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经常讨论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对于元曲,或许我们知道的并不是很多!
元曲是元代戏剧文学的标志!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一样,都是我们研究当代人生活的重要依据!
元曲中有“枯藤老树昏鸦,反面女性人物形象,小桥流水人家”的凄凉悲苦;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爱国情怀;有“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的忧民情怀!
元曲包括了元杂剧和元散曲,现存的元曲中以塑造女性形象为主的作品居多!
元曲中女性形象可以分很多种,有闺中少女、风尘美女、坏女人等等风格!
解语花
“解语花”出自五代的《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
从这时候开始,我们就开始用解语花来比喻貌美如花的女子!
关汉卿在《朝天子·媵婢》中写道:巧笑迎人,问谈回话,真如解语花。
关汉卿的夫人也是有才,立刻就回了他一首小令:
闻君偷看美人图,不似关王大丈夫。金屋若将阿娇贮,为君唱彻醋葫芦。
就是说,别看你姓关,但是一点都不像关二爷,你要是敢金屋藏娇,我就每天给你唱醋葫芦!
闺中女
闺中女主要说的是处在深闺中,很少和外界接触的少女或是妇人。
《折桂令·相思》中:两叶愁眉,两行愁泪,两地愁怀。这种描述将深闺中,思念丈夫的形象刻画的非常深刻!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中写着: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短短的几句话,将这种日复一日在思念中逐渐消瘦的人深闺女子刻画的淋漓尽致!也更加突出了主人公的坚贞和纯情!
元杂剧和剧中女性角色对应错误的是《汉宫秋》文成公主。元杂剧中,女性形象是一道鲜艳夺目的风景,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理想与幸福、平等而独立的尊严意识在瑰丽隽永的唱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旦。
风尘女
这里不单单指的是风尘的女子,还有那些卖艺卖笑的苦命女子!
这首曲子描写了一位和崔莺莺命运相似的女子。
整日在红尘中强颜欢笑,整日在悲欢离合中度过,一方面受到了老鸨的压迫,一方面又遭到了情郎的遗弃!
他们总是期待着有一个意中人,脚踏七彩祥云来拯救他。但是,她们总是在充满希望的日子里等待,却又有着无数的绝望!
“添悲怆,那里有珍珠十斛,来赎云娘”
元朝的法律规定,家妓是不可以嫁给官吏的!她们在默默的等待着,等待那些真正爱护她们愿意为她们付出的男性!可惜,这种期望,总是渺茫的!
商人妇
“妾身悔做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这首元曲出自《阳春曲·闺怨》。
他诗歌中的女性各自代表了不同的阶层,有与元稹朝夕相处的妻妾,有美貌多才的歌姬舞女,有幽居深宫的妃嫔宫女,也有辛劳生活的普通女子,同时还有不忘红尘的女道士,这些女性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形象鲜明。《行宫》元稹唐诗鉴赏 行 。
这首小令也说明了商人妇同样是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的不幸!“商人重利轻离别”自古以来文人不仅自己之间相轻,还对商人有着很深的鄙视,士农工商,作为第一阶级的士人,在精神上对商人是充满了鄙视!
同样,他们对于商人妇,自然是充满了同情。
元曲中对于商人妇的描述,更多的是同情那些苦命的女子,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以及对没有遇到佳偶的悔恨!
辣味女
元曲中有许多豪放、大气的女性!《窦娥冤》中的窦娥是一位,《隔江斗志》中有孙夫人(孙尚香)!
有自己爱的丈夫,丈夫对其也算是照顾有加!以至于在东吴将相想要置刘备于死地的时候,孙夫人可以站出来,与蜀国站到同一战线!
经过艺术加工的孙夫人敢爱敢恨,豪迈大气。她批判哥哥“欢欢喜喜用计策,不同自己商量”,要毁掉自己的幸福!它没有为了所谓的国家大义来放弃自己的幸福,而是勇敢的选择了自己的幸福!
元曲《千里独行》中,甘夫人和糜夫人也是辣味女的一种表现!尤其是甘夫人,有勇有谋,在这场戏中,甘夫人心存大义、不忘初心,在关羽与刘备、张飞重逢的过程中,甘夫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国戏《连环计》中的貂蝉,其实也算是辣味女。在元杂剧中,连环计是由蔡邕提出来的!王允利用貂蝉的美貌,让其周旋在吕布与董卓之间,用貂蝉来完成那些男人都没办法完成的政治使命!同样也反映出了貂蝉命运的坎坷,作为一枚棋子,她永远都没有自己的生活!
坏女人
《倩女离魂》张倩女 都是非常有特点女性形象。
尼采曾经说过:男性为自己创造了女性形象,而女性则模仿这个形象创造了自己!
最典型的两个人物一一赵盼儿和燕燕,她们一个是风尘女子,一个是豪门女婢,比较能代表这类女性的形象。三是胆怯软弱,逆来顺受型。这类女子大多处于故事中的配角地位。像宋引章、谢天香、杜蕊娘等,是这种类型的人物。这类。
文学作品中一定会有一些人们对于女性的想象,一些好女人总是人们多期待的,文学家们构建了许多美丽的妇人,来满足自己对爱情也好、欲望也好的想象!但同时也会写一些坏女人,来反应出自己的另一种欲望和厌恶!
但是这些坏女人,同样也是对男权社会的颠覆!她们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语来挑战秩序,破坏规则。
《双献功》中的郭念儿、《燕青博鱼》中的王腊梅、《还牢末》中的萧娥都是“坏女人”的代表。
剧作家们将她们刻画成风流、心狠手辣、与人苟且、虐待儿女、构陷丈夫的毒妇。但是,剧作家们同时又将这种女人刻画的美貌异常,这种写法,也表达出当时人们有着“红颜祸水”的思想!
因此,人物形象往往突出了其中某一个特点,善良得就善良得一塌糊涂,邪恶得就邪恶得一无是处,这样一来,观众就毫不察觉地跟着戏曲中的人物的情绪走了。而小说是案头文学,一来受众文化层次相对来说要高一些,二来可以拿到。
在那些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从作者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中看出许多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人们普遍的一种价值观、人生观、甚至是世界观!
我们看古代文学作品,可以从中看到当时的生活状况,就像《金瓶梅》描绘的就是当时民间生活的状况,很细致很深刻,《红楼梦》更加厉害,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大户人家是如何生活的,对比《金瓶梅》我们就能发现其中的不同,一个是上层社会,一个中产阶级。看这些东西,我们就像是自己穿越到了古代,作为古人重新活一回,我们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