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斐然下一句是什么,夸人文采好的成语

白化文先生(1930.8.27—2021.7.6)【追忆】白化文,北京大学教授。曾兼任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杂志编委、兰州大学《敦煌学辑刊》编委、《敦煌学大辞典》编委、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国俗文学学会常

白化文先生(1930.8.27—2021.7.6)

【追 忆】

白化文,北京大学教授。曾兼任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杂志编委、兰州大学《敦煌学辑刊》编委、《敦煌学大辞典》编委、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研究分会副秘书长。此外,夸人文采好的成语,他还曾担任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编纂出版委员会委员、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委员会委员等职。,

“不能不佩服李清照。李清照就是李清照。”在一次讲解古汉语的对偶结构时,白化文先生曾举李清照词为范例,这样称赞其精妙。此刻追忆先生之时,我要借用他的话:“不能不佩服白化文。白化文就是白化文。”

知识广博,在这一点上,我尤为佩服白化文先生。在我认识的学人中,博学多识、治学领域宽广者不少,不过如白化文先生这样对社会文化知识几乎“照单全收”者,真的稀见。我这用词毫无夸张,因为他的学识涉及领域,远非我等一般专业工作者可以比拟:从古代汉语、书法到敦煌学,从《昭明文选》到《红楼梦》《西游记》,从《大藏经》到《明代版画》,从宗教庙宇建构到法器服饰演变,从六经典籍到历代出版和手书篇章,从高雅的皇家秘藏到底层民众的生活细节,从佛学、儒学、道学到民间信仰和习俗,当然还有上千年的诗词小说纪传各体文学,几乎全都成为他的知识库存。至此,你大概可以设想这里面的丰富性、复杂性,达到了何种程度吧。

《文史知识》的老一届编委来自北京各大学和学术出版机构,都是文史领域和教育界的学者。记得编委会开会时,凡讨论种种学术问题或者教育问题,自有各路专家发言应对,高见迭出,但对诸多问题都能提出中肯意见的,白先生当数第一人。有时候开会遇到一个有点复杂或者比较陌生的问题,大家态度持重,陷入凝思,一时无人发言,主持人杨牧之就会说:“那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先请白先生谈谈吧?”于是他就以很平静的聊天语调开腔说起来。记得有一次他是这样说的:“啊啊,惭愧啊!我先来个投石问路吧。不过我可能胡说一气,把大家引入歧途,各位就当我是反面教员吧。”会场上,一下子气氛就轻松起来。接着他就从清理题目开始,把问题捋出一个大体的思路,再逐步分析演绎,说出他个人的意见。就这样,众人的思路也被渐次引发开来,而真正的问题讨论也就由此开始了。这种场面并非个别。正因此,有时正逢他偶然有事难以分身,未能出席《文史知识》会议,这会尽管照样开得下去,问题照样得以解决,但总是少了一点特别的活跃氛围,感觉上好像总有一点不够意思。每次众人皆感慨,有白化文与没有白化文,是不一样的。

1、行云流水,妙笔生花。2、写得真深入人心,让人身临其境。3、这篇散文构思独特,结构新颖,文笔流畅,如行云流水般洒脱豪放。4、这篇文章可称得上是闳中肆外,不仅内容丰富,文笔也十分流畅。5、姐姐的文笔非常好,她。

文采斐然下一句是什么

开会需要他,活动需要他,即使平时闲谈之际,他的存在也是不可替代的。主要就是他出于广博知识和活跃思路,使得话题可以朝你意想不到的方向展开,令人意外受益。对此,我体会殊深。有一次我们俩闲谈,他忽然问我:“徐公,您是搞建安文学的专家,我请教您:建安七子为什么是七个人不能是六个或者八个人呢?”面对问题,我当时回答说:“白先生我不敢妄称专家。不过您老的问题呢,我是这样理解的:大概正好有这么七个人吧?在曹丕心目中,当时写作水平最高的人就是这七位了。”“可是问题来了:您《魏晋文学史》里说了这七人中第一位是孔融吧?孔融固然名气很大,但他与其他几位特别是王粲,并没有一起待过呀!王粲是建安十三年才从袁绍手下来到曹操幕中的,孔融在此前好几年就被曹操杀了,应该说他们连互相认识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可以把他们强按在一起,说成是建安七子呢?说建安六子,不是更符合实情吗?”至此,我认可他说得有道理,但一时也说不清曹丕为何就不考虑这一点。我就反问他:“那白先生您认为这是怎么回事呢?”“那我就班门弄斧啦——我觉得,曹丕的七子说法是有点儿勉强。他为什么要勉强呢?我觉得他就是为了凑一个‘七’,为什么要凑七?就因为孔子说过‘作者七人’嘛!他凑成了‘七’,那岂不就可以向孔子那里靠了吗?要是被他靠成了,他曹丕不也就成了第二个孔夫子、孔圣人吗?这有多光荣伟大啊!所以他要说‘七子’,而不愿意说‘六子’或‘八子’。至于孔融与王粲他们是否在一起待过,是否互相认识,那不重要,可以不管。——我这是瞎说啊!”

听到这里,我真的深受启发。此前我也曾对曹丕“七子”之说,有过怀疑看法。但我怀疑的重点是“七子”应该包括哪些人,特别是为何有孔融而没有杨修。杨修聪明异常,文采斐然,而且与王粲、刘桢等人年龄接近,同处一时,他显然更合适进入“今之文人”的“七子”中;我思考的结论是只因杨修与曹丕关系不睦,曹丕要排斥他,于是拿孔融来填补。但是我这思路是在“七”的数目之内挑毛病、做文章,而白先生则是要对“七”这数字本身开刀。他这是另起炉灶,在“问题意识”上要高出一筹,而且所说颇有道理。白先生并不是专门研究魏晋文学的,这段偶然谈话印证了他学问的广博性,当然还有他思维的精细灵活和触类旁通的本事。

文采斐然上一句是妙语如珠。妙语如珠,文采斐然.才华横溢,文采斐然

类似情形我遇到不止一次。在他与别人谈话中,我作为“旁听生”也曾有过好几次,而对方也与我一样,对他的高论,开始往往是愕然,结果则一定是由衷佩服。

在此需要说明一点,博学多识的白先生,与人说话总是“您”“您”的。先生比我大十岁整,我内心视他为师友,他这种尊称口气我怎么受得了啊!为此我曾多次请求他不要这样称呼我,但是他不改变,而且解释说:“我这是老北京的习惯了”,我一听是这样,心想我受不了也得受着呗。不过后来我学他每次也必称他为“您”,甚至还要在后面增加一个“老”字,这似乎有点儿像“以其人之道”,结果他也有些难受了,提出希望我不用“您老”,我当即回答说:“这也是我的习惯啊。”二人相视,哈哈大笑。白先生为人谦逊,本质上拥有真正学问家待人接物的宏大气度。

我佩服白先生的第二点,是他对问题的诠释和表白能力。白先生谈论问题,哪怕是一个很冷僻很专门的问题,只要从他嘴里说出来,那一定会拉近与你的距离,变成平易而有趣,让你尽量理解,充分感动,并且接受它。在《文史知识》会议上,他每次的发言都会冒出几句幽默话语,引发哄堂,瞬间能提高会议室的“气温”。在他的字里行间也是如此。他的十大册“文集”,里面论及的问题有的很深奥,很偏僻,例如关于佛教印度原始含义和来华后的变化形态,是公认的冷僻问题,懂行专家稀见,一般人更是接触不到。而他对此就做了成功的梳理和解释,让一般读者也能窥知其大略门径,同时还能品尝到或浓或淡的阅读趣味。有一段他是这样写的:

第二十位是阎摩罗王。中国人在他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十殿阎王”,并热热闹闹地把地狱变成中国式衙门,有判官和牛头、马面等鬼卒,有灌黄汤即迷魂汤的黄婆等等。佛教怕他们过分脱离因而独立化,派出地藏王菩萨掌管。南亚地狱原分男女两处,由阎魔王和他的妹妹(一说是妻子)阎蜜分管,因不合中国国情,阎蜜被暗中取消,这都是中国人的汉化发展……

文采斐然下一句如下:1、文采斐然, 才华横溢。2、文采斐然, 随便一些便是满分的文章。3、文采斐然, 学冠东西,堪称双绝。4、文采斐然, 其笔下文字,或晓畅清爽,或雄深雅健,或生动妥帖。5、文采斐然,好一个翩翩公。

这里的叙述内容,是关于“地狱”之说在中国的传播和变化,所述完全符合印度佛教的原始教义和落地华夏以后的真实状况。但是如果把相关佛典经籍里的原文摆出来,恐怕一般人根本看不明白,因为光是里面的许多专门名词术语,就会把你立即弄迷糊了。例如,与“阎摩罗王”有关的典籍文字就有:“道名闪多为阎摩罗王名闪多故其生与王同类故闪多复说此道与余往还善恶相通故名闪多……”(《法苑珠林》卷九“阿修罗部”)诸如此类,连断句都很困难,还怎么去理解它的本义?别说中学生,就是大学里的文科生也未必能读懂。但是经白先生的笔写出来,就很明白顺畅了,而且富含生动幽默的情趣。他使用诸多通俗话语,来阐释“佛教汉化”这个深奥的话题,连“不合中国国情”这样的当代语词也用上了,叫你在“热热闹闹”的阅读气氛中,不费劲地领悟一种深奥知识。这样的本事非同小可,就我所知,在学界白先生是做得极好的。这种化繁为简、深浅转换的功夫,本质上是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自然结果,这也正是他的功力所在。

文采斐然下一句是才华横溢,意思是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和风格,说一个人文采好。才华横溢原指才华充分显露;现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文采斐然意思是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令人赏心。

朱熹曾说:“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晦庵集》卷五十二)这话用在白化文先生这里,挺合适。

1、文采斐然的下一句是下笔万言倚马可待。2、文采斐然意思是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和风格,说一个人文采好。斐然:有文采的样子;卓越。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二者为近义词,都是褒义词,赞叹人很有。

上一篇 2023年04月26 05:25
下一篇 2023年05月09 16:04

相关推荐

  • 初恋的诗句,怀念初恋的经典诗句

    1、《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2、《菩萨蛮·一半残阳下小楼》——纳兰容若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

    2023年04月17 250
  • 关于小雪的诗句,《小雪》古诗

    已到小雪时节,自古以来,雪都是文人墨客笔下吟咏的对象,历代文人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咏雪诗章。小雪时节,《小雪》古诗,读10首咏雪古诗词,绝美之至!咏雪南北朝-吴均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

    2023年05月01 293
  • 关于泰山的诗句,泰山的千古佳句

    泰山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春季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温度适宜。正是登山的最佳时机。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之时。莫忘带上一首颂扬泰山的诗词……■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2023年05月29 244
  • 老虎的诗句,虎的寓意很好的诗句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李涉《牧童词》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2023年05月20 242
  • 元曲无名氏作品,无名氏创作的作品

    《仙吕·寄生草·闲评》无名氏一、问什么虚名利,管什么闲是非。想着他击珊瑚列锦幛石崇势,则不如卸罗裾纳象简张良退,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睡。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二、争闲气、使见识,

    2023年04月17 299
  • 元曲在公元什么时候出现,公元是什么时候

    比起全唐诗、全宋词来,全元曲可是够客气的,《全元散曲》也就收了——嗯,总共三千八百五十三篇……一天读个一篇的话,读个十年也就差不多了吧。这你还觉得吃不消?元曲在宋末元初之际首先出现在我国北方,随后传至

    2023年04月16 294
  • 苏州的诗句,描写苏州的唯美古诗

    小编开始想念江南,那个温暖如春、诗情画意的所在。好吧,那小编来给大家推荐10首江南诗词,都超美,满满的诗情画意。《忆江南三首·其一》唐·白居易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

    2023年06月05 239
  • 疾风知劲草的下一句是什么,疾风知劲草对应的句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能不能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

    2023年04月30 246
  • 皓月当空下一句是什么,诗句中带有皓月两字的诗句

    “庸者闲其身,智者闲其心”突然想沉下心静下来,深深喘口气,一切,是否拥挤的毫无意义?春华褪了残红,夏绿尚且繁盛,秋裹携着沉香,一往无前的奋勇。难道只有我怕,凛冽冬的寒冷?随心漫行,丝丝缕缕纠缠不清的微

    2023年06月05 260
  • 元曲各三百首古诗,元曲大全300首古诗

    9.《双调·蟾宫曲·春情》元朝·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10.《一枝花·不伏老》元

    2023年04月10 272
  • 卸磨杀驴下一句是什么,什么叫做卸磨杀驴

    成语对联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鼎新革故――激浊扬清守株待兔――缘木求鱼见风使舵――顺水推舟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千山万水――五湖四海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色厉内荏――外强中干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忠言逆耳――

    2023年04月13 248
  • 松柏有本性上一句,赠从弟松柏有本性前一句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在诗词中,诗人们经常借物抒情。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意象。每一种意象,代表不同的情绪和

    2023年05月01 25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