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选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的绿皮书

2023年3月25日下午,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国学系列讲座之“不可不读,不必全读——谈谈选读《礼记》”在涵芬楼书店·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举行。北京四中语文教师王志彬做了主题讲座分享,来自各界的百余位读者现

2023年3月25日下午,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国学系列讲座之“不可不读,不必全读——谈谈选读《礼记》”在涵芬楼书店·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举行。

北京四中语文教师王志彬做了主题讲座分享,来自各界的百余位读者现场参加活动。

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国学系列讲座”由商务印书馆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中小学( 中职 ) 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等单位支持。讲座活动通过当代名家、名师的讲授,帮助学生们扫除文言文阅读的障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发现文言文魅力,亲近传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建立文化自信。

今天我们分享《礼记》(学生国学丛书新编)新编导言,一起阅读学习《礼记》。

如何阅读《礼记》

《礼记》成书于汉代,由西汉戴圣采集先秦旧籍编辑而成。在儒家经典“十三经”中,《礼记》《周礼》《仪礼》被称为“三礼”,而《礼记》最为后人所重。宋代的程颢、程颐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分别单独成书,朱熹进一步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明清的科举考试,都从这里面出题。这个历史演进过程,说明《礼记》的重要地位日益提升。故清代学者焦循说:“《周礼》《仪礼》,一代之书也。《礼记》,万世之书也。”强调《礼记》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近代学者梁启超把《礼记》定为“必读”的国学典籍。他说《礼记》“为青年不可不读之书,而又为万不能全读之书”。他认为,若以拓展常识与增进修养为目的,就必须好好读《中庸》《大学》《礼运》诸篇。章太炎先生是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国学大师,主张与梁启超相近。

《墨子》、《荀子》、《尸子》、《孙子》、《孔子集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露》、《扬子法言》、 《文子缵义》、《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说》、《山海经。

叶圣陶先生赞同章、梁的意见,从《礼记》四十九篇中选出十五篇,辑为本书。这十五篇是《礼记》精华,值得阅读品鉴。

下面谈几点阅读建议。

一、了解“礼”的基本意义。

通俗地说,“礼”就是某种规矩、某种行为规范。对“礼”的看重,与儒家拯人济世的抱负紧密相关。从夏到商,再到周,礼有演变过程,但作为维持社会秩序的某种规矩,“礼”始终存在着。社会各阶层各有其“礼”:王廷之礼、诸侯之礼、大夫之礼、士之礼、庶民之礼。接待神祇,孝敬祖先,建立伦常,区别尊亲,莫不有所循之礼。儒家认为,商务印书馆的绿皮书,各自恪守其礼,社会就会趋向稳定。“礼者,君之大柄也。”遵礼,方可天下为公,大道得行;倘若礼崩乐坏,势必趋于乱世。所以孔子大声疾呼恢复礼制。

“礼”并非凭空产生的。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有条理的。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他进一步阐释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美学散步》)

二、研读《礼记》的方法,可概括为“辨字读、章句”,“审名物”,“求条理”。(黄侃先生语)

《礼记》中的记述离我们生活较远,阅读时需借助注释。《礼记》的注释, 以汉代郑玄“注”和唐代孔颖达“疏”为最佳,一简一繁,在经学史上被誉为“双璧”。本书注释以郑注和孔疏为依据,包括注音解词、疏通句义等。阅读本书要细心体悟注释,克服疏通文句的难点。这就是“辨字读、章句”。

“审名物”,指了解《礼记》中的名物词。这是些具有专指、特称意义的词,它们构成了中国礼仪文化中独有的话语体系。比如六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士相见礼。比如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其中又还有进一步讲究。这样的“专词”在《礼记》中很多。读者在阅读中若有兴趣,可以就某些名物词做些探究。比如“九州”是哪九州?什么叫作“殡葬”?弄清些名物词,追踪其历史沿革,可以丰富我们对古代社会的认知。

“求条理”,指弄清一篇的条理,也指弄清全书内在的条理。这个要求较高。初读者可降低这方面要求。

三、注意对某些语段的仔细琢磨。

初读者宜选些重点语段仔细琢磨。语段,就是所谓“章句”的“章”。初读者对某一篇的阅读,不一定要逐段精读细啃,大致浏览,理清脉络即可。而对某些语段则要仔细琢磨。

比如《中庸》。从开头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看作对“中庸”的总说。接下来,具体述说古圣先贤们怎样理解中庸之道,怎样修养品德(即“修身”),强调任何人的“修身”都可以达到很高境界。再接下来,从“自诚明,谓之性”以下,进一步强调修养是没有止境的。而其中所说的“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则点明了“修身”与“礼”的关系。这就是大致浏览。而《中庸》里值得琢磨的语段很多。比如开头谈什么是“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意思是说,喜怒哀乐这些内心的情感是自然产生的,是人的本性,无所谓偏倚,这就叫“中”。这些情感外显出来而能“中节”— 恰如其分,没有乖戾,没有做作,没有偏颇,符合人的本性,就叫“和”。如果我们这样琢磨琢磨,大概就会对“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达道”有些领会了。如果能朝这方面提高修养,那就会“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了。上海有所著名的老学校,校名叫“位育”,就体现了对此的憧憬。

又比如,什么是“强”?《中庸》里有这么几句:

元曲选商务印书馆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一般人把以力胜人看作强,把金戈铁马、所向披靡看作强,但这里把“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看作强,显然是更看重思想的强大。因为有独立的思想才能做到和而不流,在众声喧哗中葆有自己的本心和追求。文天祥、谭嗣同、林觉民这些人之所以能毅然献身,义无反顾,就是他们拥有强大的内心追求。 他们懂得在生死之上有更高的存在—可能是道义,可能是信仰。而他们的追求至死不渝,不正是这里说的“强”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 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 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元曲选商务印书馆

所谓“大学”,是相对于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言的。 所谓“大学之道”,就是治国安邦之道。若仔细琢磨,这几句所含的意思很多,很丰富,最好分三个层次来把握。

第一层,强调“明明德”。明德,指原本善良的本性初心。但初心易被外物所蔽,所以要不断地去“明”,即葆有赤 子之心并发扬之;同时推己及人,要“亲民”,关怀更多的人, 并引领自我走向止于所当止的至善境界。这一层,先说提升自身修养,再说去影响他人,由内而外,又由外而内,于是达到 “止于至善”。这是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第二层,讲明确目标后 “修身”的具体过程:定、静、安、虑、得。这每一个字都值得体味。你若仔细琢磨一下,肯定能从这六个字获得很多启发。

第三层,从本末先后的关系上说明怎样接近“大学之道”。如果体会到心不妄动,所处而安,处事周详,得其所止,那么对自我生命境界的提升肯定很有益。

以上例子,大致示范了“琢磨”的基本方法 — 揣摩关 键概念,推敲层次关系,联系实际印证等。读者可再从书中摘选几段,自行琢磨。

四、摘录批注。摘抄一些至今被反复引用的经典名句,反复记诵,尝试写几句读后感。

比如: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学、问、思、辨、行,是个完整顺序,环环相扣。每一 环需要采取什么态度?达到什么境地?很值得深思。所谓“知 行合一”,不仅要在思想上“止于至善”,而且要在行为上落到 实处。这里“笃行”在最后,说明若不学、问、思、辨,那么 笃行的价值便很有限;而若不肯“笃行”,那么学、问、思、辨的价值同样也很有限。这么写几句,就是“读后感”。

又如: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怨人。(《中 庸》)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

……

阅读本书,如能摘录二十条,不时拿出来看看,有所领悟,便做点批注,累积下来,会很有收获。

不管是“琢磨”,还是写读后感,都离不开“审辨”,即 联系现实有所思考追问。比如《礼运》中讲“小康”,这与今 天我们所讲的“小康”有哪些不同? 又如《大学》几乎把自我 修养视为治国安邦的全部内容,对不对?如果没有经济的充分 发展,能治国安邦么?我们立足于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 就要在阅读中对某些问题进行些必要的追问。

阅读《礼记》,你可能会觉得古人的生活太过死板烦琐,规矩太多。可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你可能又会有些不一样的想法。礼越多、越具体, 也意味着人对自我欲求的节制越严格。对自我欲求的节制,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今天,难道不重要吗?

黄侃先生说“盖今之学三礼,决非为复冕弁之服,鼎俎之设”,而在于“明民族文化之发展”。我们读《礼记》,不仅可以管窥过去时代的文化特征,更在于能使礼乐文化和礼制精神为当世所用。

以上文字摘自《礼记》新编导言(学生国学丛书新编)

《礼记》(学生国学丛书新编)

叶圣陶 注

王延模 校

《礼记》是儒家“六经”之一,“四书”中的《大学》《中庸》均选自《礼记》。

《礼记/学生国学丛书新编》选注者为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绍钧。叶绍钧撰写的《绪言》详细介绍了《礼记》其书在中国古书中的地位、作者情况、各篇内容分类(关于仪文的、关于器物的制度的、通论礼乐的、政治制度谈、哲理谈),《礼记/学生国学丛书新编》选目的范围,《礼记》的读法,历代注释《礼记》的情况等,可以帮助学生读者全面了解《礼记》一书的内容和地位。

《礼记/学生国学丛书新编》主要选择了通论礼乐的、政治制度谈、哲理谈三类文章,共计15篇,具体篇目如下:《王制》《礼运》《礼器》《学记》《乐记》《祭义》《经解》《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坊记》《中庸》《表记》《缁衣》《大学》。选注者国学功底深厚,注释精当简练,篇目篇幅适合学生阅读。

   《元曲选一百种》(臧晋叔编)商务印书馆有影印本。   《金文最》(张金吾编)江苏书局本。   《元文类》(苏天爵编)同上。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商务印书馆本。   《京本通俗小说》。

新编将增加新序言,以进一步向当今读者介绍该书。增加插图,从历代名人画作中精选风格高雅,能够反映该书内容的图片,以期达到图文相得益彰的效果,而又不以图害文,增加该书的传统文化元素,增加少年学生读者阅读时的趣味性。

“学生国学丛书新编”60种

丛书简介

《学生国学丛书》

今人隋树森又从其他一些总集中辑录了《元曲选》未收的元人杂剧60多种,编成《元曲选外编》,以补前编之不足。《脉望馆古今杂剧》是明代赵琦美所藏元明杂剧剧本的总称,其实可看作是一部自成系统的总集,收入元明杂剧2。

《学生国学丛书》是王云五、朱经农主编,商务印书馆1926~1948年出版的著作。

源自《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1、感到:动 觉得:从它的话里我~事情有点儿不妙。2、感动:①形 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看到战士舍身求人的英勇行为,群众深受~。②动 使感动:他的话~了在座的。

《学生国学丛书》中有文学56种,史地17种,哲学及综合类22种。文学方面,有《诗经》《楚辞》及周秦两汉金石文、汉魏六朝文及唐宋以来的名家诗文选注;史地方面,有历代史书选注和著名游记选注;哲学和综合类方面,则为先秦诸子以及一些重要的经学和综合类著作的选本。除注释外,每书之前均有选注者所写的序文;有的还有著者传略。以上不少选本,在商务印书馆1937~1948年所出的《新中学文库》中,又重复入选。

整套丛书共有选注者44人。缪天绶选注《诗经》《孟子》《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叶绍钧选注《礼记》《荀子》《传习录》《苏辛词》《周姜词》,庄适选注《新序说苑》《吕氏春秋》《文心雕龙》《方姚文》《恽敬文》《左传》《后汉书》,唐敬杲选注《列子》《墨子》《管子》《韩非子》《顾炎武文》,傅东华选注《古诗源》《陶渊明诗》《李白诗》《杜甫诗》《孟浩然诗》《白居易诗》《王维诗》,黄公渚选注《玉台新咏》《周秦金石文》《两汉金石文》《三苏文》《黄山谷诗》《司马光文》《钱谦益文》《晋书》,夏敬观选注《王安石诗》《梅尧臣诗》《陈与义诗》《元好问诗》《二晏词》,胡怀琛选注《史记》《柳宗元文》《归有光文》等。

“学生国学丛书新编”

识别二维码,一键购买 套装☟

1.诗歌 21种

(1)专集 《陶渊明诗》《谢灵运诗》《王维诗》《孟浩然诗》《李白诗》《杜甫诗》《白居易诗》《温庭筠诗》《梅尧臣诗》《陆游诗》《黄仲则诗》《李后主词》《二晏词》《苏辛词》《周姜词》 (2)总集 《诗经》《楚辞》《古诗源》《十八家诗钞》《宋词》《元曲》

2.文集 16种 (1)作家专集 《韩愈文》《柳宗元文》《欧阳永叔文》《王安石文》《三苏文》《曾巩文》《归有光文》《徐霞客游记》《顾炎武文》《方姚文》《世说新语》《文心雕龙》《文史通义》 (2)专题文选 《礼记》《汉魏六朝文》《晚明小品文》

3.史书 9种 《书经》《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五代史》《明儒学案》

end

每日一书

《爱因斯坦论政治》

每日一词

《新华成语词典》

上一篇 2023年04月17 16:31
下一篇 2023年05月03 17:58

相关推荐

  • 春天蜜蜂采蜜的诗句,描写春天蜜蜂采蜜的诗句

    万物复苏的时节,一朵朵鲜花竞相绽放在春天里,勤劳的蜜蜂也复苏了,忙起了采蜜的活儿。蜜蜂是一位勤劳的酿造师,它把跑尽千里路,博采万朵花得来的花粉,精心酿成甜甜的花蜜。偶成宋饶节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

    2023年05月19 297
  • 带帆的诗句,诗经中有帆字的名字

    世间有聚就有散,聚的时候,固然是欢乐的,可离别的时候,总是让人感伤。欧阳修说: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这是人生常态。可诗词君还是喜欢李白的“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要分别了,就让我们饮中杯中的酒,最

    2023年05月14 243
  • 诗经里的成语,300个出自诗经的成语

    一、出自《诗经·国风》的成语1、【诗经·国风·周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悠哉悠哉,辗转反侧。逃之夭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2023年05月18 246
  • 回头是岸的上一句,回头是岸下一句是什么

    修身,你的人生才会有长度。俗语说的好,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弯腰。同理,越是有魅力的人越懂得谦卑。人生长度,并非生命长短,而是指人生道路的长短。如果你走错了路,甚至误入歧途,即使寿比南山,也是空活百岁

    2023年04月13 253
  • 数字诗句,数字诗句大全500首

    古诗词中,向来爱引经据典。如果一二三四五六七这些数字写入诗词,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高明的诗人将数字入诗,有的使情感更加深厚,有的使描写更加细致,有的使音律更和谐……诗词君今天推荐30首经典而有趣的

    2023年05月10 215
  • 君自故乡来全诗的意思,君自故乡来译文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

    2023年06月06 295
  • 元曲写春天精巧绝美,元曲精选十首

    阳春曲·春景胡祗遹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大德歌·春关汉卿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天净沙·

    2023年04月17 234
  • 兄弟的诗句,表达兄弟情义的诗句

    一、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出自先秦《毛诗·小雅·常棣》。水鸟困于原野上,表达兄弟情义的诗句,兄弟有难急相救。这句话以水鸟受困比喻兄弟有难,强调了兄弟急难时候互相救援的手足亲情。二、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2023年05月23 302
  • 松的诗句,《松》古诗词

    6首著名松树诗词:修竹万竿松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1/《春题湖上》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2023年04月10 234
  • 都护在燕然上一句,都护在燕然一句有何含义

    都护在燕然一句有何含义,“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全诗如下: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萧关”是古代的关名

    2023年05月24 297
  • 开到荼蘼花事了全诗,花事了的诗词

    荼蘼,令人有伤春之感名花榜上,有两种花最为神秘,一种是琼花,另一种是荼蘼。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宋代突然声名鹊起,其风头之盛甚至盖过牡丹和兰花。但在元明以后,又突然从名花的行列中淡出,且渐行渐远,

    2023年04月23 318
  • 杏花村的诗句,赞美杏花村的诗句子

    杏花十雨水节气的第二花信风,在中国传统中,赞美杏花村的诗句子,杏花是十二花神之二月花。春日春情,杏花满头,灿烂的杏花,或粉或红或白,如烟似霞像雾。“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是王安石中诗中的杏花

    2023年05月15 27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