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作家乔,元曲作家有哪些

从个人不长的元曲习作实践中,以及在学习前人元曲佳作的过程中,我认为,写作元曲,应该认识元曲的一些特点。才能在创作中,有章可循吧。下面,我就分别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相比较而言,曲意单纯、简单、直白,

从个人不长的元曲习作实践中,以及在学习前人元曲佳作的过程中,我认为,写作元曲,应该认识元曲的一些特点。才能在创作中,有章可循吧。下面,我就分别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相比较而言,曲意单纯、简单、直白,信息密度小

可能我见少识浅的原因,在我所阅读的元曲中,一般来说,元曲作家有哪些,一支曲子里,它所表达的内涵,没有词丰富,我老师曾说过我的一些习作,词味太浓。我一直都在思考什么叫词味太浓,看大金老师的曲子,第一感觉也是词味太浓。看别人的习作多了,我也有种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至今,我没看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什么叫词化现象严重。

我认为它应该指两个方面,一是指有些句子,语言上不够通俗,但是曲本身就有比较婉丽的曲子,依照专家的观点说,这类婉丽的曲子,直乘词而来,如果前后一致婉丽,是无可挑剔的。但是曲和词不同的是,曲子还是通俗易懂的,所谓“文而不晦”,就是针对婉丽风格的曲子的概说吧。

那就是说,第一类词化现象,应该是指在通俗中夹杂了不通俗的句子,使得整体感觉不和谐了。二是内涵太丰富。我今天又重新翻读《元曲三百首》时,突然顿悟,那就是指内容上了,如果它所包含的信息量太大、意太深、太复杂、太含蓄,就是曲子词化现象。

我们不妨随便作一个比较,可能不是绝对:

清平乐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在此以前,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序中说:“乐府之盛之备之难,。

宴几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小莺湿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花楼云雨无凭。

[越调]小桃红·杂咏 盍西村

绿杨堤畔蓼花洲,可爱溪山秀,烟水茫茫晚凉后。 捕鱼舟,冲开万顷玻璃皱。 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

以上两首作品,同样是八句话,小桃红是42字,清平乐是46字,词比曲子多了四个字,在这里应该不是最主要的因素,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曲子在内涵和信息量上,其密度要少得多。这两首如此,就我所看到的作品,大都是这样,词意缜密含蓄温婉,曲意相对松散、随意、直白,好比词是精加工针脚细密的绣花衣,而曲子则是粗针大线缝棉被一样。

二、尽量本色化

写曲子,尽量本色化。很多时候,我们曲子写的曲味不浓,其实是不善于驾驭口语的原因使然,写出来的曲子,总是书面语味道浓厚,我自己也有这个不足,可能还是因为写得少,学习的少的原因。如何做到口语化,我也有一点肤浅的认识。当然大前提尽量都是用口语,就是一幅天然的模样,不过,说起来容易,真的做到天然的模样,还不是那么简单呢。我们太习惯文嗖嗖的了。但是有时候受句式、字数、韵律的限制,不可能都是口语化,那就要有些不可缺少的点缀。

1)关注小鱼子(我又称其为元曲佐料,可以调味的。)

做过普通话测试工作的人应该知道,有些应试者,他既没有成系统的语音错误,也没有不规范的语法语汇问题,但是他的语音面貌就是不好。认真分析下来,我给他总结出来了:逮不到大鱼,是因为小鱼子闹和的。这个小鱼子就是,他有一些难以改变的方音习惯,或者是一些助词、语气词、固定腔调,使得他整个的语音面貌受影响,普通话等级也就上不去。元曲中的小鱼子却很关键,没有它闹和着,曲子的味还就是不足呢。

清代李调元《雨村曲话》则有“马、王、关、乔(吉)、郑、白”之说,但未见流行。 人物评价 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

元曲中的小鱼子是什么呢?

首先:夹杂纯口语在曲子中。

举两个例子:

[仙吕 醉中天] 咏大蝴蝶 王和卿

挣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 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

再如

沉醉东风——胡袛遹

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 避虎狼,盟鸥鹭,是个识字的渔夫。 蓑笠纶竿钓古今,一任他斜风细雨。

“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把卖花人扇过桥东”“是个识字的渔夫”。这样的句子,就是十足口语。夹杂在句中,一看它就不是词。

其次,掌握一些元曲中常用的助词和习惯用语。如:

《双调·沉醉东风》闲居 卢挚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 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 直吃的欠欠答答。 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在这里“恰离了”“欠欠答答”“不劝咱”都是要关注的小鱼子。

再如:

[双调]蟾宫曲 卢挚

沙三伴哥来茶,两腿青泥,只为捞虾。 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 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淹着琵琶。 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这里的“昔涎剌塔(流口水的样子)”、“碌轴上淹着琵琶(琵琶:比喻身体瘦肚子大的小孩)“快活煞”都是出味的佐料,这些东西是要积累的。

最后:

《双调·沉醉东风》寿阳曲 别竹帘秀 卢挚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 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痛煞煞”在这支曲子里,如果不用的话,又是另一种味道了。“画船儿”,喜欢用儿化词,也是元曲的一个小特色。

总的来说,这些充当佐料的小鱼子虽不能达意,却能出味,不可忽视。

2)注意在合适的地方用衬字

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它既有点像润滑油,使语言更顺畅,又是很好的佐料。

3)有意而为

在诗词曲的创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无疑使作品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元曲中,关于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很有一些自己的特点的。比如反复、叠字、顶针、夸张,巧妙的数字组合等特点,运用得比较频繁,也给这种形式涂上了特有的色彩。所以在创作中,如果注意到这样的细枝末节处,也能使自己的作品更有曲味,不妨有意的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

[双调 大德歌]秋*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飘飘、潇潇、簌簌、零零的运用,使得曲子更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双调 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这支曲子里,几乎句句用到山字了,当然不能为重复而重复,如果能够在很好的表情达意的基础上,再照顾到这样的特点,不是更好吗?

[正宫] 灵寿杖*尚仲贤

西风落叶山容瘦,呀呀的雁过南楼,霜满汀洲,水痕渐收。 山泼黛层层险,水泛碧粼粼皱. 记得是清明三月三,不觉又重阳九月九。

三月三、九月九,说白了就是废话,清明和重阳依然说清楚了,显然作者在这里废话,但是,可但是,绝对不是为了凑字,而是为了出味儿。无论是现代诗还是元曲,有些废话是不可缺少的,虽然不表意,但是却关情,它能很好的渲染一种情感的氛围。

[黄钟]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卢挚

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明代王世贞、王骥德等人为王实甫未被列入“四大家”而提出非难,王骥德还提出“王、马、关、郑”说。清代李调元《雨村曲话》则有“马、王、关、乔(吉)、郑、白”之说,但未见流行。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 半夜心,三更梦,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这支曲子里,使用了满江、一夜、半叶、三更、万里,认真看来,他也是故意为之,这些数字的使用,首先很形象,也很巧妙,更给人一种别有一番滋味的感觉。有满江显得一夜的孤单,有半夜三更,道出了游子的辛苦和辛酸,这些都是因为“万里别”。

元曲作家乔

[仙吕]寄生草*高文秀

本待要寻知契、谒故交,见十家九家门关了。 起三阵五阵檐风哨,有千片万片梨花落。 但得个一顷半顷洛阳田,谁待想七月八月长安道?

这支曲子里,数词的镶嵌,一点不让人觉得多余,细读起来,自有滋味。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散曲全收在《金元散曲》中。《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是他的优秀。

总之,诸如重复、叠字、数字、顶针翟烩些细微处,在创作中,都是值得借鉴的和重视的。

三、个性鲜明

读元曲,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它比诗词都更张显个性,很多曲子中的形象都是很张扬的,或疏狂、乖张、颓废、破罐子破摔、诙谐、极尽夸张等等无不率性可爱,个中形象跃然纸上,真的是嬉笑怒骂皆成曲子。不像诗词,他的个性形象是隐蔽在作品中的,读者要通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认识,如大江东去中的苏轼,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中的李清照,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杜甫,把栏杆拍遍中的辛弃疾等。说到个性张扬,也许李白算是一个,但李白有时候假的可爱。嘴里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其实呢,只是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因为他知道再也没有可事权贵的机会了。

看人家关汉卿“我是一颗锤不扁、斩不断、踢不动、蒸不熟、炒不爆、煮不烂、响当当的铜豌豆。”元曲中很多这样的形象,他自己跳出来对你说,他是什么样的人。

再如:

[中吕·阳春曲]知几*白朴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 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一个老于世故的形象,自言自语的对别人说,毫无遮拦,一览无余。

[中吕·阳春曲]知几*白朴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 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无奈的自我解嘲。无用人,说得多凄凉,在诗词中,可是从来没见有人这样自我作践过。那么在元曲创作中,如何才能做到形象鲜明呢?

一)敢于对自己冷嘲热讽

上面举的例子,就是属于这一类。作者不怕自己斯文扫地,更不怕自己斯文拖地。敢于对自己对人辛辣讽刺,对自己对人无情打击,甚至敢于出自己的洋相,咋咋地?反正是死猪不怕热水烫,死活都是这一堆,其实,这样一来,倒显的率性可爱,因为他是活生生的形象。

二)力求白开水

其实这个特点,我已经谈到了,是从用语的角度谈尽量本色化,这里,我们从形象的角度来说事,举例如下:

[越调]凭栏人*寄征衣*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在这里,曲中形象非常质朴,可以说质朴到只知道柴米油盐的地步,但是和花间词里的闺怨比,一点都不损色,它不是如火如荼的形象和情感,它自有白开水的淡淡悠远、细水长流的滋味。

[越调]凭栏人*姚燧

博带峨冠年少郎,高髻云鬟窈窕娘。 我文章你艳妆,你一斤咱十六两。

看看看,多么直白露骨的求爱,脸皮简直有八丈厚 ,直追当今那些厚颜鲜耻的小色狼。把自己夸的天底下难寻了,跟龙挂似的。有那不谙世事的妹妹,绝对会上当受骗的。俺是少年读书郎,俺写得一笔妙手文章,妹妹你浓妆艳抹俏模样,咱们可是天造地设的一双!这就是另类吧,跟咱们传统意义上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可是背道而驰的。但是,你一点也不觉得他讨厌,你会为他的率性感到忍俊不禁:好家伙,胆子贼大哈!

三)力求艳俗

元曲在景物描写中,大红大绿的求俗不求雅,所谓大俗致雅,这也是它跟诗词不一样的地方,我甚至怀疑也是故意而为,它喜欢堆砌一些五颜六色的景物。

如: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白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再如: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曰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看看这里景色中的色彩运用,可以说这些大红大紫的色彩,给人一种土得掉渣的感觉,从这里,也能感觉到元曲中,作家对色彩的刻意追求。可能与它的整体风格是一致的,土俗话、质朴话,好像返璞归真了。

四)运用土俗的形象

在上文中提到一支曲子,它把体瘦肚子大的小孩子叫琵琶,这可能就是当时人们的一种很形象的口头语,就像我们现在把丑女称为恐龙,把丑男称为青蛙一样,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或地方特色。元曲中这类的作品,也很有意思,透着元曲独特的个性特点。

如:

[南吕]四块玉*紫芝路*马致远

雁北飞,人北望,抛闪煞明妃也汉君王。 小单于把盏呀剌剌唱。 青草畔有收酪牛,黑河边有扇尾羊,他只是思故乡。

这里的剌剌响生动地写出了小单于抱得美人归得得意之状。收酪牛、扇尾羊,也让人感到一种大草原的乡土气息。你一看到这样的用词,这样的形象,你也会毫不含糊的辨认出,这是典型的曲子,不是词。

五)极尽讽刺夸张之能事

1、乔吉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

有些元曲夸张的有类今天的恶搞,恶搞别人,也恶搞自己。通过一些诙谐、甚至荒诞不经的语言,让人忍不住发笑。

如:

[仙吕 醉中天] 咏大蝴蝶 王和卿

挣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 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

大蝴蝶轻轻飞动,就把卖花人扇到了桥东,好大的劲!

再如:

[中吕]山坡羊*陈草庵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 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曰少年明曰老。 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他很形象的讽刺了古往今来的人,看不破的是富贵荣华,挣不断的是名缰利锁。多少人为此消磨了斗志,多少人为此耗尽了心血。

又如:

[中吕]满庭芳*王实甫

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 下功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 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蜇得人牙痛。

这是西厢记中,红娘唱的曲子,可以说把文人秀士张生讽刺的到家了。当然,最富讽刺意味的还是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差使不寻俗。一壁厢纳草除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又言是车驾,都说是銮舆,今曰还乡故。 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葫芦。新涮来的头巾,洽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麽大户。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伙乔男女,胡踢蹬吹笛擂鼓。见一飙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

【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蹬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些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

【四煞】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黄罗伞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干递送夫。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妆梳。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1)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

【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膛。

【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看看,简直是恶搞高手,尤其最后【尾声】大家不妨仔细读读。

后记:我的一点感受就谈到这里,想得简单、写的仓促、理论的也不到位,牵强附会的多些、幼稚偏激的多些。反正凑合着看吧,如果能给大家一点点启发,俺也就满意了。在这里,最先受益的还是俺自己,通过这次整理自己的思想,有些不太明确的东西,明晰起来。有些不清楚的线索,也慢慢的条理多了。相信以后写曲子,会有一个飞跃的。衷心希望更多的朋友喜欢元曲,都来写元曲,因为网络中,写元曲的人太少了,俺常有孤掌难鸣的寂寞。当然更希望,作为一种曾经辉煌一时的传统文化能在更多人的手里,像诗词那样得到发扬广大 。

今天《我的元曲我的梦--------元曲创作技巧之二》就到这里,总结而出,元曲鲜活辛辣,趣味犀利,特点大致有三:

一、相比较而言,曲意单纯、简单、直白,信息密度小

二、尽量本色化

三、个性鲜明

具体其他需要关注的小项目,就请大家仔细看今晚的解析吧。

上一篇 2023年04月18 21:00
下一篇 2023年04月30 18:52

相关推荐

  • 任重而道远的上一句,任重而道远,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编者按: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2023年05月09 267
  • 形容男子的诗句,描写男子温润如玉的诗句

    1.青袍美少年,黄绶一神仙。——岑参《送楚秋曲少府赴官》2.为人洁白兮,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陌上桑》3.庾郎最年少,芳草妒春袍。一日插翅去,凤翱于三清4.形容男子的诗词才貌双全逸

    2023年04月18 274
  • 无为在歧路下一句,无为在歧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

    2023年04月12 277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下一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意思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郝思斯在《论语·雍也》中,子贡问孔子:假若有一个人,能够广泛地给民众以好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意思,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可以算是仁人了吧?孔子回答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

    2023年05月23 276
  • 小雪的诗句,小雪最出名的诗句

    冬天,没有春日里的草长莺飞,没有夏天的生机盎然,没有秋天的丰硕果实,却有白雪皑皑时的清冷无尘,有傲雪枝头的醉人清香......今日小雪,天气清寒,不如围坐火炉,闲暇惬意坐在家中,倒一杯热茶,听一段清净

    2023年05月26 255
  • 带春字的诗句,带有春字的诗句1000首

    飞花令,带有春字的诗句1000首,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种文字游戏,饱含诗词之趣。飞花令属雅令,比较高雅,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法治君总结出1

    2023年05月26 211
  • 饱暖思淫欲下一句,饱暖思婬欲思下一句

    俗语都是来源于生活,都是我们的老祖宗在平时的日常劳动中,通过他们长期仔细的观察和发现,饱暖思婬欲思下一句,最后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之谈。后来发现这些俗语讲得很有道理,于是慢慢就流传开了。但是今天给大家分

    2023年04月12 264
  • 唐诗或宋词或元曲,唐诗宋词元曲

    以下唐诗和宋词十大名作排行榜,是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兆鹏面向海量作品,根据历代选本、评点资料等数据,定量分析而来的结果,反映的是千年跨度、大浪淘沙之下最受欢迎的作品。元曲十大名作排行榜,则是对元曲颇为

    2023年04月11 247
  • 优美的诗句现代,优美的诗句

    1.《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

    2023年04月25 267
  • 有关树的诗句,赞美树木的诗词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观沧海》汉·曹操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魏晋·曹操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唐·贾岛4、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古朗月行》唐·李白5、树树皆秋色,

    2023年05月29 208
  • 有家不能回的诗句,有家不得归的诗句是

    乾隆三十六年(1771),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户简陋的茅舍中还亮着一盏寒灯,灯下是一个儿子向老母拜别的场景。外面风雪肆虐,呼啸的北风透过轻掩的柴门,又从窗户的缝隙中挤进屋内,瞬间添了几分凉意。诗人这

    2023年05月01 263
  • 生而为人下一句是什么,生而为人励志句子

    夜读·开卷有益文学常常很难为这个世界提供一个确切的答案和解释,但它却能忠实地记录并表达生命的轨迹与感受:他们来过,爱过,活过。生而为人,是为了活着,又不只是为了活着。他们总是把悲伤装进心里,把希望穿在

    2023年05月23 28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