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元代被称作,元曲在元代被称为新诗

元曲在元代被称为新诗,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种特有文学形式的音乐性直到今天还在世界文化之林中闪耀着无可比拟的光辉,原因之一是它们有着严格的格律。这种格律的本质是什么?应该说,除了

元曲在元代被称为新诗,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种特有文学形式的音乐性直到今天还在世界文化之林中闪耀着无可比拟的光辉,原因之一是它们有着严格的格律。这种格律的本质是什么?应该说,除了它们丰富的内涵,还有汉语语言的韵律美。同是格律,词宽于诗,曲宽于词,应该是有共识的。本文就词曲的格律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1.词始于唐代或更早。清人毛先舒谓:“填词缘起于六朝,显于唐,盛于宋,微于金元。”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词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认为,词脱胎于诗,就是长短句的诗,但它最早产生于民间,词是可以“唱”的。现在多认为李白的《菩萨蛮》是最早的词。实际上,《竹枝词》的产生远早于李白。劳动者在田野里一边干活,一边随口哼唱着“口唱山歌手插秧”之类的“自来腔”。这种形式感动了文化人(城市人),于是,他们也学着寻这种乐子,“词”便应运而生。

赵宋兴替李唐,文化人面对唐诗的高峰无法逾越,就另找幽径,出现了“以学问为诗”的现象。北宋文人的诗,特别是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追求“无一字无出处”,在形象化、生动性上和唐诗的风格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是,由此而全面否定宋诗的成就,说“宋人不懂得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则不免片面。南宋的江湖诗派诗人写了那么多优秀的田园诗、悯农诗,其影响是跨时代的。但他们不可能不受到“词”的冲击,他们也写“词”。同一个人写的诗和词完全是两副面孔。在诗中,他们说文论道;而在词中,他们才是有血有肉的“人”。那“长短句”中的情爱、幽思、闺情、哀怨、叹息、相思……都是真真切切、非常感人的,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陈与义等。

词这种文学形式显于唐而盛于宋是有根据的。五代时期,词已经有很大的发展。《花间词》收集了18位作者,74个词牌,500多首词作。到了宋代则词家辈出,从宋初的范仲淹、张先、宋祁到苏轼、王安石、晏殊、晏几道、周邦彦、贺铸,再到南宋的陆游、辛弃疾、范成大、陈与义、姜白石、吴文英、张炎……都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词章。宋词的数量是难以精确统计的。《全宋词》收录的作者有1400余家,20800余首。这当然还远不是宋人的全部词作。

曲啊!

2.唐、宋二代并无词韵专著。宋代大大小小的词作者随心所欲地用他们的创作拓展着词的领域。至于“词牌”的确定大致有几种情况:

一是乐府中的古曲。中国古代音乐因为没有记谱方法,完全靠乐工心传口授才得以流传。唐代《教坊曲》保存了322支乐曲的题名,宫廷乐师有一种简单的符号犹如天书,谁也看不懂,必须带腔传授方能哼唱(后来的“工尺谱”也是这样,不带腔传授是读不下来的)。所以,教坊的古曲有牌无曲,只有很少的部分保存在民间乐工的心里。比如《乌夜啼》《昭君怨》《梅花引》《长相思》等。是宋人用乐工熟悉的乐曲填新词演唱,广为流传后遂成词牌。

元曲元代被称作

二是前人的名篇名句填上新词演唱,敷衍成词牌新作,如《如梦令》(唐庄宗)、《诉衷情》(韦庄)、《更漏子》(温庭筠)、《忆秦娥》(李白)、《虞美人》(项羽) 等等。这些词牌的曲调实际上还是当时的乐工谱写的。

元曲在元代被称作()A.新诗(正确答案)B.新词 C.新曲 D.新乐府

三是词坛“大腕”自己创制新词,自命词牌。如秦观的《醉乡春》、晏几道的《与团圆》、黄山谷的《瑶池燕》《望江东》、姜白石的《暗香》《疏影》等。他们写好新词,自命词牌,找有能耐的乐工谱上乐曲,到茶楼酒肆演唱。如果受到欢迎,其他词人就会用这个词牌的曲谱去“填词”,这个词牌就定型了。这种创作方式拓展开来以后,词牌就在流传中不断地丰富起来。

上述四条就是“宋词四律”,其他好像倒没有什么“词律”的束缚。当时很多词牌被“摊破”便是最好的证明。这大概就是宋代词人的创作规则。

3.宋词之后,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登上历史舞台,这就是元曲。元曲受宋词的影响很深,从格律上说就是“曲宽于词”。

实际上,元曲在元代的时候经常被称作是“乐府”“新乐府”“北乐府”。元曲在元代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艺术形式,元曲由杂剧和散曲共同组成,元曲作为一种时代的传承品,传承了唐代诗词的清丽婉转,但是也增加了自己的时代特色,也。

元代民族矛盾尖锐,经济上破坏空前,文化人从整体上陷入悲惨的境地,前朝非常吃香的文学形式不被统治阶级待见。在元代,诗界凋零,诗人留下痕迹的仅元好问与党怀英。他们其实都是由金入元的,而且入元不仕方能硕果仅存。于是,高雅的文学形式萎缩殆尽,文学之河迅速流向通俗的艺术形式,与民间的娱乐活动结合,变成一种演唱的文娱活动,这便是“元曲”。

散曲双分为“北曲”和“南曲”。北曲起源较早,金代时就在北方流行,它无疑产生于民间。请看看这些散曲的牌子吧:《耍孩儿》《四块玉》《寄生草》《山坡羊》《白鹤子》《七兄弟》《端正好》《斗鹌鹑》……不是捆高粱秆儿、扒马粪蛋儿的主,能想出这些透着泥土香味儿的牌曲名字吗?这些初始于民间的曲子,受到文人的青睐,便融进了新的内容,在市民阶层得以广泛流传。

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狭义的曲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

散曲分“小令”和“套数”。据唐主璋先生统计,元人小令的牌曲有112支;《全金元词》收集的词作有3853首(一说有4300余首),至于元人小令的格律也是唐先生的研究成果。他的《元人小令格律》是近代的出版物。

元曲在元代被称作“乐府,新乐府,北乐府”。人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包括,剧曲和散曲。剧曲也就是常说的杂剧,常以戏曲的形式表现岀来,散曲又分为套数和小令,常以诗歌的形式来表现。

元代的作者在格律上不甚讲究。如果再深入到杂剧中认真比较一下“套曲”就会发现:同是一支《普天乐》,关汉卿写的和卢挚、滕斌、鲜于必仁、张养浩、赵善庆、张可久、徐再思、王仲元、张鸣善写的在“格律”上都不完全一致,甚至同一人写的(如鲜于必仁),这一支和那一支也有差异。这还不足以说明元人创作牌曲是高度自由的吗?

“中吕”“南吕”“正宫”“双调”等都是戏曲音乐的术语。当时注明这些术语是说这里要唱一套牌曲。比如“中吕宫”的曲牌联套就有从“粉蝶儿”到“朝天子”十支牌曲。这些与我们今天的写作毫无关系,你写上“中吕”二字有什么意义呢?

在诗词教学中,把“格律”当成金科玉律、奉为圭臬是有点舍本逐末、刻舟求剑之嫌了。笔者对于古典文学从小爱读,到现在还在不停地学习。要说体会就一条:学诗要学它的精髓,三个字:“诗言志”。规矩要学,格律要懂,要真懂不要假懂。“诗言志”是“核心”,是“灵魂”,是树根树干;格律是形体,是树枝树叶。两者缺一不可,但要有主次。刻舟求剑的学习方式害人不浅。

上一篇 2023年04月26 19:09
下一篇 2023年05月30 00:40

相关推荐

  • 关于药的诗句,赞美药的古诗词

    赞美药的古诗词,古时有不少文人墨客很善于将中药名写入诗词之中,给死物以活力,赋草木以生机。以药名入诗,只要运用得当,贴切合理,就可以曲折委婉的表达人情事理,耐人寻味,不仅使人得到艺术享受,而且增长了中

    2023年05月19 228
  • 牡丹亭杂剧还是元曲,牡丹亭是散曲还是杂剧

    学习强争上游易混易错题-汤显祖、关汉卿、王实甫这个系列我相信会让很多学友纠结,著作全都是三个字,作者也全都是三个字,很容易犯错。即使记住了,看题也需要时间选择,因为题的相似程度太高,是没办法记选项的。

    2023年04月11 250
  • 妍字开头寓意美好诗句,妍的美好寓意成语

    拳拳新荷叶,愁绝烟水暮!初夏时节,池塘里的新荷舒展莲芽,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婉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妍的美好寓意成语,跳跃满池在初夏的阳光下构成一幅田园风光画卷。,田田八九叶新荷

    2023年04月23 273
  • 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下一句,几处早莺争暖树有意思的下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有意思的下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新燕”指的是?这是蚂蚁庄园11月9号今日庄园小课堂的问题,很多用户还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编会为大家详细介绍11月9日今天蚂蚁庄园课堂小

    2023年05月02 260
  • 无可奈何的诗句,无奈心酸自嘲的诗词

    曲江唐·杜甫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江南逢李龟年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2023年05月20 286
  • 500元曲面屏电竞屏,电竞比赛用曲面屏还是平面屏

    coocaa酷开272023款27英寸VA显示器(1920×1080、100Hz、100.4%sRGB)当前预售秒杀价699元,支付10元定金抵210元,折合到手价低至499元,电竞比赛用曲面屏还是平

    2023年04月19 297
  • 冬至的著名诗句,描写冬至的好诗句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年关渐近,冬至已至。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描写冬至的好诗句,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冬

    2023年06月05 244
  •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下一句,云销雨霁的下一句是什么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2023年05月09 213
  • 更上一层楼的全诗,更上一层楼的全诗的意思

    9-王之涣《登鹳雀楼》.mp3来自优质新课《登鹳雀楼》《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朝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

    2023年04月10 209
  • 描写银杏的诗句,银杏诗句最出名的古诗

    四季变换,并没有什么人会告诉你什么季节来了,去了。中秋已过,江南的天气还有些闷热,北方的雨也突破了传统,如梅雨般氤氲。南方梅雨是梅子成熟之时,青梅惹黄,季节的雨惆怅而又绵续,每年时刻几乎成历,因而梅雨

    2023年06月01 222
  • 黄鹂的诗句,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1、《黄鹂》野花吹尽竹娟娟,尚有黄鹂最可怜。娅姹不知缘底事,背人飞过北山前。[宋]王安石2、《暑行闻黄鹂声》人行午倦渴思冰,黄栗留鸣绿树阴。安得故山归燕坐,竹风窗户一披襟。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

    2023年05月23 305
  • 边塞诗句有哪些,边塞诗最好的五首

    1、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023年04月23 30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