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读书人处于“七娼八医九儒十丐”的地位,这大概也是后世将文人叫做“老九”的原因。由于政治地位低下,仕途无望,报国无门,元代文人多混迹于社会底层,或青楼楚馆、勾栏瓦肆,或遁世山林、躬耕为业。因此,其作品往往感叹身世,沉郁悲鸣,针砭时弊,一针见血。但也不乏指点江山、刚劲雄健之作,读来每每使人击节称赞,足以传唱后世。
蟾宫曲·题《录鬼簿》
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
周浩
想贞元朝士无多,元曲名篇欣赏,满目江山,日月如梭。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高歌。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城人物蹉跎。生待如何,死待如何?纸上清名,万古难磨。
此曲系周浩为钟嗣成所著《录鬼簿》所题之词。《录鬼簿》是钟嗣成为同行、朋友,以及当时落魄剧作家、曲作家所立的传记。作为同行和朋友,周浩对钟嗣成此举身为钦佩,对剧曲作家的处境感同身受。作者从历史风云变幻起兴,人间正道确是沧桑满目,将相帝王、豪雄才俊,也难免遭遇残酷的现实所带来的蹉跎坎坷。死生福祸,凡事都不必过于执着。一切如过眼烟云,终将消逝,唯有“纸上清名”,才能“万古难磨”,亘古长存。全曲字句凝练,一气呵成,我们读到的是周浩对钟嗣成的心灵共鸣、惺惺相惜。七百年后,我们也在作者仅存的这一篇散曲中体会到了“纸上清名,万古难磨”的震撼和力量。
人月圆
刘因
元曲《夜行船·秋思》赏析 文学赏析 秋思本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夜行船·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
山坡羊·潼关怀古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答案:5、D 6、C 16.(1)曹操、周瑜、诸葛亮(答出一个得1分,答出两个或三个得2分) (2)作者在此没有提曹魏,而是提到“一分。
张养浩
以下是我整理的以下是我整理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元曲赏析及题解,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我是个蒸不烂)(套数节选)关汉卿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
若论元曲之豪迈雄壮,当然也少不了张养浩的这篇《潼关怀古》。潼关做为秦、汉故都咸阳、长安的门户,扼守要冲,历来为兵戈纷纭之地。然而,身临其地,作者看到的却并不是雄关如铁、山河稳固。秦汉的宫阙玉宇凤楼龙阁早已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却是赤地千里,饿殍盈野,一幅凄惨的景象。无论朝代如何更迭,无论是谁登极御宇,罹难受苦的始终是穷苦百姓。作者以上帝视角,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呼号,可谓元曲中人民呼声的历史最强音!强烈的展现了作者民胞物与、关注民生的崇高情怀,难怪其人、其曲传唱一时,余韵后世。
如果大家还有好的建议和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