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在不同的诗人笔下色彩是不同的。有的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有的是“春未老,风细柳斜斜”,有的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的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还有的是“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而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的语言特色既清丽婉转,又生动活泼,充满了生活情趣。曼妙春日,让我们漫步在元曲的小径中,寻一份美丽,寻一份真趣。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这首以“春”为题的小令像一幅水墨山水画,寥寥几笔,清丽隽永,“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曲家根据自己的仔细观察、体验,写出新的意境、新的格调。
大德歌·春
元-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清江引·春思
元-张可久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
周艳泓的《春暖花开》,由浮克作词作曲,所属专辑《春暖花开》。歌词如下:春季准时的到来,你的心窗打没打开,对着蓝天许个心愿,阳光就会走进来,花儿竞相的绽开,你别总是站着发呆,快让自己再美丽一些,让世界因你更。
梨花小窗人病酒。
南吕·阅金经·春
元-徐再思
紫燕寻旧垒,翠鸳栖暖沙。
一处处绿杨堪系马。
他,问前村沽酒家。
秋千下,粉墙边红旗花。
阳春曲-春景
元-胡祗遹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
一春能得几晴明?
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前四句是[雁儿落],后八句是[得胜令],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而作者填完前调意犹未尽,故兼而连带填后调,是谓“带过”。[雁儿落]写向往归隐的缘由。开头两句是说,春暖花开不久,杜鹃鸟就来送春了。秋月正好时,飞燕却。
绿窗春睡觉来迟。
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出处:元代乔吉元曲作家所写的《天净沙·即事》。原文: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作者简介:乔吉(1280—1345)元曲作家。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山。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
洛阳花酒一时别。
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天净沙·即事
元-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此曲描写春暖花开时燕飞莺啼,柳绿花红的明丽春景,以及那极具风韵、袅娜娉婷的佳人。此曲最突出的特点是全篇使用叠字,颇具重叠复沓的单间之美,将人之美与景之美交融在一起,互相映衬。
凭栏人·春日怀古
元-赵善庆
铜雀台空锁暮云,金谷园荒成路尘。
转头千载春,断肠几辈人。
一枝花·咏惜花春起
元-高秀文
花间杜宇啼,柳外黄莺啭。
银河青耿耿,玉露滴涓涓。
潜入花园,露湿残妆面。
风吹云髻偏。
画阁内绣幕犹垂,锦堂上珠帘未卷。
梨花盛开、芍药幽香、海棠悦人、桃花如醉、绿柳苍翠、蝶蜂飞舞、鸳鸯惊起、新燕喧叫。作者对于生活、对于春天的热爱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他的字里行间,也深深感染着阅读这份春景的人。
清江引·长门柳丝千万结
元-曹德
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
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
苦无多旧时枝叶也。
长门柳丝千万缕,总是伤心树。
行人折嫩条,燕子衔轻絮。
都不由凤城春做主。
南吕·一枝花·春雨润夭桃
元-马彦良
润夭桃灼灼红,洗芳草茸茸翠。
蝶愁搧香粉翅,莺怕展缕金衣。
堪恨堪宜,耽阁酿蜂儿蜜。
喜调和燕子泥。
游春客怎把芳寻,斗巧女难将翠拾。
用浓墨重彩为春天的美景涂上鲜亮的色彩:春雨滋润夭桃,使它们灼灼似火;春雨清洗芳草,使它们青翠欲滴。
一枝花-春日送别
元-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
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
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
谁肯与莺花做主?
这是刘庭信所作的套曲《春日送别》的第一曲,在元散曲中久享盛誉。全曲先写景而后抒情,由景生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双调·沉醉东风·春情
元-卢挚
残花酿蜂儿蜜脾,细雨和燕子香泥。
白雪柳絮飞,红雨桃花坠。
杜鹃声里又春归。
纵有新诗赠别离,医不可相思病体。
燕子衔泥,柳絮纷飞,下了雨,桃花慢慢落下。看起来,是一番生气的春景图。可是结尾,作者却一下点明愁绪:纵然有好诗赠别,也医不了这相思病呀!伤春悲秋的主旨一下子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