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你在读书过程中
是否遇到过这样
哭笑不得的场景
书页仿佛比主人公
更“忍辱负重”
《简 · 爱》
翻开书页
发现了从桑菲尔德庄园
厨房滴落的油渍
《三国演义》
饱饮奶茶或可乐
三国群雄是否会演绎出
别样的历史风云
本想顺畅地阅读文字
却被一些符号和标注
吸引走了目光
《巴黎圣母院》
看到这些圆圈
善良的卡西莫多也许会原谅你
然而 它们却会干扰
其他读者的脑电波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书写如此恣意
让其他读者何以欣赏
唐诗、宋词与元曲的优美
看到关键时刻
突然发现内容丢失或被隐藏
留下撕“芯”裂“废”的“怒吼”
《布谷鸟的蛋是谁的》
3.《元曲三百首》 解玉峰/编注中华书局 王国维尝谓:“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也。”元曲历来与唐诗、宋词并称。本书精选元曲三百首,每篇由三部分组成:题解、曲作和。
布谷鸟的蛋是谁的
第163至184页又是被谁撕毁
这是一个千古之谜
《挪威的森林》
书页如蝶翼翩翩
负载着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走进他者的世界》
如此折叠的空间
作者: 李新灿 编者: 任讷 参考资料:http://www.mendui.com/h_book/more340657.shtml
被遮蔽的文字
何以走进他者的世界
这些残书墨香
出自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近期的“破损图书展”
书名:元曲三百首 作者:解玉峰 译注 豆瓣评分:8.4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09-07 页数:264 内容简介:元曲历来与唐诗、宋词并称。王国维尝谓:“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也。
很多网友看后表示
简直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阿根廷著名文学家博尔赫斯曾说
“这世界上如果有天堂。
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若是借书阅读
还是应当珍惜“天堂”的
“一砖一瓦”
但若是阅读私人书籍
千人有千色
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
任意发挥
老舍曾说自己读书没系统
遇着什么就读什么
“不能叫书管着我”
他喜欢随读随做笔记
但不强迫自己记住书中的细节
他也会查找相关研究评论
深入了解作品的背景
“
“读了一本文艺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几本作品,元曲三百首常见的,最好找些有关于这些作品的研究、评论等著述来读。也应读一读这个作家的传记。”,
鲁迅认为读书时
遇到有疑问的就跳过去
再向前进
于是以前看不懂的都明白了
天气寒冷
鲁迅会边吃辣椒边读书
也会吃着辣椒写作
电视剧《觉醒年代》片段截图
我们常以为
读书是非常私人的事
但在互联网时代
一份份“畅销书单”
一位位“读书博主”
一条条“如何做读书笔记的视频”出现
使得读书正在从私人
转向公共领域
人们对知识的焦虑和渴望
似乎正在由他人满足
也似乎被“格式化”了
其实
读哪本书
一天读几页
思考什么
书名:元曲三百首 作者:任中敏 卢前编 豆瓣评分:7.9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4 页数:
读书笔记要不要写、怎么写
都是由读书人自己来决定的
在汲取他人读书经验的同时
也要避免将读书“形式化”
不必纠结是否“记住”了内容
开卷有益,阅读就好
你最近阅读了哪些书?
你有什么独特的读书习惯?
三百首元曲确实是元朝人所作之曲。《元曲三百首》收选了300首作品(元曲),为任犀然所编著。元曲是在唐诗、宋词之后,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突出成就。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
来评论区一起分享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