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吟镇江第二季|卢挚《【双调】蟾宫曲• 小卿》赏析
▓ 祝诚/文 王宜早 余夫 唐明觉 王新南 王呈兴 萧建国 陈恕华 周笃荣/8人书法
卢挚《【双调】蟾宫曲• 小卿》王宜早书
【双调】蟾宫曲• 小卿
★ 卢挚
暮云遮野寺山城。
渡口风来。
一叶帆轻。
宿雁惊飞。
冷清清败苇寒汀。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起源 “曲于词”源自民间,俚俗粗鄙乃是其天然倾向。由于敦煌石窟中大量的“曲子词”被重新发现,词源于民间俗。
吴江阔澄波万顷。
楚天遥明月三更。
金斗苏卿。
一首新诗。
元曲的盛行对于我们历史中的民族诗歌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还有这卓越的贡献,元曲刚刚一出现便展现了其茁壮的生命力,它不仅仅是文人雅士用来寄托情怀的工具,还能反映元代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境,也可以说是元代生活,百姓生活的一个缩影。 元。
万古离情。
卢挚《【双调】蟾宫曲• 小卿》余夫书
古诗文手抄报1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宋代诗人陆游在临死前留下的千古佳句。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他写了很多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诗篇,《示儿》便是其中一首。在挫折。
卢挚《【双调】蟾宫曲• 小卿》唐明觉书
卢挚《【双调】蟾宫曲• 小卿》王新南书
卢挚《【双调】蟾宫曲• 小卿》王呈兴书
卢挚《【双调】蟾宫曲• 小卿》陈恕华书
卢挚《【双调】蟾宫曲• 小卿》萧建国书
卢挚《【双调】蟾宫曲• 小卿》周笃荣书
【祝诚赏析】
元曲,卢挚,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官位显达,旧学深厚,文学负有盛名,作品兼有“豪放”和“妩媚”的色彩,是元代前期重要的散曲作家。
【预告】下期刊发 无名氏《[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咏苏卿》赏析
金山寺里诗为证,言心事诉离情,分明唤省临川令。空懊恼,谩哽咽,心无定。 天地澄清,月华悬镜。唤梢公,疾解缆,莫消停。泠泠的露冷,淅淅的风生。齐摇棹,伊哑鸣,畅凄清。 听江声,浪初平。一帆风送蓼花汀。没兴的双郎为苏卿,画船儿直赶到豫章城。
【征集】求无名氏《 套数【正宫】端正好•送别》书法及朗诵作品
本是对美甘甘锦堂欢,生纽做愁切切阳关怨。恰离了莺花寨,早来到野水平川。急煎煎千里把程途践,景萧萧宜写在帏屏面。
【滚绣球】动羁怀的是淅零零暮雨晴。恼人肠的是日迟迟春昼暄。感离情的是娇滴滴弄喉舌啼莺语燕,舞飘飘、乱纷纷柳絮飞绵。叹浮生的是草萋萋际碧天,绿茸茸柳带烟。流尽年光的是兀良响潺潺、碧澄澄皱玻璃楚江如练。断送行人的是忔登登鞭嬴马行色凄然。猛想起醉醺醺昨宵欢会知多少,陡恁的冷清清今日凄凉有万千,情默默无言。
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有哀婉典雅的闺怨情怀……本书收选了300首作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元曲的风貌。除原文外,另附有注释、曲解、曲评、背景说明,图片丰富。
【征集】求无名氏《套数【正宫】端正好•送别(续一)》书法及朗诵作品
【倘秀才】莫不是黄司理缘薄分浅,多管是双通叔时乖运蹇。小卿你再不向秦楼动管絃,彩鸾回舞镜,青鸟罢衔笺,兀良不远。
【脱布衫】不行动则管里熬煎,休停待莫得俄延。侧着耳听沉沉半晌,諕得我胆寒心战。
镇江金山寺 东方IC图
【再告读者】
祝诚教授研究元曲多年,他在《彩色港》连载的《元曲吟镇江》很受读者欢迎。应读者要求,祝诚教授新辟《元曲吟镇江》专栏第二季。
我们这个平台读者群很大,单篇作品曾获得过347万的点击(详见置顶帖的介绍),发(寄)送音频和图片以及书法作品原件,请与《彩色港书画苑》置顶帖中的联系人孙筱萍先生联系,置顶帖中有联系电话。
书法作品字体不限,但尽量把它写成书法作品,有落款、有印鉴更好。欢迎书画家投稿,将来会在您作品上头条等推介方面有所回报。
【作者简介】
祝诚近影
祝诚,江苏省镇江市人。1964年扬州师范学院中文专业本科毕业。中囯古代文学教授。曾任镇江师专副校长、镇江高专校长、江南大学太湖学院院长。曾获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评为江苏省先进教育工作者。撰有《茅山抗战胜利纪念碑碑文》《镇江宝塔山学子亭记》并勒石,编撰有《竟陵派锺惺谭元春选集》《元人镇江小令赏析》等。曾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
元曲杂剧经典名篇有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等。散曲经典名篇:〔双调〕沉醉东风 送 别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