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介绍到外国,关于元曲的介绍

卢逸凡精致的服装,典雅的视觉,当代的审美。舞台上演着中国古代最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元杂剧《救风尘》,有点儿喜剧,有点儿讽刺,忠于原著,但也不拘泥于传统。很少有人想到,这一切的策划和导演,是一个有地道中文

卢逸凡

精致的服装,典雅的视觉,当代的审美。舞台上演着中国古代最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元杂剧《救风尘》,有点儿喜剧,有点儿讽刺,忠于原著,但也不拘泥于传统。很少有人想到,这一切的策划和导演,是一个有地道中文名字的法国人,卢逸凡。

卢逸凡,他的法语名字是Ivan Ruviditch。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通,卢逸凡曾经在法国大学主修汉学专业,此后在中国前后生活了将近十年,曾在法国驻上海领事馆从事文化交流工作,现在是上海师大人文学院的副教授。

因为热爱戏剧,他在上师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下设立国际戏剧工作室。《救风尘》并不是这个工作室的第一个作品,此前,工作室的《海鸥》在上海的多个剧场演出了好几轮。而这一次,卢逸凡把目光对准了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希望从一个当代的,或者是外国导演的视角,重新去解读这部中国古典剧目。

元曲介绍到外国

从5月8日到5月10日,这部改编自元杂剧的话剧《救风尘》将在上海浦东新舞台演出三场。

《救风尘》剧照

一个法国人眼中的关汉卿和元杂剧

关汉卿,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中学课本读到的名字。作为元杂剧的奠基人,关于元曲的介绍,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窦娥冤》几乎是人尽皆知的。除此之外,《拜月亭》、《单刀会》、《救风尘》,也经常在各种文艺作品里看到。

关汉卿,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中学课本读到的名字。作为元杂剧的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窦娥冤》几乎是人尽皆知的。除此之外,《拜月亭》、《单刀会》、《救风尘》,也经常在各种文艺作品里看到。

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

但即使是当代的中国戏剧人,如今也已经很少把目光投向关汉卿,考虑以当代视角重新解读这位元代剧作家的作品。

但精通中国文化的卢逸凡,却在寻找剧本的过程中,对关汉卿的剧本产生了极大兴趣。

《救风尘》剧照

与此同时,他发现三年前,法国里昂国立高等戏剧学院的学生曾排演过一出法语版的《救风尘》。在仔细阅读过元曲原文,对剧本进行深入研究之后,他最终决定将这部中国古典剧本改编为现代话剧版,以期将其搬上中国乃至海外的舞台。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

在研究关汉卿和《救风尘》剧本时,卢逸凡发现:“元杂剧很像意大利古代的假面喜剧Commedia dell'arte,以及受其影响的莫里哀喜剧:插科打诨的幽默,戏弄手法的必要,惩恶扬善的结局等。两者相似的地方越来越让我惊讶,最终再次确认,无论文化的差异有多大,戏剧最核心的原理在各国还是那么有普遍性。”

《救风尘》剧照

在卢逸凡看来,关汉卿选择以辛辣的讽刺和夸张的幽默,来让我们思考婚姻问题和地位不高的女子所能遇到的困难。

而为何使用喜剧探讨如此悲剧的问题?自古以来,在东西方文化中,喜剧有突出和改正人类劣性的大作用。

《救风尘》剧照

元曲是在唐诗、尤其是宋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此前的格律诗词的有选择的继承和发展。是汉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词”作为一种古典格律诗的样式,最初起源于民间,流行于歌楼市井,但虽着社会的发展,它。

或许正是出于这种对东西方戏剧文化比较的兴趣,《救风尘》的整个创作团队可谓中西合璧,在几位中国编剧的合力下,除了导演外,剧中的舞美、服装设计都来自法国,毕业于里昂国立高等戏剧学院的专业设计,他们给这部中国古典剧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舞台效果。而演员们则大多来自上师大的国际戏剧工作室。

卢逸凡给自己的戏剧团队起了一个名字“元剧场”,不知道是不是和元曲有关,但在他们的注解中,“这是一个致力于戏剧维新的剧场实践团体,由中法团队联合打造,尝试对中外戏剧进行新的诠释和演绎。”

曲的宫调出于隋唐燕乐,以琵琶四弦定为宫、商、角、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宫声的七调叫“宫”,其他的都调,共得二十八宫调。但在元曲中常用的,只有仙吕宫、南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

“元者元始,我们也需要重新回到戏剧的本源。元剧场就是这样的开始,也是新的出发。”

《救风尘》剧照

而工作室每周还会安排固定的戏剧课程和排练。很多成员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在《救风尘》里饰演赵盼儿的刘宇彤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上海师范大学在读戏剧博士,法语翻译,她已经在《女学究》、《海鸥》、《冬季归来》中多部作品里扮演了女主角。

卢逸凡回答:“导演的工作是尊重编剧和作品的精神,不是遮住剧本或使它变形,而是在剧本留下的空间里补充、挖掘、创造可以和作者作品及其思想发生共鸣的地方。”

作为一个熟知中国文化的西方人,卢逸凡希望自己的话剧版更加接近关汉卿的作风和元杂剧的精神。

元曲介绍到外国

《救风尘》剧照

“无论是从改编还是从导戏的角度,把元杂剧改成话剧都不能不发生一些变化。话剧和戏曲在结构和表演上的确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有的东西没法保留,有的则需要补充。关汉卿的《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是比较通俗质朴的喜剧,同时也是非常成熟、成功的剧作。它的朴素、幽默与精巧自不用说,至于它的现代性和对当代生活的启示,我相信聪明的观众都会感受到。”

上一篇 2023年06月05 20:39
下一篇 2023年04月10 10:00

相关推荐

  • 泰戈尔诗句,泰戈尔诗句美好

    1、人对他自己建筑起堤防来。——泰戈尔《飞鸟集》2、采着花瓣时,得不到花的美丽。——泰戈尔《飞鸟集》3、生命如横越的大海,我们相聚在一这条小船上。死时,我们便到了岸,各去各的世界。——泰戈尔《飞鸟集》

    2023年05月21 237
  • 木槿昔年下一句是什么,木槿昔年是什么意思啊

    充满烟火气的一本小集子,和书籍的名字《我爱这热闹的生活》相得益彰。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作者叶广芩是经历过大

    2023年05月15 228
  • 棋的诗句,关于棋的诗句经典的

    -1-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唐代:白居易《池上》-2-彼此抽先局势平,傍人道死的还生。两边对坐无言语,尽日时闻下子声。——唐代:王建《看棋》-3-黑白谁能用入玄,千回生死

    2023年05月16 296
  • 双调大德歌是元曲的一种吗,双调是元曲中的宫调之一吗

    当代社会网络文学盛行,碎片时间阅读更是催生了许多短平快的新媒体平台。但说到古代的流行文学,历朝历代可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中,元曲的影响力最弱,数量也远不及唐诗宋词。但

    2023年04月11 231
  • 诗词元曲妙不可言,元曲算不算古诗词

    今天小谢语文为大家分享最美的27首宋词,如果你喜欢请点击关注小谢语文。宋词,少了唐诗的一板一眼,"参差不齐"里透着格调和韵律,宋词,美在妙不可言,若空中之音,水中之影,言虽尽而意无穷。大宋朝自公元96

    2023年04月17 251
  • 爱祖国的诗句,爱国情怀20首古诗

    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她73岁的华诞在这欢乐时刻借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寄托炎黄子孙的无限深情表达华夏儿女对祖国的美好祝愿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些熟悉的诗词共迎国庆祝福祖国!爱国诗句(共90句)1.秦时明

    2023年05月03 308
  • 赞美才子的诗句,赞美才子的诗词七个字

    中国文坛那么辉煌,有名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但下面这首诗,竟包含了28位才子,赞美才子的诗词七个字,你能认出几个?答案在下面,不要偷看哦~梦织香草忠魂升,圣哲逍遥望鲲鹏。笔究天人通史鉴,曲挑凤凰合琴筝。

    2023年06月01 267
  • 一代新人换旧人上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闲来无事问诸君,老人俗话可当真。君要不信不勉强,几句俗话当笑论。清君先看宴中酒,杯杯先敬权贵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先见春。人情似纸张张薄,友情如棋局局新。人情似水分贵贱,友情如云不见根。胜者王侯

    2023年05月24 279
  • 好字开头的诗句,好字开头的夸人诗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的类型有许多种。除了我们平时所见的诗。还有一些别致的诗。“十字令”,就是以1-10数字为开头。共10句,每句四、五字。依次排列,形式工整,亦庄亦谐。《红楼梦》十字令一笔好字。二等才

    2023年05月18 266
  • 秋天来了的诗句,描写秋天来了的诗句古诗

    岁月匆匆,时光飞逝,暑气还未褪去,秋令蓦地来到。虽然已过立秋,描写秋天来了的诗句古诗,但仍是暑热难耐,但叶子却在传递着秋的信息。见一叶之已落,感四序之惊秋。立于夏末秋初的渡口,长夏未尽,秋意已起,愿秋

    2023年05月14 229
  •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上一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前三句

    网络好比那千树万树,将亿亿万万的人民联系在一起,而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又好比那梨花,在这千树万树上怡然绽放。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新学期,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前三句,我们迎来了全新的上课方式——“云”课堂。,第一

    2023年05月03 301
  • 美食的经典诗句,最火的美食词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诗人的世界里。不论是怎样的美食。只要一入了诗词。又有诗意又好吃。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杜甫《立春》劝君速吃莫踌躇,看被南风吹作竹。——宋·钱惟演《玉楼春·锦箨参差朱

    2023年06月01 27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