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保命靠什么,中国网娱乐2月22日讯 今年元宵节,故宫博物院门票预约系统强势加入了“网页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豪华套餐。原来,故宫在2月17日放出了一则公告,宣布于于2月19日(正月十五)、20日(正月十六)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对于故宫博物院自建院94年以来首开夜场的举动,广大网友们积极响应,掀起了一股全新的“抢票潮”。而就在大家一票难求的同时,不少网友提出了疑问:“故宫为什么这么火?”作为当下最热的一大IP,故宫最为人称道的应该就是它总数高达1807558件的馆藏。不过或许很少有人知道,有一个人用他的捐赠,撑起了故宫顶级书画的“半壁江山”。
节目中,楼开肇提及张伯驹对于搜集文物珍品的初衷,表示外公曾说,“黄金易得,国宝无二”。由于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看重,所以当年张伯驹能够在国宝将要流失海外之际挺身而出,甚至不惜倾家荡产也要保护国宝。1946年前后,北平的古玩市场出现了大量的古代珍贵字画,其中就有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稀世珍宝《游春图》。张伯驹在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上报给故宫博物院让他们尽快收购,奈何他们经费不足,无法承担卖家开价的200两黄金。但因为不忍心国宝落于外人之手,张伯驹便四处筹钱,最终毅然变卖了自己在北京最好的一处房产,才堪堪保住了这幅字画。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这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句俗语,说的是在乱世时期,黄金相对于古董来说,既不会贬值,也方便保管和携带,所以人们在乱世的时候喜欢收藏黄金。而乱世一过去,经济繁荣稳定,社会秩序良好,古董反而变成了。
作为一名文化大家,张伯驹对国家、对社会有担当,将国宝看得比生命还重要。1941年,他在上海遭遇绑架,绑匪深知张家藏有西晋陆机的《平复帖》等珍宝,便向其夫人潘素索要赎金200万大洋。但张伯驹却在性命堪虞时,犹称“宁死魔窟,决不许变卖家藏”。现场,楼开肇回忆,当时外公为防外婆变卖文物凑赎金救人,竟绝食七天以威胁绑匪。被逼无奈下,绑匪只能将外婆潘素叫来,张伯驹这才有机会嘱咐她:“你千万不能把文物卖掉,你卖掉,我就不出去了。”可谓“生命诚可贵,至宝价更高”。
乱世黄金盛世玉,下一句是:太平古董值千金。
然而对于倾其家产、苦其心血保护的国宝,张伯驹先生和夫人潘素女士并没有视为私有,而是看作全民族的文化财富。据楼开肇讲述,外祖父外祖母在1956年,便将三十年来所收藏的文物全部捐献给国家。西晋陆机《平复帖》卷、隋展子虔《游春图》、杜牧《赠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蔡襄自书诗册、黄庭坚《诸上座帖》、元赵孟頫《千字文》……这些被张伯驹夫妇无私捐献的书画作品,现在已成为故宫博物院的珍宝。用张伯驹的话说,便是“予之烟云过眼 ,所获已多。故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则是予所愿也。”
乱世黄金盛世玉下一句如下:下一句是“黄金有价玉无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乱世的时候,黄金是最为让人需要的。而在盛世的时候,当生存得到满足了之后,才会开启精神之欲,而翡翠就是最佳的选择。所以才会说玉无价。
除了一生挚爱中华传统文化,张伯驹还为后人留下了怎样的好家风?此外,本期嘉宾时代楷模王仕花、英雄黄群之妻亢群以及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创造者吴良镛之子吴晨又会为观众带来怎样的家风传承?更多精彩,敬请期待2月23日(周六)19:30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谢谢了,我的家》第二季。
下一句是四九城内分盘子 “乱世买黄金,盛世藏古董”的意思就是乱世之中要大量购买黄金,太平盛世要积极地收藏古董。这其实是古人精明的理财之道,放到现在也是非常适用的。乱世买黄金的意思是在乱世之中,黄金的价值是最高。