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史称李后主,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通书法,善绘画,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作为一个“好声色,不问政事”的国君,《虞美人》全诗,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帝”的地位。《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译文 春。
五代:李煜
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虞美人》 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译文这年什么时候才能算作了结,往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词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是他的代表作,也是绝命词。
白话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注释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一年,加重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一、《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李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
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