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NEO iDSD这台解码耳放的评论,我决定采用问答的形式。
问题1:NEO iDSD能推好K701吗?
K701的热度几年前就褪去了。出大耳的时候我也一度想出了它,因为手里的前端随身为主,推不好。但又看它外观和佩戴都不错,另外国产版出不了几个钱,就留了下来。
所以这要看每个人对“推好”的判断是什么。
先表达我的观点:NEO iDSD是不能把K701的极限逼出来的,但两者搭配音色出彩。
曾经试过一些大型台式耳放和功放前级推的国产K701,低频很像健美先生,肌肉紧实线条感足,又有点音箱脚架灌砂太满的感觉。
自认为这就K701的极限,有惊喜却不是我喜欢的声音,个人愚见,K701这副耳机还是在声音更宽松、稍稍偏上盘、中频顺滑的时有味道,用NEO iDSD做前端恰好有这个效果。
问题2:NEO iDSD+K701适合听什么?
《归乡》是由李延宇执导的电影。归乡百度网盘高清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uPRiKNMRVpi_haO1hhxSA ?pwd=1234 提取码:1234 讲述了一个想要离开故乡开始新生活而苦苦挣扎的男人在故乡与老朋友重逢,结果。
第一位,偏清甜或悠扬的女声曲目。
要制作凯尔特风的曲子,就要大量使用多利安调式。多利安调式是仅仅用白键弹奏“do re mi fa sol la si的时候产生的音阶。实际上弹奏一下就明白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首曲子听起来有凯尔特风的要因就在于第6级音si上。还。
我要纠正一些人错误的概念:ACG不仅只有女声和女毒,只要和动漫作品及衍生作品相关的音乐都属于ACG的大范围。男声、小提琴、钢琴、古典交响乐、电音、金属乐,这些都有可能是ACG类作品。
ACG≈杂食。
但如果你的小伙伴说他听ACG,也不能断言他听音乐杂。
听女声多?听燃曲多?听电音多?大部分人都有倾向性,万一他只听一类,那不是很尴尬?
像我就非常喜欢虾米音乐上的一个小众歌单《精灵语、塔语、星语,凯尔特风,异域风情》。名字有点中二,打开这歌单时总有一瞬间认为自己不是普通地球人,而是转生到地球的精灵族或其它神马架空种族的大祭司。
iFi的NEO iDSD加上AKG K701,就极其适合这个歌单,像是为这个歌单而诞生。这套搭配不用来试试此类曲子就是暴殄天物。比如东方project同人曲《Aisya -ye ru amma-》,比如Mili,比如KOKIA,比如志方晶子。
另外还有花泽香菜、茶太,Lia、EGOIST等等……ACG分类中,清甜或悠扬的女声不在少数。NEO iDSD+K701听这些曲子,有很大程度的加成,通透悦耳,能充分感受到这种音乐的曼妙,女毒、女毒啊!
同样,听国语粤语乐坛的王菲、陈绮贞、周深【男歌手,但声线独特放在此类】,也都有很舒适的体验。
并列第一,偏抒情的男声曲目。
第三位,器乐类曲目,包括钢琴、弦乐、交响乐等。
歌名:day by day 歌手:T-ara 作曲 : 金泰贤/赵英秀 作词 : 金泰贤/赵英秀/安英民/K-Smith 내품은 너에게 피난처我的怀抱是你的避难所 -。
动漫作品中也有一些配乐是直接使用古典音乐名作的,一些动漫的故事本就以古典音乐为题材,像《交响情人梦》。
in the Bonnie Winds of fierce 就在那狂暴的风中 Oh the Bonnie Winds of fierce 天呐,那可是狂暴的班妮飓风啊 The Bonnie Winds of fierce 狂躁暴虐的班妮飓风 Oh the Bonnie Winds of fierce 那可是狂暴的班妮飓风。
《四月是你的谎言》也是和古典音乐相关的番,贝多芬、圣桑、巴赫、肖邦等大人物的作品都出现过。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3乐章是主人公有马公生在11岁钢琴比赛上演奏的,实际演奏者为阪田知樹。不评论作品演奏的水准,只说声音,NEO iDSD+K701听钢琴泛音够充沛,高频延展很好,且没经过圆滑的处理,是蓬蓬的、自然的。瞬态处于凌冽和拖泥带水的中间段,琴声清晰,稍偏慢但不糊。不能说分毫不差的还原吧,肯定有自己的味道在里面,可听感自然。
《Kanon D-dur (Strings Orchestra)》,约翰·帕赫贝尔,出自《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死与新生》,弦乐演奏版本。最开始似乎是羽管键琴,后面主要为小提琴和大提琴,凭感觉是3小提琴+1大提琴,说错误怪。
听这首曲子我就发现,NEO iDSD+K701的低频量真不算多,它们都不侧重低频。如果喜欢深沉低频,这两个器材不建议盲狙。但实际氛围不差,仅仅口味有点淡。大提琴是蓬松的,小提琴高频有一些纤细、带线条感,中高频不像听钢琴时蓬松。
优点是绝对不可能焖糊,还有韵味,不发干。不像某些解码或耳放似乎解析不错,可数码声严重,底子粗,还能燥到姥姥家去,配暖糊耳机还好,配K701或T1难听到哭。
并列第三位,大众意义上的流行乐、燃曲、电音等等。
流行太宽泛了,电音因为低频的原因,这搭配只适合口味不重的烧友,这次测评就只说燃曲。
简单科普,燃曲=热血、让人亢奋、心潮澎湃的曲目。
听燃曲,爽,是第一位,想爽,动次大次是关键之一。但对于口味不同的烧友,这方面的极限不能强求每人都是一样的。想当初我也高喊HD650+SOLO天下第一,现在口味变得自己都不认识。
第一首,暴食神曲《VORACITY》,MYTH & ROID,出自《OVERLORDIII》【习惯称之为骨傲天】。这首歌不太建议单曲循环,实在太刺激,连续听十遍不光耳朵累,心也累。
第二首,断剑神曲《Perfect Time》,泽野弘之、小林未郁,出自《七大罪》。这首曲子带有浓郁的凯尔特风格,编曲又融合了超多的器乐元素,有些应接不暇。
是的,乐器使用了爱尔兰长笛,因此即便是使用C大调编写的旋律也有了凯尔特风了!我意外地也挺喜欢这种风格的,而且使用24个大小调来编写旋律一下子就很容易地写出来了,因此能够成为不错的音乐,不过凯尔特音乐的声音在哪里呢?
NEO iDSD+K701表现这首歌反倒游刃有余了,音色美,并且是自然的,无论人声和器乐,均有鲜明的情绪传达。听到最后我已经懒得测评了,测什么,好听就完事了。
问题3:NEO iDSD用起来麻烦么?
非常不麻烦。
我的做法是:接电源,选模式,接手机蓝牙,插耳机,APP选歌,开听。
记得手机传输协议选最高的,比如HWA/LHDC,LDAC。
流行的现代节奏已经完全和其天籁无缝结合,主打歌《All Good Things》极具电子风味;而另外一首 Hit《Weightless》中淡化了的凯尔特风味在现代电子节奏下,表现出无比的不食人间烟火;Sissel嘹亮清晰的嗓子在处理《Carrier Of 。
NEO iDSD是可以通过USB 3.0传输连电脑,或通过光纤同轴连CD机、播放器,甚至PS4等游戏机,背面有XLR和RCA输出,可接其它耳放、音箱,正面是6.3和4.4平衡耳机孔,线路也是全平衡的。最高能播放DSD512和PCM768的音源文件,还有MQA,到384。甚至还给了一个遥控器【只是对我用处不大】。
其实用途丰富,很有可开发空间。
但在只听歌,音源文件一般HIFI的时候,为什么要搞那么复杂?
想听哪个歌单直接开听它不省心么?
支持到24/96kHz的高清蓝牙它不香么?
蓝牙5.0真适合我。
我爱这高清蓝牙。
问题4:NEO iDSD能推塞子么?
能,为此我又拿出了收藏多年,平时都不拿出来的歌德GR10。
GR10是探测底噪的好手,单动铁,不过在NEO iDSD上一点没听出底噪。
没有过推、音量还能再往小调整,灵敏度更高的耳塞我认为也可以搭。
声音上,忠实表现了GR10的特色,女声更有加成。
问题5:送的架子是干什么用的?
架子是一个铝合金支架,能让NEO iDSD竖过来放,屏幕也能竖过来【也可以设置屏幕休眠模式,自动灭屏】。
两个最大的作用:
节省空间、能当耳机架。
不用担心伤耳罩和头梁,NEO iDSD基本不发热。
是极简主义者的福音了。
以上。
外观、大小等内容见配图,测评结束,继续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