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然后知困的上一句,为什么教然后知困

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本是百年计,更须索本探源,深思熟虑。事物愈发展到成熟就愈复杂,就愈需要对其本源问题进行思考研究,这样才能使它更健康地发展。当下的社会与两千年前相比全然不同了,我们为什

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本是百年计,更须索本探源,深思熟虑。事物愈发展到成熟就愈复杂,就愈需要对其本源问题进行思考研究,这样才能使它更健康地发展。

当下的社会与两千年前相比全然不同了,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学记》?因为这部典籍里提出了许多激发我们思考的教育问题,尝试探索教育发生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值得我们借鉴的有效的教与学的方法,又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提出了重视教育对建构社会合理形态的积极作用。今天从任何一个角度学习这篇典籍,都会给我们带来启示和思考。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评论|邮箱。

教学之道,动静有常,张弛有度,更要目标设置合理,符合认知规律,孜孜不倦才能取得成效。《学记》中说“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在学校有教师该教的正常课业,回家休息时有学生该训练的内容。教学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情,只是需要按照知识体系循序渐进进行,这种“循序渐进”正是教师专业性的体现。古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管理人才,而今天的学习本质是实现能力的获得和提升,而能力的获得和提升必须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大量实践,所以说“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技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科能力才是教育要达成的目的,这叫“离师辅而不反”。

教师要探索学习的有效途径,科学有序组织学生学习。“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为什么教然后知困,必学为箕”,学习语言就要有强烈的表达愿望,学习数学就要培养精熟的运算能力,这些是基础,没有基础,后面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

因学定教、因材施教是基本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师巧妙设置问题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有一定领悟后继续拓展延伸,这样学生就能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也不是跟在知识后面奉为圭臬,而是要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知识的边界,最终超越教师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

教然后知困 前面一句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出处:《礼记·学记》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学记》中说“教之所由兴”者有四,而“教之所由废”者有六,而见教育之事业“兴”难而“废”易。育人育才非易事,切磋琢磨百年功。今天的教育已经进入大众普及的时代,这种教育实践与古代相比难度更大,要求教师更加深入研究学生,研究学习途径,不仅要掌握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还要掌握学生的心理机制,这样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古人强调尊师重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有具体的做法。古代教师的地位很高,“天地君亲师”为人之五常,师为其一。君主更要在尊师重教上作出表率。古代教育给予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利,“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当然,对教师也有要求,教育学生要“不陵节而施之”,施教过程中不可以羞辱学生,不能损害学生的人格。如果教师做到了谦逊、有理、恰当,而学生违反原则、不守规矩,那么教师就可以实施惩戒。

《学记》里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其实“民知敬学”并不是简单为了“师严”“道尊”,背后的逻辑是为了化民成俗,实现长治久安。

“虽有嘉肴.弗食不如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是,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然后知困的上一句

《学记》是一篇富有哲学意味的教育学文章,值得教师认真品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先哲智慧,实现新时代中国教育的跃升,是时代的呼唤,是我辈应负的责任!

●请读者思考

教与学是一对辩证的概念,《学记》中讲“教学相长”,善于学与善于教是相互作用的,你怎么理解“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

出自<<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实践出真知 【原文】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4),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6)其此之谓乎!【注释】①本节选自《学礼》。②肴。

上一篇 2023年05月12 23:52
下一篇 2023年06月04 17:47

相关推荐

  • 钱塘江诗句,3月钱塘江诗句

    周密《观潮》云:“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3月钱塘江诗句,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今日即是农历八月十六

    2023年04月22 261
  • 长江后浪推前浪下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完整句子

    2012年exo以exo-k、exo-m两支小分队的形式出道,刚出道由于人数众多,所以光把人认全就花了点时间,当时就在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完整句子,傻帽是从哪找来这么多类型不一,却又个个颜值在线的小男

    2023年05月04 269
  • 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的是谁,四元曲四大家是谁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四元曲四大家是谁,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

    2023年04月21 212
  • 缅怀已故亲人的诗句,悼念已故的亲人的诗句

    回忆,是一帧帧发黄褪色的老照片。回忆童年时的快乐趣事,回忆曾经的美好。拥有回忆,人生才得以丰润,岁月才满溢诗情。我们越来越爱回忆了,十二首忆旧的诗词,怀念曾经的美好!闲居感旧宋-吕本中万里飘然不系舟,

    2023年05月02 273
  • 写坚持的诗句,有哲理而且唯美的诗句

    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有哲理而且唯美的诗句,谁的人生不是负重前行呢?活得再精彩也有失落的时候,过得再风光也有迷茫的时刻。当你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时…该如何缓解这种失意呢?培根在《论读书》中告诉

    2023年06月06 313
  • 小学生背诵元曲好吗吗,小学生背好词好句好吗

    元曲10大巅峰之作10)——灯半昏时,月半明时《蟾宫曲·春情》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踏着河山一统丈量出的豪迈把人心的向背砌进万里长城在帝王将相的风云际会中感慨!我们从唐诗宋词的墨香中走

    2023年04月13 243
  • 祝福七夕的诗句大全,七夕的诗句古诗大全

    星河长明,喜鹊当空,转眼间,又是一年七夕节。你知道吗?七夕的谐音,是“契兮”。这大概是关于七夕,我听过最美的巧合。古往今来,多少眷侣,在这一天许下死生契阔的承诺,祈求相伴一生,祈求执手终老。那些缱绻千

    2023年04月25 209
  • 孔雀东南飞全诗,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南北朝佚名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鸟向东南方向飞去,飞上五里便徘徊一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我)十三岁能够织精美的白绢,十四岁学会了裁剪衣裳,十五岁会

    2023年05月18 290
  • 关于茶香的诗句,形容茶香缭绕的诗句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爱茶的都很多,他们爱茶至深,还把茶写进了诗里,被人传诵。《一七令·茶》唐·元稹1、沙岸竹森森,维艄听越禽。2、沐罢巾冠快晚凉,睡馀齿颊带茶香。《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3、晨几砚凹

    2023年05月26 237
  • 描写早春景色的诗句,赞美早春景色的诗句有哪些

    在我们的心里,一直盼望着春天,从除夕开始,从春节那天。春天,在我们心里就已经生根发芽。她在每一个漫长的日子里悄然生长,她在每一颗焦灼的心里都是温暖阳光。我们深深知道,春天,她是美的天使,春天,她是生的

    2023年05月30 283
  • 缅怀英烈的诗句,缅怀先烈的诗四句

    [闽南网]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有哪些?文人墨客也随意挥洒着笔尖,缅怀先烈的诗四句,将清明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描绘得淋淋尽致。其中不乏带有浓浓的怀念亲人哀思情感、或者是清明踏青的悠

    2023年06月03 298
  • 小桥流水人家上一句,小桥流水人家上句和下句

    诵读者:衡水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杨森天净沙:曲牌名,属越调。又名“塞上秋”。断肠人:形容极度思念或悲痛的人,这里指漂泊天涯而忧伤的人。插图作者:李峥浩马致远,一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

    2023年04月26 3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