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晚正愁余的下一句,江晚正愁余的余指什么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江晚正愁余下一句:山深闻鹧鸪出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者]辛弃疾[全文]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江晚正愁余下一句:山深闻鹧鸪 出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者] 辛弃疾 [全文]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小时候读诗歌,因见识、审美等所限,不大喜欢太长的,李白的一些诗歌给我印象很深。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啊,《早发白帝城》啊,这些诗歌,当时我的小心眼里居然也能懵懵懂懂地感受到美,后来知道了,这些诗歌里有着李白的浪漫飘逸。

《早发白帝城》应写于李白晚年因“从璘”流放又刚被赦免之时。

乾元2年,59岁的李白终于等到赦免。

战乱,入永王幕府,行军,“从逆”,入狱,求助……暮年的李白遭遇这些事情,实在太累了。家国万里,此去蛮荒烟瘴之地,九死一生。突然传来赦免的玉旨纶音,须发花白的李白想来一宿兴奋无眠。在白帝城(李白自青年出川后,这时应是离故乡江油最近的地方。)侧身西望遥远的故乡烟云,还是毅然买舟顺流东去。

回归途中,江晚正愁余的余指什么,诗人负手船头,迎面吹来凉爽的风,阳光照耀诗人久违的笑容,一声已显苍老但依然豪迈不减的歌吟响彻大江两岸。

“流丽飘逸,惊世骇俗”,《早发白帝城》是也。三唐压卷之作,《早发白帝城》是也。

迅疾轻快、明朗喜悦,我看出来了,大家都看出来了,而且为诗歌所感染,与李白一同欣悦。

过不惑之年(其实我的惑还多得很),心态好多了,开始学着宽容地看世间万物。但另一方面,又看到一些自以为是的东西。自以为是而已。

江晚正愁余的下一句

孔雀开屏时,我们一般都会站在孔雀的前方,但也不排除站在孔雀后面的时候。

采摘玫瑰的时候,那种美丽芬芳让我们爱不释手,但玫瑰花下的刺扎手的时候,也会一片惊叫连连。

在《早发白帝城》中,我前几年一直纠结在那个“猿声”上。

我认为,如若联系本诗的创作背景及诗歌中的“猿声”意象,该诗似并非纯粹的明朗喜悦,而是在表面的欢快下,有着挥之不去的隐忧。

要分析《早发白帝城》的诗义,首先要了解本诗的创作时间。安旗先生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认为《早发白帝城》写于乾元二年(759年),当时李白59岁,流放途中,遇赦还江陵。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该诗作于李白年轻时,但目前学界多持安旗先生意见:李白59岁,流放途中遇赦还江陵,于白帝城写下这首诗歌。这个创作背景也是此处的立足点。

文学创作中,作品的主题思想、整体结构、情节设置、语言等都不是随意而然的,哪怕是天才诗人李白的天才诗歌之一《早发白帝城》。本诗第一句瑰丽华彩、飘逸如仙;第二句迅疾中有着一种向往(从苦难流放地回家);第三句多理解为宕开一笔为下一句作铺垫;第四句有御风而行、轻快自得之意。“两岸猿声啼不住”难道仅仅就像古今许多学者所认为的单纯写景致“宕开一笔为下一句作铺垫”吗?其实,此处的“宕开一笔”也可联系本诗的创作背景,以及诗歌作品一些意象的较为固定的意蕴指向来推究,不排除暗含着“忧郁”、“伤感”的可能。

首先来说《早发白帝城》中“猿声”这一意象。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

江晚正愁余的下一句是山深闻鹧鸪。闻鹧鸪:听到鹧鸪的啼叫。关于鹧鸪啼声的谐音,古人有不同的解释,宋人以前通行的谐音是“但南不北”。汉人杨孚《异物志》:“鹧鸪其志怀南,不思北,其呜呼飞,但南不北。”这两句大。

目前百度百科“猿啼”词条便如此记载:“本意为猿类的叫声,常被诗人在诗词中引用,抒发诗人悲伤的情感。”

江晚正愁余的下一句

诗歌创作中,诗人对所选取的诗歌意象并非率性而为,而是相当讲究的,如同一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或情节设置。诗人李白遇赦回归,两岸风光无限,风物无数,何独垂青这一众所周知的与悲苦愁思紧密联系的“猿声”?据此,当我们在《早发白帝城》中看到这个“猿声”,虽不一定绝对地将其与“凄厉”、“忧郁”等意义相联系,但也绝不能排除有此可能。这是我们在文学鉴赏时所应具的对语境、语言的敏感。

其次,对于“猿声”意象的理解,《早发白帝城》的创作背景也至关重要。前文已述,学界多认为本诗的创作时间是乾元二年(759年),当时李白59岁,流放途中,遇赦还江陵。李白受多种文化思想影响,一生多隐逸意趣,但也积极进取,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可见其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内涵的鸿图大志。安史之乱中,李白被招致永王李璘幕下,原以为可一展胸襟,后永王兵败,李白因“从逆”而遭流放夜郎。人生暮年,境遇又是如此不堪,突遇赦免得以生还,诗人如何不幸极而喜极?宋朝黄庭坚有诗言遇赦心情,似可参照:“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但是,此时李白年届花甲,为天下人所谤讥(杜甫诗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即言此时的李白遭际),一生抱负皆付之流水,即使回归,也只是侥幸逃脱流放苦寒之地,与自己向来的期许相差太远。于是,在明朗轻快的《早发白帝城》中,那“啼不住”的“两岸猿声”隐隐唤起着诗人心里深处的凄凉感伤。这样的理解并不突兀。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宋 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为梦想而生zff为您答疑解惑 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记得采纳 。

再看两首与《早发白帝城》创作时间相近的李白诗歌。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

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

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

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犹会众宾客,三千光路岐。

皇恩雪愤懑,松柏含荣滋。

我非东床人,令姊忝齐眉。

将晚正愁余的下一句山深闻鹧鸪。作者;辛弃疾 ▲题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浪迹未出世,空名动京师。

适遭云罗解,翻谪夜郎悲。

拙妻莫邪剑,及此二龙随。

惭君湍波苦,千里远从之。

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

江晚正愁余的下一句

遥瞻明月峡,西去益相思。

《留别龚处士》

龚子栖闲地,都无人世喧。柳深陶令宅,竹暗辟疆园。我去黄牛峡,遥愁白帝猿。赠君卷葹草,心断竟何言。

均有“猿”在焉,且均与“愁苦”情绪有关。

“江晚正愁余”的下一句是:山深闻鹧鸪。“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子夜吴歌·秋歌》,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夜晚的江边,我心中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悲鸣声。全诗写于淳熙二、三年间,。

流放不是去喝酒吃饭,不是温柔富贵乡。凄凉感伤是正常的,也是要延续在流放过程中的。就算被赦免,但之前那些沉重的压力几欲摧毁人一切的恐慌、无助、抑郁等等难道就真能随赦免的诏令一刹那烟消云散?

《早发白帝城》在“流丽飘逸”依然留下了沉重的一处痕迹。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李白诗歌常见的抑扬跌宕的创作风格来看这个“猿声”。

以李白的《行路难》为例,《行路难》应为李白诗歌中最为跌宕起伏的作品,几乎每两句之间,甚至一句中都有情感的起伏波动。这样的情感起伏,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并不少见。因此,这也为我们解读《早发白帝城》提供了客观的可能。如若“猿声”隐隐唤起诗人此时心里深处的凄凉,恰与本诗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构成情感的跌宕起伏,有别于一马平川地仅写迅疾及欢欣的心情。这样的情感结构,与李白的其他一些诗歌是相吻合的。《岘佣说诗》:“太白七绝,天才超逸,而神韵随之。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如此迅捷,则轻舟之过万山不待言矣。中间却用‘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垫之,无此句,则直而无味;有此句,走处仍留、急语仍缓。可悟用笔之妙。”此处特提第三句的“猿声”,但立足点仅仅为铺垫之作用,借用其“无此句,则直而无味”,在不排除《早发白帝城》也有着诗人李白情感的跌宕起伏这一前提下,第三句的“猿声”确实使整首作品增“味”不少,值得深思。

由此,我们在感叹赞美李白《早发白帝城》的“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之际,若能深入联系李白受“从逆”之冤屈而遭流放,万般激愤、绝望后才被赦免回归,当有更多感喟。

上一篇 2023年05月09 19:16
下一篇 2023年05月28 20:26

相关推荐

  • 普天同庆下一句是什么

    西安高新区第二十小学迎新。西安高新区第二十小学的值周学生佩戴“秦岭四宝”头饰,在校门口迎接一年级“小萌豆”的到来。二年级少先队员早早来到学校,在校门口整齐列队,展示招手问好入校礼,并帮一年级的弟弟妹妹

    2023年04月25 299
  • 关于马的诗句古诗,关于马的古诗50首

    咏马诗三首万物谁如马功巍。企业回常用花圈花篮挽联写法:右联:悼念XXX左联:YYY敬挽右联:沉痛悼念XXX左联:YYY敬挽右联:沉痛悼念XXX千古左联:YYY敬挽右联:XXX一路走好左联:YYY敬挽右

    2023年05月03 245
  • 肝脑涂地下一句,肝脑涂地形容什么

    有一种明亮,叫自知文/石川深冬的周末,屋外的天气虽然寒冷,但端坐在拥有空调的自家书房,捧一本书,品一壶茶,却有一番温暖和温馨。它让我的思绪像一匹野马在时空的原野上奔驰,忽而撞进历史的深处,忽而又回到了

    2023年04月24 276
  • 含海的诗句,含有海的诗句100首

    诗歌史上有这样一类的作家,含有海的诗句100首,他们的大部分作品成就平平,却有一两篇作品,即使放在第一流诗人的作品集中,也毫不愧色。那些因为一首诗而流传千古的诗人,敬请欣赏:《春怨》(唐)金昌绪打起黄

    2023年05月21 219
  • 夏天的诗句,夏天的古诗30首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夏天,是热烈而美好的静坐读诗就是非常好的消暑方式读完这100首夏日的诗词一定能让你清心净气,清凉一夏一起来看看吧《齐安郡后池绝句》

    2023年05月15 283
  • 愿逝者安息的诗句,婆婆去世朋友圈讣告

    《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又是一年清明雨纷纷,每至此时,点点洒洒的雨水都会浇在我们心上,一颗叫做思念的种子再次生长。1、生命诚可贵,大爱价更高。汶川地震已经过去,愿逝者安息。我托清

    2023年04月17 226
  • 向阳花开下一句是什么,向阳花开下一句押韵

    夏日里的百户庄村,绿树成荫,荷叶连连,蝉声嘹亮。这里的老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晨就着荷叶上的露珠前去田间野地耕作,傍晚就坐在家门口的大树下摇着蒲扇拉拉家常,笑谈这一天的生活。“向阳花开”支教队

    2023年05月14 402
  • 崇尚道德的诗句,有关道德重要性的诗句

    《二十四史》中的劝善名句《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被历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从《史记》到《明史》,是被历来的朝代

    2023年05月09 310
  • 春宵一刻值千金下一句,老牛吃嫩草下一句

    很多经典名句,我们时常挂在嘴边,但是这句话的上一句或下一句你知道吗?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花月痕》临别殷勤重寄词,老牛吃嫩草下一句,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

    2023年04月12 254
  • 朦胧美的诗句,若隐若现朦胧美的诗句

    李商隐一代情圣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其尤其是一些无题诗(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扑朔迷离而又精致婉转,广为后人传诵!对于李大诗人的爱情,猜测远多于实际证据,但这并不妨碍

    2023年05月03 289
  • 不经一番寒彻骨下一句,若非一番寒彻骨下一句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习近平在参观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高级中学时,用这句古诗词勉励高三学子,2011年8月21日原文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唐·

    2023年04月30 218
  • 有缘的诗句,遇到有缘人的唯美诗句

    本是有缘不料来年无份欧阳修《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

    2023年05月01 29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