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唱法与京剧的关系是,京剧唱法的流行歌曲

京剧音乐属皮黄系统而又吸收并融合昆曲、梆子等声腔的音乐因素。由唱腔、打击乐、曲牌三个部分组成。唱腔以板腔体的西皮、二黄为主。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长于抒情、叙事、说理、状物。板式有原板、慢板

京剧音乐属皮黄系统而又吸收并融合昆曲、梆子等声腔的音乐因素。由唱腔、打击乐、曲牌三个部分组成。

唱腔以板腔体的西皮、二黄为主。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长于抒情、叙事、说理、状物。板式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回龙、散板、摇板、二六、流水、快板。另有反西皮,是京剧传统唱腔中出现较晚(据传是谭鑫培所创)的唱腔,板式仅二六、散板、摇板。

宋词和元曲都是曲牌联套体,一个词牌或者曲牌是一只曲子。京剧是板腔自由体,没有曲牌。

二黄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多用于悲剧型的剧情中。板式有原板、慢板、导板、回龙、散板、摇板,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增加的二六、流水、快板等。二黄降低四度(即京胡由“52”定弦变为“15”定弦)是反二黄。与二黄相较,降低了调门,扩展了音区,曲调起伏更大,旋律性更强,更适于表现悲壮、凄怆的情绪。反二黄的板式与二黄相同。另有四平调,也叫“二黄平板”,由吹腔演变而来。板式只有原板、慢板两种,但曲调灵活,能适应不同句式,可表现多种感情。不论委婉缠绵、轻松明快或沉郁苍凉,都可使用吹腔,旋律与四平调相近,伴奏用笛子。原是曲牌体,逐渐演变为板腔体。唱腔中伴有过门。吹腔的板式不多,基本上是一板一眼,也有少量的一板三眼及流水板。高拨子,亦称“拨子”,是徽班的主要腔调之一。原用弹拨乐器伴奏,后改用胡琴。板式有导板、回龙、原板、散板、摇板。曲调昂扬激越,适合于表现悲愤的情绪。以上诸腔为各行角色所通用,仅在发声、音区、唱法上有所不同。另有一些唱腔属于特定角色行当通用。如南梆子从梆子演变而来,仅旦角、小生唱,曲调委婉绮丽,适于表达细腻、柔美的感情,板式只有导板、原板。娃娃调(西皮、二黄都有),主要由小生用,旦角、老生、老旦偶一用之。南锣及其他杂腔、小调,为丑角、花旦专用。

1.真嗓亦名大嗓、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如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则称为假嗓。真嗓与假嗓在行腔时衔接自然,不露痕迹,就能使音域宽广,高低音运转自如。京剧的生行(老生、武生、红生)、净行、丑行、老旦等行当,在演唱时均用真嗓。小生演唱用假嗓,但念白则用真假嗓结合。

2.假嗓亦名小嗓、二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系与真嗓、大嗓、本嗓相对而言。用假嗓发出的声音称假声。发声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假嗓发音的音调较真嗓为高。京剧的旦角、小生的演唱均用假嗓,但二者声音的刚柔力度有所不同。

3.左嗓,京剧声乐名词。主要指男声中一种不正常的嗓音,能高而不能低,另外声音刚而扁,圆润不足,有些专唱高调门的老生或武生,即以此嗓演唱。老生嗓音有纯粹左嗓,亦有本嗓而略带左者。另外,左嗓有时亦用作另一解释,指嗓音与伴奏乐器不合,即一般所谓的不搭调。

4.吊嗓亦作调嗓。京剧演员的练唱方法,也是演员唱功锻炼的步骤之一。演员每天除喊嗓、念白外,还须用胡琴(或加鼓板等)伴奏,大声练唱戏中的唱段。有的先用一般调门,然后适当升高。吊嗓的作用:1。通过大声练唱,使声音符合在舞台上演唱的要求,由于不间断的锻炼,可使嗓音日益嘹亮圆润,气力充沛,口齿清晰有力,并保持耐久能力。2。熟悉伴奏,全面了解唱腔和伴奏的关系,共同掌握尺寸,解明曲意,表达曲情,使演唱与伴奏的配合达到水乳交融,进而达成艺术上的相互默契,协调整个唱段的表演风格。

5.喊嗓,京剧演员练声方法,通过喊嗓可以锻炼各个发声部位,正确地发出各个韵母的本音。喊嗓时间一般在清晨,于空旷地区,大声喊出“唔”、“伊”、“啊”等单元音,由低而高,由高而低,反复进行。待声音舒放后,再以唱段进行练习。

元曲唱法与京剧的关系是

6.丹田音,又名响堂,京剧声乐名词。演员歌唱时肺部蓄足气,小腹用力,气似从丹田(人身肚脐下约三寸处谓之丹田)发出声。现在一般传统演唱戏曲练声方法,也认为丹田音最能响堂(即声音送得远,听得清)。

可能会有这样的继承关系:元杂剧——昆剧北曲——京剧某些曲牌:昆剧的北曲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元杂剧的曲调,而京剧又从昆剧吸收了一些曲牌,包括有元杂剧因素的北曲,比如【点绛唇】(这里指北式点绛唇;昆剧南式点绛唇有两阙。

7.云遮月,京剧声乐名词。这是对老生的圆润而较含蓄的嗓音的一种比喻。这种嗓音,开始听来似觉干涩,以后愈唱愈觉嘹亮动听,使人感到韵味醇厚,潜力无穷,是长期锻炼而形成的一种优美音质。谭鑫培、余叔岩的嗓音都属于这一类型。

8.塌中,京剧唱法的流行歌曲,京剧声乐名词。演员在中老年时期,由于生理关系,发生失音现象,完全不能歌唱,叫做塌中。有的演员爱护嗓子,到老仍保持元音不变。用假嗓歌唱的演员,老来塌中的较多。

9.脑后音,京剧发声的一种。又名背工音。一般发音,气从丹田而出,经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来。脑后音虽然同样气从丹田,但发音时,喉腔稍加压缩,打开后咽壁,提高软颚,将声音送入头腔,与鼻音相聚,使声音迂回在脑后,通过头腔共鸣,发出一种含蓄浑厚的音调。脑后音发音苍劲有力,能达远闻,而近听又不觉其尖厉。老生和净角唱腔中,凡遇闭口音(如“一七辙”)的高音,多用此种唱法。旦角唱腔用脑后音者较少,程(砚秋)派唱腔有时用之。

11.走板,京剧声乐名词。指演员唱曲不符合规定的节拍。京剧唱腔中有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流水板等各种不同的板槽,行腔时如背离板眼的规定,失去节拍的分寸,即谓走板。

12.不搭调,京剧声乐名词。指演员唱曲音调或高或低,不合于规定的调门。习称跑调。

14.换气,京剧演唱方法之一。演唱时凡遇长腔或拔高处,必先吸气,作好充分准备。换气不是停腔再唱或明显稍顿再接唱,而是在行腔吞吐字音的瞬间,乘便呼吸,蓄气待换。唱腔中在何处换气,因人而异,一般称为气口。

即汉字有四声阴阳,按照字音的声调觉得腔调。如金元时代的曲(后世称元曲)、明清时代的传奇(以昆曲为代表)等。京剧的唱腔是介于歌与曲之间的声腔。大体上按字行腔,如平声字。但很多情况却不遵循,如上声和去声。

15.偷气,京剧演唱方法之一。指换气时不着痕迹,在观众不觉察时偷换。如《捉放曹》中陈宫所唱“马行在夹道内我难以回马”,唱完前六字及“内”字长腔,利用“我”这一衬字向内“偷”吸一口气,以便唱足下面“难以回马”的腔,即谓之偷气。

16.嘎调,在京剧唱腔中,凡是用突出拔高的音唱某一字时,习称嘎调。如《四郎探母》中杨延辉唱“站立宫门叫小番”一句中的“番”字,《定军山》中黄忠唱“扫明天午时三刻成功劳”一句中的“天”字等,均称嘎调。

17.长吭,长(音掌)是增长,吭是嗓音的俗称,此处指音量。长吭好似加大音量。

18.砸夯,比喻演员演唱似夯地基时的鼓努为力,含贬意。演员不善于掌握演唱方法,用气过头,或使蛮力,演唱(多在尾音)出现笨拙的重音,谓之砸夯。

19.工尺,戏曲音乐名词。泛指戏曲曲谱上曲词右侧所注音阶符号。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以“合、四、上、尺、工、凡、六”等字作为音阶的符号,相当于西洋音乐的“56712345”。习惯上把这些符号统称为“工尺”。有的曲谱,曲词旁只注板眼(拍子),不注工尺。有工尺的曲谱,名为工尺谱。

20.板眼,戏曲音乐名词。传统唱曲时,常以鼓板按节拍,凡强拍均击板,故称该拍为板。次强拍和弱拍则以鼓签敲鼓或用手指按拍,分别称为中眼、小眼(在四拍子中前一弱拍称头眼或初眼,后一弱拍称末眼)。合称板眼。

21.过门,京剧音乐名词。指在唱句与唱句之间,唱段与唱段之间的间奏音乐。唱句与唱句之间常用小过门儿,唱段与唱段之间常用大过门。但由于板式不同,亦有不少例外,并无固定模式。

22.挂儿,京剧音乐名词。挂儿是“过儿”的谐音,专指在唱段与唱段之间的大过门,一般多指华彩的间奏音乐。在唱句与唱句之间的小过门不称挂儿。

24.行弦,京剧音乐名词。指在演员表演动作或对话、独白时的衬托音乐。行旋多为曲牌或简单旋律的反复演奏,主要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25.调门,指演员歌唱时的音高。凡用弦乐器伴奏,都根据演员嗓音的高度自由定调。京剧调门,一般以正宫调为适度,最高的唱乙字调,最低的凡字调,俗称趴字调。同一剧中,两个主要演员音高不同,有时互相迁就,有时临时长(提高)调门或落(降低)调门。

26.调面,演员唱的音高与伴奏乐器(胡琴、笛子等)的音高相同,叫做调面。意思是按照“调门”的表面歌唱。调面系针对调底而言。在一般情况下,演员都唱调面。

27.调底,演员唱的音高比伴奏乐器(胡琴、笛子等)的音高低八度,叫做调底。意思是按照调门的底音歌唱。调底系针对调面而言。京剧的某些唱腔,如娃娃调的腔调经常翻高,如将调门定高,演员嗓音不及,如将调门定低,乐器音量有过小,乃采用调底的唱法,把乐器定高八度,演员以低八度的音来歌唱。

元曲唱法与京剧的关系是

28.定弦,指弦乐器(胡琴、阮等)定“调门”的高低。一般都以笛子作为定弦的标准。

是不同的剧种,但在形成的过程中又相互联系

29.乙字调,京剧音乐名词。工尺谱所用调门之一。定弦时,以笛子小工调的“乙”音(开启第五孔,吹高音),定胡琴的“工”音(西皮调外弦的敞弦)。乙字调为京剧的最高调门。

30.工正调,亦作正宫调。京剧根据笛的音高定胡琴的调门,西皮外弦与笛正宫调的工音同高的称为正宫调。比正宫调高出一度的称乙字调,高出半度的称工半调,比正宫调低一度的称六字调,低半度的称六半调,低二度的俗称趴字调。

31.工半调京剧调门之一。略高于正宫调,略低于乙字调。定弦时比照笛子的正宫调定音而略升高。

32.软工调,京剧调门之一。略低于正宫调,而较六字调稍高。定弦时比照笛子的正宫调定音而略降低。

34.趴字调,亦作扒字调。京剧调门之一。凡低于六字调一度以上的统称趴字调。

看戏,其实是回归一种诗意的生活!

京剧本身就是一首流动的诗歌,充满诗的旋律和韵味。京剧作为国粹,经历了几百年的时光,越发打磨的精致了。一招一式,浅唱低吟,自有其韵味在其中。即便是繁文缛节一般的做作,也透着奢华的气势与泱泱大国的风范。悠扬的琴韵之中,道不尽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和壮士忠臣的慷慨激昂。尤其是那一袭宽袖,微露的纤纤玉指,折扇轻握,打开来,遮住了脸,慢慢的现出一双水灵灵的清水眼,顾盼生辉,眼风恰似大朵牡丹花的背景,直飘到心里去,仿佛身在堂皇富丽的大唐盛世,而微醺的贵妃,就在那月光下,舞着,唱着,隆重的是那情那景,直叫人恍惚了台上台下,戏里戏外。一出戏演尽了一生的情。

看戏,其实是回归一种诗意的生活,这种生活我们的祖先过了千百年,闲适而从容,宁静而优雅。戏曲,从来就是国人的生活方式,是家庭的,更是精神的,一如书画琴棋,她汇聚着每个人心底从未远去的梦境,可照见自己,可寻觅初心。那高亢悠扬的声腔穿越时空,远去的岁月似触手可及,而就中那今古如一的深情,那历久弥新的气韵,无不让现在的我们但愿长醉不愿醒。

在能演出的折数中,以关汉卿的《单刀会》第三折(“训子”)和第四折(“单刀”)最为流行。但戏曲史家认为《纳书楹曲谱》所记乐谱(工尺谱)已非元杂剧原来唱法,而是所谓“元曲昆唱”。在元杂剧演唱方法失传或基本失传的同时,剧本也。

京剧承载的,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更有这个民族对世情的敏感与关怀。是老程婴义无反顾的坚韧,是秦叔宝英雄末路的叹息,是小红娘急公好义的伶俐,是虞美人自刎君前的悲壮„„

一出出剧目,一幕幕场景,演绎着横亘时空的深情。唱念做打,手眼身法,靠的全是真功夫,而那些看似抽象而写意的动作,为我们铺开的,却无比诗意的真实。一个手势,便是开门,一个脚步,便是上船;没有三军阵前,只四面靠旗,便能让你感受到那黑云压城的惨淡;没有骏马飞驰,只一杆马鞭,便能让你体会到那餐风露宿的奔劳。

那些字字珠玑的曲牌唱词,迸发的,是最平凡的人们发自心底的呐喊。“词句警人,余香满口”,有浩然正气冲霄汉的豪壮,有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的辛酸,有彤云低锁关河暗的苍凉,有碧云天黄花地的怅惘。痴情也好,洒脱也罢,无不缠绵悱恻,闪烁腾挪,时儿洪如涛,时儿游如丝,时而无烟火,时而遏行云。

京剧正是在用这种艺术的升华,为我们展现着人间至善至美,百年的时光,似早已流动在这一唱一和,一舞一动中了。那交织的情感充盈着我们的心灵,成全着我们对世事的悲悯。实可谓“作廿四史观,镜中人呼之欲出;当三百篇读,弦外意悠然可思”,直叫人哭一回,笑一回,怒一回,骂一回。或曰:可以当长歌,可以代痛哭,可以吊零香断粉,可以悲华屋山丘。让我们一次次在别人的故事里,在不同的角色中,千回百转,寻觅着自己的情怀。

上一篇 2023年05月09 09:53
下一篇 2023年04月23 21:05

相关推荐

  • 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诗句,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散文

    喜欢宋词。喜欢柳永“晓风残月”的柔美,喜欢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伤怀。喜欢秦观“朝朝暮暮”的感慨,喜欢辛弃疾“金戈铁马”的豪迈。总有一句宋词,动人心怀,想不想亲笔填一阙词。《向上吧诗词》冠军杨强老师,

    2023年04月16 243
  • 日日走的下一句是什么,轻轻的我走了下一句是什么

    古人有云:“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万般造诣,皆是千锤百炼,厚积薄发。好比竹子,用了三年时候默默扎根土地,才能换来第四年的破土而出。古往今来,没有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无不来源于日常

    2023年05月11 301
  • 一夜白头的诗句,感叹一夜愁白头的诗句

    在诗词中,青丝和白发往往代表了年轻和衰老。代表了时光的流逝。不论是李白的“朝如青丝暮成雪”还是苏轼的“早生华发”。莫不和时间有关。往日生活,好也罢。坏也罢,已成过去。莫为过去悲伤,须为现时歌唱。学学苏

    2023年04月22 267
  • 元曲的结构由几折构成什么,元曲散曲的结构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融合多种表演艺术形式,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清晰,人物鲜明;散曲产生于民歌俚谣,语言自由活泼,表现力丰富,雅俗共赏。元曲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

    2023年04月20 277
  • 最有名的牡丹诗句,赞美牡丹的佳句

    最美人间四月天,又到了牡丹花开的时节。牡丹色泽艳丽,赞美牡丹的佳句,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今天诗词君和大家一起最美的诗词里,赏尽“

    2023年05月24 247
  • 唯美诗句爱情,浪漫的古风爱情诗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1、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2、关

    2023年06月05 236
  • 新年的诗句,贺新年的古诗词

    春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有关新年的诗句如下:1.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2023年05月08 244
  • 隔叶黄鹂空好音的上一句,眏阶碧草自春色的下一句

    很多人从五绝、七绝开始学写诗,这样一开头就走错了路子,眏阶碧草自春色的下一句,以后很难写好。五言绝句本质上是最短小的五言古诗,七言绝句本质上是最短小的七言歌行,前者要求在极精简的文字中,尽量表现出高古

    2023年04月16 230
  • 优美的宋词元曲,优美的宋词元曲长篇

    以下唐诗和宋词十大名作排行榜,是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兆鹏面向海量作品,根据历代选本、评点资料等数据,定量分析而来的结果,反映的是千年跨度、大浪淘沙之下最受欢迎的作品。元曲十大名作排行榜,则是对元曲颇为

    2023年04月11 262
  • 风景诗句,形容大自然美景的诗句

    诗词中有许多写景的句子。让后人赞叹不绝。下面100句写景的句子。总有一句惊艳了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023年05月03 219
  • 锦鳞游泳上一句,锦鳞游泳的意思

    一、辨析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哪一句是借喻?哪一句是借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2023年04月12 246
  •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诗,达摩西来一字无全诗原文图片

    达摩原来天外天,不讲佛法也成仙。万卷经书都不用,单提生死一毫端。达摩说闻经无功德,说善星比丘闻经下地狱,亦是妄语。涅槃经言,善星是因闻经后,不信不持不受不修,是一阐提,所以才下地狱,非佛经无功德。所以

    2023年04月18 28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