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的作者是谁,木兰辞的作者是佚名吗

当你遇到棘手的问题时,该怎么办?甚至没有任何人能给你提供帮助,又该如何破解这孤立无援的困境?谭元春说:读木兰,未可以闲闲比喻读之。览卷沉思,而后恍然大悟:勇于出发,不忘初心,才是解决问题的良药。他认为

当你遇到棘手的问题时,该怎么办?

甚至没有任何人能给你提供帮助,又该如何破解这孤立无援的困境?

谭元春说:读木兰,未可以闲闲比喻读之。

览卷沉思,而后恍然大悟:勇于出发,不忘初心,才是解决问题的良药。

他认为木兰“带香奁,无男子征戍之气”,亦刚且柔。

这才是为人处世之道,刚毅果敢,又留有一丝余地。

这首古诗,是家喻户晓的乐府民歌,木兰的巾帼形象更是人人传颂。

它用自然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传奇,引发人们的思索与探讨。

全诗不足四百字,故事也没有什么曲折,却体现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处事智慧。

01、关于果断

木兰前一刻还在哀叹家中男丁稀少,下一刻便果断决定从军。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只有当机立断,才能避免反受其乱。

苏轼有句话说得振奋人心:“智贵乎早决,勇贵乎必为。”

果断素来与勇敢是孪生姊妹,能在困局中快速下定决心,便已具备了勇敢的品质。

就像一千多年前的木兰,她的坚毅果敢非常人能比:

在一个妇女多以织布为生的时代,她要出去抛头露面,与男子为伍,易遭诟病;替父从军,有违背旨意之嫌;战火无情,恐马革裹尸还葬……

纵有千难万难,亦往矣。

木兰诗的作者是谁

反观如今,“拖延症”盛行的社会,有些人面对困境时都是能拖一时是一时,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

殊不知更早的商鞅有言:“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每次好不容易有所行动,却因为畏首畏尾而搁置,导致一事无成;每次好不容易想解决一道难题,却因为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举棋不定,导致功败垂成。

木兰诗的作者是谁

何其真实。

人人都有自己的顾虑,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果断抛弃自己的顾虑。

乃至有些人总会拿自己的顾虑甚至软肋来充当自己失败的挡箭牌,既让人无语,也让人感到悲哀。

抛开顾虑,下定决心,才有挣得未来的可能;果断出发,开辟道路,才能看到柳暗花明。

02、关于准备

人力有所不逮时,便得善假于物,准备充分。

作为一个从未打过仗的闺阁女子,木兰并不是一头热血莽撞出征,而是买好各种装备,整装待发。

这说明她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妇道人家,至少她知道何为府兵制。

毛主席说过:“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时的木兰已初显军事学识。

关于这一点,两千多年前的庄子早有所悟。

他在《逍遥游》中写道,鲲鹏每次都是等到大风拨海搅浪时,准备凭借着六月的大风飞向万里苍穹。

远游之人亦是如此: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木兰诗》的作者不详,《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

这道理浅显,在心理准备方面也同样适用。

《木兰诗》作者是佚名。《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

木兰上战场也是做好了思想准备的,即使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这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觉悟。

有“诗豪”之称的刘禹锡是一名豪放旷达不输“诗仙”李白的诗人,但他的经历可比李白的艰难困苦得多。

刘禹锡因为“永贞革新”一再被贬,导致毕生壮志未酬。

但文人学士向来不乏怀才不遇之人,所以他被贬到蛮荒之地时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

他身居陋室而怡然处之,还四处探访风俗人情、游山玩水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这一贬就是二十三年之久,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根本支撑不下去。

连白乐天都看不下去,说他“二十三年折太多”。

但思想觉悟极高的刘禹锡却只是高兴后生人才辈出,还劝慰乐天振奋精神。

刘禹锡蹭蹬一世,发迹难得,木兰辞的作者是佚名吗,抱着“亦知合被才名折”的思想准备依旧为国效力,且让自己本该贫乏的生活多了几分诗意和淡然。

《礼记·中庸》中写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郭茂倩。《木兰诗》的作者是郭茂倩,是一篇乐府诗,同时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诗》又名《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木兰。

人生万难,筹备为先,这是底气。

红尘百戏,成算在心,留得体面。

03、关于坚持

战争是无情的,将士们十年里出生入死,幸运的荣归故里,不幸的魂归九泉。

在这样惨烈持久的战场上,木兰从未打退堂鼓当逃兵,而是在腥风血雨里咬牙坚持,不打退敌人誓不还乡。

最后木兰凯旋而归,从她本可以获得的高官厚禄就可看出她的战绩斐然。

这才是《木兰诗》所要传达的人生理念。

从古至今,遭遇巨大变故的文人志士都是凭藉着一股野草般的韧劲坚持到最后,然后完成人生的洗礼。

史铁生在风华绝代的年纪失去双腿,曾经优秀又心怀赤忱的少年顿时陷入萎靡的黑暗。他是最有理由自暴自弃,荒废人生的。

事实上,他确实妄自菲薄过,也想自甘堕落。但他还是靠着爱和一股不认命的韧劲与病魔作斗争,并坚持写作三十八年。

这个坚持的过程是磨人的,是痛苦的,难熬的,但他还是完成了。

世人经常为自己感到痛苦,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与结果不匹配。即便身怀绝技,却不肯坚持到底,半途而废,徒叹奈何。

古人言:小水长流,则能穿石。

其实坚持不懈地做同一件事,持续不断地朝自己的目标进军,真的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因为这需要坚定的内心和顽强的毅力才可以做到。

《荀子》有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木兰诗》的作者是郭茂倩。郭茂倩(1041—1099年),字德粲(《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有载),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出身太原郭氏。自幼受诗礼熏陶,熟知音律,善篆隶,才气。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看着自己离理想越来越近,每一步都坚实而有力量。

而当目标实现的那一刻,就叫厚积薄发。

04、关于物质

作者佚名,编者郭茂倩,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木兰诗是北朝长篇叙事民歌,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宋代黄庭坚已指出此诗并非。

心理学家马斯洛反对物质决定论,也反对精神决定论。他认为人的主观行为是由自身需求和自由意志决定的。

《木兰诗》中,皇帝亲自接见了木兰,赏赐无数,还生怕不够,任她说出所求。

也许木兰并非视金钱如粪土,但离家多年的她,在战争结束后只想与家人团聚,满足爱与归属的需求。

这是多少锦衣玉食都无法比拟的。

所以木兰只要了一匹日行千里的快马,飞奔还乡。

淡泊名利,重视感情,可见木兰并不是一个在战场上杀红了眼或被富贵迷了眼的工具人,且不忘初心,这也是她历经千年仍然永垂不朽的原因。

众所周知,田园诗的开山鼻祖陶渊明曾经也想指点江山,建功立业,期间反复出世入世,最终因为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

归隐后的他“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即便“草盛豆苗稀”,也依然悠闲自在,饮酒作乐。

问他为何能在乱世担得“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之名,他回到:心远地自偏。

他对卑躬屈膝而来的锦衣玉食不屑一顾,即便在黑暗的社会里温饱都成问题。

因为对他来说,心灵的富足与自由远甚于那些身外之物。

杜牧有言: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因为总会有些东西会比金银财宝更重要,比如感情,理想和天地间自由自在的风。

05、写在最后

如果用两个字来总结《木兰诗》一篇,那就是:

智慧。

劳动人民千百年来摸索出来的智慧,就是为了供后人瞻仰和学习的:

果断处事,事前准备,坚持不懈,看淡荣华。

人世箴言,浓缩于此。

天地悠悠,人生不过数十年,不如学习先辈早已归纳好的智慧,少走些弯路,早登彼岸。

毕竟,择其善者而从之,也是先贤早已教给我们的道理。

-作者-

周雪琴,网名雪霁天晴,00后,聚诗词于心,集灵气于目,方能以柔克刚。

上一篇 2023年05月23 15:44
下一篇 2023年06月06 15:08

相关推荐

  • 白日放歌须纵酒全诗,白日放歌须纵酒什么意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关于纵酒的古诗句1.关于青春的古诗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023年04月13 228
  • 聪明在于勤奋的上一句,聪明在于勤奋的下一句是什么

    这些天,读书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正是应了毛泽东主席说的:“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当然,断不是为了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似乎“老大方悔读书迟”,有点“书到用时方恨少

    2023年04月22 297
  • 男儿膝下有黄金下一句,男儿膝有黄金跪女朋友

    金富贵好奇的道:“不对呀!你啥时候学会抽烟的,我咋不知道?”赵锋收回烟盒,慷慨万千的道:“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那年冬天好冷,鸡都冻得不下蛋了,狗都冻得直呲牙,男儿膝有黄金跪女朋友,隔壁小胖冻得满地爬.

    2023年05月10 277
  • 隐居题材的元曲作品有哪些,元曲作家有哪些

    【元曲十大巅峰之作】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元曲作家有哪些,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它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为重要

    2023年04月11 249
  • 元曲反映一个民族文化,元曲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什么

    “三光五岳之气分,大音不完,故必混一而后大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个文学史论断,意思是文运关乎世运,天下一统,才有文学之盛。元代的文人特别认同此说,多有引用与阐发。如陈旅就曾引此说并加以发挥:“美哉乎

    2023年04月14 232
  • 有关母亲的诗句,赞美伟大母爱的诗句

    今天是母亲节,是属于母亲的节日。有人说,因为上帝无法无时不在,所以,创造了母亲。从咿呀学步到长大成人,母亲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我们的成长伴随着母亲的苍老。今天,发一个朋友圈,送给妈妈最深情的祝福。从咿呀

    2023年05月12 300
  • 水平最高的10首元曲,水平最高的唐诗十首

    水平最高的唐诗十首,唐诗宋词元曲,一向并列于世。但我们对于元曲的了解,缺实在是远不如唐诗宋词。下面十首巅峰元曲,全都读过的恐怕不多。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双调·蟾宫曲》春情·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

    2023年04月19 299
  • 人生感悟诗词,人生最现实的句子

    作家刘瑜给女儿写了一段话,让董卿都为之感动:人生最现实的句子,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

    2023年05月15 278
  • 跑步的诗句,关于跑步经典诗句

    ▲关注,让诗歌点亮生活水调歌头·水库晨跑雨中跑步诗词:急雨成线人成一,薄雾连片人添翼。目及难言何处飞,伊在何处伴始一?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

    2023年04月23 217
  • 描写鹤的诗句,有鹤并且寓意好的诗句

    白鹤悠然过水田,抢抓时节插秧忙!从古至今,白鹤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崇拜,在中国人心目中鹤是祥瑞、纯洁、高贵的象征,上自庙堂朝廷,有鹤并且寓意好的诗句,下至乡野民间,人们都对鹤尊敬喜爱有加。《诗经》中记

    2023年04月23 270
  • 描写大鹏的诗句

    李白的《大鹏赋》,居于《李太白全集》的第一篇。这篇赋的初稿,写于李白的青年时代。或许是诗人受到了《逍遥游》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便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

    2023年04月12 307
  • 人生失意的诗句,感叹人生失意的诗句

    生活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苏轼最失意的十首诗,却治愈了所有人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一则关于苏轼一生轨迹的视频,让无数网友看到破防。有人感慨,现在交通这么便利,自己去过的地方都屈指可数。而从前,书

    2023年04月25 20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