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兴起于元朝,其格式与宋词相似。但其写作风格更为灵活,允许增加衬字,允许增加句子,甚至允许转换音韵的平仄。
元曲的作者有几个在历史也很有名,比如马致远的一曲《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王实甫同样是元朝著名的戏曲家,且其《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十分的出名。而除了《西厢记》之外,另有《丽春堂》、《破窑记》、《贩茶船》、《芙蓉亭》等杂剧约十四种存世。而王实甫本人也与“元曲。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03、马致远马致远字千里,马致远的戏剧其实大多都是反映退隐山林的一些田园题材,所以他的戏剧作品看上去会特别的豪放。马致远的代表作也是非常多,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应该是《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当然除了这部作品以外,其它的一些。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分。
《北宫词纪》所收署名王实甫的散曲〔商调·集贤宾〕《退隐》中写道:“想着那红尘黄阁昔年羞,到如今白发青衫此地游”,“人事远,老怀幽,志难酬,知机的王粲;梦无凭,见景的庄周”,“怕狼虎恶图谋,遇事休开口,逢人。
曲中描写一个美丽的女子,与自己的心上人分别后,在闺中孤独难耐。见柳絮飞扬,更添愁思;见挑花殷红,更对镜自怜娇容;最怕黄昏到来,却偏偏黄昏不约而至;暮雨淅沥,掩门而泣,刚刚因思念而落泪,但旧的泪痕未干,新的眼泪又象断线的珠,爬满了双腮。看来今年的春天因思念心上人,又要瘦了几分。
王实甫元曲四大家之一,他和郭汉卿,白朴,马致远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他对园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王实甫的代表作是《西厢记》,他是元代著名的戏曲家,杂剧家。
读来让人柔肠千回百转,幽幽情切,令人生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