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而亲不待上一句是什么,子欲养而亲不待上两句

图为《群书治要》刻本书影。(资料图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有目无辞。《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

图为《群书治要》刻本书影。(资料图片)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有目无辞。《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子欲养而亲不待上两句,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回顾经典可知,德性修养并非纯粹的思辨过程,而是发乎自然性情之中,生长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之间,形成和内化于对社会关系的协调融润之中。党员干部读《诗经》,可汲取其中修身养德的智慧,崇德向善、修炼品性,自检自省、切磋琢磨,约束言行、立己达人。

孝思不匮 心存感恩

百善孝为先。孝是最深层、最持久的道德情感,也是德行养成的起点。《小雅·蓼莪》中言:“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从感念父母的生养、抚育与眷顾,生发出报答父母无边恩德的淳朴情感,自然而然地孕育出基于血脉亲情的明德,奠定了中华文明道德体系的不朽基石。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父母却已等不到这一天。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和出自《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

现代人谈到“孝”,经常会将其局限于家庭代际关系,甚至认为现代社会倡导个人自由,孝这种德性不再重要。其实不然,在中华文明道德体系中,正是孝的美德,构筑了利人利他、担当责任等道德观念的价值基础。在修养德性、立德树人、化风成俗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孝道的力量。

1、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上一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2、这句话的意思是,树想要静止不动,风却一直吹拂着它;子女想要孝敬父母,可是父母已经不在了。该句出自《孔子家语·卷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秦风·渭阳》云:“我送舅氏,悠悠我思。”秦康公在送别舅舅晋文公时,想到母亲已亡、无法尽孝而作此诗,寄托悠悠无尽的孝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则亲不待”是每个人生命中巨大的遗憾。党员干部若能感念父母之恩,常怀尽孝之心,在工作、生活中面对诱惑、面临困难之时,就会有更加坚实的心理支撑。试想,若在工作履职中违背原则,丧失道德,触碰纪法红线而受到惩处,则不仅不能尽孝,更会使父母蒙羞。孝心具足的人,自然会常怀警惕之心,严防此类情况发生。

中华文明中,“孝”的德性并不止步于尊亲孝老,而是推而广之,不仅孝敬自家父母,更能大孝天下父母,进而忠于职守、敬业乐群、服务人民,为父母争光,为国家做贡献。修养孝德,核心在于常怀感恩之心,少想别人能为自己做什么,多思考自己能为他人、为社会做什么。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感念党恩、感念人民之恩,牢记自己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时时记在心上,以报恩之心忠诚履职,努力作出最大贡献。

琴瑟和鸣 温情和睦

子欲养而亲不待上一句是什么

《国风·关雎》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强调选择配偶要注重对方德行的美善。夫妇因德行相互吸引,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才能长久幸福。夫妇和谐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共同勤勉,同心同德,共同缔造良好的家风。同理,党员干部主动与家人互相激励,勤勉修身,才能铸就良好家风,如此,面对外部诱惑和不正之风,方能有更强的抵御能力。

《邶风·谷风》斥责违背夫妇之道的行为,提出夫妻相处应当“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夫妇共同修养德性,应当虚心接受对方劝勉,不能因为对方的劝告不合自己心意就发怒,而要虚心看待对方观点,寻找共识,琴瑟和鸣,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进而实现自身修养的持续进步。反观当下,一些落马官员失节失守,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家庭失和,夫妻之间互不信任、缺乏沟通,失去对彼此的恩义、道义和情义。试想,若对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或丈夫都不能信任、尊重、爱护,又怎么会保持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忠诚呢?而这些导致家庭失和的因素往往成为违纪、越界的内生原由。

《大雅·思齐》记载,周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以礼法善待妻子,亲睦兄弟,将美德和礼法推及宗族的亲人,形成充满温情而又和睦有序的良好家风,缔造了周代的礼乐文明。由此可见,夫妻恩爱、家人亲爱并不是无原则的。处理家庭关系时,必须遵循法规制度、公序良俗、社会美德,在家庭关系中建立界限,不使人情、人欲肆意膨胀,破坏秩序与规矩,最终反而造成家庭失和。尤其是领导干部,应当严守规矩、约束家人、共同勉励、以德齐家,管好亲人朋友,避免公权力被身边人滥用,真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夙夜在公 兢兢业业

《召南·甘棠》记载,“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西周召伯教化百姓,实行德政,巡行乡邑时,为不耽误百姓农耕,曾在甘棠树下决断狱事,百姓思其德行而不愿砍伐甘棠树。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事出公心、胸怀大局,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称赞和拥戴,这才是真正的有德。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上一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是一句古语,意思是“树木想要静止不动,而风却停不住地在吹。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父母却已等不到这一天。”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和出自 《韩诗外传》卷九。

提高道德修养,应明辨是非、不信谗言。《小雅·巧言》中言:“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意思是,追溯祸乱的源头,往往是面对伪言,无法分辨,进而听信谗言,造成损失。领导干部面临急难险重任务和风险挑战,如果自身政治判断力不足,在重大关头就无法准确决策、妥善应对,只能靠小聪明、“歪招”来应付,久而久之,就会养成错误习惯。领导干部平时自觉注重修身养德,在关键时刻才能保持头脑清醒。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增广贤文》。原文: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增广贤文》。译文:儿女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已经不在人世了,想要栽培的树苗却已经长大,想要停。

修身养德,需心怀公平正义,克制过分的物质欲望。《魏风·伐檀》讽刺身在其位,贪心不足,没有功劳却空享俸禄的人。诗中发出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为什么不耕种也不收割,却能拥有几百捆稻谷?结论“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即一个有修养的君子是不会尸位素餐空享俸禄的。这一点,党员干部尤要引以为戒。坚守公正、不搞特权、不谋私利,威望就会提升,人们就会信服他、爱戴他、学习他;反之,行事偏颇、追逐私利,自然是上行下效、如法炮制,人人损公肥私,最终败坏政治生态。

志同道合 尊礼守义

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并不是称兄道弟、江湖义气,而是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切磋勉励、互相成就。《小雅·伐木》中言:“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劝诫君子寻求志向高远、品德高尚、拥有崇高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贤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回顾历史,致力于修身养德的人,往往友爱贤者、广交益友,一起切磋学习、互相勉励、修养德行,和朋友们共同成长提升。

领导干部身为公仆,掌握权力,在如何交友方面,面临的考验也比一般人要多。应该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关系到自身德行修养和人生道路选择。古人指出,应与正直、诚信、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而不是和走邪道、善于阿谀奉承、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与德性修养高的人交朋友,可以互相勉励、相互成就,共同走向光明。反之,若和品质低劣、贪求物欲、见利忘义的人交友,便会不自觉受其影响、沆瀣一气,最终坠入深渊。

“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领导干部与人交友,应清醒认识到他人所为何求。有的人与人称兄道弟,为了利益阿谀奉承,朋友关系甚至亲于手足,然而在利益有冲突之时,却互相攻讦,这便不是真正的朋友。只有胸怀共同理想信念、拥有高尚道德基础的友谊,才能经受各种考验而坚不可摧,深厚真挚、绵延长远。

如琢如磨 博学慎思

修身养德应保持怎样的态度,采用什么途径,《诗经》也作出了回答。《卫风·淇澳》称赞卫武公修身养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是治骨角、象牙、玉、石的方法,由于其硬度很高就需要反复切磋琢磨,方能形成可供观赏、使用的器物。

子欲养而亲不待上一句是什么

修身养德,需注重博学慎思。《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古代教育以礼乐修德为主,强调主动学习和虚心请教。有志于修身者,应主动请教、广泛学习,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追求知行合一。应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善于学习,不耻下问,方能明白人情事理。

子欲养而亲不待上一句是什么

孔子曾以“六言六蔽”教授弟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仁、知、信、直、勇、刚都是应当修养的美德,但如果不通过学习明白事理,不深入思考来掌握这些品德的实质精髓,就会偏执一隅,在实践中出现偏差,反而造成伤害。

上一篇 2023年04月16 15:15
下一篇 2023年05月12 22:49

相关推荐

  • 元曲北曲南曲,元曲里面的艳曲

    1.2.3.4.5.6.有一个著名的灯谜:“一弯新月”,打七言唐诗一句。谜底是杜甫的“此曲只应天上有”。谜贵别解,杜甫诗的原义是形容乐曲的美妙,如天上之仙乐。而谜底把乐曲的“曲”别解成弯曲之“曲”了。

    2023年04月20 251
  • 带有花的诗句,关于“花”的诗句

    文丨诗词君春天,百花齐放。古人咏花,或直白表达对花的喜爱,或以花的特殊气质寓意自己的人生态度。“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玩法很多,要求也比较严格。改良过的现代版“飞花令”,关于“花

    2023年04月18 267
  • 葫芦的诗句,十首优美的葫芦诗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葫芦,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诗经》中就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等关于葫芦的诗句。葫芦种类繁多,有的可以食用,比如瓠子,平时可以当菜吃。今天我们说的葫芦,主要是瓢葫芦

    2023年04月19 239
  • 处暑的诗句,描写处暑的古诗

    描写处暑的古诗,公历每年8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时进入处暑节气。(元)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也。”天气的持续高温到了拐点,虽然仍然酷热难耐,但已是转凉的态

    2023年05月09 243
  • 有关春雨的诗句古诗,关于赞美春雨的诗句

    盼望着,盼望着,春雨终于来了。春雨是早春的盛宴,催开了土里的小苗,催开了田间的花苞,每一个雨后,都酝酿着一次新生。雨水洗净了人间,鲜花温柔了春天。在山水之间,听一场春雨也能遇见诗意。诗词君分享30句春

    2023年05月09 249
  • 李清照是元曲四大家吗,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上岸大礼包已备好点赞/私信大礼包免费领取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2023年04月20 281
  • 带有雪的诗句,带有天气的古诗300首

    冬天的雪,是世间最美的白。今日大雪,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之二十一个,冬季六节气之三,意味着漫天飘雪的日子将要多起来。雪是上天落下的惊喜。雪,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下的,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不一会庭院就白茫

    2023年06月01 240
  • 雷锋出差一千里下一句

    学雷锋纪念日是每年的3月5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人民的勤务员学雷锋纪念日从

    2023年04月25 265
  • 道是无情却有情上一句,道是无晴却有情的上一句

    契约精神是古往今来做人的原则。由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新创排的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现代京剧《山里人·岕里情》,道是无晴却有情的上一句,生动地演绎出浙江长兴山里人对守信的重视和承诺的担当。,

    2023年04月24 291
  • 油菜花的宋词元曲,元曲与宋词的区别

    元曲与宋词的区别,深秋,霜降。白霜打在芦苇的白絮上、狗尾巴草的草籽上、茅草的叶尖上。远远看过去,这些整齐的、修长的禾本科植物,在枯黄的底色之上,一夜之间突然披上了水的结晶体。这些结晶体,白白的,粉末状

    2023年04月10 310
  • 秋燕又南回上一句,秋燕又南回打千字文一句

    细雨一坠。艳花含苞欲坠。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无题

    2023年05月15 243
  • 不辜负爱人的诗句,表达不辜负一个人的诗词

    很喜欢单田芳老师的一首定场诗:春天萌芽出土,夏天荷花飘飘。秋天树叶被风摇,冬天百草穿孝。四字并成一字,不差半点分毫。暑去寒来杀人刀,斩尽世间老少!人生不过四季:春、夏、秋、冬。四季虽能轮回,但生命不会

    2023年05月13 27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