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诗人。
文学史上,人们习惯把辛弃疾归为豪放派的代表词人。
郭沫若先生评价他“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他继承了苏轼豪迈的词风,同时也胸怀家国,一生期望能带领南宋将士北伐金国,收复失地。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宋·辛弃疾《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白发谁家翁媪,前面的诗句是:醉里吴音相媚好。这两句话出自宋朝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清平乐·村居》【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白发谁家翁媪的上一句:醉里吴音相媚好。诗词名称:《清平乐·村居》。本名:辛弃疾。别称:辛忠敏。字号: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出生时间: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读辛弃疾的词,你会发现他对人生的态度,是既细腻又豪迈。他一直有着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伟大抱负,但当这个抱负无法实现的时候,他依然享受那种闲居的乡村生活,会想办法让生活变得更有趣。
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原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稼轩”就是指看到庄稼的窗户,特意以此为自己的号,足以体现辛弃疾享受这样的生活。
寥寥数语,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其乐融融的田园生活景象。在这里,他和妻子儿女能够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溪水边的青草地上,一边做着农活,一边看着孩子们在身旁嬉戏玩耍,那些家国天下的伟大抱负,就暂时抛在脑后吧。
白发谁家翁媪全诗如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正剥莲蓬。注释:1、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
这首词让人们喜欢,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原因,就是它会让人们回归到最朴素的满足中:
房子矮小,可干净够住就好;自己种田,口粮不愁;养着几只鸡,平时吃蛋,逢年过节,亲戚来访,炖只老母鸡;挨着溪边,夏日有鱼有虾,冬日挖藕;孩子们又都懂事,知道为大人分担家务;老两口感情和睦,没事喝酒逗闷子。
生活得清贫又如何,这一家子的幸福,人人都羡慕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