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钦宗靖康二年,徽钦两帝被金兵所俘,李清照南下江宁。李清照接踵遭际国破、家亡、夫丧、颠沛流离的种种不幸,在南方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内心郁积着国破家亡的无限苦楚。
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她为倾吐深重的故国之思和怀乡之情,写下了这首《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思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见主题,文人表达思乡,选择的意象多是苍凉、萧瑟的,情氛比较凄婉、幽怨,而李清照的这首词却从清新、蓬勃的早春着笔,显得不落窠臼,匠心独具。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李清照 〔宋代〕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这首词的大意是:
春风柔和,阳光淡薄,已经是早春的季节了。刚脱掉棉袄,换上夹层的青衫,我的心情很好。一觉醒来微微有些寒意,鬓上的梅花妆现时已经乱了。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白话译文 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谋。将军率领轻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
这首词写的是一种思乡的浓愁,颇耐思味。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虽是早春,却春风含情,微微吹拂;阳光送暖,亲近人心,女主人公卸下冬装,换上夹衫,心情愉悦而轻畅。这两句笔调轻盈,给词间注入了温情与暖意,“心情好”三字使全词的色调更为明朗,涤荡着轻松与欢悦。
1、长安春望 唐代: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译文: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这两句写词人昼寝醒后,发现鬓发所戴的梅花已经残落,一“寒”、一“残”,暗示着词的格调在悄然转变,委婉地透露出几分冷意。
“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故乡。
诗句是: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出自卢纶的《长安春望》
“忘了除非醉”,这句平白如话,却极深刻沉痛。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乡中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则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忘”正好表明不能忘,这是正话反说,把家国之愁渲染得更加浓烈。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此时词人正燃香睡去,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蔓延,词人依旧未醒,可见醉得沉重。醉缘于愁,而醉久则体现愁浓,而愁浓只为思乡。作者不直接说愁重,说乡思,而是从酒、熏香着笔,就使词显得含蓄深沉,感情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