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万紫千红的,红叶、白水、青山,赏不尽的美景。
秋天美,秋夜亦美。
秋月夜,描写夜色迷人的诗句,花影扶疏,星光点点,耳畔萦绕的一阵“啾啾”秋虫浅浅的吟唱。使人犹如身处静谧的夜色之中,在这伴着微弱虫鸣声的微风中,秋的韵味已经悄然而至。
10首最美秋夜诗词,风有声,月无言,你在思念谁?
1、秋夜之愁声
秋夜
宋·陈与义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凡是写秋夜的诗,都是在月,在露,在星空上作文章,创造一个幽清寂静的世界。
夜深了,淡淡的月光洒满了中庭;露水下降,乾坤清澄,银河耿耿。请不要让西风吹尽了沙沙作响的树叶,我恐怕没了它们,到哪里去聆听阵阵秋声。
秋天是肃杀的季节,萧瑟秋声,是悲秋的媒介。然而不但不写悲秋,反说请凌厉的秋风不要把树叶都吹尽,使得耳中缺少了沙沙的秋声。
把不堪写成有趣,更突出了愁的深度。
2、秋夜之星河
新秋夜寄诸弟
唐·韦应物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秋天的夜晚,注定是属于思念的。
韦应物和兄弟分隔两地,只能共望天上星河。
昔日在京,家庭欢聚,同桌共餐,携手同游,文津共渡,诗文同赏,无话不论,何等欢欣;而今“共望”的,却只“星河”在天。一个“共”字,反衬出诗人极其寂寞之感,透出诗人极其忆昔之情。
相隔千里,可以共望星河,已经是一种幸运了。
3、秋夜之夜凉
谒金门·秋夜
宋·苏轼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
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
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夜无眠,玉枕轻凉,凉到了人的心里。
在秋夜的帐帷里,那计时的满滴长久地陪伴着贵人不能入睡。低枕的玉枕渐渐凉了,轻薄的绣被已用上了,床上弥漫了一片秋天的气氛。
1、夜色 [宋] 游九言 夜色正幽悄,梦回常自悲。悠悠节物改,冉冉心事非。儿嬉意不足,搔首忽成丝。炎寒扇洪罏,橐籥日煎治。冥鸿对云路,蜗蝇蚀昏卑。功名难力致,志勉与心期。旦昼多营营,至此盍停思。谁能澄夜。
这凉玉枕,这轻绣被,渗透着“一番秋气味”,弥漫在贵人的“秋帷里”。或许就是这“玉枕”、“绣被”、“秋气味”,正是引起贵人“无寐”心凉的媒介吧!
与其说是秋凉,不如说是心凉。
4、秋夜之孤冷
晚秋夜
唐·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夜晚,是一个最适合思考的时间。
月光如水,残菊傍疏篱,落叶飘零,塞鸿急飞,秋深夜静,寒气袭人,惟见诗人凝神遐思。
月下凝思,遥视太空,悠然神往,不禁寂从中来,忧思萦怀,然而对月无言,惟有形影相吊而已。
明月永恒,人无常在,月与人,与时光,合吟成一曲百年的孤独。
5、秋夜之孤寂
秋夜曲
宋 · 柳永 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昼,江练静、皎月飞光。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堪伤。朝欢暮散,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余香。
唐·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一滴滴、一声声,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
她听着,数着,心里着急地在想:“夜怎么这么长啊!”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
思妇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无不引动并加重着她的凄清孤寂的感情。
失眠的夜,总是格外漫长。
6、秋夜之相思
朝天子·秋夜吟
元·李致远
梵宫、晚钟。落日蝉声送。
半规凉月半帘风,骚客情尤重。
何处楼台,笛声悲动?
二毛斑秋夜永。
楚峰,几重?遮不断相思梦。
寺庙里传来傍晚的钟声,一阵阵蝉鸣送走了落日。半轮凉月升起,半帘夜风吹来,触发起诗人的满怀愁绪。
再凉的夜,再冷的月,也寒不了一颗相思的心。
7、秋夜之感慨
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
宋·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南宋时期,半壁江山的悲恨,驱走金人、统一中原的愿望,是许多爱国词人词作的主题。这便是其中一首。
报国无门,仰头望月,过去的美好,如今的凄凉,只能对月诉说吧!
1.有关夜色优美的诗句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
只有月亮,承接着过去,连接着将来,最适合感慨。
8、秋夜之思远
秋夜
南北朝·谢朓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这是一首闺怨诗,一个女子思念远方丈夫的诗。
亲爱的人啊!与你相隔千里却惹我每晚独自空立想念。
9、秋夜之爽快
——《静夜思》李白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午夜江声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门前(郑元祜《寄金山普衲》)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袁枚《春日杂诗》)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杆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霁夜
宋·孔平仲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此诗写秋夜雨霁的清静景色,表现出爽快的精神境界。
诗的核心是一个“清”字,“清兴”融化在“清景”之中。这清景,就是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
谁说秋天是低沉的,秋天还是清爽愉悦的。
10、秋夜之哲思
好事近·夜起倚危楼
王国维
夜起倚危楼,楼角玉绳低亚。
惟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
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
却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
这是一首把悲秋的感情和哲理的思致结合起来的小词。但悲秋的感情中结合了对人间的关爱。哲理的思致中也夹杂了一些放不开的执著。
不要为秋天的到来感到悲伤,也正如不要为春天的逝去而伤心。向往在春风亭的日子,数着一片片飘落的梧桐树叶。
希望夏日的遗憾,都是秋日惊喜的铺垫。
秋夜静,小小的我,仰望大大的星空,想念的人似乎在月亮里,清晰又但遥不可及。
窗外正是皓月当空的秋夜,山麓的鸣虫们,正繁密地吟唱着,温静而祥和。
美好正当时,寒风起,云露凉,值此秋夜长,将时光对折,一半留给静谧,一半许给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