萱《刘禹锡年谱》,诗人“离夔州时,于巫山神女庙,遍览古今题诗”,“沿途游览名胜古迹…至宣州宴游”。从而可见途中行程松快、社交活动也丰富,而洞庭二首疏朗平和、意境悠远的景色描绘,正符合诗人游山玩水的心境。这两首诗应作于同一时期,若是一写白天景观,一写月夜风色,那么上述疑点则可解答。前者突出的是“望”,诗人身在远处遥望湖明山翠,全为日下之景。后者突出的是洞庭月色,诗人在月下游湖,故看到的是“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两者皆为实景描写,一脉相承。由此可以肯定,此诗违背逻辑的问题不在作者,而是版本上出了问题。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望洞庭》翻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当然版本问题比较复杂,比如此诗之第三句,就出现了“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翠小”“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正翠”等几种不同的传本,孰是孰非,这里暂不作讨论。我们关注的是这种违背常识的“改版”是如何出现的。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它普遍存在于古典诗歌中。从作者的角度考虑,写景诗一般是诗人亲临其景、触景生情的创作,因而多是实景实情的描写。一旦形成文字向外传播开来,读者便会脱离开事物本身,仅从诗的文本出发,通过想象还原诗境,有时还会凭着自己的体会,对文本作适度修改,使其在虚拟的世界里更具有美感和广泛性。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最早的版本第三句作“家童相见不相识”,而现在通行版本则作“儿童相见不相识”。“家童”指家里的仆人,显然对作者的身份是一种限定。而“儿童”是小孩,则是游子还乡都可能遇到的情景。李白《静夜思》第三句,唐宋时的版本都作“举头望山月”,而明以后则出现了“举头望明月”版本,现在通行的则是后者。“山月”对作者所处之境是一个限定,而“明月”则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的。这样的修改实际上是“意境再造”。就《望洞庭》诗而言,“秋色”本是实景的书写,改为“秋月”则变为虚拟之景,秋天的皓月与青螺般的小山、明镜般的湖面、银白色的湖光组合在一起,使诗境具有了童话般的幻想色彩。这一再造的诗境,在读者的冥想中更具有感染力,这也是后人选择此一版本的原因。但这已背离了事物本身,也已经不是刘禹锡的《望洞庭》了。大量“改版”后的经典诗歌,其实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它们不再是诗人个体的原创,而变成了公共艺术产品,当读者接受“改版”的同时,接受的可能只是语言层面的意义,却无法深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望洞庭》全文诗意是: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19日13版)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全诗的意思: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皓月银辉之下,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洞庭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

上一篇 2023年05月25 13:56
下一篇 2023年04月20 16:31

相关推荐

  • 纪念革命先烈的诗句,缅怀先烈的诗四句

    【编者按】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惧牺牲,将万丈豪情融于纸笔、世代传承。清明将至,透过9首革命诗词,不忘革命先烈的铮铮铁骨。夏明翰《就义诗》夏明翰,1900年生于湖北秭归,12岁时回

    2023年06月06 224
  • 下列诗句描写端午节的诗,端午节的古诗20首

    端午节诗词大全简单与端午节有关的诗词佳句精选欣赏芗城浦头港忆旧▱施榆生古港滔滔五月天,城东箫鼓斗龙船。四乡丁壮皆骁勇,竞夺群雄一棹先。庚子端午抒怀▱黄振兴龙舟竞渡古风存,端午追怀爱国魂。高洁情操感天地

    2023年04月11 238
  •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下一句,不经风雨哪能见彩虹下一句

    1、爱情的最初都是盲目的,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不清楚是否爱对方,对方究竟哪里吸引了自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你喜欢和某人在一起,每天都想见到他,一日不见有如隔三秋的感觉,至少可以证明你是喜欢他的。2、让

    2023年05月11 237
  • 带路字的诗句,带路字的诗句飞花令100句

    水调歌头花县沐东风文/黄发滨.序1950年6月19日是端午节,中国人民解放军44师130团1个分队进入绥江县城。今年6月19日是绥江解放七十周年纪念日。.带路的诗句有:荒门寒带路,玉簪罗带路纡萦。结构

    2023年05月03 274
  • 千和万的诗句,带有千和万的古诗句子

    本篇本人是从唐诗一万首细心整理,请尊重本人劳动成果,不准抄袭搬运洗稿,如违必究。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告知立删。101.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102.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103.安得万里风,

    2023年06月06 278
  • 随风潜入夜下一句是什么,随风潜入夜下句顺口溜

    新华网呼和浩特2月17日电(石毅)“春雨随风潜入夜,柳丝含烟更怡人。”2月18日是农历“雨水”节气。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随风潜入夜下句顺口溜,是一个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从天文学上讲,每年

    2023年04月19 227
  • 关于雨的诗句有哪些,描写雨的古诗20首

    今天是雨水,春雨丝丝,带来春的气息。在诗人的眼中,春雨又有着怎样的意味呢?下面十首春雨诗词,可能会给你答案。《绝句》【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隐娘说:诗

    2023年04月18 284
  • 信马由缰下一句,信马由缰的典故

    我心飞扬,信马由缰当自己在骗自己的时候荆棘丛生中开始有了路慢慢地越骗越宽,越骗越自由我心飞扬,信马由缰信以为真了,深信不疑了骗着人生美好,骗着一览众山小一棵小草对着风礼貌骗自己企业回真力时,名士,尊达

    2023年05月09 266
  • 人面桃花出自哪首诗,人面桃花原文

    “人面桃花”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孟棨的《本事诗·情感·博陵崔护》,其含义是男女相见之后互相倾慕,随后两人分手了,由此男子追思往事,怀念与女子共度的美好岁月。全诗如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

    2023年04月24 223
  • 关于春节的诗句,春节古诗20首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关于春节诗句大全1、《拜年》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2023年04月26 227
  • 春望这首诗的意思,春望的全部意思解释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蜻蜓姐姐。诗的一、二两联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

    2023年05月11 289
  • 不服老的诗句,心态年轻岁月不老诗句

    将中国古代文人来个排名,如果苏轼排第二的话,恐怕没谁敢排第一。虽然他的诗不一定比得上李杜,词不一定比得上李煜,文不一定比得上庄周,但苏轼是历史上少见的文艺通才,心态年轻岁月不老诗句,诗文书画样样精通,

    2023年04月20 25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