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小令69例,元曲的小令和散曲区别

第六讲(二年级)“散曲、散曲中的小令、寻常小令”祝贺大家升级进入二年级!我们曲课已经进行了五讲,这五讲均为曲的基础知识,朋友们了解了元曲的基本概念,对元曲的分类及特质进行探讨,了解词与曲的异同及曲的对

第六讲(二年级) “散曲、散曲中的小令、寻常小令”

祝贺大家升级进入二年级!我们曲课已经进行了五讲,这五讲均为曲的基础知识,朋友们了解了元曲的基本概念,对元曲的分类及特质进行探讨,了解词与曲的异同及曲的对仗宫调和曲牌。从这讲起,我们正式进入散曲的学习,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简单复习下前五讲的学习的内容,请朋友们回答几个问题

1、什么是曲?曲是盛行于哪个朝代的一种文艺形式?

2、元曲产生分几个时期?

3,我们探讨了元曲的体式上的特点,了解了词曲的关系与区别,从内容看有那些特点?在形式上有何不同?在语言风格上的同异?

4、元曲是我国格律诗和词的继承和新发展,是汉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新结晶。元曲有几大特点?分别都是什么?

5、曲的韵书中原音韵与词林正韵同为把“平水韵”的一百零六个韵部作了适当调整,并归为十九个韵部,在平仄运用上有哪些不同?

6、元人把曲亦叫词,中原音韵韵书主要表述了周氏的曲学理论主张。“十法”都是什么?

7、关于曲调、曲牌,我们了解了宫调,什么是宫调?北散曲经常使用的宫调主要有几个?宫商角徵羽与变徵变宫七个调式与十二律吕相配可得多少个调式?常用的五宫四调习惯上称为几宫?南曲习惯上称为“九宫十三调”,比北曲多出来的一调,是什么调? 元人燕南芝庵《唱论》谈的宫调分于六宫十一调,那么共称多少宫调?

8、曲牌来源,但据专家考证,归纳起来为几种渠道?都是什么?

9、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那么元曲韵律对平仄的要求如何?主要表现在韵脚最明显的是哪几个声调?第一讲我们介绍过,在格律上,词的格律要求严格,而散曲呢比较自由些,所说的自由些表现在哪几个声调的运用?元曲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曲的律句,与词的律句有区别吗?

10、关于对仗,我们介绍了10种对仗方式,都是什么?

下面我们进行新课题。“散曲、散曲中的小令、寻常小令”

一、散曲

1、什么是散曲?

散曲元代称为“乐府”,元曲的小令和散曲区别,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散曲之名最早见之于文献,是明初朱有敦[dūn]的《诚斋乐府》又名《诚斋杂剧》、《明周宪王乐府三种》,是第一部中国戏曲别集。,不过该书所说的散曲专指小令,尚不包括套数。明代中叶以后,散曲的范围逐渐扩大,把套数也包括了进来。至20世纪初,吴梅、任讷[nè]等曲学家的一系列论著问世以后,散曲作为包容小令和套数的完整的文体概念,最终被确定了下来。什么是散曲:散曲是一种诗歌体裁;是一种另类格律诗;是一种不带科白的曲,(科,动作;白,道白),不用舞台来表演故事,只是用来清唱,有人也称之为“清曲”。

2、散曲的产生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散曲的兴起和词的衰退几乎是同时的。散曲之所以称为“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如果作家纯以曲体抒情,与科白情节无关的话,就是“散”。他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文体。 其特性有三点;一是他在语言方面,即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会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二是在艺术表现方面,它比近体诗和词更多的采用了“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 三是散曲的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压,句中还可以衬字。这个我们在以后的课程中将交流到。

3、散曲的分类

(1)散曲是属于广义的诗歌,它有三种基本类型:小令与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

1)小令:小令即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2)套曲: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杂剧中只有套数,没有小令。散曲里有小令,也有套数。它们的关系如下图:

4、散曲的特点:

(1)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2)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

(3)各自曲牌在字数、句数、平仄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我们前面的交流中,大家知道了每首元曲的前面都冠有类别名、宫调名、曲牌名和曲题名。接下来我们就从小令学起。

二、小令

1、什么是小令?

所谓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我们在这里所指的寻常小令,具体指单阕之曲,为曲中至简者。如黄钟节节高、贺圣朝等。《黄钟·节节高·题洞庭鹿》元卢挚。雨睛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一]。三生梦[二],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2、小令的形式

小令分为寻常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和集曲四种形式。

(1)寻常小令: 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征。与诗一首、词一阕相当。文人的小令多半较典雅,民间的小令语言俚俗。小令以描写为主,比起唐、宋诗词通俗生动,确有一番独特风格与精神。

1.同调重头小令

同调重头小令,是指同一曲调的重头小令。包括“同调同韵重头小令”、“同调异韵重头小令”、“同调异、同韵部穿插式重头小令”,应为重头小令基本是同调的,所以将“同调”两字省略。其中包括三字形式:

一是同韵重头小令 同韵的重头小令,就是在同一曲牌的几支曲子都用一个韵部。

二是异韵重头小令。异韵的重头小令,就是在同一曲牌的几支小令曲子是采用不同韵部。

三是异、同韵部穿插式重头小令 异、同韵部穿插式重头小令,就是在同一曲牌的几支曲子中,有些后边曲子某支曲子与前边的某支曲子韵部相同,有的曲子之间韵部各不相同。这样组合起来的重头小令。

一半儿_题情(四首

一、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二、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三、银台灯灭篆烟残,独入罗帏淹泪眼。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

四、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的人来憔悴煞;说来的话先瞒过咱,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大家看看第一和第四就是相同韵部家麻韵。而第二和第三支与各支都是不相同的韵部。 以上介绍的都是用同一曲调的重头小令。是普遍应用的体式。下面顺带说一下一般不常用的特殊的重头小令。

2.异调重头小令

异调重头小令,也叫“异调间列体”重头【任中敏语】,是指在散曲中,有一种用不同的几个曲调相间而列的偶见的重头小令。 如元代王晔[yè 读业]、朱凯合写《双渐小卿问答》16首,用[庆东原][折桂令][殿前欢][水仙子]四个曲调错综排列。有学者如任中敏认为这是重头小令的变体,并称之“异调间列体”重头。

元代王晔【双调】庆东原_风月所举问风月所举问汝阳记黄肇退状于飞燕,并蒂莲,有心也待成姻眷。吃不过双生强口luán脔,当不过冯魁斗谝,甘不过苏氏胡扇。且交割丽春园,免打入悲田院。折桂令·问苏卿。俏排场战曾经,自古惺惺,爱惜惺。燕友莺朋,花阴柳影,海誓山盟。哪一个坚心志诚?哪一个薄幸杂情?则问苏卿,是爱冯魁,是爱双生?答平生恨落风尘,虚度年华,减尽精神。月枕云窗,锦衾绣褥,柳户花门。一个将百十引江茶问肯,一个将数十联诗句求亲。心事纷纭:待嫁了茶商,怕误了诗人。殿前欢再问小苏卿:言词道不得实诚,江茶诗句相兼并。那件著情,休胡芦提二四应,相傒幸。端的接谁红定?休教勘问,便索招承。答、满怀冤,被冯魁掩扑了丽春园,江茶万引谁情愿?听妾明言。多情小解元,休埋怨。俺违不过亲娘面。一时间不是,误走上茶船。水仙子驳明明的退佃丽春园,暗暗的开除了双解元。惨可可说下神仙愿,却原来都是骗。再谁听甜句儿留连。同他行坐,和他过遣,怎做的误走上茶船?招 书生俊俏却无钱,茶客村虔倒有缘。孔方兄教得俺心窑变,胡芦提过遣,如今是走上茶船?拜辞了呆黄肇,上复那双解元,休怪俺不赴临川。折桂令·问冯魁、冯魁嗏你自寻思:这样娇姿。效了琴瑟,不用红娘;则留红定,便系红丝。最你呵有甚风流浪子,怎消得多情俊俏媃儿?供吐对实同,说了缘由,辨个妍媸。水仙子 答黄金铸就劈闲刀,茶引糊成刬怪锹。庐山凤髓三千号,陪酥油尽力搅。双通叔你自才学,我揣与娘通行钞。掂了咱传世宝,看谁能够凤友鸾交。折桂令问双渐小苏卿窑变了心肠,改抹了姻缘,倒换排场。强拆鸳鸯,轻分莺燕,失配鸾凰。实丕丕兜笼富商,虚飘飘蹬脱了才郎。你试思量,不害相思,也受凄凉。水仙子 答;阳台云雨暂教晴,金斗风波且慢行。小苏卿是接了冯魁定,俏书生便噤声。没来由闲战闲争,非干是咱薄幸。既然是他浅情,我著甚干害心疼。折桂令·问黄肇丽春园黄肇姨夫,人道你聪明.我道你胡突。苏氏掂俫,双生搠淹,你到地妆孤。怕不你身上知心可腹,争知他恨前似水如鱼。休强支吾,这样恩情,便好开除?水仙子·容风流双渐惯轮铡,澜浪苏卿能跳塔。小机关背地里商量下,把俺做皮灯笼看待咱,从来道水性难拿。从他赸过,由他演撒,终只是个路柳墙花。折桂令·问苏妈妈苏婆婆常只是熬煎,临逼得孩儿,一谜地胡扇。使会虚脾,著些甜唾,引起顽涎。用力的从教气喘。著昏的一任头旋。只为贪钱,将个婵娟,卖上茶船。水仙子·答有钱问甚纸糊锹,没钞由他古锭刀。是谁俊俏谁村拗,俺老人家下性索。冯员外将响钞递著,双生咷休干闹。黄肇嗏且莫焦,价高的俺便成交。议拟双生好去觅前程,黄肇休来恋寡情,冯魁统镘刚婚聘。老虔婆指证的明,小苏卿既已招承。风月所成文案,莺花寨拟罪名,而春园依例施行。对这个“异调间列体”,究竟是不是重头,学术界还是有争议的。之所以用这个曲调就是让大家了解,曲的体式也是多样化的,关键让大家理解曲的用词的雅俗。所以一般说来,重头小令是指同调的重头小令。这样组合起来的重头小令。此等小令应该是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单独成韵,最多可以达百支。张可久有四首《中吕·卖花声》、《四时乐兴》分咏春夏秋冬四时景色。

(3)带过曲

见于北曲,即连用两首或三首(一般不超过三首)宫调相同旋律恰能衔接的曲调,合成一首新曲。常用“带”“带过”“兼”等字将几个曲牌连在一起。

如《雁儿落带得胜令》。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张养浩 〔元代〕

【雁儿落】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得胜令]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双调带过曲,由《雁儿落》和《得胜令》两个小令曲牌组成。

(4)集曲

又名犯调,见于南曲。 集曲是摘取各调的零句而合成的一个新调,是截取若干曲牌中之某几乐句,集成新的曲牌。它不同于幺篇、重头、带过曲、套曲以完整曲牌进行组合,而仅选其曲句平仄句式,曲文自拟。集曲集句数量,并无限定,可据需要,可长可短,少则两曲片断,多则可数十曲片断合成。用韵则限定为必一韵到底。一般是用于南曲中。因集曲一般用于南曲中。所以也有人与上面的见解不同,认为,集曲是一个曲学名词、是指南曲中的一种曲调。南仙吕《醉罗歌》就属于集曲,是摘取《醉扶归》《皂罗袍》《排歌》三调合句而成。这些以后我们将一一交流。

3、曲牌小令与词小令的联系和区别

曲是一种艺术形式、词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他们的共同点:短小。不同点:词的小令,是指体制短小的词;而曲的小令,往往指的是与相对成套曲的区别而言的。曲的小令,还有个与词的许多小令不同的是,每首曲的小令是一韵到底而不换韵。可以说,散曲小令是对词类小令的改进。曲小令除了我们在前面的讲述中已经提过曲的韵脚较密,几乎每一句都可用韵,但平、上、去声可通押,不像诗词那样严格。此外,曲在句式定格外可加衬字,用语更加口语化外,还有这样几点不同的。

三、寻常小令的特点

寻常小令指单支小曲。这是元曲中最简单但也是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一种形式。

特点

元曲1·双调·阿忽令·无名氏 双凤头金钗,可仄叶 一虎口罗鞋。 天然海棠颜色,上 阿纳忽修来。去上 B、 元曲2·正宫·白鹤子·关汉卿 四时春富贵,⊙ 万物酒风流。⊙ 澄澄水如蓝,⊙⊙ 灼灼花如绣。⊙附后补遗[1]·正宫·塞鸿。

1)小令每支独立,一韵到底(也有少数不是句句押韵的),相当于诗的一首、词的一阕。

元曲就是曲子,分散曲和戏曲两种。散曲又分套曲与小令两种。元曲与宋词不同,很多元曲可以根据需要加衬词,甚至加句子。所以没有谱子时拿着不同作者的同一名称的小令便会发现字数参差不齐,句子多少不一。不过有些衬字是极明。

2)每支小令都有曲牌(曲调),如同词牌(也叫词调)一样。各调有不同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即所谓“句式定格”。

3)哪些曲牌可以用为小令:

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收北曲曲牌有581个,南曲则有1513个。这里面并非每一个曲牌都可用为小令,如《滚绣球》、《倘秀才》之类是限用于杂剧和套数的。普通常见的元人小令只有下列这些曲子: 正宫:醉太平、叨叨令、塞鸿秋、小梁州、六么遍、鹦鹉曲。 其中最常见的是:醉太平、叨叨令。 仙吕:寄生草、醉中天、一半儿、游四门、后庭花、青哥儿、四季花、锦橙梅、三番玉楼人、太常引。 其中最常见的有:寄生草、醉中天、一半儿。 中吕:朝天子(谒[yè]金门)、红绣鞋、山坡羊、迎仙客、喜春来(阳春曲)、卖花声(升平乐)、上小楼、满庭芳、乔提蛇、鹊打兔、醉春风、尧民歌、快活三、摊破喜春来、齐天乐带过红衫儿。 其中最常见的是:朝天子(谒[yè]金门)、红绣鞋、山坡羊、迎仙客、喜春来(阳春曲)、卖花声(升平乐)。 南吕:四块玉、阅金经(金字经)、干荷叶、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玉娇枝。 其中最常见的是:四块玉、阅金经(金字经)、干荷叶、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 双调:沉醉东风、清江引、庆东原、拔不断、寿阳春(落梅风)、折桂令(蟾宫曲)、殿前欢、水仙子、雁儿落带得胜令、百字折桂令、新时令、秋江送、十棒鼓、袄神急、楚天遥、播海令、青玉案、殿前喜、华严赞、山丹花、鱼游春水、大德歌、大德乐、碧玉箫、驻马听、骤雨打新荷、步步娇、太平令、梅花酒、小将军、阿纳忽、捣练子、春闺怨、快活年,皀[bī]旗儿、枳[zhǐ]郎儿、庆宣和、风入松。 其中最常见的是:沉醉东风、清江引、庆东原、拔不断、寿阳春(落梅风)、折桂令(蟾宫曲)、殿前欢、水仙子、雁儿落带得胜令。 越调:天净沙、小桃红、凭阑人、寨[zhài]儿令(柳营曲)、黄蔷薇带庆元贞、糖多令、小络丝娘。 其中最常见的是:天净沙、小桃红、凭阑人、寨[zhài]儿令(柳营曲)。 商调:梧叶儿(知秋令)、百字知秋令、望远行、玉抱肚、秦楼月(忆秦娥)、满堂红、商调水仙子、芭蕉延寿、蝶恋花。 其中最常见:梧叶儿(知秋令)。 黄钟:人月圆、刮地风、昼夜乐。

四、学习小令曲牌

今天我们学习新曲牌《双调·清江引》 [双调] 清江引·秋怀 (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 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未用韵) 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我们以张可久这首曲为例来分析。

《清江引》又称《江儿水》,总共5句,句式为七五五五七。他这首作品押四仄韵:一、二、四、五押韵。这首曲写出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秋风中接到家信,远自万里之外寄来,谆谆“问我归期未”,这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两个方面表现了“我”与“家”的暌隔。而诗人未对来信的殷望作任何正面的答复,仅是铺排了自己所处客乡的秋景。“红叶天”、“黄花地”红叶黄花勾勒了清秋的轮廓,色彩鲜明,但却有一种苍凉冷颓的情韵。但却有一种苍凉冷颓的情韵。尤其是作者在这一背景中添现了“雁”、“人”的活动主角,且雁啼于天,人醉于地,便使这种苍凉冷颓发挥到了极致。“雁啼”最牵愁惹恨,“人醉”则是为了忘忧,而“芭蕉雨声秋梦里”,秋雨的萧疏冷酷,使得乡梦也为之惊醒。这三句景句无不暗寓着人物的客乡况味和主观感受,代表着诗人的“秋怀”。深沉的乡思与有家难归的羁愁。曲者物象选取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平平仄平平去上(韵), 仄仄平平去(韵)。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去(韵)。 [平][平]仄平平去上(韵)。 同时大家看看这首曲子中,是不是有一合璧对?请大家找出来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我们再看一首:乔吉的《清江引·有感》 相思瘦因人间阻, 只隔墙儿住。 笔尖和露珠,(用韵了) 花瓣题诗句, 倩衔泥燕(儿)将过去。 大家看看这一首,除了一二四五用仄韵外,第三句仍用韵了。所以说,《清江引》这个曲牌还可以句句押韵。

小结:

1、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2、散曲其特性有三:口语化及部分音节散漫化;“赋”的方式铺陈叙述;可以平仄通压,句中还可以衬字。

3、散曲有三种基本类型:小令、套数、带过曲。

4、散曲的特点:类别名、宫调名、曲牌名和曲题名。

5、小令分为寻常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和集曲四种形式。寻常小令的特点。

6、《双调·清江引》句式为七五五五七,第三句有押韵,也有不押韵者。

选几首小令请大家阅读;

张可久的[双调] 清江引 春思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双调] 清江引 贯云石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①? 昨日玉堂臣②,今日遭残祸, 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③。

1.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3. (《木兰辞》)爷娘闻女来,出郭相。

[双调]清江引 任昱[yù]

南山豆苗荒数亩,拂袖先归去[一], 高官鼎内鱼,小吏罝[jū]中兔[二]。 争似闭门闲看书[三]! [一]“南山”二句:意谓故乡田园已荒芜,应该赶紧归去。 [二]罝[jū]:捕兽的网。 [三]争似:怎比,怎能像。

《 双调·清江引》梦回昼长帘半卷元·钱霖

梦回昼长帘半卷,门掩荼蘼院。 蛛丝挂柳绵,燕嘴粘花片,啼莺一声春去远。

元曲小令69例

贯云石《双调·清江引·惜别》

玉人泣别声渐杳,无语伤怀抱。 寂寞武陵源,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 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 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

《清江引》这支曲的布局写法,要查看多首例子,自己思考按照例词了解“布局写法”。双调体会宫调风格内容。

作业: 写一首《双调·清江引》题目自拟,运用合璧对。

元曲小令69例

参照曲谱:张可久的《双调·清江引·秋怀》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曲谱: 平平仄平平去上(韵), 仄仄平平去(韵)。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去(韵)。 [平][平]仄平平去上(韵)。

注:第三分句亦可协押同部平韵。

上一篇 2023年06月06 04:57
下一篇 2023年04月20 00:43

相关推荐

  • 元曲在哪年出现,元曲

    元曲的诞生背景: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

    2023年04月16 227
  • 双关诗句,语义双关的古诗例子

    《竹枝词二首·其一》是刘禹锡的一首经典诗作。而《竹枝词》是我国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其演绎形式为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来伴奏。刘禹锡正是因为喜爱这种民歌,便采用了这种民歌的曲谱,改制成了新的《竹枝词》

    2023年04月16 284
  • 形容自作多情的诗句,骂自己自作多情犯贱的诗句

    中国古代诗歌,自诗经以降,经历代累积,浩如烟海,蔚为大观。整个诗词史上,有关情爱的描写,绵延不绝,贯穿始终,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采葛先秦:佚名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

    2023年05月09 303
  • 关于榆钱的诗句,榆钱

    一夜春风吹的桃花红梨树白,给榆树吹来了第一缕绿色。春天,正是榆钱儿挂满枝头的季节,榆钱,翠绿欲滴的榆钱,一片片,一串串挂满枝头。所谓榆钱,就是榆树的种子,形状圆,圆边薄,中间突,似古时的圆形铜钱,故有

    2023年04月30 275
  • 逍遥的诗句,人生洒脱不羁的诗句

    逍遥是中国人的根器。道之谓逍遥,即释所言心性。诗词虽是洒落逍遥之态,文人的生活却并不一帆风顺,人生洒脱不羁的诗句,在艰难困苦中,仍保持一颗逍遥洒脱的心,才是最难得的!1.赠秀才入军·其十四[魏晋]嵇康

    2023年04月10 304
  • 表达爱情思念的诗句,用古诗暗示我想你了

    念一个人,可以安静着不语。没有消息时,也只是坐在暗夜里。不问年华几许,不问寒凉几许。当夜晚的风吹过后。便会听见,有相思散落了一地。相思,是诗人爱写的题材之一,许多诗人都写过相思的佳作。那抓人的情感,让

    2023年05月02 238
  • 元曲必背300首,元曲大全300首

    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元代: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023年04月18 224
  • 夜下征虏亭全诗的拼音,夜下征虏亭古诗带拼音图片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夜下征虏亭古诗带拼音图片,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白出生于安西大都护府碎叶城,五岁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江油)青莲乡。天宝初供奉翰林。

    2023年06月06 293
  • 任重道远的意思下一句,任重道远,下句接什么

    编者按: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2023年04月12 269
  • 热爱生活的诗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的古诗

    年少纵马且长歌,醉极卧云览山河。云子闲敲夜船静,笑看人间烟火盛。少年时,总是向往诗和远方,意气风发,想要游遍山海湖泊。当走过半生,生命的年轮已刻上了鬓角时,才发现岁月里寻常的烟火生活才是内心所向。杨绛

    2023年04月13 208
  • 描述郁金香的诗句,郁金香的浪漫诗句

    其一亭亭玉立秀娇容。五彩缤纷姊妹群。媲美玫瑰姿更艳。柔情蜜意万千重。其二笑对风刀霜剑裁。年年夏初展丰采。绵绵爱意枝头绽。国粹荷兰传世界。其三倩影宛如祝酒杯。嫣红姹紫秀彩衣。云霞遍地人陶醉。《客中行》—

    2023年04月23 249
  • 梅须逊雪三分白全诗,梅兰竹菊的四首诗绝句

    小时候,我们读诗词,感觉朗朗上口。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后来,我们知道,这是因为诗词有格律,赋予了诗词音乐美,所以我们读起古典诗词来,会觉得十分顺口。可是,有一些诗

    2023年05月26 23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