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废除科举制元曲,元朝科举制被废除了吗

元代,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执掌政权的朝代。这个朝代在历史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今天咱们不谈政治,只讲文化。元代很短,但文化的话题不少。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涌现了一种辉煌的文化。这迟到的文化,就是中国的戏

元代,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执掌政权的朝代。这个朝代在历史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今天咱们不谈政治,只讲文化。

元朝废除科举制元曲

元代很短,但文化的话题不少。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涌现了一种辉煌的文化。这迟到的文化,就是中国的戏剧。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三座里程碑式的文化表现形式,其中元曲就是“迟到的文化”的具体的表现形式。

元曲的出现相对于世界戏剧史的发展进程实在是太迟了,这一迟多长?一千多年。

因此当元曲出现时,就像一种长久失落会引起强力反弹一样,中国的戏剧文化达到了顶峰。按照王国维先生的说法,元曲已经进入了世界坐标,而且毫无愧色。

中国文化史上又增添了一些名字,例如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如果再往下追溯,等到明清两代,还有汤显祖、孔尚任、洪昇等一众戏曲学家。

在元代长期废除科举制度,广大士子没有出路,壮志难酬。马致远《拨不断》就是这样一首叹世之作。开头三句给人一种厚重的压抑之感: 可叹那些寒儒白白地读了许多书。刻苦读书又有何用? 由于元代长期废除科举制度,使得寒儒。

宋代灭亡后,蒙古人的马队占领全国。新的统治者不谙汉文,不喜汉人典籍,却喜欢观赏歌舞表演和小品表演。上行下效,戏剧的产生有了观众基础。

再则,戏剧本身不同于唐诗、宋词,它的内容必须包含比较激烈的矛盾对立和情节冲突,才能推动剧情的发展。这是戏剧的必要条件。

遗憾的是元代以前,君子要求“温良恭俭让”,要求“以和为贵”。这从根本上与戏剧是背道而驰的,它贬斥了戏剧冲突。而当冲突发生时,君子需要“中庸”、“节制”、“互敬”的方法解决冲突,这显然又和戏剧冲突所需要的尖锐、紧张分道扬镳。

元朝没有废除科举制度,停考了几次皇庆二年,元仁宗下诏书恢复科举,同时规定将程朱理学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程朱理学就此成为了元朝的官员,明清时代则更进一步成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

而在元代,所有的君子秩序统统被打乱,新的统治者也不恭行儒家的礼仪。在蒙古政权残暴的统治下,在黑暗、混乱的年月中,民间劳苦阶层的生活水生火热,相对应的权贵阶层却奢侈腐朽。这种明显的两极分化造成的社会尖锐矛盾,元朝科举制被废除了吗,如果放在元代以前,文化君子们好采用唐诗、宋词等形式在政治上对朝廷针砭时弊,以期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可是在元代的统治者看来这些诗词是既看不懂也不需要在乎的文化君子们的“牢骚话”。因此,元代的文人们亟需找到一种文学形式既能满足通俗易懂的需求,又能深入浅出的揭示这个病态社会的症结。

元朝贵族

元曲的表现形式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既可以在剧中制造强烈冲突,将观众带入其中;又辅以精炼而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观众看了就明白表演的内容。

这种表现形式势必会在观众中引起共鸣。而这种共鸣来自于创作者对时代痛点的把握,来自于创作者对朝廷黑暗腐朽的唾弃,也来自于创作者对民间生活细节的熟悉。

这些谦谦君子们通过含蓄而婉转的表达,或通过隐喻;或通过借古讽今,以期自己的政治主张能被重用。这是主人翁的情怀,灵魂的深处他们是认可自己文人身份的,是认可自己的朝廷的。这是“根”的文化。

辛弃疾

元朝废除科举制元曲

而元曲的这些成功作者和他们不一样。

元朝废止了科举制度,从源头上切断了文人们和这个新的朝廷沟通交流的渠道,这些饱读诗书的文化人缺少了施展抱负的平台。

生活上更达不到元代之前的那些文人政客们达到的人生巅峰。

他们这群人只能苦寻出路,一部分有才情的人混迹于越来越火热的表演团体中,为他们打造话本维持生活。

并且他们也并没有高看自己,也当自己是顽童、泼皮。以泼皮的身份来对付流氓,门当户对,旗鼓相当。

除了元曲,元杂剧也是元朝特别优秀的文化艺术。在元代以前,中国是没有戏剧的。元代之前的古人,平常可以写写诗做做词,但绝没有机会看戏。 元杂剧 为什么戏剧是在元代产生?原因其实很意外,就是元朝停止了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

关汉卿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

不过,他的观点是有些相反,即元曲的兴盛,并非元廷“以曲取士”所致,而是冷落元曲所致。他的解释是:因为元廷不重视科举,甚至废除了科举,使得大批文士一腔才情无处安放,只得尽数倾泻于元曲创作上,才使元曲&。

这是关汉卿的生命告示。他是元代戏剧学家的代表。他落拓不羁、口无遮拦,却蕴藏惊世才华。他就是要用夸张的话语、不留余地的表达方式向沉疴腐朽的黑暗宣战,他抨击的是整个无赖的王朝。

你看他的代表作《窦娥冤》,为什么能够感天动地?

一个民间底层只知平静度日的柔弱女子,没有任何理由就遭到迫害,滑稽的是这种迫害完全没有逻辑和动机,而这种迫害却真实发生了。以至于面对死刑时窦娥居然连一个“加害者”都找不到,只能责问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整部剧作就是在荒唐的氛围下进行,荒唐的张驴儿父子,要以“父子”娶“婆媳”;荒唐的赛卢医,太医出生,不知医死了多少人,何尝怕人告发;

窦娥冤

你再看他的《救风尘》。妓女宋引章嫁给了花花公子官二代周舍,本以为“一脚踏进富贵窝,此生再不愁钱财”。谁成想,婚后的宋引章是受尽了虐待还不能脱身。她把婚姻苦闷向同是妓女的好姐妹倾诉。赵盼儿用风月手段勾引作弄周舍,最后骗得了“休书”解救了宋引章。

是在元朝被废除。在中国,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开始于唐朝 ,部分历史学家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

救风尘

这就是戏剧的魅力。就像低到尘埃里开出的花儿一样,虽然根植于底层民间文化,但难掩光华。

因此,戏剧在后来的地位越来越高。连最有文化等级的君子们,也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仅元代的《窦娥冤》、《西厢记》《赵氏孤儿》就已经让大批文人们自叹弗如了。

戏剧在中国完全站稳了脚跟。

上一篇 2023年04月11 23:10
下一篇 2023年05月11 01:45

相关推荐

  • 赞美菊花的诗句古诗,形容菊花高雅的诗句

    转眼又是一年重阳节,形容菊花高雅的诗句,万花已凋谢,却正是赏菊的好时节!菊花,在百花凋零之时傲霜盛开,在秋风中开得飘逸潇洒,留给世人阵阵怡人香气,为这萧索的秋天增添了一抹不朽的亮丽!黄花不负秋与秋作光

    2023年05月11 231
  • 形容自作多情的诗句,骂自己自作多情犯贱的诗句

    中国古代诗歌,自诗经以降,经历代累积,浩如烟海,蔚为大观。整个诗词史上,有关情爱的描写,绵延不绝,贯穿始终,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采葛先秦:佚名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

    2023年05月09 305
  • 描写环境的诗句,描写环境的优美诗句

    风渐渐凉了,枝头的树叶慢慢变黄了,走在小路上,黄叶飘落在脚下,秋天,就这样,慢慢来到了人间。两千多年前,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天似乎自带悲伤属性,可是,刘禹锡又说:自古逢

    2023年05月02 219
  • 藏头诗是什么意思,藏头诗制作

    藏头诗,藏头诗制作,一名“藏头格”,属怪异诗一种。这种诗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点破题意,直到结联才点出主题;二是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三是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

    2023年05月15 289
  • 不以成败论英雄下一句,不以成败论英雄经典辩词

    武汉的夏天难过,冬天也照样难受。它不像那些奇寒的雪域北国,外面滴水成冰,屋内却春深似海。相比之下,武汉冷得有点夹生,说冷不算很冷,但由于没有供暖设备,所以屋内屋外冷得公平一致。这就使武汉的冬天比北方的

    2023年04月22 214
  • 适合表白的诗句,古人表白最浪漫的诗句

    今天是七夕佳节,是一个适合谈恋爱的日子,更是一个适合表白的日子。这一天,如果你深情地用诗词表白的话,想像一下,你对着心爱的人,说出诗意的告白,多么美好。为了让大家尽快脱单,诗词君给大家推荐18句表白诗

    2023年05月04 310
  • 摸爬滚打下一句是什么,摸爬滚打对应什么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之歌,传唱着军人们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情怀,摸爬滚打对应什么,高扬了军人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向我们传递着军人们无私奉献的信仰。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四川

    2023年05月13 232
  • 表达亲情的诗句,家人亲情最暖心古诗

    莫如吟宋邵雍亲莫如父子,远莫如蛮夷。蛮夷和亦至,父子失须离。七绝·改诗赠父亲现代毛主席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2023年05月25 304
  • 关于红尘的诗句,关于红尘的唯美诗句

    滚滚红尘,一个人要经历过无数次痛苦、品尝无数次忧伤、体会人生坎坷之后,或许才能真正明白人生的意义。在物欲横流的红尘中,更需要一份淡泊的心境,谢绝繁华,关于红尘的唯美诗句,回归简朴,淡定从容地笑对人生。

    2023年04月25 266
  • 以动衬静的诗句,以动衬静的诗句小学

    古人写诗词,十分讲究炼字,常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所谓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达情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

    2023年05月25 292
  • 醉酒当歌人生几何全诗,一杯浊酒笑红尘,半盏清茶淡贫生

    短歌行·对酒当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

    2023年04月24 223
  • 机智如你下一句,机智如你后面一句

    刘锋五官精致,斯斯文文,完全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跟刘宏的五大三粗,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一个文一个武,刘里正原本是多少人羡慕的人家。可惜,这种羡慕从刘锋遇险之后完全都没有了。刘锋表面看上去倒是非常阳光

    2023年04月24 26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