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元曲名句描写英雄,唐诗宋词元曲经典名句

元钱选山居图(局部)本文授权转载自菊斋(ID:juzhai02)转载请联系菊斋比起全唐诗全宋词来,全元曲可是够客气的,《全元散曲》也就收了——嗯,总共三千八百五十三篇……一天读个一篇的话,读个十年也就

元 钱选 山居图(局部)

本文授权转载自 菊斋(ID:juzhai02)

转载请联系菊斋

比起全唐诗全宋词来,全元曲可是够客气的,《全元散曲》也就收了——嗯,总共三千八百五十三篇……

一天读个一篇的话,读个十年也就差不多了吧。不象全唐诗全宋词动不动就得读个一辈子、两辈子的。

WHAT?这你还觉得吃不消?

好吧,那就给它极简成……16首吧!

就如同宋词不是从公元960年开始的,元曲也不是从公元1271年开始的。至少在宋仁宗末年,就出现了萌芽期的“叫果子”、“货郎歌”,当然文学意义上的元曲,还要晚些开始。

它开始于金词。

开始于一个你们都知道的人——写“问世间,情为何物”的元好问。

元好问是变金词为散曲的第一人。

公元1190年,元好问出生。

他七岁能诗,被称为"神童" 。二十八岁,写出《论诗三十首》。二十九岁,礼部尚书赵秉文看过元好问的《元鲁县琴台》诗后,惊为天人:”杜甫以后,还没有人写得这样好!“——于是“元才子”一下子红了。

元好问豪迈地收下了所有的赞。

他内心里觉得他是可以和苏轼、辛弃疾肩比肩一起上天的,当他的友人问他:”宋词要数苏东坡第一,以后便算辛稼轩,你自认为比秦、晁、晏、贺如何呢?“

元好问的反应很有趣——大笑,拍着友人的背说:“那知许事,且啖蛤蜊。”

你是不是恍惚看到了一点东坡先生的影子?

元好问生于金国官宦之家,唐诗宋词元曲经典名句,少年博通经史,青年沉浮仕途,中年遭遇亡国之祸,一生的起落之间,性情仿佛苏东坡,深沉不减辛稼轩,元曲在他手上草创而成,实是意料中事。

公元1231年,元好问写成他的第一首散曲《三奠子》。

元 好 问

但他最有名的散曲,当然是万人传诵的《骤雨打新荷》。

【骤雨打新荷】元好问

听起来是不是,蛮象词的?

……这其中缘故,且听道来。

《三奠子》和《骤雨打新荷》都是自度散曲。

起初,文人的自度散曲本质就是词,写法也是词,不同于宋词的是它的曲调,配的是北曲的宫调。所以散曲也称为北曲。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里说:

自宋赵彦肃以句字配协律吕,遂有曲谱。至元代,如《骤雨打新荷》之类,则愈出愈新。

隐隐地也指出《骤雨打新荷》是元散曲的开山之曲。

《骤雨打新荷》原名《小圣乐》,问世以后,“名姬多歌之”。因为里面“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的句子太好听了,人们多称之为《骤雨打新荷》,原名反而埋没了。

元好问留下散曲十四首。

比起他的诗来,想是连个零头都算不上——身为金元第一诗人,元好问一生留下1388首诗(据说他写了5000多首),其中尤以丧乱诗闻名。

他是金国人。

金人在靖康二年亡了北宋,然而自己也没有逃过亡国的命运。

公元1233年,南宋、蒙古、金三国鼎立的局面轰然瓦解。

就在南宋的理宗日夕亲政、励精图治、决心打过淮河去的那一年,蒙古兵攻破金国汴京城。元好问抱着同是神童的白朴辗转于兵乱中。

白 朴

白朴那年也是七岁。

白朴的父亲白华与元好问父子是世交,元好问曾经说“元白通家旧”,他又特别器重白朴,赞他“诸郎独汝贤”。

城破的时候,白华不在城中——蒙古兵攻城的前一年,白华将家小留在汴京城中,只身随金哀宗渡河北上。

五年后,元好问访到在真定落脚的白华,将白朴姐弟送还。白华喜不自胜,感慨”灯前儿女,飘荡喜生还“。

然而这段飘荡的生涯从此在白朴心里烙下了痕迹。成年以后,他仍然走不出亡国奔命的幼年阴影。

三十六岁那年,他在多次拒绝师友的荐举后,自觉不便在真定久留,便弃家南游,表示与元朝廷永无缘份。

从此到死,除了短暂地回过几次真定,白朴几乎都在四处漫游。他风尘仆仆地到过汉口,到过巴陵,到过淮扬……仿佛尘世的风景,能抹去他的哀伤。

【天净沙 冬】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亡国才子他乡老。

一直到八十多岁,还有人在扬州见过他。后来就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

在漫游中,白朴写完了《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诸本杂剧,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列为元杂剧四大家。

白朴和关汉卿都是金的遗民。

白朴定居真定以后不久,关汉卿也暂时隐居于真定附近的古祁州伍仁村。但关汉卿天性不甘寂寞,终老于乡村不是他的风格。

公元1235年,元太宗窝阔台在燕京置版籍,核定人口。

公元1238年,燕京建书院。

公元1241年,燕京设断事官,建燕京行中书省。

这个离真定不远的金国故都,正在蓬蓬勃勃地重建繁华,也正在诱惑着关汉卿前去投奔。

关 汉 卿

关汉卿曾是金国太医院尹。

金亡以后,关氏一家可能都在安国县伍仁村安身,如今伍仁村镇周围仍有关氏祖父、叔父的事迹流传,或者伍仁村就是关氏祖居也有可能。

1) 总有相思泪痕,索把拳头温。2) 船到江心补漏迟。3) 花有重开的,人无再少年。4) 一人拼命,万夫难当。5)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6)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7)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

伍仁村是否盛产伍仁月饼我们不晓得,但是安国县盛产药材是出了名的,也是药材集散地,历代太医院都赖此地进贡药材,也许是关汉卿当药官的时候常来这里,也许是关家与皇家的医疗医药本来就颇有渊源——它安置了亡国遗民关汉卿的身,却拘不住他那颗活蹦乱跳的心。

至少在燕京重新繁华以后,关汉卿就迁居过去了——何等如鱼得水!

【四块玉 闲适】关汉卿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经典元曲名句描写英雄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这新鲜热辣的声口,是彼时散曲的真正样子,也是和散曲一样俗的“大俗人”关汉卿的快活人生。

但杂居史不让他专美于前。

当这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满燕京招摇的时候,有个将和他齐名于杂剧史的小毛头悄悄出生了。

王 实 甫

王实甫的父亲王逖勋是有着累累军功的一代猛将,他跟随成吉思汗西征,一直当到太原郡侯,发迹后迁居到燕京,王实甫就出生在燕京。

【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这个军人家庭的官二代何时爱上写曲已不可知了,总之,天才一出手,世人总要懵三懵的——他的《西厢记》没有人不知道的,几百年过去不晓得养活了多少人……

据说王实甫出生于公元1260年。

那时候,大元帝国,还没有成形哩。

公元1271年,在刘秉忠的建议下,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这就是元王朝命名的由来。

刘秉忠何许人也?

刘 秉 忠

四十八岁以前,他不叫刘秉忠,叫“聪师父”,是个僧人。

他曾是个金国官二代,也曾是个神童(仿佛乱世的神童会特别多些),八岁能日诵古文数百言,十三岁在帅府做人质,十七岁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

不愿意沦为书记小吏的他,眼看“大丈夫生不逢时”,决定“隐退以待时而起“,于是弃官隐居于武安山中。若干年后,被天宁寺虚照禅师收为徒弟。又若干年后,云游云中府,留居南堂寺。

1.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2.玉宇净无尘,宝月圆如镜。风生翠袖,花落闲庭。3.叹乌衣一旦非王谢,怕青山两岸分吴越,厌红尘万丈混龙蛇。——汪元亨《正宫·醉太平》4.有钱的纳宠妾买人口偏兴旺,无钱的受。

忽必烈即位之前,禅宗高僧海云禅师奉召,路过云中,顺便把他带上了。这一带,就把他带到了元世祖身边,君臣相伴数十年。

这数十年里,他成了忽必烈的诸葛亮。

忽必烈每逢打仗、行军、用人,都要叫他占卜。君臣二人日以继夜地占卜、策划,中原儒教文化经由他的口,汩汩流入忽必烈的心中。

聪师父四十八岁那年,忽必烈采纳了大臣的建议,赐他高官厚禄及美妻,他这才算是脱下僧服,正式还俗,改名刘秉忠。

我猜,他只是顺应了忽必烈的心愿,其实穿着僧服还是官服,于他都是一样。他仍旧闲云野鹤,惯常地读书、作诗、写词、饮酒、弹阮式古琴、写二王书法。

他手握重兵的先祖们曾历仕辽、金、蒙古,他冷眼旁眼,只觉一切都是空。尤其是后来他精通占卜阴阳术以后,早惯了天命轮回、四大皆空。

【南吕 干荷叶】刘秉忠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人世间的繁华相替,荣辱变迁,就象这荷叶的荣枯,何时消停过?

总是你去了我来,我走了他到。

公元1274年,刘秉忠忽然无病而逝。忽必烈失去了他最重要的谋臣。

公元1275年,正当壮年的姚燧走入仕途,逐渐成为重臣。

姚 燧

早在刘秉忠建议定国号的那一年,姚燧的师父许衡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忽必烈亲自挑选蒙古子弟交给他教育。

许衡奏召十二弟子为伴读,姚燧就是其中的一名伴读郎。

姚燧的祖先在辽金两代做过高官,抚养他长大的伯父姚枢是著名的汉族儒臣,他十三岁在伯父家中见过许衡,十八岁正式拜师学习理学。

显赫的家族、耀眼的师门、天赋的才气,使得他似乎不须什么力气就能赢得高官厚禄。然而,宦海沉浮,他也体验着这仕途的变幻莫测:

【中吕 阳春曲】姚燧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没有谁能逃过风波重重的人生,纵然是事事如意的人生赢家;也没有王朝能逃过改朝换代的命运,纵然曾流光溢彩、辉煌灿烂!

公元1279年。

金国降将张弘范指挥元军在厓山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幼帝赵昺投海殉国,南宋灭亡,元朝一统。

这以后,元朝的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随之南移的,是大批士人、艺人。同时,亡国的愤慨和仕途的无望,在江南催生了一批新的浪子。

在这滚滚人流中,与诸才子交好、色艺双绝的杂剧演员珠帘秀从洛阳启程南下了。

珠 帘 秀

珠帘秀,又唤作朱帘秀,姓朱,行第四。大抵她是洛阳人,王恽称为“洛姝”。

若那时候就有奥斯卡,那么珠帘秀想必小金人已经拿到手软了……

据说她的演技为当世第一。元末夏庭芝编《青楼集》,说她”杂剧为当今独步,驾头(类似老生)、花旦(类似青衣)、软末泥(类似小生)等悉造其妙“,可见其风头。胡祗遹编《朱氏诗卷序》时,也给过她120个赞。

对了,《朱氏诗卷序》是珠帘秀的诗集……她不但能演戏,而且能写诗写曲。

据说她最著名的绯闻男友,就是关汉卿。关汉卿的确给她写过《一枝花 赠珠帘秀》,写得非常美——“拂苔痕满砌榆钱,惹扬花飞点如绵。愁的是抹回廊暮雨萧萧,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

不过据考证,三十岁的名伶和八十岁的浪子这一段绯闻,并不存在。真正和珠帘秀缱绻难舍的是卢挚。

卢挚给珠帘秀写词:”系行舟谁遣卿卿,爱林下风姿,云外歌声“,珠帘秀也不含糊地热烈回应——

【双调 寿阳曲 答卢疏斋】珠帘秀

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可惜这样高调秀恩爱的,总是没结果的……

珠帘秀晚年定居杭州,嫁与道士洪丹谷。死前,洪丹谷为她作歌:”二十年前我共伊,只因彼此太痴迷,忽然四大相离后,你是何人我是谁?“

珠帘秀一笑而逝。

所有的因缘际会,哪个不是”只因彼此太痴迷“呢?

若卢挚当时在场,他是否也会想起——公元1303年,在扬州,他与乐府名伶珠帘秀的那场初相见。

卢 挚

卢挚与珠帘秀注定不会有结果。

这位大德八年成为“玉堂人物”的高官,此前的名望已经很响亮:他曾以成宗侍从、汉人名儒、文翰清望之臣的身份,到湖广行省代祀。

年轻时候,卢挚因父亲的缘故由诸生入朝充秃鲁花,再凭自己“国手棋”的本领被忽必烈擢为侍从,然后步步高升。

他文才既一流,官运又亨通,渐渐升到了文人最高职的正二品翰林学士承旨——文人所求,不过如此。但他却想辞职。

辞职的原因很简单:大德年间,政治斗争过于激烈,不慎卷入的卢挚深感苦闷。

大约在大德九年年底,卢挚愤而离朝,外任宪使,写下”为功名枉争闲气“、”炼成腹内丹,泼煞心头火“这些激烈的句子。

【双调 沉醉东风 秋景挂绝壁】卢挚

南柯梦清香画戟,北邙山坏冢残碑。风云变古今,日月搬兴废,为功名枉争闲气,相位显官高待则甚底,也不入麒麟画里。

大德十年以后,卢挚任浙西廉访史,长期居留江南,和江南一带的士子们结社、吟唱、悠游山水,他的心境才渐渐平静下来。

那大概是公元1306年-1307年左右。

其时,马致远亦在杭州任江浙行省务官,与卢挚交往密切,时有酬唱。

马 致 远

马致远是大都人。

他年轻时热衷功名,满怀着”太平时龙虎风云会“的渴望。他有驰骑燕赵的雄心,也曾刻苦学习六艺,更曾付出”写诗曾献上龙楼“的实际行动。

但偏偏命运与他作对,卢挚如探囊取物的清贵,到他这里却难似登天。他一生与荣华富贵无缘,却阴差阳错的,被后人称为曲状元、曲仙,与诗仙李白、词仙苏轼同列。

“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怀着对时政的不满归隐田园,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许为“林间友”、“世外客”,死后葬于祖茔。

他最著名的《天净沙 秋思》大抵就写于他五十岁归园田居时。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卢挚结交的士子还有张可久。

张 可 久

卢挚在扬州结识珠帘秀的同一年,也在吴淞结识了张可久,那时候张可久应该才二十啷当岁,但已经崭露头角了。

他的散曲,写得极雅。

(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他写山中事,是“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写少女的情,是”掩霜纨递将诗半篇,怕帘外卖花人见“,他写生民涂炭,也只是这样一声文雅的叹息:

【卖花声 怀古】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他的散曲编为《小山乐府》,让人想起另一个小山来——也是那样的雅致、清丽。他一生只作散曲,不写杂剧。

也许是他觉得杂剧太俗。

贯云石在《小山乐府》的序文里说:小山以儒家,读书万卷——他是懂他的。

公元1314年,贯云石和张可久,相识于钱塘观潮时。

贯 云 石

那年,贯云石称病归江南,卖药隐居钱塘市中。

贯云石是他的汉名,他的全名,叫作贯小云石海涯。

贯小云石海涯生于贵族之家,他的师父,是名满天下的一代硕儒姚燧。

二十岁的时候,贯小云石海涯承袭父爵,出任两淮万户达鲁花赤(这是一个拥有实际兵权的三品要职)。不久,又出镇永州。这位年方弱冠的少年将军,管辖着十一万户百姓,统率着七千将士。而且,他文武双全——公务之暇,他最爱写诗作曲,投壶雅歌。

看起来多么美好。

可是私底下,他矛盾又苦闷——他想要建功立业,也想要自由闲适,鱼与熊掌,如何取舍?

挣扎了九年,二十九岁那年,他终于决定将官职军权让给弟弟忽都海涯,自己卖药钱塘市中。

他只卖一种药,叫做“第一人间快活丸”,有人买,他就摊开两手大笑……买主也就恍然大悟,笑着走了。

他三十九岁上就死了,也许不是死了,是终于摆脱了最后的、皮囊的羁绊吧。这样的人,是应该回到天上去的。

【殿前欢 畅幽哉】贯云石

畅幽哉,春风无处不楼台。一时怀抱俱无奈,总对天开。就渊明归去来,怕鹤怨山禽怪,问甚功名在?酸斋是我,我是酸斋。

他母亲怀他的时候,曾梦见有耀目的星星入怀,他出生的时候,神彩秀异非同凡人,他卓绝的一生,刚好处于元曲的黄金时代。他以通脱豪爽的风格闯入了散曲阵地,犹如天马奔驰,赢得世人阵阵叫好。王世贞《曲藻》序里,将他称为中华文化史上"擅一代之长"的杰出人物——他最终成了酸斋,贯云石。

酸斋是人间的传奇。

但竟然还有个甜斋。

甜斋便是嗜甜的徐再思。

徐 再 思

每个人要的东西都不一样。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仿佛便是酸斋和甜斋。

为追求功名,甜斋离开家乡,在太湖一带漂泊十年之久。但他终生也没有能走进仕途。

【水仙子 夜雨】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那些为生活所折磨,厌倦于跟人们交往的人,是会以双倍的力量眷恋着自然的”。

此话何其惊人!但细想来,却真的如此。

有别于唐诗的激昂奋进,有别于宋词的清雅宛转,元散曲中满布着叹世之作:沉沦,幻灭,虚无,冷漠。

张可久如此,徐再思如此,乔吉也如此。

差不多就在贯云石、张可久相识的那一年,乔吉也南下游历。

乔 吉

乔吉也是一生未仕。

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说他“美姿容,善词章”,又作吊词道:“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百年光景还争甚?空赢得,雪鬓侵,跨仙禽,路绕云深。”

再看看乔吉的自述,他那不得志的一生仿佛便在眼前。

经典元曲名句描写英雄

【正宫 绿幺遍 自述】乔吉

不占龙头选,不入名贤传。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

他一生相当多的时间是在当度曲清客、陪酒侍宴中度过,浪游江湖,走遍各地,和公卿、名妓、文士交往。

乔吉有三部杂剧传世——《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玉箫女两世姻缘》,无一例外地,都是大元才子们“争不得也”背后刻骨的荒凉。

当一个时代的主调以这样的颓废与沉沦为美,它的存在何能长久?

何况兵燹、饥谨和疾瘟接踵而来!

公元1329年,关中大旱。

据《元史 五行志》载,大旱灾甚至不断向东、向南蔓延开去:

二年夏,真定、河间、大名、广平等四州四十一县旱;峡州二县旱;八月,浙西湖州、江东池州、饶州旱,十二月冀宁路旱。

元曲名句:1、更蛾眉强学时妆,是老子平生懒处。——冯子振《正宫·鹦鹉曲》2、投至两处凝眸,盼得一雁横秋。——马致远《汉宫秋》3、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白朴《中吕·阳春曲》4、我是个蒸不烂煮。

那年的关中山路上,匆匆路过一个七十岁的老者,他刚刚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负责赈灾。

张 养 浩

此前,张养浩已经三拒朝廷的召请了。

他和卢挚一样,为了避祸,不惜隐遁在家中,但为了救灾,他慨然登车,马不停蹄地去上任了。

他途经洛阳、渑池、潼关,直达长安,一路行去,眼见灾民的痛苦挣扎,感慨中写了数首怀古散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金庸在《射雕英雄里》让樵夫唱出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经典元曲名句描写英雄

张养浩何尝不是个才子型的人呢?

十九岁时,他写出《白云楼赋》,得才名于缙绅之间。

他还有个可爱的爱好——他爱奇石,贮有奇石十,有凤翥石、蛟龙石、四灵石、碧虚仙人石、殷园石、豸冠石、凝云石、苍云石……每次饮酒必然给奇石上座,呼之为石友。

但他终于因为救灾,先是散尽家财,后又尽心竭力,最后因过分操劳,死于关中。

张养浩的尽心竭力没有能挽留这个王朝更多的时间。

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郭子兴、徐寿辉、彭莹玉等人揭竿起义,揭开了大元灭亡的序幕。

公元1356年,因为战乱,杭州陷于兵火达十年之久。

先是张士德(张士诚弟)攻陷杭州,不久被元兵夺回。七年后杨士诚旧部又再夺回。三年后朱元璋派常遇春、李文忠再攻打杭州……

在这样的漫天兵火中,汤式眼见昔日的繁华荡然无存。

汤 式

【天香引 西湖感旧】汤式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春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光景蹉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汤式是象山人,曾做过小吏。他生在从元入明的时代,眼见了元的衰败、明的兴起。

战火仍在燃烧。

公元1367年,朱元璋陆续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其它南方起义军和南方大元势力后,开始北伐。

其时,倪瓒避兵泖上。

倪 瓒

难以想象一个生有洁癖的人,是如何在这乱世的腌臢里活下来的。

他见不得污秽,寻常如厕是一座铺有鹅毛的空中楼阁;植在院子里的梧桐树每片叶子都要擦洗;有客人生得粗鲁,他会愤怒地呼过去一巴掌……

在这乱世中,他不隐也不仕,别人都不了解他,他也不想被人了解。

【折桂令 拟张鸣善】倪瓒

草茫茫秦汉陵阙,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山人家堆案图书,当窗松桂,满地薇蕨。侯门深何须刺谒?白云自可怡悦。到如今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倪瓒画画,只画天地,从来不画人。

他说,天地间哪有一个英雄,哪有一个豪杰?

是啊,张养浩也曾经说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与天地相比,人类的兴亡更替何等渺小?人世间的所谓英雄豪杰,何等虚无模糊?

可这渺小的兴亡更替,仍在代代不倦地继续着。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徐达率军攻陷元朝的首都大都。元亡。

倪瓒死于公元1374年。为大元定下国号的刘秉忠死于公元1274年。

100年间,天地已变。

又似乎从未改变……

元 倪瓒 容膝斋图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你好,宋徽宗

宋代斗茶,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古代墓葬形式识别指南

1、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马致远 《夜行船》2、 【离亭宴带歇指煞】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

那些巨长的文物名,怎么念?

垃圾处理极简史

汴京,一日游

千!万!不!要!去!博!物!馆!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二维码关注,收获最全面的文化游学信息与最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1、一片世情天地间,白,也是眼;青,也是眼。2、一从鞍马西东,几番衾枕朦胧。3、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4、十载故乡心,一夜邮亭月。5、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6、人能得几。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该码为小编工作微信号。

加入交流群请在添加时备注“加群”)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上一篇 2023年05月21 08:04
下一篇 2023年04月12 10:17

相关推荐

  • 释怀的诗句,放下感情执念的古诗句

    人生就像赶路,山一程,水一程,放下感情执念的古诗句,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披荆斩棘。往前看,人生仿佛遥不可及,往后看,却又咫尺可量。回首来时的人,已经无法再相聚,抬头看前方的路,也充满了未知。久了之后,我

    2023年05月08 243
  • 关于冬至的诗句,冬至的古诗10首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也是“数九寒天”的开始之日冬至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描写冬至的诗句大全11、冬至朱淑真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2023年05月02 221
  • 关于山的诗句,关于山的诗句古诗

    标题:100首描写华夏名山的古诗词,每一首写尽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国是个多山之国,境内千峰耸立,关于山的诗句古诗,万壑争辉。这众多的山脉,有的巍峨壮观、气度非凡,有的旖旎秀丽、千姿百态,具有丰富而独特的

    2023年05月26 292
  • 春季造林谚语下一句,行家看门道谚语下一句

    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冬虽过,倒春寒,万物复苏很艰难。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天气渐渐寒转暖,华北田野地化通。春季生产掀高潮,从南到北忙春耕。麦田追肥和浇水,紧跟锄搂把土松。大麦豌豆向日葵,

    2023年05月21 301
  • 描写蓝天澄澈的诗句,比喻天空很蓝的诗句

    “晴空一鸟渡,万里秋江碧”出自唐朝张祜的《西江行》。这两句像一幅秋江鸟度图——蔚蓝色的天上,天清气爽,红日高照,一只飞鸟,横空而过;万里秋江,浩渺无际,碧水澄澈,清波微兴,比喻天空很蓝的诗句,景色优美

    2023年04月11 280
  • 好事成双下一句,顺心顺意下一句押韵

    11月15日至19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行,科教领域重要盛会——西丽湖论坛将联袂举办,人才高交会、应急安全科技展、节水创新展三个专题展同步举行,“2大主展馆+1个论坛+3个专

    2023年04月23 277
  • 有诗意的四字成语,高雅有意境的四字成语

    最近几年,“古风”热潮只涨不跌,从不少人的网名中就可见一斑。从年幼的少年到成熟的家长,都喜欢将这种古风继续延续。听说很多粉丝喜欢看带古风诗意的唯美网名,今天起名网就满足大家的要求,特意收集了许多4个字

    2023年04月24 229
  • 带君字的诗句,带君字的爱情诗句

    1.赵——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2.郭——河东郭有道,于世若浮云。3.夏——夏韵怜疏影,摇扇听荷声。4.熊——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4.求带“君”字的古诗词.比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023年05月31 238
  • 高兴的诗句,心情无比高兴的诗词

    鹧鸪天(潇洒)步入红尘酒一杯,天涯丈履莫愁悲。多年意气嗨云海,一片春心伴月飞。名不问,利懒窥。时光缱绻几能回天涯海角风流味,忘却忧愁与是非。鹧鸪天(打工)高兴的诗句有:君更官高兴转孤,千古东山高兴。词

    2023年05月14 214
  • 寓意美好的诗句,寄予美好希望的诗词

    秋雨陆游〔宋代〕暮秋木叶已微丹,小雨萧萧又作寒。目送断云归谷口,身随新雁寄江干。浊醪易负寻常债,退士难叨本分官。带有美好寓意的诗句: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3、但愿人长

    2023年06月01 227
  • 后知后觉下一句是啥,有一种感情叫后知后觉

    现在好多趴在地上的优质央企国企没有要,将来涨上天了,又该有人抢了。真应那一句古话:“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至于那些扬言宁愿空仓都不买央企股票的人,不是蠢就是坏。七年漫漫下山路,渐行渐远渐入谷。

    2023年05月13 250
  • 春晓古诗的意思,春晓古诗意思翻译一年级

    春晓①孟浩然春眠不觉②晓,处处闻啼鸟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词句解释】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②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春夜适

    2023年05月20 23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