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元曲图片,元曲在元代被称作是什么

元代戏曲艺术有很大发展,元曲是元代具有创造性的文艺品种之一。元曲包括散曲和戏曲(杂剧和南戏),而杂剧以其艺术上的创造性、内容上的现实性,成为这个时代文学艺术的代表。一、散曲散曲分小令和套数两种体裁。小

元代戏曲艺术有很大发展,元曲是元代具有创造性的文艺品种之一。元曲包括散曲和戏曲(杂剧和南戏),而杂剧以其艺术上的创造性、内容上的现实性,成为这个时代文学艺术的代表。

一、散曲

散曲分小令和套数两种体裁。小令源于唐末五代。通常以一只曲子为一首,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但可以将这只曲子再重复一遍,也可采用“带过曲”的方式,即续写一二个宫调相同而音律衔接的曲调。每句用韵,并加衬字,形成腔格固定、表达自由的特色。由不同曲牌同一宫调的若干支小曲联缀成套,称为套数或散套。散曲共有六宫十一调,共十七宫调:正宫、中吕宫、道宫、南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小石调、南平调、般涉调、歇指调、商角调、双调、商调、角调、宫调、越调。散曲曲调来源很广泛,有来自民间的“里巷之曲”,又有北方、西域少数民族的“胡夷之曲”。明人徐渭云:“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春,壮伟狠戾。武夫上马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徐渭《南词叙录》)明人王世贞则云:“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者,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王世贞《曲藻序》)可见,元散曲是继承宋金人词,吸引民间俗曲和少数民族乐曲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新体文艺。

元人杨朝英编《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和《阳春白雪》,选录元人散曲,传世至今。明人朱权编《太和正音谱》,收录元散曲家187人,另有“词林英杰”150人,除董解元为金人外,共336人。前期曲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卢挚、王和卿等人,后期曲家有刘致、张可久、乔吉等人。元代少数民族曲家人才辈出,见于记载的有畏兀儿人贯云石、全子仁,回回人马九皋(马昂夫、薛昂夫)、萨都剌、丁野夫、兰楚芳、赛景初、沐仲易、虎伯恭、王元鼎、阿里西英、阿里耀卿、大食惟寅等,康里人不忽木、金元素、金云石等,女真人奥敦周卿、王景榆、李直夫等,蒙古人阿鲁威、杨讷等。其中不忽木之词,朱权评为如“闲云出岫”,马九皋之词如“松阴鸣鹤”。而贯云石尤以散曲闻名,《朝野新声太平乐府》收其作品甚多,元曲在元代被称作是什么,其号酸斋,与号甜斋的曲家徐再思齐名。后人将他们的作品合辑为《酸甜乐府》。朱权评其词如“天马脱羁”,姚桐寿称其“所制乐府散套,骏逸为当行之冠,即歌声高引,可彻云汉”(姚桐寿《乐郊私语》)。

二、戏剧元代戏剧包括杂剧和南戏两大系统。

杂剧是我国历代歌舞艺术、讲唱伎艺长期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戏曲形式。

元曲的代表作有:窦娥冤 小桃红采莲女 折桂令,拟张鸣善 殿前欢 离思 普天乐 水仙子 山居自乐 山坡羊 叹世 水仙子 夜雨 折桂令 九日 天净沙 秋思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元曲是一种始于元代艺术的现形式,它包括有元杂剧散曲。它没。

我国戏剧产生于唐代。自宋开始,一些大城市就曾建立勾栏、瓦舍,许多民间艺人在里面进行说唱表演。金中都的院本,就是宋代市民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元杂剧把歌曲、宾白、舞蹈动作融合在一起,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戏剧艺术。它以(唱)为主,唱词由同一宫调的套曲组成,句尾入韵,并有科(动作)、白(念白)相配合表述剧情。每一出剧通常分为四折,剧前或两折之间可加“楔子”。演出时由一个演员(正末或正旦)演唱到底,其他演员只作配合的科白。杂剧初盛于山西、河北,大都(今北京)是前期杂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玉京书会等是大都创作剧本和唱本的团体。据《录鬼簿》、《录鬼簿续编》、《太和正音谱》等书记载,元代杂剧作家约有二百多人,剧目六百余种,现在一百五十余种。最著名的剧作家是关汉卿,他被誉为“编修师首”、“杂剧班头”,自称“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通五音,六音滑熟”(关汉卿《石伏志》)。

明代臧懋循在《元曲选序》中说他“躬战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他共创作了63个杂剧剧本,现存曲目俱全的12个,科目残阙的3个。其中《窦娥冤》、《单刀会》、《拜月亭》等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王实甫的《西厢记》,《录鬼簿》中称之为“天下夺魁”。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都是这个时代的名剧。关、马、郑、白,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元代还涌现了不少成就卓著的少数民族杂剧家,女真人李直夫(蒲察李五)编有《虎头牌》等12种,蒙古人杨讷编有《刘行首》等18种,回回人丁野夫编有《赏西湖》等5种。也有反映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剧本,如吴昌龄等编有《老回回探狐洞》等多种。著名杂剧演员有朱帘秀等,回回女演员米里哈歌喉清婉,亦负盛名。

元代元曲图片

南戏又称“戏文”,原是浙江温州一带的地方剧,宋徽宗宣和年间开始流行,到南宋时已很兴盛。明祝允明说:“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祝允明《猥谈》)入元后,“南戏”被当作“亡国之音”而遭受歧视。元中期后,由于杂剧转衰,南戏得到发展。南戏也由唱词和科诨组成。唱词多采自宋词和里巷歌谣,其曲调除民间曲调外,还有大曲、曲破、佛曲、舞队、影戏、鼓板、唱赚等,但不限宫调,不限折数,一剧演唱也不限一人,比较自由灵活。同时,它的声腔也有了发展,“腔有数样,纷纭不类。各方风气所限,有昆山、海盐、余姚、杭州、弋阳”。昆山腔是元末形成的,“善发南曲之奥”的昆山人顾坚起了很大作用(魏良辅《南词引正》)。海盐腔的首创者是畏兀儿人贯云石,“今世俗所谓海盐腔,实发于贯酸斋,源流远矣”。

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激赏郑光祖的文词,将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列,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三、代表作品 1、《天净沙·秋思》①作者:元代马致远 ②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

现存宋元南戏剧本残本十余种,见于记载的存目约170种。南戏作家也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被称为“四大传奇”。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诗词和民歌元代诗词。后人评论说:“元诗尤繁富观,诸作者多宗温(庭筠)、李(商隐),间学长吉(李贺),其病为纤浓,为繁缛。”“元诗矫宋流弊,而失于多学晚唐,然其佳者则婉转惆怅,附物切情,工整而流逸,清新而秀丽,虑周藻密而不涉于粗疏,意深韵远而不失之径直”。

元初诗坛,北方以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等为代表,风格淳朴;南方如方回,宗江西诗法,戴表元力主变宋代静细清新句法。

元朝后期的诗坛以杨维桢最著名,其诗号称“铁崖体”,其七古歌行追求新异,竹枝词清新通俗。作品中不乏现实主义作品,如反映盐民悲惨生活和揭露盐商骄奢淫逸的《盐商行》等,又有讽刺张士诚一伙新生地主分子的不少诗篇。王冕的诗也有不少揭露元末社会矛盾的,如《伤亭户》、《江南妇》等。哈剌鲁人乃贤、回回人丁鹤年等也有许多很好的诗篇。民歌。元代民歌丰富多彩,流传至今的有一百多首。民歌的作者大多没有留下姓氏,但他们仇视封建压迫的心情十分强烈,对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却加以同情和赞颂。元代劳动人民创作的民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

可惜太师无运智,不将些子到黄泉。脱脱上台后,力图通过“更化”政策挽救时局,但社会矛盾已无法缓和,农民起义即将爆发。浙江温台地区流行一首民谣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在广大群众看来,脱脱主持的“开河”、“变钞”,是元末农民起义的导火线。在一首《醉太平小令》说“开河变钞祸根源”;另一首诗则说:“丞相造假钞,舍人做强盗。贾鲁要开河,搅得天下闹”。民歌也是起义军用来动员群众的工具。众所周知的“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就是韩山童、刘福通等农民领袖散布的。起义爆发后,人民群众则通过民歌来表达他们对起义军的热爱。至正十五年(1356)松江流行的一首民歌极其生动地描绘了起义军占领松江时人民群众欢欣鼓舞的心情:满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书画元代没有画院,画家多是士人,因而摆脱了南宋画院形式主义的习气,逐渐形成写意的画风。写意,这是画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抒写孤傲清高的情趣。开一代风气的大画家赵孟頫就主张“不求形似”。

元末画家倪瓒在自题画墨竹中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这种写胸中逸气而不求形似的风格,正是元代绘画的特征。赵孟頫是元代书画的巨匠。元代陶宗仪称:“孟頫以书法称雄一世,画入神品。”他提倡人物画要继承唐人技法,山水画要学五代人董源、巨然。他作画精于山水、木石、花竹、人马,并以书法笔调写竹,用“飞石”法画石,自成清腴华润的风格。他的书法用笔圆转流美,骨力秀劲,世称“赵体”,“篆、籀、分、录、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史·赵孟頫传》)。他的书画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很大。

回回人高克恭也是元代负有盛名的画家。他学画“始师二米(米芾、米友仁),后学董源、李成,墨竹学黄华,大有思致。怪石喷浪,滩头水口,洪琐泼染,作者鲜及”。时人将他与赵孟頫并提,有“近代丹青谁最豪,南有赵魏北有高”之说。

在赵孟頫、高克恭之后,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称“元四家”。黄公望善画山水,设色以浅绛居多,气势雄伟。吴镇善画山水竹木,笔力劲爽,墨气淋漓,能画出山川林木峥嵘郁茂景气。倪瓒之画常有很多题跋,抒发画家的胸中逸气。王蒙为赵孟頫之甥,山水画融各家之长而独创一格。此外,钱选善人物花鸟,任仁发善人物鞍马,王冕善梅竹,著有《梅谱》一卷。书法与赵孟頫齐名的是康里人巎巎,“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翅金玉”(《元史·巎巎传》)。畏兀儿人边鲁、的颜不花,回回人丁野夫、萨都剌亦善画。畏兀儿贯云石、边鲁、沙剌班、盛熙明善书法,盛熙明有《书法考》八卷;回回人瞻思、赛景初,钦察人泰不华善书法。

元代壁画艺术成就很高。除敦煌安西榆林窟保存有元代壁画外,北方许多古寺里还留有不少遗迹。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明应王殿元代杂剧演出壁画,为人们提供了十分生动的杂剧演出情况和舞台设计、服饰等珍贵资料。山西永济县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和世界绘画史上罕见的巨制,其中三清殿《朝元图》一套朝谒道教最高尊神元始天尊的壁画,全部构图计人物286个,每一人像高达2米以上,在形象造型和构图设计上都达到了相当卓越的水平,勾线劲紧有力而又宛转自如,流动飘荡而又严谨含蓄,绘画技法极为精湛成熟。

在元代,最流行的文学样式是元曲。曲,顾名思义,写出来是为了唱的。那么,古人是怎么演唱元曲的呢?元曲分散曲和戏曲两种。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只有一支曲子的叫小令,有多支曲子的叫套数。所谓一支曲子,就是在一个曲牌。

上一篇 2023年04月16 21:26
下一篇 2023年04月16 05:06

相关推荐

  • 描写月季的诗句,月季诗句最有名一句

    月季,是蔷薇科常绿或半常绿低矮灌木,也被称作“月月红”,更是被冠以了“花中皇后”的美称。月季出现在诗词里是在宋朝,但显然它的出现比文字记载要早。因为它就是蔷薇。蔷薇的野生种类本来就很多,人们取其蔓生爬

    2023年04月09 255
  • 好吃不过饺子下一句是什么,男人说好吃不过饺子什么意思

    冬至一定要吃饺子By菜菜小厨记用料葱姜少许生抽老抽适量猪肉2斤完整的说法是:“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倒着。”解释分析:因为农村人经常下地干活,一天的劳作很辛苦,而且农村的条件没有像城市那么优越,所以农

    2023年04月17 217
  • 一元曲线图怎么画,曲线图在纸上怎么画

    早几年间有一个词非常火,黄金分割或黄金比例。基本上那时候只要与美或者与协调相关的新闻,曲线图在纸上怎么画,都绝对和黄金比例沾边儿。最早听过的黄金比例就是大明星章子怡的脸,那时候感觉她突然就靠这个火了,

    2023年04月20 291
  • 持之以恒的诗句,描写做事持之以恒的诗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生,描写做事持之以恒的诗句,哪有事事如意;生活,哪有样样顺心。人生路上,总免不了起起落落,经历各种坎坷磨难,但人只要还有一股斗志,就要努力拼搏,方不负在世上走一遭!不弃光阴须

    2023年05月04 279
  • 男人都是鳝变的下一句,男人都是鳝变的是什么意思

    本周的古菜名叫“鳝丝羹”,所以,今天的主角是黄鳝。正好我们推送里讲鱼的内容挺少的,这回就专门说说。遗世独立大众脸中国人大多吃过黄鳝,就算没吃过也见过,没见过活的总见过照片。所以要说黄鳝陌生,那是万万不

    2023年06月03 265
  • 牧童吕岩的古诗意思

    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意:在绿草如茵的广阔原野上,牧童悠闲地放着牛,在徐徐的晚风中,吹了一阵笛子。到黄昏,回到家里吃饱了晚饭,连蓑衣都没脱,就悠然

    2023年04月12 219
  • 形容唐朝强盛的诗句,描写唐朝国力强盛的诗句

    ▲关注,让诗歌点亮生活今天,是2022年高考第一天1193万考生参加今年高考厚积薄发,天道酬勤在此,祝福所有学子旗开得胜,金榜题名!乘风破浪,前程似锦!不负韶华,未来可期!2022高考全力以赴!加油!

    2023年04月23 221
  • 关于知己的诗句,异性知己最高境界诗句

    图片来源于网络宋代汪洙曾写了一首诗,言人生有四大喜,乃: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朋友,异性知己最高境界诗句,是除了亲人之外最重要的一类人。他们会给予我们陪伴和帮助,甚至于有些神

    2023年06月03 238
  • 带晓字的诗句,带晓字的寓意好的诗句

    1李煜【句】梦里不知身是客2辛弃疾【句】梦回吹角连营3欧阳澥【句】离家已是梦松年。4刘昚虚【句】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5薛莹【句】花留身住越,月递梦还秦。6段成式【句】虱暴妨归梦,虫喧彻曙更。7段成

    2023年05月21 224
  • 酒的诗句经典,我有酒诗句

    中国有千年的酒文化,饮酒诗词便是其中的一部分,无数文人骚客于酒之一事留下过千古名篇,今日诗词君便为大家盘点史上最经典的饮酒诗词名篇排行榜TOP20,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TOP1《将进酒

    2023年05月24 280
  • 描写大海的诗句现代诗,大海的经典诗句

    庄严浩瀚的大海呵你犹如风情万种的美女令我心醉神迷将你深情地爱恋又如叱咤风云的英雄描写海的现代诗词一:《致大海》大海的日出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大海的夕阳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还

    2023年05月31 285
  • 关于冬天的诗句,冬天的古诗20首

    有人喜欢春之妩媚,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有人欣赏夏之豪迈,因为夏季到了百花盛开。有人钟情秋之静美,天朗气清,风轻云淡。却也有人独爱冬之萧瑟,虽然北风凛冽,却也挡不住来年的勃勃生机。20首关于冬天的著

    2023年05月04 25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