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这些诗词作品,让人欢喜,又让人期待。欢喜的是祖国的诗词瑰宝得以传承发展,期待的是能够淬炼出富有时代气息和特色的诗词精品。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复兴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真正走上巅峰之路,攀登唐诗、宋词、元曲那样璀璨的高峰,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当代诗人任重而道远。
熟练把握近体诗词的格律之美
唐诗多描写的是一种精神文化,而宋词描写的则是一种社会人文的魅力。所以说唐诗雅在精神,宋词高在境界。二、元曲的朴实相比较于唐诗宋词的高雅,元曲则多了一份朴实的美丽。在金末元初一直到元朝期间,元曲其实是一种在民间。
近体诗即是格律诗。格律是诗词的基础,也是诗词的规律、规则。优美跌宕的诗词无不出自于格律的抑扬顿挫。古诗评曰:格律诗是戴着镣铐的舞蹈。对于中国古代诗歌来说,杜甫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师——他在格律许可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这些规律,跳出了丰富多彩、精美绝伦的“舞蹈”。熟练掌握格律要求是诗词创作的基础,是诗词初学者的基本功,也是诗词大家们的必备硬功。笔者认为,诗词格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是国粹,国粹指的是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
一是准确把握格律的“三相规则”,即:句内重点字(二、四、六字)平仄相同;联内仄相对;联间平仄相粘。这是格律诗词的重要规则,不可忽视和错乱。
元曲大致分为两种,一为元杂剧,一为元散曲。总之,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丰碑,是热爱中国文学之人的必读之物。
四是准确选好韵书确定韵部。坚持一韵到底的原则,不可出现凑韵、挤韵、撞韵、重韵、复韵、别韵、混韵等情况。
词是始于梁朝时期,形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所以被称为宋词。宋词与唐诗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双绝。宋代著名的此人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晏殊柳永等人,和唐诗一样宋词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流派,其中苏轼为豪放派代表词人。
紧紧跟随时代发展脉搏的跳动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如果没有顺应时代而生的新作品,那么,这个时代就难以产生具有时代个性的深刻而持久的诗词影响力,至少不可能出现可以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的可以彪炳诗史的诗人诗作,也不可能在后代子孙的文化记忆中留下深刻的文化印痕。新时代诗词要传递真善美、反映气势磅礴的发展大势,为人民确立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观,就应当担负起思想革新、诗词变革的重任。新时代诗人们要争当思想解放、观念革命和艺术革新的先锋。中华诗词应当为新时代“培根铸魂”。
唐诗宋词这类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的精髓,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反映了民生的疾苦,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浓缩和凝练,使得我们对于直观的去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学有着极其大的帮助。1、赋予的文化内涵唐诗宋词元曲,这些文化。
一要贴近新时代人民的现实生活。诗言志,词言情。诗词要有浓浓的现代生活气息。作者要融进现代生活的涓涓细流,认真体味当代人的思想、生活,抓住新生活的新亮点,反映新时代的新气象。如《乡村新景》“屏前一坐热情高,铁粉如云赞若潮。莫觑老夫文化浅,抖音快手卖樱桃”。诗词作品的语言、内容、风格等符合当下民众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作者要走出“自我”“仿古”的小圈子。不要再怜惜那些“篱笆”“柴荆”“镰刀”“牛背”等等一些反映昔日的词汇。
三要真实反映劳动群众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和优秀人物。祖国发展,各业兴旺。祖国建设者们在各行各业砥砺奋斗,事迹卓著,可歌可泣。需要文艺工作者为他们吟诗放歌,著书立传。诗人们应该承担起这个历史的使命,创作出反映他们精神面貌和劳动功绩的诗词曲赋,为他们歌功颂德。只有这样的诗词才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传颂。
努力探索格律诗词的创新之路
格律诗词要继承就要发展,要发展就要创新,创新意识是艺术进步的潜在动力,创新是诗词发展繁荣的根本之路。诗词创新是指题材内容的创新,语言与手法的创新,而不是诗词格律的创新。俗话说的“旧瓶装新酒”。
一是深入广泛的推行新韵的普及应用。格律诗的发展与韵律的发展密不可分。我国格律诗词发展经历了隋代的《切韵》、唐代的《唐韵》、宋代的《广韵》一直到《平水韵》和《词曲韵》等发展过程。这些都对诗词发展繁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今天,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汉语拼音的改革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单一的平水韵似乎难以满足诗词创作者的需求,限制了诗词创作群众性的发展。新韵更适合当代人的语音和语言习惯。为广大人民参与诗词创作提供了便利,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新韵的使用解放了诗词创作的手脚,更容易进行格律把握和检测。新韵的推广成为诗词创新的一股洪流。但是切记新韵和平水韵不可混用,否则,不伦不类,影响格律诗词的韵律之美。
二是注重推动现代词汇入诗的步伐。现代诗词创作需要焕然一新的词汇、典故、文字和语言。要与民众的诗歌审美需求相结合,使现代格律诗从崇古、仿古、喜古中解脱出来,摈弃那些苦涩、隐晦,现代人难懂的字与词。让格律诗词更贴近现实生活和基本群众。就像杨逸明先生的《咏南湖红船》那样“小小舱中几立方,神州命运也能装。如今海上多航母,不及红船载重强”。将立方、航母、红船等新词汇新语境入句,更适应现在的生活。让广大群众一看就懂,一听就喜欢,一学就入门。
三是诗词教育培训要注重引导欣赏格律诗词的平仄韵律之美。笔者发现在诗词教育中,对诗词词汇、意境、创作构思等欣赏讲评比较到位,但是对诗词的格律规则及平仄格律讲授得很少,对诗词吟颂的音韵之美传授得更少。这样格律诗和现代诗的讲授就没有多大差别了,失去了格律诗词讲授的特点。受教者仍然不能掌握格律诗词的创作,格律诗词创作步履艰难。所以,格律诗词要创新发展,格律的培训引导不容忽视。(林建华)
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