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到陶渊明《杂诗》中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再到李白《将进酒》中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代又一代诗人在感叹着光阴易逝。
而面对如白驹过隙般的光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珍惜。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关于惜时的诗作有很多,不乏千古名作。但最为受文人推崇,并且在民间流传很广的,还是数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王贞白的那一句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短短7字,堪称1000年来最有用的一句诗,学会了一辈子受益无穷。如今,它还成为了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至理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原本是王贞白的一首写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白鹿洞二首·其一》里的名句。
当然,他不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读书与积累知识需要珍惜光阴,还告诫了我们光阴易逝,必须要学会珍惜光阴。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
那么,王贞白在诗中又是如何具体阐述出“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呢?
《白鹿洞二首·其一》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首句“读书不觉已春深”,意思是说,因为读书而没有察觉到,春天不知不觉就快要过完了。
而诗人的这一发现,正是催生了次句中他对光阴易逝的感慨,以及明白了光阴的宝贵。
次句“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是说,每一寸光阴都像一寸黄金一样宝贵。“寸阴”,指极短的时间。
上一句:朝如青丝暮成雪 下一句:前出细霜后为冰
在这句诗中,诗人以金子比喻光阴,来阐述时间的宝贵,世人应该珍惜,可谓极为生动形象。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意思是: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高堂:高大的厅堂,也指父母,是对父母的敬称。(抢剑辞高堂。——李白《送秀才。
最后两句“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则是补充说明了王贞白猛然发现“已春深”的经过。
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因为被白鹿洞的道人逗笑,打断了我读书的思绪,我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当时王贞白正在白鹿洞书院读书求学。
“周情孔思”,泛指古代读书人所读的儒家典籍。
1.“朝如青丝暮成雪”的下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 《将进酒·君不见》【作者】李白【朝代】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4.人生得。
从这首诗中,王贞白的读书生活来看,他在自幼的时候,便明白并学会了珍惜时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惜时诗的一首千古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