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然后知困的上一句,为什么教然后知困

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本是百年计,更须索本探源,深思熟虑。事物愈发展到成熟就愈复杂,就愈需要对其本源问题进行思考研究,这样才能使它更健康地发展。当下的社会与两千年前相比全然不同了,我们为什

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本是百年计,更须索本探源,深思熟虑。事物愈发展到成熟就愈复杂,就愈需要对其本源问题进行思考研究,这样才能使它更健康地发展。

当下的社会与两千年前相比全然不同了,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学记》?因为这部典籍里提出了许多激发我们思考的教育问题,尝试探索教育发生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值得我们借鉴的有效的教与学的方法,又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提出了重视教育对建构社会合理形态的积极作用。今天从任何一个角度学习这篇典籍,都会给我们带来启示和思考。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评论|邮箱。

教学之道,动静有常,张弛有度,更要目标设置合理,符合认知规律,孜孜不倦才能取得成效。《学记》中说“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在学校有教师该教的正常课业,回家休息时有学生该训练的内容。教学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情,只是需要按照知识体系循序渐进进行,这种“循序渐进”正是教师专业性的体现。古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管理人才,而今天的学习本质是实现能力的获得和提升,而能力的获得和提升必须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大量实践,所以说“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技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科能力才是教育要达成的目的,这叫“离师辅而不反”。

教师要探索学习的有效途径,科学有序组织学生学习。“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为什么教然后知困,必学为箕”,学习语言就要有强烈的表达愿望,学习数学就要培养精熟的运算能力,这些是基础,没有基础,后面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

因学定教、因材施教是基本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师巧妙设置问题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有一定领悟后继续拓展延伸,这样学生就能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也不是跟在知识后面奉为圭臬,而是要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知识的边界,最终超越教师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

教然后知困 前面一句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出处:《礼记·学记》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学记》中说“教之所由兴”者有四,而“教之所由废”者有六,而见教育之事业“兴”难而“废”易。育人育才非易事,切磋琢磨百年功。今天的教育已经进入大众普及的时代,这种教育实践与古代相比难度更大,要求教师更加深入研究学生,研究学习途径,不仅要掌握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还要掌握学生的心理机制,这样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古人强调尊师重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有具体的做法。古代教师的地位很高,“天地君亲师”为人之五常,师为其一。君主更要在尊师重教上作出表率。古代教育给予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利,“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当然,对教师也有要求,教育学生要“不陵节而施之”,施教过程中不可以羞辱学生,不能损害学生的人格。如果教师做到了谦逊、有理、恰当,而学生违反原则、不守规矩,那么教师就可以实施惩戒。

《学记》里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其实“民知敬学”并不是简单为了“师严”“道尊”,背后的逻辑是为了化民成俗,实现长治久安。

“虽有嘉肴.弗食不如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是,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然后知困的上一句

《学记》是一篇富有哲学意味的教育学文章,值得教师认真品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先哲智慧,实现新时代中国教育的跃升,是时代的呼唤,是我辈应负的责任!

●请读者思考

教与学是一对辩证的概念,《学记》中讲“教学相长”,善于学与善于教是相互作用的,你怎么理解“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

出自<<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实践出真知 【原文】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4),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6)其此之谓乎!【注释】①本节选自《学礼》。②肴。

上一篇 2023年05月03 00:46
下一篇 2023年05月25 12:41

相关推荐

  • 天门中断楚江开全诗,李白望天门山的天门山在哪里

    望天门山李白〔唐代〕《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孤帆远影碧空尽,一片孤帆日边来。译:那天门山从中断裂,显然是被大江冲开,东去的一江碧水,到这里折流向北。两岸青山相对而立一片蓬帆从太

    2023年05月09 234
  • 相逢一笑泯恩仇全诗,苏东坡相逢一笑泯恩仇全诗

    “相逢一笑泯恩仇”是鲁迅给谁的诗?知道真相后,很多人一声苦笑在武术界,有“天下武功出自少林”一说,这句话足以说明少林寺在武术界举足轻重的地位。苏东坡相逢一笑泯恩仇全诗,事实上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看到,《

    2023年05月21 258
  • 最毒妇人心的上一句,最毒妇人心下一句

    1、昨晚骗老婆说要加班,其实和同事打麻将。当时运气不错,我一家独赢,把另外三家杀得脸都绿了。正玩的起劲,老婆打电话查岗,我连忙比了个“嘘”的手势,然后一本正经的接电话。出自封神演义姜子牙对他夫人说:青

    2023年04月23 226
  • 元曲名家1300篇,元曲的四大名家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

    2023年04月19 289
  • 写牡丹的诗句,十首最有霸气的牡丹诗

    今日谷雨,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温润的春雨中,春天走到了落花时节。这是一个散发着麦香的湿润节气,在春末和初夏之间,十首最有霸气的牡丹诗,红了樱桃,谢了蔷薇,绽放了牡丹,香暖着荼靡。半城烟雨,温婉了恬淡

    2023年05月18 257
  • 形容女人会做饭的诗句,赞美女人做美食经典诗句

    当吃货诗人遇上美食会创造出怎样的诗句?快来跟随小天。一起来感受一下诗人笔下的鲜奇美味吧!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4、佳肴是辛勤的果实,美味是汗

    2023年04月14 302
  • 良言一句三冬暖全诗,人生必懂十句良言

    聪明过露者德薄,才华太盛者福浅。——《处世悬镜·藏之》译:太过于显露自己聪明的人,品德浅薄;才华太过于外露的人,福分浅薄。“良言一句三冬暖”不是诗句,是一句俗语。完整一句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

    2023年04月23 345
  • 门对千根竹下一句,门对千棵竹下一句

    解缙楹联故事(三)解缙看着门对面员外家一园子的翠竹,灵机一动,写下一副楹联贴在大门上:门对千根竹上联改成了“门对千棵竹短”,下联改成了“家藏万卷书长”。在那位别墅的主人知道了解缙修改对联的事情之后非常

    2023年05月16 213
  • 元曲四大家的杂剧作品,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的区别

    李佳看完话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以下简称《救风尘》),一朋友道:谢幕时,制片人介绍此剧的原作者是关汉卿,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的区别,我身边有人问,关汉卿是谁?很有名吗?众人皆笑。笑后,我禁不住想:

    2023年04月13 231
  • 清晨的诗句,形容早晨美好的古诗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天的早晨,是最美的时光。我们在春风中醒来,沐浴着清晨的阳光。一切是那么温柔,一切都充满了希望。空气丝丝清冷,划一叶扁舟,缓缓穿越记忆的海,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所

    2023年05月13 299
  • 关于月亮的诗句有哪些,月亮古诗大全100首

    在世间,明月是永恒的存在。李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头顶上的这一轮明月,曾经陪李白喝过酒、曾经抚慰过想念妻子的杜甫、陪苏轼度过了中秋。时光走过千年,诗人们早已化为了尘土,只有明月,依

    2023年05月03 238
  • 三更酒醒残更在下一句,三更酒醒残灯在

    《临江仙》,唐教坊曲,来源甚广。初双调小令,用作词调。三更酒醒残灯在,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临江仙》唱时

    2023年04月20 26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